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思想源自释迦牟尼佛于耆闍崛山宣讲《无量寿经》,经过龙树、世亲、马鸣诸菩萨的造论宣扬,再由支娄迦谶译出《般舟三昧经》,中国才渐渐有净土方面的经典,然而真正确立中国净土思想并成立宗派的,则是东晋慧远大师。
慧远栖止庐山三十馀载,学风圆融,庄严宏远,为禅净并弘、空有兼施的创始者,更上表力争沙门超然地位,使佛法得以流布江南而不坠,慧远于佛教的建树,实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贡献。庐山能成为南方一大佛教中心,慧远居功甚伟,堪称为我国南方释教的开山大师。
东晋成帝咸和九年(西元三三四),慧远生于雁门楼烦(山西崞县)一户贾姓人家,祖先世代为官,承袭儒风,自幼好学深思。十三岁时,跟随舅父令狐氏前往文人宿儒云集的洛阳、许昌游学,结交不少耆宿大德;又因通达六经、老庄,深受当时学者推崇。二十一岁时,慧远原欲拜师于江东名儒范宣子门下,无奈时局混乱,交通不便,慧远行至中途即因寇乱而受阻。正感前途茫茫之际,听说太行恆山道安大师立寺说法,声名远播,便与弟慧持二人欢喜前往听法。
此时正逢道安大师宣讲《般若经》,原本沉浸于老庄的慧远,未曾听过如此缜密、智慧超绝的道理,豁然契理印心,不觉歎道:「儒道九流皆糠秕也!」兄弟二人遂披剃于道安大师座下。
慧远出家后,精勤修道,不敢稍有懈怠,即使生逢乱世,生活清苦拮据,亦无损于求道的心志。三年后,慧远已可代道安大师陞座宣讲《涅槃经》。由于义理深奥,在座听众无法领会圣心妙谛,频频问难,此时慧远灵光一现,将过去所学老庄思想顺手拈来,辅助解说,即刻令迷者晓悟。然而,他的方式与当时一般藉老庄之名,揣度般若空义之格义佛教大有不同。后经道安大师认可,自此特准慧远不废俗书。
晋穆帝升平三年(西元三五九),慧远二十六岁。是年,旱灾蝗祸,寇贼纵横,慧远等五百多人随道安开始七、八年困顿流离的生活。师徒一行人逐步向南迁移,最后到达襄阳檀溪寺,总计停留襄阳十五年。此时北方适值秦、燕交兵,无暇南图,荆、襄一带得以少安。于是道安大师开始著手釐订经典,製作目录,注疏般若诸经,慧远朝夕承受教诲,佛学日益精进,著名的《晋襄阳丈六金像颂》便于此时撰成。
一回,道安派遣慧远前往荆州探望同学竺法汰病情,适逢竺法汰以长老身分召集各地高僧,破斥比丘道恆「心无义」的论调。然而双方论辩一直难分胜负,于是第二天,竺法汰请前来探病的道安得意门生慧远上阵一试。慧远提出「本无义」以对之,慧远逻辑周密,谈吐沉稳有力,辩才无碍,使得道恆渐居弱势,甘拜下风。
慧远四十五岁时,追随道安已有二十四年,佛学亦臻圆熟境地。晋孝武帝太元三年(西元三七八),苻丕攻陷襄阳,道安遭到拘禁,为使佛法继续弘传,道安不得已遣散弟子。而慧远与弟慧持、同学昙徽,则偕同弟子数十人南去荆州,住上明寺。后因想起曾与同学慧永相约结屋罗浮山,于是依约前去。行至浔阳,远看庐山閒旷清静,足以息心养性,遂决定改居庐山龙泉精舍。不料,精舍一带水源缺乏,慧远便以杖叩地,表示如果该山可以栖止,愿该朽壤即时流出清泉。立时清水泉涌,乃至后来浔阳亢旱,慧远也亲临池边,讽诵《海龙王经》,一时大雨滂沱,龙泉精舍亦因此改名龙泉寺。
由于精舍褊狭,慧永请刺史桓伊发心在庐山东方离精舍十五里处为慧远建造佛寺,此即历史上著名的「东林寺」。从此慧远定居庐山,三十馀年不出山门一步,偶尔送客亦以虎溪为界。传说慧远送客倘若超过虎溪,山中老虎往往发出吼叫声。一回,陶渊明与陆静修来访,离去时因相谈契心,不觉超过虎溪,直至吼声传来,慧远才恍然警觉,三人相视,不禁大笑,「虎溪三笑」的逸事因而流传后世。
驻锡东林寺期间,慧远不负师命,自武昌奉迎阿育王像,营筑龛室立图写佛影,率众行道晨昏不绝。当代世俗白衣有清修之意者皆纷纷云集,如彭城刘遗民、豫章雷次宗、雁门周续之、南阳张莱民及张季硕等,一一抛弃世俗的虚荣,甘愿追随慧远。
安帝元兴元年(西元四○二),慧远在庐山之北的般若云台精舍,于阿弥陀佛像前依佛陀所开示的念佛法,与缁素一百二十三人共同结社,立誓往生西方,由刘遗民撰文以表众志。因寺前植有白莲,又愿求往生莲邦,故取名「莲社」。此为中国结社念佛之始,开创我国净土宗的法门。
