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卷八十七

列传二宗室

案:《晋宗室列传》,《永乐大典》仅存四篇,余多残阙。

广王敬威,字奉信,高祖之从父弟也。父万诠,赠太尉,追封赵王。敬威少善骑射,事后唐庄宗,以从战有功,累历军职。明宗即位,擢为奉圣指挥使。天成、应顺中,凡十改军额,累官至检校工部尚书,赐忠顺保义功臣。清泰中,加兵部尚书、彰圣都指挥使,遥领常州刺史。及高祖建义于太原,敬威时在洛下,知祸必及,召所亲谓曰:「夫人生而有死,理之常也。我兄方图大举,余固不可偷生待辱,取笑一时。」乃自杀于私邸,人甚壮之。天福二年,册赠太傅,葬于河南县。六年,追封广王。

子训嗣,官至左武卫将军。敬威弟赟。赟,字德和,案:以下有阙文。为陕州节度使。少帝即位,加同平章事。赟性骄慢,每使者至,必问曰:「小侄安否?」恣为暴虐,陕人苦之。案:以下阙。是书《少帝纪》:开运三年十二月,前曹州节度使石赟死,帝之堂叔也。《欧阳史》作堕沙壕溺死。

韩王晖,字德昭,睿祖孝平皇帝之孙,高祖之从兄也。父万友,追封秦王。晖生而庞厚,刚毅雄直,有器局,行不由径,临事多智,故高祖于宗族之中,独厚遇之。初,张敬达之围晋阳也,高祖署晖为突骑都将,常引所部,出敌之不意,深入力战,虽夷伤流血,矢镞贯骨,而辞气益厉,高祖壮之。天福二年,遥授濠州刺史,充皇城都部署。四年,加检校司徒,授曹州防御使,加检校太保。其莅任也,廉爱恤下,不营财利,不好伎乐,部人安之。岁余,以疾终于官,归葬太原。八年,册赠太师,追封韩王。

子曦嗣。《宋史·石曦传》:天福中,以曦为右神武将军历汉至周,为右武卫、左神武二将军。恭帝即位,初为左卫将军,会高丽王昭加恩,命曦副左骁卫将军戴交充使。淳化四年卒。

剡王重允。案:郯王以下诸王传,《永乐大典》原阙。《欧阳史》云:重允,高祖弟也,亦不知其为亲疏,然高祖爱之,养以为子,故于名加「重」而下齿诸子。《通鉴·齐王纪》:高帝少弟重允早卒。

虢王重英。案:《虢王传》,《永乐大典》原阙。考《五代会要》云:重英,高祖长子,天福四年四月追封。是书《唐纪》:清泰三年七月己丑,诛右卫上将军石重英。

楚王重信,字守孚,高祖第二子,后唐明宗之外孙也。少敏悟,有智思。天成中,始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俄加检校刑部尚书,守相州长史。未几,迁金紫光禄大夫,超拜检校司徒,守左金吾卫大将军。重信历事唐明宗及闵帝、末帝,不恃贵戚,能克己复礼,常恂恂如也,甚为时论所称。高祖即位,出镇孟津,到任逾月,去民病十余事,朝廷有诏褒之。是岁,范延光叛命于鄴,诏遣前灵武节度使张从宾发河桥屯兵数千人,东讨延光。既而从宾与延光合谋为乱,遂害重信于理所,时年二十。远近闻者,为之叹惜。诏赠太尉。时执事奏曰:「两汉子弟,生死无历三公位者。」高祖曰:「此兒为善被祸,予甚愍之,自我作古,宁有例乎。」遂行册命。以其年十月,葬河南万安山。天福七年,追封沂王,少帝嗣位,改封楚王。妃南阳白氏,昭信军节度使奉进之女也。重信有子二人,皆幼,长于公宫,及少帝北迁,不知其所终。

寿王重乂,字宏理,高祖第三子也。幼岐嶷,好儒书,亦通兵法,高祖素所钟爱。及即位,自北京皇城使拜左骁卫大将军。车驾幸浚郊,加检校司空,权东都留守。未几,鄴都范延光叛,遣杨光远讨之,诏前灵武节度使、洛都巡检使张从宾发盟津屯兵赴鄴下。会从宾密通延光,与娄继英等先劫河桥,次乱洛邑,因害重乂于河南府,时年十九。从宾败,高祖发哀于便殿,辍视朝三日,诏赠太傅。是岁冬十月,诏遣庄宅使张颖监护丧事,葬于河南府万安山。天福中,追封寿王。妃李氏,汾州刺史?之女也。重乂无子,妃后落发为尼,开运中,卒于京师。

夔王重进。《五代会要》:重进,高祖第五子,天福七年四月追封。

陈王重杲。《欧阳史》:重杲小字冯六,未名而卒,赠太傅,追封陈王,赐名重杲。

重睿。案《契丹国志》:高祖忧悒成疾,一旦冯道独对,高祖命幼子重睿出拜之,又令宦者抱置道怀中,盖欲冯道辅立之。高祖崩,道与侍卫马步都虞候景延广议,以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乃奉齐王重贵为嗣。《五代会要》:重睿,高祖第七子,许州节度使,未封王。《欧阳史》云:从出帝北迁,不知其所终。

延煦。《五代会要》:延煦,少帝长子,遥领陕西节度使。《通鉴》云:赵在礼家资为诸帅之最,帝利其富,为皇子镇宁节度使延煦娶其女,在礼自费缗钱十万,县官之费,数倍过之。

延宝。《五代会要》:延宝,少帝次子,遥领鲁州节度使。《通鉴》云:延煦及弟延宝皆高祖诸孙,帝养以为子。《会要》引实录亦云皆帝之从子,养以为子。《欧阳史》云:延煦等从帝北迁,后不知其所终。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