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 因果故事 人物故事 智慧故事 哲理故事 生活故事 宗门故事 人生故事 孝亲尊师故事 佛经故事

引子

  鸠摩罗炎道:“父亲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身处官场,有几个能做到不贪赃枉法的?以孩儿的聪明,满朝文武只要他们稍有异动,又有谁可以瞒天过海逃过我的双眼?‘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到时候满朝文武都成敌人……一旦孩儿稍有闪失,必招至群起而攻之……到那时啊,孩儿死无葬身之地不足惜,怕就怕连累家人招惹诛连九族之灾……”

  达多闻听立觉毛骨耸然,遂道:“你且起来,坐着与我说话。”

  鸠摩罗炎道:“父亲要答应孩儿不做宰相,孩儿才敢起来。”

  “好吧,我答应你。”待鸠摩罗炎落座道:“依你之见,此事该如何才好?”

  鸠摩罗炎道:“父亲知道,三国争雄时期,蜀国因为孔明太过聪明,本来人才济济的泱泱大国,到最后落得个‘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下场,这就是蜀国之所以溃败的原因。此事足能说明,做官不须太聪明,平平常常才是国之大材。所以我说你的众多儿子中,除了鸠摩罗炎,每一个都能当好宰相。”

  达多叹道:“你说的极是……只是——我的孩子,国王一向器重于你,如今又钦点你做宰相,如你这般有才聪明之人却不愿为他所用,他会放过你么?”

  鸠摩罗炎道:“他不会放过我,不过孩儿早想好了——东土那里有一着现成的计谋正好可以用上。”

  达多关心道:“什么计谋?”

  鸠摩罗炎压低声音:“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达多点头:“也只能如此了。唉——你的聪明一直是我的骄傲,也一直指望你光宗耀祖,万万没想到你的聪明原来是一种灾难。你想过要往何处去了吗?”

  鸠摩罗炎道:“想过了,我将往东土——那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应该会有孩儿立身之地。”

  达多有些不忍道:“为了家族你远走高飞……我的孩子,你要吃苦了……”

  鸠摩罗炎道:“吃苦不算什么,只是孩儿身为人子却不能尽孝……此去万里迢迢……也许这一辈子就见不到父亲了……在此父亲再受孩儿一拜……”说着又跪拜在达多身前。

  达多此时更是难舍,有点哽咽道:“天妒英才,不是我亲身经历,我哪敢相信一个国家竟然没有聪明人的容身之地!孩子,你何时走?”

  鸠摩罗炎道:“夜长梦多,当然是越早越好。”

  达多道:“好,也好……”

  鸠摩罗炎道:“父亲,我走之前有两件事不放心,今日有必要交代。”

  “哪两件事?你说。”

  “有一事,如果不是这最后时刻我是不会说的——父亲之待我,自小就比其他兄弟关爱有多,甚至公开声称要将宰相之位传我……父亲啊,你哪里知道,正是你的这份偏爱,让孩儿自小就置身在刀山火囗上……是孩儿发毒誓长大不会当宰相才逃过一劫……”

  听到此处,达多两腮的肌肉搐动,直视着鸠摩罗炎道:“告诉我,他们是如何为难你的?”

  鸠摩罗炎道:“父亲不必细问,这很正常,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历代帝王后代为争王位有几个不是亲兄弟自相残杀的?我走后,你的儿子中必有一人要继承宰相之职,我希望那样的事情不要发生在我的家中,孩儿第一件要交代的事便是如何处理好这个问题。”

  达多道:“你说,我都听你的。”

  鸠摩罗炎从囗袋里掏出一方素绢递上:“我要说的事都在这上头。”

  达多看后连连点头:“很好,很好!我的孩子,你要交代的第二件事是什么?”

  鸠摩罗炎道:“我要交代的第二件事便是我走后你如何向国王交代——孩儿也一并写在上面了。”

  达多再次打量素绢,皱了皱眉头似有所悟地翻转过来,果见素绢的背面还有字……他看罢抬头看着儿子道:“难为你想得如此周到……”说到此处,达多哽咽了,“我的孩子,你就要离开天竺……我心有不舍……难道我们父子之缘就到这里了断了?为父真想此生还能见到你……”

  鸠摩罗炎也流泪道:“父亲,孩儿也不想离开你,可是在命运面前我们真的太弱小了……至于我们父子此生是否还能团聚,这要看缘分,有缘我们就还能在一起,无缘谁也无法强求……在我即将离开之际,才真切感受到在父亲的跟前做儿子真好……今后无论孩儿在天涯海角,都会怀念这一段美好时光……”

  鸠摩罗炎忍不住哭出了声,达多受到感染,便扑过去与儿子抱头痛哭……哭够后,达多又问鸠摩罗炎具体什么时候走,他想亲自送一程。鸠摩罗炎称还想在家里待几天,并称越是到了这一刻越感觉到家的重要。

