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藏经·首页阿含部本缘部般若部法华部·华严部宝积部·涅槃部大集部经集部密教部律部释经论部·毗昙部
中观部·瑜伽部论集部经疏部律疏部·论疏部诸宗部史传部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古逸部·疑似部

般舟三昧经 第418部

大集部 | 作者:后汉 支娄迦谶译 [投稿]

  四事品第三

  菩萨有四事法。疾逮得三昧。何等为四。一者所信无有能坏者。二者精进无有能逮者。三者所入智慧无有能及者。四者常与善师从事。是为四。菩萨复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何等为四。一者不得有世间思想。如指相弹顷三月。二者不得卧出三月。如指相弹顷。三者经行不得休息。不得坐三月。除其饭食左右。四者为人说经。不得望人衣服饮食。是为四。菩萨复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何等为四。一者合会人至佛所。二者合会人使听经。三者不嫉妒。四者教人学佛道。是为四。菩萨复有四事。疾得是三昧。何等为四。一者作佛形像若作画。用是三昧故。二者用是三昧故。持好疋素令人写是三昧。三者教自贡高人内佛道中。四者常护佛法。是为四。时佛说偈而叹曰。常当乐信于佛法。诵经念空莫中止。精进除睡卧。三月莫得懈。坐说经时安谛受学。极当广远。若有供养馈遗者。莫得喜。无所贪慕。得经疾。佛者色如金光。身有三十二相。一相有百福功德。端政如天金成作。过去佛当来佛。悉豫自归。今现在佛。皆于人中最尊。常念供养。当供养于佛。花香捣香饭食具足。当持善意。用是故。三昧离不远。持常鼓乐倡伎。乐于佛心。常当娱乐。为求是三昧者。当作佛像。种种具足种种姝好。面目如金光。求是三昧者。所施常当自乐。与持戒当清洁高行。弃捐懈怠。疾得是三昧不久。嗔恚不生。常行于慈心。常行悲哀。等心无所憎恶。今得是三昧不久。极慈于善师视当如佛。嗔恚嫉贪不得有。于经中施不得贪。如是教。当坚持诸经法。悉当随是入。是为诸佛之道径。如是行者。今得三昧不久。

  佛告颰陀和。如是等菩萨。当慈心常乐于善师。所视师当如佛。悉具足承事。欲书是三昧经时。若欲学时。菩萨敬师如是。颰陀和。菩萨于善师有嗔恚。有持善师。短视善师不如佛者。得三昧难。譬如颰陀和。菩萨明眼人夜半视星宿见星其众多。如是颰陀和。菩萨持佛威神。于三昧中立。东向视见若干百佛。若干千佛。若干万佛。若干亿佛。如是十方等悉见诸佛。佛告颰陀和。是菩萨如佛眼悉知悉见。如是颰陀和。是菩萨欲得今现在诸佛悉在前立三昧。布施当具足。持戒如是。忍辱精进一心智慧。度脱智慧身悉具足。时佛叹曰。如净眼人夜半上向视星宿不可计。昼日思念悉见。菩萨如是逮得三昧者。见不可复计百千佛。从三昧中觉以悉念见。自恣为诸弟子说。佛言。如我眼清净常见于世间。菩萨如是得三昧。以见不可复计佛。见佛不视身相。但视十种力。不如世间人有贪。消灭诸毒以清净不复想。菩萨逮功德如是。闻是经。遵是经如泥洹。闻是法空空。无有恐怖。我当作是说经。用众人民故。皆令得佛道。佛言。如我比丘阿难黠慧闻经即受持。菩萨如是逮得是三昧。以闻不可计经卷悉受持。佛言。如阿弥陀佛刹诸菩萨。常见不可计佛。如是菩萨得三昧。以常见不可计佛。所信常有哀心。譬如渴者欲得饮。常有极大慈。弃捐世俗事。常乐持经施。用是故清净得三昧不久。

