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与双缝实验

妙华法师 | 作者:妙华法师 [投稿]

  他们为了证明这点,做了一个“双缝实验”,在两个墙壁中间留一个缝隙,然后,在缝隙后面再立一个墙壁,当有光从缝隙中打过去的时候,出现了我们的意识不能理解的场景。如果从波的角度来说,扔一个石子在水里,假如有两个拦坝中间有个缝隙,大家想象一下,这个波纹是不是从缝隙中过去呢?甚至它会产生变化。结果物理学家的实验,恰恰证明我们的常识是错误的,如果把粒子看成是波的话,那么当你投一个石子在湖心,你修的这两道墙,并没有拦住这两道波,波纹以自己原有的形态,穿越了这两道墙,继续往前延伸。这是一个方面的内容。波粒二象性,从波的角度来观察粒子。

  还有一种情况,当你把光束打过去的时候,我们会认为我打过去一个就是一个,打过去十个就是十个,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打出的一个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10个,更可能是成千上万个,在屏上显示出来。这时候他们通过了“双缝实验”,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光学的粒子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波粒二象性”。粒子可以以波的方式存在,也可以以粒子的形式存在,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去观察。这还不是他最精妙的部分。最精妙的部分是“当你观察它,它就有,当你不观察它,它就没有”,个体和整体永远不分离,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不可分割。

  这时候让我想到佛法里的几个概念,第一个“心生万法”,第二个“唯心所造”,第三个“唯心所现”,

  佛经里准确地描叙,这个世界是“唯心所现”的。这也让我想到佛经里最精华的经典,260个字的《心经》。

  谁能告诉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在说什么吗?有两位华人科学家牛实为、尤智表等人,他们斩钉截铁地告诉我们“观音菩萨在甚深禅定的时候,自我求证到了波粒二相性。”色就是物质,空就是虚无。空和有是手心手背,永不分离。即是是到了粒子的层面,空和有也是永不分离,空有不二,心物一元。

  了解了物理和佛学这个层面后,对我们的生命和修行有什么帮助呢?如果你有慧根,有悟性,你在社会上,就绝对不会被权利,金钱,爱情,感情所困扰,就不会执迷不悟。

  佛为什么在回答弟子们的问题时,有14个不回答?就是希望他的弟子们,先解决身心的问题,如果自己身心的问题都不能解决,那么其他的问题就叫过量思维。你就是搞清楚了,依然没有办法消除自己的业障,消除自己的烦恼。

  李航,写了一本书叫《道纪》,在网上发表后,有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哲学家、评论家跟在后面,那些评论,比他写的书更为丰富。有的哲学家在批评他,说他把《道德经》和理论物理学在pk,这不是在牵强附会吗?因为李航在讲到波粒二象性的时候,他引用了《道德经》中这样一句话“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寂兮廖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因此有科学家就说他是牵强附会。并责备他说:老子没有公式,没有实验室,也没有科技团队,他怎么可能知道波粒二象性呢?

  李航回答说“老子以自己的生命为丹炉,以自己为实验室,以自己为试验场,他亲征了自己的生命最小的状态,除此之外,我们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释老子这句话呢?”我们要注意,可能你看到任继愈的注解,可以从精神层面来把它描写成一种很超然很清净的状态,但是,传统文化和现代哲学有一个不同点是“心物一元”。可能大家非常习惯用二分法来思考问题,但在传统文化当中,心和物是不分的。

  明代有一个王阳明,他叫“真三不朽”,立言立德立功。他参学道家,践行儒家,修学佛家,集三家于一身。有一天,他和学生一起到浙江的会稽山去玩,学生说“老师,您看岩边开出的花多绚烂,您和我们没来的时候,这花是不是就已经开放得很鲜艳了呢?你怎么能够说一切都是我心理产生的呢?”这也是我们很多人会经常问的话。

  王阳明说:“汝与吾未来时,花与我同归于寂”。“寂灭”的“寂”。你和我来到这里,花和我同时“明了”起来。这是王阳明的悟性。他在龙场悟道,一次小悟,一次大悟。他在“天人合一”在“致良知”方面,修行和文章做的非常精妙。他把“天人合一”、“致良知”、“心物一元”解释得非常好。

