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法雨(上成下刚法师法语)

  25、攀缘则心动,心动则不安,不安则烦恼,烦恼则痛苦。此之所致,不从天降,不由地长,亦非人与,所谓自作孽还自受也。

  26、三祖僧粲云:“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又云:“违顺相争,是为心病。止动归止,止更弥动。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27、见非真心,真心不见,若离分别,自然显现。

  28、世间出世间,什么最好?什么最坏?曰:“不生心最好,生心最坏”。什么最苦?什么最乐?曰:“生心最苦,不生心最乐”。什么最善?什么最恶?曰:“不生心最善,生心最恶”。

  29、心里所以不能畅通无阻,都是一念妄想执著在障碍。若能识破妄想,放下执著,心里即得坦然。

  30、心安实相,贵在当事歇心,当念歇心,当下歇心。如是当事灭恶,当念灭恶,当下灭恶,则一切生死、罪业、痛苦,皆不得成就,是为最善。

  31、歇心要猛地歇去,直下歇去,断然歇去,切莫留情,不可寻思。

  32、一切法皆好,不与一切法作对,一切法皆是善友。

  33、法本无有,亦不可说,岂有生灭?对于此理,忍可于心,不动不摇,则妄念不起也。

  34、若用众生的肉眼看世间与出世间,皆为实有,是我与我之所在。若以佛的慧眼看世间与出世间,根本就不存在,犹如十方空,本来无所有。

  35、对于五浊恶世的一切事物,若有一念放不下,亦透脱不出这个生死罗网。

  36、借佛智慧眼,回头观世间,犹如虚空华,本来无所有。是故佛子不求善,不求不善;不求恶,不求不恶;不求逆,不求不逆;不求顺,不求不顺;不求罪,不求不罪;不求福,不求不福。佛子一切无所求,是故心坦然,以此回法界,是以报四恩。

  37、我要把自己从狭隘、自私、愚昧当中解放出来。把全部身心贡献给众生,生要为众生而生,死要为众生而死,是为不负我佛之教。

  38、狂心不歇,总是徒然。

  39、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了达心外无法,名识心,故不著法求;了达心性不实,名达本,故不著心求。如是外不著法求,内不著心求,是一切无所求。一切无所求,是故得清净,清净即无为,故说为沙门。

  40、三世诸佛所共证的本觉妙心,即众生的本来心,离一切尘缘之相,也没有自相可得。若能悟此者,即可亲见本来佛。

  41、悟心即休,更无他术。

  42、众生都是佛,我皆当恭敬。

  43、起心灭心,皆归迷闷。是知,此心不可用,用即成祸害。

  44、信心,谓心与理冥,决了无疑。妙信纯真,恒住中道。经云:“妙信常住,一切妄想,灭尽无余”。

  45、清净心佛,唤作一物即不中,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

  46、若有一法在我的心里通不过,这说明生死的怨贼还占据我的心地。贼不得除,我终将死于非命,故我当以慧照现前,方便遣除之。

  47、若起一念,我心即为一切境界所坏。若不起一念,则我心如虚空,是一切境界所不能坏也。是知,唯有于一切境界上都不起心,方能逃脱生死、罪业、痛苦之怨贼对我的劫杀,而出离分段与变易两种生死,保护法身慧命,不受到伤害,否则当下即作地狱囚也。

  48、于一切法上都不建立妄想,则一切法即究竟坚固,一切法即不为一切妄想所坏,心即不为一切法所乱,如是内外皆寂,心境一如,是为妙契首楞严定。

  49、心迷惑、染污即是众生;心觉悟、净化即是佛。

  50、若起一念即是趣向生死。如同人之走路,方向错了,是徒奔遥远,而自取疲劳也。又如夜间自开房门,则贼得其便,乘虚而入,作乱危害,是无有穷尽也。若不起一念,即是趣向菩提,亦如同人之走路,方向对了,自可到达目的,而满所愿也。又如夜间房门关闭,则贼不得其便,虽欲作乱危害,亦无间可乘也,如是则可确保无虞,而安全无恙也。是知为道无他,但不起一念足矣,千万莫问其他,若再问其他,即是上魔之当,中贼之计,受其危害,不可挽救也。是故钢刀插入心,亦不动一念,如是安法忍,不负为佛子。

  51、现在我心所信的是佛之实相正理,所行的是佛之菩提正道,所以我决不能被虚妄事缘所唆发的生死习气所动摇、所屈服,而损害我心所信的佛之实相正理,而离开我所行的佛之菩提正道。相反地,我要从中再一次地提高认识,坚固信心,于我心所信的佛之实相正理,及我所行的佛之菩提正道上,只能前进,而决不能后退。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52、佛说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是知,修行就在于离一切相,若不能离一切相,即非修行。所谓离一切相,即是心体离念之谓也。

