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史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第六十三卷  表第一

世表

天开於子,地辟於丑,人生於寅。天地人之初,一焉耳矣。天动也,有恒度;地静也,有恒形;人动静无方,居止靡常。天主流行,地主蓄泄,二气无往而弗达,亦惟人之所在而畀付焉。

庖牺氏降,炎帝氏、黄帝氏子孙众多,王畿之封建有限,王政之布无穷,故君四方者,多二帝子孙,而自服土中者本同出也。考之宇文周之书,辽本炎帝之後,而耶律俨称辽为轩辕後。俨志晚出,盍从周书。盖炎帝之裔曰葛乌菟者,世雄朔陲,後为冒顿可汗所袭,保鲜卑山以居,号鲜卑氏。既而慕容燕破之,析其部曰宇文,曰库莫奚,曰契丹。契丹之名,见于此。

隋、唐之际,契丹之君号大贺氏。武后遣将击溃其众,大贺氏微,别部长过折代之。过折寻灭,迭剌部长涅里立迪辇组里为阻午可汗,更号遥辇氏。唐赐国姓,曰李怀秀。既而怀秀叛唐,更封楷落为王。而涅里之後曰耨里思者,左右怀秀。楷落至于屈戍几百年,国势复振。

至耨里思之孙曰阿保机,功业勃兴,号世里氏,是为辽太祖。於是世里氏与大贺、遥辇号「三耶律」。自时厥後,国日益大。起唐季,涉五代、宋,二百馀年。

名随代迁,字传音转,此其言语文字之相通,可考而知者也。其所不可知者,有若奇首可汗、胡剌可汗、苏可汗、昭古可汗,皆辽之先,而世次不可考矣。摭其可知者,作辽世表。

帝统契丹先世。

汉冒顿可汗以兵袭东胡,灭之。馀众保鲜卑山,因号鲜卑。

魏青龙中,部长比能稍桀骜,为幽州刺史王雄所害,散徙潢水之南,黄龙之北。

晋鲜卑葛乌菟之後曰普回。普回有子莫那,自阴山南徙,始居辽西。九世为慕容晃所灭,鲜卑众散为宇文氏,或为库莫奚,或为契丹。

元魏契丹国在库莫奚东,异族同类,东部鲜卑之别支也,至是始自号契丹。为慕容氏所破,俱窜松漠之间。道武帝登国间,大破之,遂与库莫奚分背。经数十年,稍滋蔓,有部落於和龙之北数百里。太武帝太平真君以来,岁致名马。献文时,使莫弗纥何辰来献,始班诸国末,欣服。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部、黎部吐六于部以名马文皮来贡,得交市于和龙、密云之间。太和三年,高句丽与蠕蠕谋取地豆于以分之,契丹惧,莫弗贺勿于率其部落车三千乘、众万馀口内附,止於白狼水东。

北齐天保四年九月,契丹犯塞,文宣帝亲讨之,至平州,乃趋长堑。司徒潘相乐率精骑五千,自东道趋青山;安德王韩轨帅骑四千东断走路。帝亲山岭奋击,虏男女十馀万,杂畜数十万。相乐又於青山大破别部,所虏生口分置诸州。复为突厥所逼,又以万家寄处高丽境内。

隋开皇四年,率诸莫弗贺来谒。五年,悉众款塞,高祖纳之,听居故地。六年,诸部相攻不止,又与突厥相侵,高祖使使谕解之。别部出伏等违高丽,率众内附,置於渴奚那颉之北。开皇末,别部四千馀户违突厥来降,高祖给粮遣还;固辞不去,部落渐众。遂北徙,逐水草,当辽西正北二百里,依纥臣水而居。东西亘五百里,南北三百里,分为十部,兵多者三千,少者千馀。有征伐,酋帅相与议之,兴兵则合符契。突厥沙钵略可汗遣吐屯潘垤统之,契丹杀吐屯。大业七年,贡方物。