  站在佛教的角度,我想在这里告诉大家,就如“非色非空”,你说它是一个不对,是一片也不对。我只能说,在佛经里头,描写的法身遍一切处,无处不在。即是是你烦恼的时候,法身也没有离你而去,即是你开悟成佛了法身也没有增加。它是如如不动的。为了让大家有深深的悟性,楞严经里有一品叫“掘地品”。佛问,阿难,从井里将土挖出来,空性出来了吗?再将土填入井中,空性溢出来了吗?阿难,你的心在哪里?在窗外还是窗里?……叫“七处证心”。阿难一头雾水,他真的找不到自己的心。大家要用排除法,佛说的不是肉团心,也不是我们第六意识的思维心,这个“心”实际上就是“佛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讲堂里,也不在讲堂外,“七处证心,了不可得”。

  从方法论来说这个地方,大家要去悟,不要分析和判断。必须去参悟,就类似于禅堂里的老和尚参“念佛是谁”,你不能说念佛是我,不要去找答案。就如小孩子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一样,当妈的肯定给孩子一个错误的答案,说你是从河里捞出来的,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这种以知识与思维给出的所谓答案,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我想说什么呢?我们每一个人最初都是一个优秀的禅者。刚来这个世界上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参禅悟道了,只可惜没有人给我们正确的答案,然后把错误的答案都装在脑子里。

  为了把佛性和法身给大家讲清楚,钟茂生博士有一段精妙的论述“就像我们手里拿了一本书,这本书里有一张白页,我们暂且把这张白页当着自性和光明,当成是佛性,是人生的本来面目,我们在这张白页上面画画写字,这张纸的本质变了吗?没有。

  如果大家还没有听明白,我就以我为例,假如我病了,我要喝药,我给水里放感冒冲剂,水性变了没有?没有,只是味道变成苦的了。当我想喝茶的时候,我给这杯水里放了茶叶,就变成茶的味道了?水性变了吗?没有。当我放了糖的时候,水变成甜的,水性变了吗?没有。老子在给世人讲“道”的时候,用水来喻道。说“水几于道”,世界上有哪一种东西和水最近?就是水。0°以下可以变成冰,100°以上又可以变成气,洒在地上渗进泥土,但水性永远没有消失。这也是佛教说的“地,水、火、风”四大,遍一切处的原理。

  我们在这点燃一堆火,燃烧起来,实际上火的因子隐藏在木头里面,隐藏在万物当中,连人体都是有火性的。

  这些地方,懂佛学的科学家都讲得很精妙。

  还有一些理论物理学家,为了解释人生和宇宙的实相,他们用了“弦理论”,其实这是一个比喻,就像我们拉大小提琴的“弦”一样,他为什么用弦来做比喻?第一个意思就是“震动”,在微粒的世界里,万物分秒不停地在震动。当然你现在看到桌子并没有震动,那么我告诉你桌子是什么?桌子在理论物理学家来看,不过是一个聚集了能量的“能量团”。当我的手摸着桌子的时候,一般人会说,桌子就在你眼前,你怎么能说不存在呢?其实它是一个高分子的能量团。就像两个磁铁一样,有排他性。我们能感觉其质感,因此手臂不能穿过它,因为手也是个能量团,仅仅是个能量团。能量团的实质是什么呢?是每一个微小的分子,如同提琴的弦一样,不停地震荡。震荡的那个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很像水里的铁线虫,即使剁成若干节,它都会扭曲着身子在扭动。而且是首尾相连地在原地震动,永远不停息。再往前推一步的话,杨振宁博士告诉我们,如果按5份来分,它永远有88%是空,就如同一个乒乓球,看着这么大一个球,实际里面是空的,也就是说其实没有一个实体。它以“场”的方式存在,用现象来描述是“非有非空”,如果非要不断地解剖、分析、撞击它。或者一个修行人不断地去参悟,最后的答案是——毕竟空!没有什么东西你可以得到,时间空间和物质是我们对自然界的一个错觉。如梦如幻,如露如电。(《金刚经》)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