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 净土经论 净宗法脉 因果启示 净土论著 净土旨归 净宗早晚课 净土圣贤录

第三卷之三(八)

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三之三(八)

问,谓此识缘自所依者,如有後识,即缘前意。傥难云,前五识所依五根,亦增上缘,何独不许作所缘邪。识相缘之义,乞垂细剖。

答,第七识唯内门转,故得所依为所缘。前五识唯外转,不得所依为所缘,不应为例。

问,意识依意,具三分别,设依色者,便同五识。第八亦依意不依色根,何但有自性分别,无随念计度。

答,前六皆转识摄,而一依心法,五依色法,故有差别。第八非转识摄,但是所熏,唯无记性一类恒转。傥亦具三分别,则有转易,而受熏持种皆不得成矣。

问,唯识五观,与占察二观,是同是别。

答,遣虚存实,舍滥留纯,摄末归本,隐劣显胜,皆从唯心识观开出。若遣相证性,义仍两属。如云俗有真空,仍是唯心识观。若遣相执,达相即性,乃真如实观。

问,思能令心造作。第八识相应之思,令造何等。

答,爪生发长,筋转脉摇,发白面皱,气消容悴,及日月稽天,江河竞注,沧桑易,春夏更,皆第八所造。

问,瞋唯不善,则初二果任运所起瞋心,名不善否,与无惭无愧相应否,能发业润生否。

答,学人失念起瞋,亦名不善,此念亦名无惭无愧。然已断见惑,故不发业,善心易起,恶心易灭,不润生也。

问,自在位,唯乐喜舍,以诸佛断忧苦事故。彼金枪马麦等报,得名苦否。忧念众生,得名忧否。又如头临白刃,如斩春风,得名无忧苦否。

答,唯识名义,忧喜苦乐等,各有分剂,唯佛方能实无忧苦。金枪马麦,大权示现,原非实事,故非苦忧。念众生亦不同凡夫迫戚,故非忧也。临刃斩风,虽无忧苦,仍与佛果未同。以佛果不受害故,至称性极谈。菩萨分证忧苦,诸佛究竟忧苦,是在忘名字相者,方能信之。

准提持法三问

问,一切能诠之文,必有所诠之体。显密二诠,其体同邪,异邪。又佛何以显说,复密说邪。

答,千经万论,若显若密,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除此心外,更无所诠,犹云六经我心注脚也。显密说者,有因显说得四益,有因密说得四益。佛智鉴机,能随施化,良医因病,药不爽宜也。

问,称体起愿,名发菩提,上求下化,不相舍离。今持法中所明发菩提心,皆儒宗世教,与佛法同否。

答,上古儒宗,皆佛菩萨示现,为师为导,接引迷流。所立世教,无非佛法。後儒拘虚,不能引伸触长,遂有门庭之隔。克实思之,圣人先得我心同然,宁非三无差别之旨。乐尧舜之道,若已推而纳诸沟中,宁非上求下化之怀,但犬牛人性皆同,告子自不敢承当耳。孟子又谓人禽几希,岂非习虽远性仍近之证邪。

问,显密圆通,不持斋戒,不忌腪酒,往往获应。何必别述此法,反令畏难。

答,大凡持呪,各有攸宗。五部既别,三类亦殊。圆通一书,附会夹杂,非金刚正印也。依持灵应,由人笃信力行所感。设以此而如法奉持,灵应岂止功名男女已哉。况近时持者多而获应者少,不惟信弗笃行弗力,亦由法未善故也。然今依经所立结坛,持八关斋等法,不过为久积方便,克期取效者设耳,非谓平日持呪,皆须如此也。

法华堂第三第四二问并答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