唐契丹地直京师东北五千里而蠃,东距高丽,西奚,南营州,北、室韦,阻冷陉山以自固。射猎居处无常。其君大贺氏有胜兵四万,析八部,臣于突厥,以为俟斤。凡调发攻战,则诸部毕会,猎则部得自行。与奚不平,每斗不利,辄遁保鲜卑山。武德初,」七:大帅孙敖曹与长突地稽俱来朝。二年,入犯平州境。六年,君长咄罗献名马、丰貂。贞观二年,摩会来降,突厥请以梁师都易契丹,太宗曰:「契丹、突厥不同类,师都唐编户,我将擒之,不可易降者。」三年,摩会入朝,赐鼓,由是有常贡。帝伐高丽,悉发契丹、奚首领从军。还过营州,以窟哥为左武卫将军。大帅辱纥主据曲率众来归,即其部为玄州,以据曲为刺史,隶营州都督府。窟哥举部内属,乃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为都督,封无极男,赐姓李氏。以达稽部为峭落州,纥便部为弹汗州,独活部为无逢州,芬问部羽陵州,突便部为日连州,芮奚部为徒河州,坠斤部为万丹州,伏部为匹黎、赤山二州,俱隶松漠府,以辱纥主为刺史。窟哥死,与奚叛,行军总管阿史德枢宾执松漠都督阿不固,献于东都。窟哥二孙:曰枯莫离,弹汗州刺史、归顺郡王;曰尽忠,松漠都督。敖曹曾孙曰万荣,归诚州刺史。时营州都督赵文数侵侮其下,尽忠等怨望,与万荣共举兵,杀文,据营州,自号「无上可汗」,推万荣为帅。不二旬,众数万,攻崇州,执击讨副使许钦寂。武后怒,诏将军曹仁师等二十八将击之,更号万荣曰「万斩」,尽忠曰「尽灭」。战西硖石黄獐谷,王师败绩。进攻平州,不克。武后益发兵击契丹。万荣夜袭檀州,清边道副总管张九节拒战,万荣败走。俄尽忠死,突厥默啜袭破其部。万荣收散兵,复振。别将骆务整、何阿小入冀州,杀刺史陆宝积,掠数千人。武后闻尽忠死,诏夏官尚书王孝杰等率兵十七万讨万荣,战东硖石,败绩,孝杰死之,万荣进屠幽州。又诏御史大夫娄师德等率兵二十万击之,万荣乘锐,鼓行而南,残瀛州属县。神兵道总管杨玄基率奚掩击,大破万荣,执何阿小,别将李楷固、骆务整降。万荣委军走,玄基与奚四面合击,万荣众溃,东走。张九节设三伏待之。万荣穷蹙,与家奴轻骑走潞河东,惫甚,卧林下。奴斩其首以献,九节传东都。契丹馀众不能立,遂附突厥。开元二年,尽忠从父弟失活率部落归唐。

失活,玄宗赐丹书铁券。开元四年,与奚长李大偕来,诏复置松漠府,以失活为都督,封松漠郡王;仍置静析军;以失活为经略大使,八部长皆为刺史。五年,以杨氏为永乐公主下嫁失活。六年,卒。

娑固,失活之弟,帝以娑固袭爵。开元七年十一月,娑固与公主来朝。衙官可突于勇悍,得众心,娑固欲除之;事泄,可突于攻之,娑固奔营州。都督许钦澹及奚君李大攻可突于,不胜,娑固、大皆死。韩愈作可突干,刘娽、宋祁及唐会要皆作可突于。

郁于,娑固从父弟也,可突于推以为主,遣使谢罪,玄宗册立袭娑固位。开元十年,郁于入朝,以慕容氏为燕郡公主下嫁郁于,卒。

咄于,郁于之弟,袭官爵。开元十三年,咄于复与可突于猜阻,与公主来奔,改封辽阳王。

邵固,咄于之弟,国人共立之。开元十三年冬,朝于行在,从封禅泰山,改封广化郡王,以陈氏为东光公主下嫁邵固。十八年,为可突于所弑,以其众降突厥,东光公主走平卢。

屈列,不知其世系,可突于立之。开元二十二年六月,幽州节度使张宇大破可突于。」一八:十二月,又破之,斩屈列及可突于等,传首东都,馀众散走山谷。

过折,本契丹部长,为松漠府衙官,斩可突于及屈列归唐。幽州节度使张守立之,封北平郡王。是年,可突于馀党泥礼弑过折,屠其家,一子剌乾走安东,拜左骁卫将军。自此,契丹中衰,大贺氏附庸於奚王,以通于唐,朝贡岁至。至德、宝应间再至,大历中十三至,贞元九年、十年、十一年三至,元和中七至,太和、开成间四至。泥礼,耶律俨辽史书为涅里,陈大任书为雅里,盖辽太祖之始祖也。

