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佛弟子,一定要有颗报父母恩的心

作为一名佛弟子,一定要有颗报父母恩的心

  昨天跟大家分享了念阿弥陀佛。很多人都会说,念佛的功德很大,也知道要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至于《回向偈》里面的“四重恩”,可能很多人只知道念,不一定真正认识。一个懂得报恩的人,他的生命才会强大,超越自我。如果不懂得报恩,一年到头只知道抱怨,这样的生命就会越活越痛苦,越活越成为小我的生命。

  祖师大德教导我们:学佛的人要知恩、感恩、报恩。从何知恩呢?先从自己的根本——父母恩来落实。父母为我们付出,关怀、照顾我们,我们是他们生命里最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对我们的恩是最大的。无论身在何处,感恩、报恩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做到的。农历七月在中国民间有鬼月的说法,没有错,但是我们要明白,农历七月的盂兰盆节源自佛教。两千多年以前,释迦牟尼佛跟众弟子讲了在七月十五所做的救济之法,目连救母这个典故也因此流传至今天。

  这个佛教典故是实实在在的例子。目犍连尊者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他证得了六通,为报答父母的生养之恩,他用天眼观察看他的母亲在哪里。后来看到自己的母亲在饿鬼道里面,肚子大大的,喉咙细细的,吃不了东西,饿得不行,很难受。目犍连尊者见母亲落到如此的地步,自己既是得道的修行人,就应该帮母亲。

  他用神通到了饿鬼道,又以神通现出一钵饭给母亲。他母亲一看到那钵饭,很开心,马上伸手拿过去。但是当她一手拿着钵,一手抓饭往嘴巴里送的时候,手里的饭却变成了火炭。

  目犍连尊者看到这样的场景,自己虽然有神通也没有办法解决,于是,就马上回去请佛陀开示。佛陀告诉他:“你母亲看到的是饭,一吃就不是饭,那是业力的显现。”目犍连尊者说:“我如何能救我的母亲!”佛陀说:“凭你一人之力是不够的,要靠众僧之力,你的母亲才能够从饿鬼道里面出来。”

  到七月十五那天,佛陀召集所有的僧弟子到身边,大家都分享结夏安居这三个月自己的修行成果。目犍连尊者就在众僧中广修供养,并把那天的供养功德回向给在饿鬼道里受苦的母亲。佛陀也命众僧为施主家念咒祈愿。目犍连尊者的母亲当日就升天了,所以也就有了《佛说盂兰盆经》。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所造的业说不清楚。业显现个人的心,心造的什么业,将来就显现什么。善书有这样的记载,男人或者女人如果很好色,将来他就会在地狱里面看到美女或者帅哥,跑过去一抱,原来是烧红的铜柱。这就是业的显现。

  我们来这里学佛,就要认识到修好自己。我们念阿弥陀佛,心一定要往极乐世界去修,往成佛去修。也可以让自己的心往善去修,往天上去修,将来我们的业显现的就是善的、好的,所见到的天堂极美无比。但是天堂不如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更加不可思议。

  修善业往天堂,从佛的境界和角度来看,天堂还不够究竟,因为天堂是享福的地方,福尽了,还会堕落,轮回六道。所以我们现在念佛要向往的地方只有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是比较究竟的。到了极乐世界才能花开见佛,才不会再受轮回之苦。

  大家来到这里念阿弥陀佛,就是向往极乐世界的净业,将来往生到极乐世界,生命得到净化,才会真正显现出无量光、无量觉、无量寿。

  要是造恶业就容易有恶的感应。经上讲得很清楚,一天到晚心不真实,喜欢说假话、恶语,说害人、伤人、挑拨离间的话,业力很容易感召舌头被割掉,从而讲话不清楚。

  刚才讲到目犍连尊者报母恩,这种孝行在佛教里面有很多。我们来学佛也要学这样的精神,要是现在的父母都不孝顺,还怎么想到去孝顺过去的父母呢,早已经把他们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我们要从孝顺现在的父母做起,并好好念佛,回向报答过去的父母,这是大孝!佛家的人,一定要懂得孝为第一,儒家也讲孝是第一位的,知恩、感恩、报恩,首先从父母身上做起。

  我曾经遇到一个人,他觉得自己是大学生,很有文化,父母在农村,没有什么文化,天天干农活,他大学毕业在城市工作后就把父母给忘了。后来考公务员,去了好单位,就更觉得自己了不起。他在城里面着实落了脚,也有了好房子,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他的父母在农村对这个儿子非常牵挂,怕他在外面受苦吃亏,很是担心。

  有一天,父母商量着把刚收的大米带一些到城里给儿子,也顺便看一看他住得好不好,工作辛不辛苦。他们坐公共汽车去看儿子,转了两三趟车终于到城里找到了儿子。儿子却说:“我在上班,不方便,你们等等。”父母等了两个小时后又给他打电话,他竟然说:“我还要加班,再等一下!”父母这一等就是大半个晚上。终于儿子出现了,父母见到他就问:“你怎么做得这么辛苦啊?要不你少做一点啦,我们两老也能够照顾自己呀!”