  53、经云:“诸法无性,真用莫疑,疑即成罪,何以故?罪因疑所生”。

  54、一比丘夜踏瓜皮,谓杀虾蟆,死入恶道故。

  55、三毒之中,贪欲最毒。而诸衰之内,女色最衰,故遭之者,莫不丧法身而伤慧命,沦生死而受轮回。火来须避,此之谓也。

  56、何谓极乐?清净心是。何谓地狱?染污心是。

  57、现前这一念生灭心,无论是善的,是恶的,还是不善不恶的,只要他一生起,即遮挡自性,使心地阴暗,所以他是生死的怨贼。就是他把众生长劫留在三界六道,拖着这块沉重的罪累,被生老病死所逼迫,苦不堪言。这个生灭心可把众生坑苦了,所以必须降伏之。

  58、无论什么境界现前,妄想习气再顽固、再发作、再痛苦、再难忍,我也决不能随顺妄缘,就此罢休,败退下来。一定要反其道而行之,直至把它拖垮,甩到后边,自行灭去。

  59、佛告阿难,此非汝心,乃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是知,现前这一念生灭心,乃生死的根本。就是他起惑造业,把众生送进三界六道这个无边的大监狱,叫苦连天,所以现前这一念生灭心,不歇下来绝对不行,是非歇不可。

  60、无论什么境界现前,我都要全部收下,如大海接纳众流,全是一味,而作归宿。

  61、我的心是空的,外面的一切境界也是空的,所以当外面的一切境界现前的时候,也是以空对空,是空空相会,一空无二空,谁障碍谁呢?了达此理,自然通达而无碍也。

  62、若能心安实相,虽临命终时,过生死关,亦如风行虚空,了无障碍。

  63、《起信论》云:“不觉念起,见诸境界,故说无明,乃至具有过恒河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即有过恒河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

  64、《大智度论》云:种种取相,皆为虚妄,如玻璃珠,随前现色,自无定色。诸法亦如是,无有定相,随心而异。

  65、坚决不立知见,一定不立知见,彻底不立知见,永远不立知见。以一切知见皆由生灭心作得,生灭心悉是生死的妄本,故不立之。

  66、垢法说净,见法实相故。净法说垢,贪著净相故。

  67、经云:“不可解者即般若。般若非可解,非不可解”。槃山和尚云:“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月”。庞居士云:“学行非真道,徒劳形与躯。千生寻水月,终是枉功夫”。

  68、举心即错,动念即乖。

  69、平常心是道。什么是平常心呢?心里无事即是平常心。

  70、我要以实相之理法力,彻底地摧毁世间之分段与出世间之变易这两种生死,以结束无始劫来的颠倒惑乱。

  71、无事要心安实相,以防恶起。有事更要心安实相,以令恶不生,如是则息灭恶源也。

  72、佛说:诸行无常,法无定相。是日已过,命亦随减。今天虽在,明日难保,道业未成,色身先坏,不免轮回,故当勤精进,慎勿放逸。我要把全部身心都用在修道上,借有限之生命,悟无量之妙法,以观人生究竟。决不能让贪嗔痴等生死怨贼,再占据我的身心,广行杀戮,危害无穷。

  73、但有一念起时,不管是善是恶,当下瞥过,切莫与之作对。谛信心中本无此事,不得思前算后,绝不得怯弱。但得真心正念,挺身向前,自然巍巍堂堂,不被此等妄想缠绕,如脱鞴之鹰,自得远走高飞也。

  74、所谓修行,但于善恶、逆顺、罪福等一切境界上不生心,切莫寻思再有拟议。

  75、无论什么境界现前,若稍有顾忌,则如同黑暗夜,即被贼所乘,若坦然无拘,则如光天化日之下,贼即无踪影。所谓生心,大小二鬼即有摸索处,不生心,阎罗老子拘不得。

  76、我所以浊恶、染污、颠倒、障碍、迷闷,皆由现前这一念心使作。是知,现前这一念心若得歇灭,则一切生死惑乱皆云消雾散也。

  77、心外无法,故外不住法;心性不实,故内不住心。如是外不住法,内不住心,是心无所住。心无所住,则直契自性,即可面见本来之佛。唯此一法,最为亲切,最为殊妙,胜超一切。所谓众生本来是佛,十方世界亦无比者此也。我当为此舍身舍命,无所顾忌,忘我趋入,亲证实到,了却旷劫大事。

  78、心者何也?染有以生。受者何也?苦乐是行。至人冥真体寂,空虚其怀,虽复万法并照,而心未尝有。苦乐是径,而未尝受,物我永寂,岂心受之可得?

  79、境随业识转,是故说唯心

  80、心里若有障碍,即是妄想在作乱,没有得到降伏。怎样降伏?若了达妄想本空,不执著、不分别,面对妄想一念不生,即得超越障碍也。反之,则妄想加妄想,障碍重重,是无路可走也。

  81、心里若有障碍,如路遇刀山火海。面对障碍,若生起一念,则不免刀山火海之苦也。若一念不生,即得超越,则化刀山火海为坦途也。

  82、智境豁然,名为佛国。心迹才现,果报难逃。

  83、宁神泯是非,现身安乐国。

  84、境自虚不须畏,终朝照瞩元无对。

  85、经云:“宁作心师,不师于心”。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