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 白内障 保护肾脏 便秘 补脑 肠炎 痤疮 胆固醇 胆结石 低血糖 低血压 耳鸣 肺炎 风湿病 妇科病 腹泻 肝硬化 感冒 高血压 高血脂 更年期 骨质疏松 关节炎 冠心病 狐臭 黄褐斑 鸡眼 肩周炎 健脾 脚气 近视 颈椎病 抗癌 抗衰老 咳嗽 口臭 口腔溃疡 阑尾炎 老年痴呆 麻疹 脑梗塞 皮肤病 贫血 破伤风 前列腺 祛斑 祛痘 乳腺癌 乳腺炎 神经衰弱

芳香类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体会

冠心病 | 作者: [投稿]

  1.芳香化浊法

  芳香化浊法,又称芳香醒脾和胃法。清代雷丰(少逸)在《时病论》中专列“芳香化浊法”,以治“梅湿”,并治“秽浊之气”。所云“秽浊之气”四时皆有,除气象因素外,他如醇酒、饮食、果肉等,均可诱发秽浊之气。秽浊之气发于脾胃,但可上蒸心肺,下及肝肾。伤及心脉,既可发作心绞痛。《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又曰:“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可见胃气与心息息相关。脾胃为脏腑经脉之宗,亦为心脉之宗。今胃中水谷之气不以宗气“贯心脉行呼吸”,而以秽浊之气上熏于心,使心脉痹阻而发生心绞痛。其证候特点为心前区闷痛,胃中痞满,纳谷不馨,时有泛吐,舌苔浊腻等。所用药物为藿香叶、佩兰叶、鲜荷叶、砂仁皮、苏叶等。还可加用具有芳香之气的川芎、当归等行气活血之品,以加快秽浊之气的化解。

  2.芳香理气法

  芳香理气法是应用芳香草类药物的疏散作用以达到通络止痛的效果,常用药物有香附、橘叶、郁金、苏叶、青皮、草果、芫荽等。而笔者喜用花类药物,如代代花、厚朴花、佛手花、三七花等;更喜用麦芽、稻芽、谷芽。芳香理气法是针对肝气郁而心气闭所设,凡因恚怒郁气所引起的心绞痛,可考虑芳香理气法治疗。这里重点谈谈麦芽的作用。麦芽舒肝理气,可追溯到《素问·金匮真言论》,“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的更为明白,他说:“大麦芽性平,味微酸,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舒肝宜生用,炒用之则无效)。盖肝于时为春,于五行为木,原为人身气化之萌芽(气化之本在肾,气化之上达由肝,故肝为气化之萌芽),麦芽与肝为同气相求,故善舒之。”由此,使我对生麦芽舒肝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凡由肝郁引起的各种病症,均可用生麦芽舒解之。而炒麦芽为健脾消食药物,不具备舒肝作用。所见疾病,如心绞痛、肝区痛、胃脘痛、痛经、疝气痛等,以及痞、满、闷、胀、下坠等症,凡由肝气不舒引起的病证,均是生麦芽的适应症,一般用量为10~30克,甚而可用60~100克。

  3.芳香温通法

  芳香温通法早在西汉时期已被广泛应用,上世纪七十年代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已证实因急性心梗而死。在她尸体旁边就放有芳香温通药物,如荜拔、良姜、檀香等。宋代《和剂局方》中的苏合香丸,乃是治疗中风及心绞痛等急症的最早的中成药,方中有苏合香、安息香、麝香、檀香、沉香丁香、香附、木香、乳香、荜拔等。现在我们临床上常用的芳香温通药物有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苏冰滴丸、冠心苏合香丸、宽胸丸等,这些中成药多数是芳香类温性药物,芳香可以开窍,温性可以散寒。笔者最喜用宽胸丸治疗冠心病。宽胸丸由细辛、高良姜、荜茇、檀香、冰片、元胡六味药组成,具有芳香温通、散寒行气、活血开窍、通络止痛功效。凡寒凝络脉所引起的心绞痛,如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手足青至节,四肢发凉,口唇青紫,遇寒加重的人,服用此药(包括气雾剂)尤为适宜。笔者曾治张某,男,56岁,患冠心病心绞痛3年余,开始给予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药,有效果,但月余后夜间发作频繁,有时一夜发作4、5次,每次发作需用硝酸甘油方能缓解。考虑为寒凝证,改用芳香温通法,以宽胸丸加味治疗,服3剂后,夜间未再发作。个别病人在煎药时闻到芳香气味就感到心胸舒畅,疼痛缓解。后来将此类方药推广使用,凡服用活血化瘀药物效果不明显时,改服或加服芳香温通药物,多能收到较快止痛效果。

  4.芳香开窍法

  《中药学》专列“芳香开窍药”项,药物有麝香、冰片、苏合香、安息香、石菖蒲等。主要用于神昏、癫痫、中风、晕厥等,冠心病心绞痛以及心衰时的闭症,也是芳香开窍法的治疗指征。这类药物除石菖蒲外,其他药物多在丸散膏丹中应用。这里主要介绍石菖蒲的应用。《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说它能“开心孔,补五脏,透九窍,明耳目”。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谈到石菖蒲的作用时说:“凡心窍之闭,非石菖蒲不能开,徒用人参,竞不能取效。是人参必得菖蒲以成功,非菖蒲必得人参而凑效,盖两相须而两相成,实为药中不可无之物也。”蒲辅周先生治疗冠心病的方药多数都用石菖蒲,他指出“温阳开闭通心气”是其主要功效;他建议用柏子养心丸时加用石菖蒲。焦树德教授对于心绞痛偏于气闭不通者,常在方药中加入石菖蒲6~10克,有除闷止痛的功效。笔者对于痰湿阻中、心气闭塞的冠心病,喜用十味温胆汤去熟地加石菖蒲治疗。其应用指征为:心胸闷痛,胃口不开,并时时泛呕,舌苔腻浊等。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