佛教律法——比丘尼八敬法(上)

怡西法师 | 作者:怡西法师 [投稿]

佛陀的十种名号

  一、如来。

  【如】指【真如】,真如的理体有【不动】的意思。《金刚经》上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他不来,也不去,所以叫【如来】。

  又有一个解法,【如来者,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再有【如者,不变;来者,随缘。】动静一如,互相无碍。本文中提到了【无所著】,就是没有任何的执著。佛,如者,不变;来者,随缘。确实是没有自己任何执著。

  二、应供。

  佛应该受人天的供养,因为佛是九法界众生觉行圆满的导师。

  三、正遍知。

  就是指正知和遍知。

  知道现前一念心能生万法叫做【正知】。又知道万法都不出现前一念心叫做【遍知】。正遍知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的。所谓【三际】,是过去、现在、未来,这是从竖的方向说的;而 【十方】是从横的方向讲的。

  四、明行足。

  是福慧具足圆满的意思。【明】是智慧,【行】是福德。福德、智慧统统具足,具足是无缺之意。

  五、善逝。

  【善】,善好之意,【逝】,去往之意。【善逝】,就是到好的地方去。

  六、世间解。

  世间、出世间一切道理,佛都完全瞭解。

  七、无上士。

  【无上】就是到顶了,没有在他上面的。菩萨还有最后一分的生相无明没有破,也就是说还有一分的法身没有显现,所以只能称为【等觉】。等觉又叫【有上士】,因为菩萨上边还有佛。

  佛是妙觉,到这个果位上就是最高的,叫【无上士】。本文当中提到的【等正觉】就是指佛无上正等正觉,已经到顶了,没有更高的。

  八、调御丈夫。

  【调】,是调和,众生形形色色,甚至刚强难化,怎么调和呢?佛用慈悲善巧来教化,众生适合什么法门,佛就用什么法门去度他,带著他进来,进来之后,最后的目标都是圆成佛道。

  假若自己不调和,却去责怪众生刚强难化,那是没有道理的。我们在《修行之路》当中讲了,凡夫的心就像刺蝟,长满了刺,嗔恨是坚硬的伤害,贪爱是柔软的伤害,彼此之间都不能平等地看待,不能慈悲地对待,因为谁也不调和。

  《地藏经》开头讲众生【刚强难化,十有一二,尚恶习在 】,这些刚强难化的众生是不是都是指别人呢?

  佛为僧团制定【六和敬】,就是为了调和大众,调和大众实际上是每个人调和自己融入大众,不是去调大众来配合自己。

  《普贤菩萨行愿品》里面说的【恒顺众生】,跟【六和敬】一个意思,我们用了两天的时间来讲《修行之路》,这个世界的一切如空花水月,不但空花水月,而且你也不是主人,你还只是个过客,有什么需要不调和?

  一些修行多年的老师父特别调柔,我们要多向他们学习。他们总是带著一张柔软慈悲的面孔,说著调和欢喜的语言。很盛大的法会,椅套颜色用什么好呢?拿着白色的去问他,他说好,换个颜色去问,他还说好。明知道师父是总是这样恒顺众生来赞歎,常常说好,可是师父说了好,大家就是很欢喜,尽力地去做事。

  这样一来,大家都处于欢喜融洽当中,这种气氛感染到法会现场的每一位来宾。可能谁也没注意椅套颜色,就是感觉喜悦融洽。假若你们做什么,师父都说不好,你们心裡一定是别扭的。心里别扭看哪都别扭,即使铺设黄金椅子给你坐,仍然如座针毡,管它什么黄金椅子。

  居士来问师父:法会结束大家要各自回去了,想和师父照张相好不好?好。那在大殿门口院子裡照好不好?好。中午过斋结束了照好不好?好。我们排好位置了就来请您过去好不好?好。师父说:如果想省时间去念佛,比起说:“不好,我不去”,反而说“好”是最省时间的。

  有人给师父送营养保健品,反复叮嘱师父说:您要多吃。师父说:好好好。可是师父他老人家也没吃,回头都拿到大寮给大众吃了。虽然没吃补品,师父仍然红光满面,笑呵呵地成天念着阿弥陀佛。我常常想这或许就是经上说的【禅悦为食】。

  有人可能想问:怎么会干什么都说好啊?一点原则都没有,是不是师父糊涂了?一点都不糊涂。弘法利生的事业思维敏捷,每天的功课毫不含糊,甚至当有人请教佛法教义或是佛经依据的时候,他能准确指出来出自哪部经典的哪一品。

  调柔是修行,是智慧,也正是因为调柔,才有驾御的能力。

  【调御丈夫】的【御】,是驾御。怎么驾御呢?佛的威德、威严来摄受,令一切众生既恭敬、又畏惧;畏惧佛的威严,恭敬佛的尊德。【丈夫】,就是大丈夫,有胸襟、有魄力、有担当的人,才能称为【大丈夫】。佛是调御一切众生的大丈夫,所以叫【调御丈夫】。

  九、天人师。

  佛是人道、天道众生共同的导师。

  十、世尊。

  世出世间最为尊贵者。

  以上十种,都是佛的尊号。

  那么【佛】这一个字,梵语具足叫做【佛陀耶】,译为【觉者】。觉有三种,第一是自觉,第二是觉他,第三是觉满。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之人。

  通过这十种尊号,表达了佛陀是这样一个崇高圆满的导师,他所说的话,以本文来讲,佛说的是《八敬法》,他说的《八敬法》,当然应该尊重、恭敬、赞歎,尽形寿不可违。这里所讲的【尽形寿】,就是尽此生的身形、寿命,一生当中都不可违背。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相关阅读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