  当天无话,次日早餐时候,达多差下人去书房请鸠摩罗炎用餐,他想好好地和儿子说几句话。一会,下人回来告知达多,说少爷不在书房,在别处也没有找到。达多意识到了什么,他去到书房发现书案上儿子留给他的字条:父亲,我走了,也许只有这样彼此才不至伤感,交代的事记得按孩儿说的去做。

  达多在书房发了好一阵呆,才向家人公布鸠摩罗炎已经出逃,然后一边指令几个儿子去追赶,一边整装上朝向国王禀报……

  上朝礼毕,国王屏退文武百官,只留下达多。达多见国王一脸沉重,便明白他已经收到鸠摩罗炎的辞别信。但他还是装成万分惶恐的样子跪拜在国王面前道:“启禀陛下,下官失职,未能好好看管孽子……他……他……逃跑了……”

  国王淡然道:“他逃了……知道他逃往何处吗?”

  “他说是要往东土学佛……”

  国王道:“佛在我们西域,他往东土学什么佛?无非是虚晃一枪罢了。”

  达多道:“下官也这样认为……已差犬子们追赶去了,一旦抓获一定绑来向陛下谢罪。”

  国王道:“他说要去东土学佛,这显然是谎言……朕确实想知道他为何要离朕而去。”

  达多“痛哭流涕”道:“下官也想不通,陛下对我们家恩重如山,对他更是宠爱有加……现成的荣华富贵他不享,却要背井离乡去一个陌生的国家受苦……”

  国王长叹一气道:“今天就这样了,不要对外张扬,罗炎是个难得的天才,朕已经传令各关隘囗岸设卡拦截,若能拦住,只要他悔改,朕还如先前一般器重他,拦不住时再另做安排。”

  达多退下。出得殿来,不觉暗暗为儿子捏一把汗,担心他被国王的禁军拦住……回到家里,几个儿子先后从外面回来,都称没有发现鸠摩罗炎。达多心里明白,他们心里打着各自的算盘,都巴不得弟弟离开,谁都不会尽力寻找。

  由于国王不愿意放弃鸠摩罗炎,接下来达多的心就一直这样悬着,直到多日过去,被惹火的国王发出通缉令悬赏巨金捉拿鸠摩罗炎,他才放下心来……

  时间一天天过去,虽有巨金诱惑,但鸠摩罗炎仍是迟迟未到案,久而久之,被杂事缠身的国王就把这事淡忘了。

  达多老矣,选一个继承者已经刻不容缓。既定的鸠摩罗炎已经离去,在达多众多儿子中选一个就排上了日程。

  还在鸠摩罗炎刚刚离去的时候,他的兄弟们就已经开始为继承宰相之位忙活,他们暗中发力、相互猜忌,甚至不惜勾心斗角……让家里充满着一股浓烈的*味……这一切达多都看在眼里,但他装做不知道。在一个隆重的家祀日,达多把他众多的儿子召集到祖先的灵位前,在一种庄严得令人窒息的氛围里,他突然问道:“你们知道鸠摩罗炎去了哪里吗?”众人面面相觑,然后摇头。达多长叹一声有点难过地说,“我也不知道他在何处,但我知道他在受苦……我们是官宦之家,过的是锦衣玉食的日子,可是你们的弟弟已经在异地他乡漂泊了多时……他身边没有随员,也没带上多少银两,为了躲避国王陛下无处不在的禁军,他只能夹杂在商队马帮中日晒雨淋、餐风宿露……一路上除了防不胜防的毒蛇猛兽,更有打家劫掠的强盗……你们知道他为什么去受这份苦吗?”见众人摇头,达多哽咽道:“他都是为了你们啊!他说过他只是家中的一员,和你们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国王和我却在多年前要将宰相之位交给他,他认为是对你们的不公。”众人听到此处羞愧不已,都低下了头。达多接着道,“他离开就是要还你们一个公正,他临走时说过,谁当宰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神圣的亲情不能受到伤害……你们都是我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宰相的位置只有一个,大家说,我应给谁才公道?”

  在一阵针落地都能发出声的沉静过后,达多的大儿子立身道:“父亲,这事由你做主,你说谁合适就是谁,我绝无多话可说。”

  达多道:“让我做主,不论让谁继位,对其他人都是不公。我看还是抓阄吧,老天是最公道的,让它来决定你们的前程。”

  众人无异议,谁继位的事于是很快定了下来。没多久这件事传到外面,一时成为美谈。后来又传到国王的耳里,国王感动得同时也被鸠摩罗炎过人的智慧折服,“千兵易得,一帅难求”,他对鸠摩罗炎的思念甚烈,于是增加了更多的悬赏金,发誓要把鸠摩罗炎找回来!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