  譬喻品第四

  佛告颰陀和。菩萨慈求三昧者。得是三昧已。不精进行者。譬如颰陀和。有人载满舡珍宝。欲持度大海。未至舡中道坏。阎浮利人皆大悲念。亡我尔所珍宝。如是颰陀和。是菩萨闻是三昧已。不书不学不诵不持如中法。一切诸天人民。皆为大悲忧言。乃亡我尔所经宝。用失是深三昧故。佛言。是三昧经者。是佛所嘱。佛所称誉。闻是深三昧经者。不书不学不诵。不守不持如法者。反复愚痴自用以为高耶。不受是经意欲高才。反不肯学是三昧。譬如颰陀和。愚痴之子。有人与满手栴檀香。不肯受之。反谓与之不净栴檀香。其货主语其人言。此栴檀香。卿莫谓不净乎。且取嗅之知香不。试视之知净不。痴人闭目不视不肯嗅。佛言。其闻是三昧者。如是不肯受之反弃舍去。是为不持戒人。反舍是珍宝经。是为愚痴无智。自用得禅具足为度。反呼世间为有。不入空。不知无。其人闻是三昧已。不乐不信。不入中。反作轻戏语。佛亦有深经乎。亦有威神乎。反形言。世间亦有比丘如阿难乎。佛言。其人从持是三昧者。所去两两三三。相与语云。是语是何等说乎。是何从所得是语乎。是为自合会作是语耳。是经非佛所说。佛告颰陀和。譬如贾客持摩尼珠。示田家痴子。其人问贾客。评此几钱。贾客答言。夜半时于冥处。持是摩尼珠着冥中。其明所照至直满其中宝。佛言。其人殊不晓其价。反形是摩尼珠言。其价能与一头牛等不。宁可贸一头牛想。是不复过此。与我者善。不肯者已。如是颰陀和。其人闻是三昧不信者。反形是经如是。佛言。如菩萨持是三昧。受信者便随行。四面皆拥护无所畏。持禁戒完具为得高明。黠慧深入为他人说之。菩萨当持是三昧分布语人。展转相传当令是三昧久在。佛言。痴人自于前世佛所。不供养。不作功德。反自贡高。多行诽谤嫉妒用财利故。但欲求名。但欲哗说。不得善师。亦不明经。闻是三昧已不信不乐不入中。反诽谤人言。是彼不知愧为自作是经耳。是经非佛所说。佛告颰陀和今我具语汝如是。颰陀和。求菩萨道者。若善男子善女人。持是三千国土。满其中珍宝。施与佛。设有是功德。不如闻是三昧。若有菩萨闻是三昧信乐者。其福转倍多。时佛叹曰。是三千国土。满其中珍宝施于佛。持用求佛。复有异人。持是三昧者。是佛所称誉。闻信者其福倍多。佛言。是迷惑自贡高人。不信者及与恶知识从事。闻此经不信不乐。是为于我经中怨家无异。是不持戒人。在自大中。其余人展转闻其言信随之。此为坏佛法。其人相告言。是经为非佛所说。直作是诽谤。佛言。有信是三昧者。其人宿命曾见过去佛。已用是故我为是信者说是三昧耳。是辈之人。常护佛法。闻是经信乐者。当作是知离佛不远。若持戒坚者。常正心恭敬于经。我用是故为是人说耳。

  佛告跋陀和。我所说无有异。尔故说是语耳。今见我说是三昧者。其人却后世时。闻是三昧终不疑。不形笑。不言不信。除在恶师边。正使在善师边。其功德薄少。如是辈人。复转与恶师从事。是辈人者。闻是三昧不信不乐不入中。何以故。其人未久学。所更佛少所信。智慧少故不信耳。佛告颰陀和。其有菩萨。闻是三昧。不形笑。不诽谤者。欢喜不中疑。不言乍信乍不信。乐书乐学乐诵乐持。佛言。我悉豫知豫见。已其人不独于一佛。所作功德不于二若三若十。悉于百佛所闻是三昧。却后世时闻是三昧者。书学诵持经卷。最后守一日一夜。其福不可计。自致阿惟越致。所愿者得。佛告颰陀和。听我说譬喻。譬如颰陀和有人。取一佛刹。悉破碎如尘。其人取此一尘。悉复破尽如一佛刹尘。都卢悉取一一尘。皆复尘碎尽如一佛刹尘。云何颰陀和。是尘其数宁多不。颰陀和言。甚多甚多。天中天。佛告颰陀和。我为汝曹引此譬喻。若有一菩萨。尽取是一尘置一佛刹。其数尔所佛刹。满其中珍宝悉持供养诸佛。不如闻是三昧。若复有一菩萨闻是三昧已。书学诵持为他人说。须臾间。是菩萨功德不可复计。佛言。持是三昧者。书学诵持为他人说。其福乃尔。何况守是三昧悉具足者。佛尔时颂偈曰

  三千大千之国土满中珍宝用布施

  设使不闻是像经其功德福为薄少

  若有菩萨求众德当讲奉行是三昧

  疾悉讽诵此经法其功德福无有量

  如一佛国尘世界皆破坏碎以为尘

  彼诸佛土过是数满中珍宝用布施

  其有受持是世尊四句之义为人说

  是三昧者诸佛慧得闻功德叵比喻

  何况有人自讲说受持讽诵念须臾

  转加增进奉行者其功德福无有量

  假使一切皆为佛圣智清净慧第一

  皆于亿劫过其数讲说一偈之功德

  至于泥洹赞咏福无数亿劫悉叹诵

  不能尽究其功德于是三昧一偈事

  一切佛国所有地四方四隅及上下

  满中珍宝以布施用供养佛天中天

  若有闻是三昧者得其福祐过于彼

  安谛讽诵讲说者引譬功德不可喻

  其人贡高终不起亦无有趋恶道时

  解了深法不疑结行斯三昧德如是

  学士为以见奉吾德重精进普不着

  增益信明为菩萨力学三昧佛所赞

  属累汝等常劝教力行精进无放逸

  自勖勇猛勤修行令得大道不复反

  其有诵受是三昧已为面见百千佛

  假使最后大恐惧持此三昧无所畏

  行是比丘以见我常为随佛不远离

  菩萨闻习三昧者义当受持为人说

  菩萨得是三昧者尔乃名曰博达慧

  为逮总持佛称誉疾成佛道智如海

  常恒诵说是三昧当从佛法世尊教

  闻其种姓得等觉如佛所说无有异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