慧远的念佛法门,係属观想念佛与观像念佛并重,以《般舟三昧经》为宗,口唱佛名,心观佛像佛德,以求想寂思专,心智凝一,得入念佛三昧的境界。此种念佛法式注重观念,正与禅观同趣。慧远藉由禅、净、律三者的修持,形成圆融无碍、庄严宏远的风格,而此亦正是庐山学风的最大特色。
影不出山,迹不入俗的慧远,虽然隐遯庐山三十馀载,但并非自求解脱的小乘行者。他内通佛理,外善群书,同时十分关怀社会国家,无怪乎当时文人高僧群起皈依,王侯士宦肃然敬仰。由于慧远通达无生实相的玄义,彻悟般若中道的妙谛,因此能不执不滞、无碍无著,从而妙智中生,悲情满怀,发度人觉世之悲愿。而坚持不出虎溪的自我约束,则係与朝廷之间保持超然立场的方便法门。
义熙元年(西元四○五)晋安帝自江陵返京途中,路过庐山,下诏慧远迎见,慧远託病不出,皇帝非但不怪罪,甚且派遣使者殷殷慰问。又有一回,江州刺史桓玄率军经过庐山,闻慧远称病婉拒出迎,桓玄竟然亲自上山一睹真容,顺便让慧远见识军威浩荡。不意一见慧远却不自觉地礼敬,但毕竟心中傲气未除,不免出言挑衅,质问慧远:「古云:身体髮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你何以反而剃髮为僧?」慧远正色答道:「君未闻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孝之终也乎?」桓玄闻言,深为慧远的智德所折服,并向下属表示,法师如此高德,实乃前所未见。
净土宗不像其他宗派有师徒授受的法系,所以没有祖师的直接传承系统。一千多年来,虽然阐扬此宗的祖师很多,也有广大的信仰群众,但是直到宋朝石芝宗晓法师,才将历代弘扬净土法门而有重大贡献者,像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和省常等诸位大师,列为莲宗七祖。到了明代,又举云栖袾宏、蕅益智旭为第八、第九祖。清代则有行策、省庵、彻悟等诸大师为第十、十一、十二祖。近人推印光大师为第十三祖。
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释迎牟尼佛,梵语释迦牟尼,此云能仁寂灭。释迦逛是姓,牟尼是名。佛,译觉者。当中国周昭王甘六年,四月初八日,示生于中印度,迦毗罗国王宫中,为太子,名悉达,父王名净饭,母名摩那,从右肋生,十丸出家,三十成道,说法五十年,住世八十载,灭度于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时周穆王五十三年,二月十五日也,详如别传。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贤令登彼岸
香 赞 净三业真言 安土地真言 普供养真言 本师圣号(三称) 弥陀圣号(三拜) 莲 池 赞 海会佛菩萨圣号(三称) 开 经 偈 经题 法会圣众第一 德遵普贤第二 大教缘起第三 法藏因地第四 至心精进第五 发大誓愿第六 必成正觉第七 积功累德第八 圆满成就第九 皆愿作佛
一、依印光大师教导的方法。《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念诵佛号百声千声万声,随自己闲忙而定。菩萨名号各三声或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佛说阿弥陀经(一遍)往生咒(三遍)南无阿弥多婆夜。
序言:《太上感应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李昌龄著,历代刊印传播者众多,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旨在劝善,简称《感应篇》,内容融合了较多的传统民族思想,树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确形象,许多内容至今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常念太上感应篇,自有护法之神护持。心境开阔,恶念不生,不受烦恼,常得清净。
