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祖师传承

净宗法脉 | 作者:星云大师 [投稿]

  净土宗不像其他宗派有师徒授受的法系,所以没有祖师的直接传承系统。一千多年来,虽然阐扬此宗的祖师很多,也有广大的信仰群众,但是直到宋朝石芝宗晓法师,才将历代弘扬净土法门而有重大贡献者,像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和省常等诸位大师,列为莲宗七祖。到了明代,又举云栖袾宏、蕅益智旭为第八、第九祖。清代则有行策、省庵、彻悟等诸大师为第十、十一、十二祖。近人推印光大师为第十三祖。

净土宗祖师传承之初祖庐山慧远大师

初祖——庐山慧远大师(西元三三四-四一六年)

  慧远大师,东晋雁门楼烦人,年十三,游学洛阳,博综六经,尤善老庄。二十一岁,入太行山,与弟慧持依止道安大师听讲《般若经》,乃谓「九流异议皆糠秕耳」。于是,与弟同礼道安大师出家,昼夜精勤,以弘扬大法为己任,深得道安大师器重。年二十四,便代道安大师宣讲《般若》实义,多引《庄子》为比类说明,以应问难,使惑者晓然领解。自是,道安大师特许慧远不废俗书,并常讚叹:「使道流东国,其在远乎!」后来因北方战乱,慧远与弟及数十人避难到荆州、浔阳一带,见庐山清净,乃居止龙泉精舍。时江州刺史桓伊惊其才智,为创东林寺。慧远于该寺供奉阿育王像,并构筑龛室,立图写佛影,日夜率众修行,道俗闻风云集。于是与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等缁素一百二十三人于般若台上,阿弥陀佛像前,共结白莲社,同修西方净业,期生净土,乃为后世结社念佛的滥觞。

  慧远的净土思想,以《般舟三昧经》的念佛三昧为主。般舟意为佛立、出现,三昧即定。般舟三昧为定中见佛的念佛观,属于「观想念佛」,而非「持名念佛」。此种念佛方式注重观念,与禅观同趣故,慧远大师虽未倡禅净合一的理论,实则已启后世「禅净双修」的端绪。

  刘遗民修此念佛三昧,常得见佛。慧远一生亦三见圣容,撰有〈念佛三昧诗集序〉。义熙十二年(西元四一六年)七月晦夕,于定中见阿弥陀佛身满虚空,圆光之中,观音、势至分立左右。社中已往生者,如佛陀耶舍、慧持、慧永、刘遗民等亦在其侧。阿弥陀佛向慧远道:「我以本愿力故,来安慰汝。七日后,汝当生我国。」慧远出定后,告诉弟子们:「我居此十一年中,三睹圣相。今复再见,必生净土无疑。」又七日,自製遗诫,端坐入寂。僧腊六十二,世寿八十三。谢灵运撰文建碑,宗炳复立碑于寺门。

  慧远大师著作甚多,有《庐山集》十卷、〈大智度论抄序〉、《大乘大义章》、《明报应论》、《沙门不敬王者论》、《法性论》等。晋安帝敕諡「庐山尊者」、「鸿胪大卿」、「白莲社主」;唐宣宗追諡「辩觉大师」,南唐李先主追諡「正觉大师」、宋太宗追諡「圆悟大师」,宋孝宗諡「等遍正觉圆悟大师」。其伟德永为后世所钦仰。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