  他就说:“我们先回家吧,不要站在这里,让人家看到了不好。”他就带他们回家,并做饭吃。吃饭的时候父母说:“家里也没什么,只给你带了点家乡的米过来。”他说:“好啊,就放那里吧。”父母说:“明天我们就要回去了。”他说:“不急嘛,我带你们在这里转一转。”

  第二天,他请假带父母到外面看一看,刚到外面就遇到一位同事,同事过来跟他打招呼:“这两位是?”他竟然不好意思跟同事说是自己的父母,就说是老乡,而且开始有点不高兴了。回到家他就跟父母说:“家里面还有农活,你们还是早点回去吧。”父母说:“你不是留我们吗?怎么现在又叫我们回去呢?”父母很纳闷地回农村了。

  后来他在单位见到那位同事,有时会不好意思,甚至不想见到那位同事。时间一长,他心里就有障碍了,以致经常晚上睡不好。他来到南山寺,于是问我:“我怎么做才好。”我问他:“当时你是什么心理呀?”他说:“当时我就是怕人家笑话,所以让父母在门口外面等了很久,其实已经下班了,我怕和同事一起出去会被同事看到,才说加班。”

  我说:“你的心态错了,父母过来看望你就是等于把福送来给你,你都不接福,你想生活、工作过得好,怎么能好呢?你没有孝顺父母就没有福报。”他说:“我当时的心态确实不太好,又很不凑巧,带父母出去转一转时还是遇到同事了,因为怕同事笑我,所以心很难受。”

  我说:“你的同事没有笑你的父母,没有害你的父母,也没有说你什么,你为何要难受?人家看到反而说你孝顺呢,你工作这么忙,还能够带父母出去转一转。你怎么不往好的方面去想,却偏偏往不好的方面去想,乱想人家会看不起你?这只是你的心理作用,是你给自己找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烦恼。”

  现在有很多人就是这样,都是自己先给自己烦恼。为何不往好的方面去想呢?应该想:我孝顺父母是多么高尚、多么光荣的事情啊!人家看到你这么孝顺父母,都会赞叹你:“你看这个人,他的父母虽然不怎么样,但他还是这么孝顺。”

  这就是心态的问题,有好的心态能让自己成为幸福、快乐的人。其实不必太在乎别人想什么,只要做好自己,凭自己的良心去做,凭自己的孝心去做,用一颗知恩、感恩、报恩的心来做人、做事就是最正确的。不要怕别人笑话就嫌弃自己的父母,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大家应该懂得,我们能有今天——大学文凭、事业等,都离不开父母十几二十年的含辛茹苦,他们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通通付出在我们的身上了。报答父母恩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踏踏实实去做的,而且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去做,能够做好,绝对会家家和乐。

  现在很多家庭不幸福,就是因为把父母恩给忘记了,都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父母来到身边还怕给自己丢脸了,这都是错误的观念。也许父母在农村,没有什么成就,甚至连财物也少得可怜。但是每一个人都要懂得,我们来到人间时连一件衣服都没有,后来的一切都是父母给的,给我们衣服穿,给我们饭菜吃,节衣缩食供我们上学,最重要的是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能有这样的认识,哪里会生不出孝顺的心?哪里会没有感恩的心

  我们作为佛弟子,一定要有报父母恩的心。怎样做才到位呢?像目犍连尊者一样,救度父母脱离恶道。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自己的父母受苦,就要想方设法去帮助,若是自己帮助不来,就寻求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帮助,最终让父母真正离苦得乐。做到了就显现真孝心。

  愿诸位同修,在念南无阿弥陀佛时,都用感恩的心来念,感恩自己的父母,他们若还在世,就回向他们健康长寿,要是过世了,就回向他们往生极乐,品位高升。

  感恩大家!

  讲于20180815 农历七月初五上午

  原标题:圣旭法师开示 | 报父母恩

  转自微信公众号:佛法在人间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