阿弥陀经白话解释(上)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所说谛理,了无轩轾。若论机宜,则于无轩轾中,大有轩轾。以一切诸经,所说法门,皆须自力修习,以至断惑证真。方有了生死分。净土三经所说,则博地凡夫,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兼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虽具惑业,亦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
《莲池大师七笔勾》词曰: 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嗏,出事大因由,凡情怎剖,孝子贤孙,好向真空究,因此把五色金章一笔勾。 凤侣鸾俦,恩爱牵缠何日休,活鬼乔相守,缘
《印光文钞全集》共三册,将《印光法师文钞》初、续和第三编卷一中的书信录集为上册。将第三编卷二、三、四中的书信录和初编中的序合为中册。
禅宗和净土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中的两个,他们都是大乘佛教。禅宗是菩提达摩传入中国的,但到了六祖慧能时,才以顿悟法门为主,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禅宗的特点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就是说,禅宗的最独特之处就是以心印心,能让你在一刹那顿悟佛的境界。 但这种法门只有极少数禅宗高僧知道,而且以心印心难度极大,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的,所以说禅宗法门只接引利根上器的人。净土宗的教义最简单,可以概括为:信、愿、行。也就是相信净土的存在,发愿往生净土,念南无阿弥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上 婆薮槃头菩萨 造 魏永宁寺北天竺沙门菩提流支 译论 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沙门昙鸾 注解 谨案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云:“菩萨求阿毗跋致,有二种道: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者,谓于五浊之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
(一)南无大慈大悲本师释迦牟尼佛。(一称一拜或只合掌)(二)南无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如前拜称)(三)南无阿弥陀佛。(不必礼拜,但恭敬念去。跪念,坐念,立念,皆可。至少百声。千声,万声,以个人功夫忙闲而定。只宜由少增多,不宜由多退少。)
《大宝积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无论经历多长的时间,自己所作的善业、恶业都不会消亡,这些业、因遇到合适的缘,就会感受相应的善恶果报。就像种子是因,合适的水、土、阳光、温度、空气为缘,因缘相遇就能生长、开花、结出相应的果。我们所做的业也是一样,我们已造作的善与不善的业,必定会感受苦乐的果报。
人们乍一听到净土的景象,多数都不相信,这不奇怪,因为人们都局限于眼前的见识,于是认为那些眼前见不到的事物,也是如此。就像在穷街破巷居住的人,他哪里知道有高广大厦的清净呢?在小锅小碗里吃残汤剩饭的人,哪里知道有豪华餐厅的美食呢?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期盼生活富足美满,夫妻甜蜜幸福,孩子茁壮成长,老人健康长寿,事业蒸蒸日上;我们往往遇到好事就身心愉悦了,遇到不顺的事就烦恼了,修行是不是就把不好的事都修没了,把好事都修来了呢?
