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广仁寺获赠佛舍利记

佛舍利 | 作者:网络 [投稿]

\

  包月阳2009年8月1日,农历六月十一日,星期六(22.18,4.18,23.22%)。古都西安南郊的长安区,下着雨。下午16:26,我们一行在西安广仁寺住持仁钦扎木苏上师的带领下,参拜兴教寺——那里长眠着伟大的唐玄奘大师。

  上师忽然接到电话,说是有人要给广仁寺赠送佛舍利。听到此消息,我们赶紧上车,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向西安市区急驰。

  仁钦上师告诉我,是泰国的几位居士要来给广仁寺赠送舍利。这时寺里又给上师来电话,报告有关情况。上师询问了赠送舍利者是个人还是团体,是佛舍利还是高僧的舍利,舍利的来历,他们向广仁寺赠送舍利的缘由,电话里没有提供答案。他叮嘱寺里负责接待的人员要把这几点尽快弄清楚。

  与上师同行的我们几位都很兴奋。大家都是做新闻的,都认为这是广仁寺一件不可思议的大喜事,深为上师高兴。同时,我们有幸躬逢其盛,是极为殊胜的因缘。

  我对上师说,如果真是佛舍利,那就是佛祖对您多年修行、弘法和近几年努力建设广仁寺的一个鼓励。

  仁钦上师住持的广仁寺,系清圣祖康熙皇帝1703年底巡视陕西时敕建的藏传佛教寺院,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寺院由康熙皇帝亲自选址,建于西安城墙内西北角,寓意为巩固西北边疆,保持汉蒙藏多民族团结稳定。康熙皇帝为寺院赐名“广仁寺”——意为“广布仁慈”;其御笔题写的寺名匾及《慈云西荫》匾,亲笔撰写的《御制广仁寺碑铭》,至今仍存于广仁寺。作为陕西省唯一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广仁寺历史上是历代达赖、班禅赴京朝觐途中的行宫,西藏、蒙古、甘肃、青海等地活佛喇嘛路过,也都要住寺瞻礼。

  仁钦上师1976年出生于内蒙古一个佛教世家,1996年毕业于内蒙古佛学院,根本上师为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的十一世乌兰活佛,并先后师从承德哈木尔活佛、西藏格西丹增大师,接受各种灌顶传承。2001年,仁钦上师应邀常住广仁寺。2004年,仁钦上师当选为广仁寺管理委员会主任。2005年,广仁寺住持龚森建达喇嘛圆寂,仁钦上师接任住持。

  常住广仁寺以来,仁钦上师为恢复和建设广仁寺、弘扬佛法和民族传统文化做了大量富有创见也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广仁寺文化旅游的发展,上师先后撰写并出资印刷了三本有关广仁寺和藏传佛教知识的丛书。上师多方募化资金,对广仁寺进行了恢复历史原貌的大规模修建工作,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解决了已存在多年的寺院周围的拆迁、安置问题。2006年,上师主持建造新山门,在寺院前开辟修建了2600多平方米的广场,为法事活动的举行及信众和游人来寺礼佛、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仁钦上师先后策划并实施了“广仁寺建寺300周年全国楹联征集”活动、“西藏——长安千年情大型唐卡展”活动,尤其是2006年举办的“梦怀长安古城·重走唐蕃古道”大型活动,行程7000公里,自西藏拉萨大昭寺迎请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佛像及文成公主像回到长安,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为增进汉藏及全国各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作用。

  我是2005年10月底第一次有缘拜访广仁寺并认识仁钦上师的。当时的广仁寺,文革期间被占的殿堂院落尚未完全腾退,南北两侧被许多低矮破旧的民房所包围,寺院只能在东边开个小侧门;西面靠城墙的道路也不通畅。处于周边民宅的挤压之中,广仁寺显得有些局促。此次我再访广仁寺,从外观已经完全认不出来——金碧辉煌的山门、宽阔的广场、庄严秀美的佛祖八宝塔,游人和附近居民在广场上悠闲地玩耍、拍照,一派和谐景象。进得院中,发现原来显得老旧的藏经楼已被改造成金碧辉煌的千佛殿,新增了一些附属建筑,院落也显然进行过全面整修,青石铺装的地面古朴典雅。更有新增的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和文成公主像,神圣而珍贵。

  车窗外,雨在变小。

  十几分钟后,上师接到寺院电话,说捐赠的是释迦牟尼佛舍利。车上气氛热烈。我们几个俗众虽然佛缘有深有浅,也都知道这是非常稀有难得的因缘。我问上师,全国共有几家寺院供奉着佛舍利,上师说已知的有十多处吧。我说,如果能确认是佛舍利,那就是大新闻了。

  舍利是梵语sarira的音译,意为灵骨或身骨,是佛、高僧肉身火化后留下的颗粒状结晶物,在佛教中被视为圣物。佛舍利更有“击之不坏,焚之不焦”的特性,“每有光明神验”。

  佛祖释迦牟尼于公元前485年2月15日在古印度拘尸那揭罗城(kusinagaya)郊外的娑罗双树下涅。佛经记载,佛涅后,他的弟子用香木将其遗体荼毗(火化),留下大量舍利,经典上有“八斛四斗”、“三斛六斗”、“一石六斗”、“一石许”等几种说法,尽管记载不一,但均可说明佛陀遗留的舍利数量相当大。

  佛陀留存于世间的灵骨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佛陀在世时遗留下来的头发、指甲与涅后火烧未尽的骨片,包括佛的四颗牙齿、部分顶骨、一截手指骨、两块肩胛骨等;二是如珍珠一样晶莹剔透的多色珠状舍利以及如米粒样的白色舍利。

  佛祖舍利什么年代开始流入中国已不可考。释迦牟尼佛涅荼毗后,佛舍利被香性婆罗门平分为八份,由摩揭陀国等八国修塔供奉。到了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约在公元前3世纪),统一了印度的阿育王将八国供养的佛舍利重新收集起来,用八万四千个宝瓶盛装,放入八万四千个金银琉璃宝匣内。传说,法力无边的阿育王“役使鬼神,于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在世界各地修造起八万四千座塔”,供奉佛舍利,史称阿育王塔。可信的史实可能是,阿育王为弘扬佛法,发掘八国舍利塔,将取出的舍利重新分装,送往世界各地建塔供奉,于是,佛舍利逐渐流传到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信仰佛教的地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