李怀秀,唐赐姓名,契丹名迪辇俎里,本八部大帅。天宝四年降唐,拜松漠都督。安禄山表请讨契丹,怀秀发兵十万,与禄山战潢水南,禄山大败,自是与禄山兵连不解。耶律俨纪云,太祖四代祖耨里思为迭剌部夷离,遗将只里姑、括里,大败范阳安禄山于潢水,适当怀秀之世。则怀秀固遥辇氏之首君,为阻午可汗明矣。

楷落,以唐封恭仁王,代松漠都督,遂称契丹王。其後大,贞元四年,犯北边,幽州以闻。自禄山反,河北割据,道隔不通,世次不可悉考。

契丹王屈戍,武宗会昌二年授云麾将军,是为耶澜可汗。幽州节度使张仲武奏契丹旧用回鹘印,乞赐圣造,诏以「奉国契丹」为文。高丽古今录作屈戌。

契丹王习尔,是为巴剌可汗。咸通中,再遣使贡献,部落强。

契丹王钦德,习尔之族也,是为痕德可汗。光启中,钞掠奚、室韦诸部,皆役服之,数与刘仁恭相攻。晚年政衰。八部大人,法常三岁代,迭剌部耶律阿保机建旗鼓,自为一部,不肯受代,自号为王,尽有契丹国,遥辇氏遂亡。

萧韩家奴有言,先世遥辇可汗之後,国祚中绝,自夷离雅里立阻午可汗,大位始定。今以唐史、辽史叁考,大贺氏绝于邵固,雅里所立则怀秀也,其间唯屈列、过折二世。屈列乃可突于所立,过折以别部长为雅里所杀。唐史称泥里为可突于馀党,则可汗者,殆为屈列耶?

※校勘记

一:耨里思之孙曰阿保机孙,据太祖纪赞及下文「太祖四代祖耨里思」,应是玄孙。

二:为慕容晃所灭据晋书一○九前燕载记,「晃」应作。

三:始班诸国末欣服按此源於魏书一○○契丹传:「得班飨於诸国之末」,「心皆忻慕」,「莫不思服」,欣服二字,语义不完。

四:万丹部至黎部万丹部,按营卫志中及魏书一○○、新唐书二一九契丹传并作悉万丹部。日连部,连原误「速」,据营卫志中及魏书、新唐书契丹传改。伏弗郁、羽陵、匹、黎等部叁卷三二※校勘记。

五:长堑堑原误「渐」,据北齐书四文宣纪及北史九四契丹传改。

六:纥臣水按隋书八四、北史九四契丹传作托纥臣水。

七:武德初初原作「中」,据下文二年及旧唐书一九九下契丹传改。

八:辱纥主据曲辱纥主原误「纥主」,据新唐书二一九契丹传改。据曲,叁卷三二※校勘记。

九:阿不固按新唐书契丹传作阿卜固。

一○:敖曹曾孙曰万荣曾孙,旧唐书契丹传同。新唐书契丹传作「有孙曰万荣」。

一一:神兵道总管杨玄基原作神兵总管杨立基,据新唐书契丹传改。

一二:五年以杨氏为永乐公主下嫁失活按旧唐书契丹传,「开元三年,其首领李失活率种落内附。明年,失活入朝,封宗室外甥女杨氏为永乐公主以妻之。」

一三:咄于按新、旧唐书契丹传及通考三四五并作吐于。

一四:辽阳王按新、旧唐书契丹传作辽阳郡王。

一五:邵固咄于之弟按新、旧唐书契丹传作李尽忠之弟。

一六:东光公主新、旧唐书契丹传作东华公主。

一七:屈列新唐书契丹传作屈烈,张九龄曲江集八作据埒。

一八:幽州节度使张守新、旧唐书契丹传并作幽州长史张守。按当时张守官衔为「幽州节度副大使、幽州长史兼御史大夫」,见曲江集九。

一九:过折按曲江集卷五、卷八作郁捷,卷九、卷十一作过折。遇、郁音同,过似应作遇。

二○:大历中十三至原误「大历十二年」,据新唐书契丹传改。按大历凡十四年,约每年一次。

二一:契丹名迪辇俎里按上文作迪辇组里。

二二:怀秀发兵十万按新唐书契丹传,安禄山发幽州、云中、平卢、河东兵十馀万。非怀秀发兵十万。

二三:世次不可悉考按百官志一,遥辇九帐大常衮司已列遥辇九世可汗世次。

二四:授云麾将军是为耶澜可汗「是为耶澜可汗」原在下文「幽州节度使」下,误以屈戍为幽州节度使。据新唐书契丹传改。

二五:习尔新唐书契丹传作习尔之。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