地藏七送往生仪轨,包含两个部分:一是临终关怀,告诉大家从病人临命终到去世后二十四小时,这段时间之内该如何正确处理,以帮助病人顺利往生西方;二是亡者去世后,我们如何处理死者的后事,及如何纪念亡人?
崔成贵老人,一九一六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出生,山西省灵丘县东河南镇东窖村人,二〇一六年农历七月十二日坐着安详往生。
彻悟大师(1741--1810)清代著名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俗姓马,名际醒,字彻悟,号梦东,京东丰润(今河北省丰润县)人。乾嘉时人。一字讷堂。父讳万璋,母高氏。大师幼时聪慧颖异,长而喜好读书,儒家典籍,四书五经,靡不遍览。兼善作诗、词、赋,甚为世人所尊崇。
行策大师(1628~1682),清代高僧,字截流,俗姓蒋。父亲蒋全昌,是江苏宜兴一带老一辈的儒者,与憨山德清大师为友。憨山大师圆寂后三年,时为明熹宗天启六年(西元一六二六年),有一天晚上,蒋全昌梦见憨山大师进入室内,而生下儿子,因此将他命名为梦憨。等到行策年纪稍长时,父母亲相继逝世,于是发起出世修行的志愿。
印光法师(1861年夏历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农历辛酉年)—1940(庚辰年十一月初四),当代净土宗高僧,莲宗第十三祖。陕西郃阳人,俗姓赵。名圣量,字印光。别号常惭愧僧。少治儒学,喜读程、朱之书。曾排佛,遭目失明,继而猛省,转研佛典,以至诚所感,目疾获愈。年二十一,至终南山南五台,归依莲华洞道纯长老出家。
省庵大师(1686-1734) ,清代高僧,俗姓时,名实贤。字思齐,号省庵,江苏常熟一带时姓人氏的子弟。从小不吃荤腥。出家后,参究念佛者是谁,有所省悟,说:“我的梦醒了!”后来闭关于真寂寺,其间三年,白天阅读藏经,晚上课诵佛号。曾经到山礼拜阿育王塔的佛陀舍利,在佛陀涅槃日,大大地集合僧俗二众,广修供养。在佛前燃指,发四十八大愿,于是感得舍利放光。
蕅益大师(公元1599年~1655年),俗姓钟,江苏吴县人。父亲持诵大悲咒,梦见观音大士送子而生下智旭。年少时以孔孟圣学自我期许,曾经著作文章批判佛教,总共有数千字之多。等到一日阅读云栖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突然省悟,而把以前所作的论著焚毁。年二十岁时,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因此发起出世的志向,每日持诵佛名。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没有发现自己有嫉妒心。先来看一下佛给出的定义。嫉妒定义: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佛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为嫉妒。”
懂“观自在”者,是自己娱乐自己也。自己娱乐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稳定的情绪。去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保持着美好的心情去帮助、去普度法界众生。凡人的情绪飘忽不定、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其不懂观自在。
当你已经通晓道理与修行的理路,也已经知道如何教化众生,亦即理、教都圆备了。此时,就可了解诸法与诸法之间的所有法相,其实是全归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觉的心,本性自然而显露。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灯能照千年暗一样,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所有的业障、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全部熄灭。
以拥有的欲求看待现前心所对应的是心外求解决苦的方法,借由对苦觉知而生的离苦心去透过佛法所对苦的诠释,同时也觉悟苦而真的求出离,却不是暂时或是只单单对外求解决。哪怕是对外求解决也是需要对以往心所依、行为所做思维和转变,更何况要真的离苦求解脱。
我执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体现的越明显,他的我执就会越重。我执要靠什么来调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个人靠感性那我执就会越重。假如说我们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对,马上能调整,其实就是用法来破除我执。我们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执,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要破自
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事情,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最后总会有一些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菩萨的加被、加持和关照。其实,菩萨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我们。因为菩萨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远、无有分别,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呵护。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