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好生第十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昔者舜冠何冠乎?」孔子不对.公曰:「寡人有问于子而子无言,何也?」对曰:「以君之问不先其大者,故方思所以为对.」公曰:「其大何乎?」孔子曰:「舜之为君也,其政好生而恶杀,其任授贤而替不肖,德若天地而静虚,化若四时而变物,是以四海承风,畅于异类,凤翔麟至,鸟兽驯德,无他也,好生故也.君舍此道,而冠冕是问,是以缓对.」

  孔子读史至楚复陈,喟然叹曰:「贤哉楚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匪申叔之信,不能达其义,匪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

  孔子常自筮其卦,得贲焉,愀然有不平之状.子张进曰:「师闻卜者得贲卦,吉也,而夫子之色有不平,何也?」孔子对曰:「以其离耶!在周易,山下有火谓之贲,非正色之卦也.夫质也黑白宜正焉,今得贲,非吾兆也.吾闻丹漆不文,白玉不雕,何也?质有余不受饰故也.」孔子曰:「吾于甘棠,见宗庙之敬甚矣,思其人必爱其树,尊其人必敬其位,道也.」

  子路戎服见于孔子,拔剑而舞之,曰:「古之君子,以剑自卫乎?」孔子曰:「古之君子忠以为质,仁以为卫,不出环堵之室,而知千里之外,有不善则以忠化之,侵暴则以仁固之,何持剑乎?」子路曰:「由乃今闻此言,请摄齐以受教.」

  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闻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

  孔子为鲁司寇,断狱讼皆进众议者而问之,曰:「子以为奚若?某以为何若?」皆曰云云如是,然后夫子曰:「当从某子几是.」

  孔子问漆雕凭曰:「子事臧文仲武仲及孺子容,此三大夫孰贤?」对曰:「臧氏家有守龟焉,名曰蔡,文仲三年而为一兆,武仲三年而为二兆,孺子容三年而为三兆,凭从此之见,若问三人之贤与不贤,所未敢识也.」孔子曰:「君子哉漆雕氏之子,其言人之美也,隐而显;言人之过也,微而着.智而不能及,明而不能见,孰克如此.」

  鲁公索氏,将祭而亡其牲.孔子闻之曰:「公索氏不及二年将亡,后一年而亡.」门人问曰:「昔公索氏亡其祭牲,而夫子曰,不及二年必亡,今过期而亡,夫子何以知其然?」孔子曰:「夫祭者,孝子所以自尽于其亲,将祭而亡其牲,则其余所亡者多矣.若此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虚芮二国争田而讼,连年不决,乃相谓曰:「西伯仁也,盍徃质之.」入其境则耕者让畔,行者让路;入其朝士让为大夫,大夫让于卿.虚芮之君曰:「嘻!吾侪小人也,不可以入君子之朝.」远自相与而退,咸以所争之田为闲田也.孔子曰:「以此观之,文王之道,其不可加焉,不令而从,不教而听,至矣哉.」

  曾子曰:「狎甚则相简,庄甚则不亲,是故君子之狎足以交欢,其庄足以成礼.」孔子闻斯言也,曰:「二三子志之,孰谓参也不知礼乎!」

  哀公问曰:「绅委章甫,有益于仁乎?」孔子作色而对曰:「君胡然焉,衰麻苴杖者,志不存乎乐,非耳弗闻,服使然也;黼黻衮冕者,容不袭慢,非性矜庄,服使然也;介胃执戈者,无退懦之气,非体纯猛,服使然也.且臣闻之,好肆不守折,而长者不为市,窃夫其有益与无益,君子所以知.」孔子谓子路曰:「见长者而不尽其辞,虽有风雨,吾不能入其门矣.故君子以其所能敬人,小人反是.」

  孔子谓子路曰:「君子以心导耳目,立义以为勇;小人以耳目导心,不愻以为勇.故曰退之而不怨,先之斯可从已.」

  孔子曰:「君子三患,未之闻,患不得闻;既得闻之,患弗得学;既得学之,患弗能行.有其德而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而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人功倍己焉,君子耻之.」

  鲁人有独处室者,邻之厘妇,亦独处一室.夜暴风雨至,厘妇室坏,趋而托焉,鲁人闭户而不纳,厘妇自牖与之言:「何不仁而不纳我乎?」鲁人曰:「吾闻男女不六十不同居,今子幼吾亦幼,是以不敢纳尔也.」妇人曰:「子何不如柳下惠?然妪不建门之女,国人不称其乱.」鲁人曰:「柳下惠则可,吾固不可.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孔子闻之曰:「善哉!欲学柳下惠者,未有似于此者,期于至善而不袭其为,可谓智乎!」

  孔子曰:「小辩害义,小言破道,关睢兴于鸟而君子美之,取其雄雌之有别;鹿鸣兴于兽,而君子大之,取其得食而相呼.若以鸟兽之名嫌之,固不可行也.」

  孔子谓子路曰:「君子而强气,而不得其死;小人而强气,则刑戮荐蓁.豳诗曰:『殆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汝下民,或敢侮余.』」孔子曰:「能治国家之如此,虽欲侮之,岂可得乎?周自后稷积行累功,以有爵土,公刘重之以仁,及至大王亶甫,敦以德让,其树根置本,备豫远矣.初,大王都豳,翟人侵之,事之以皮币,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于是属耆老而告之,所欲吾土地.吾闻之君子不以所养而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遂独与大姜去之,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豳人曰:『仁人之君,不可失也,从之如归市焉.』天之与周,民之去殷久矣,若此而不能天下,未之有也,武庚恶能侮.鄁诗曰:『执辔如组,两骖如儛.』」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政乎!夫为组者,<禾忽>纰于此,成文于彼,言其动于近,行于远也.执此法以御民,岂不化乎!竿旄之忠告至矣哉!」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