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道世《法苑珠林》称,阿育王建八万四千座佛舍利塔,有十九所在中国。分别为:1.西晋·会稽县塔(浙江宁波)、2.东晋·金陵长干塔(江苏)、3.石赵·青州东城塔(山东)、4.姚秦·河东蒲阪塔(山西)、5.北周·岐州岐山南塔(陕西法门寺塔)、6.北周·瓜州城东古塔(甘肃)、7.北周·沙州城内大乘寺塔(甘肃)、8.北周·洛州故都西塔(河南)、9.北周·凉州姑臧故塔(甘肃)、10.北周·甘州删丹县故塔(甘肃)、11.北周·晋州霍山南塔(山西)、12.南齐·代州城东古塔(山西)、13.隋·益州福感寺塔(四川)、14. 隋·晋源县塔(四川)、15.隋·郑州超化寺塔(河南)、16.隋·并州净明寺塔(山西)、17.隋·怀州妙乐寺塔(河南)、18.隋·并州榆杜县塔(山西)、19.隋·魏州临黄县塔(山东)。这十九处阿育王塔系西晋至隋代陆续修建完成,一千多年来曾经过数次毁佛、灭佛及无法计数的战乱、地震破坏,更经历了文革浩劫,塔基多已残毁,有多少塔目前仍藏有佛舍利很难考证。目前公开报道供奉有佛祖舍利的寺院或佛塔有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北京西山灵光寺佛牙塔、北京房山云居寺、宁波阿育王寺、苏州虎丘塔、镇江甘露寺铁塔、甘肃泾川大云寺、陕西耀县舍利塔、河北定县静志寺、山西阳泉天宁寺双塔等,与上述十九座阿育王塔并非一一对应。
世界上现存的佛舍利中,最为珍贵者当属个体较大的佛指舍利和佛牙舍利。幸运的是,唯一的一颗佛指舍利在中国陕西法门寺,而两颗佛牙舍利,一颗藏于斯里兰卡,另一颗即藏于北京西山灵光寺。
陕西法门寺塔藏有佛舍利,在唐法琳《破邪论》、唐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唐道世《法苑珠林》中均有记载。1987年考古人员在法门寺清理发掘倒塌的塔基时,发现了深藏于地宫中的佛指舍利,举世轰动。当天是农历四月初八,适逢佛诞日。与佛指灵骨(真骨)同时出土的还有三枚影骨(玉石或人骨替代物,为了保护佛祖真身和供人供养而特制的影射之骨)。现在,灵骨供奉在新建的148米高的法门寺合什舍利塔中,影骨供奉在法门寺原先的地宫内。此前一天(7月31日),我们一行刚刚在仁钦上师及法门寺慧慈法师的引领下进入新建的法门寺合什舍利塔地宫,拜谒了世界唯一的佛指舍利。
在回广仁寺的路上,上师很高兴,他说,昨晚做了一个很吉祥的梦,感觉获赠的舍利应该就是佛祖的。我说,能给我们讲讲具体的梦境吗?他说:是梦到了一条河,很清很清的水,河面很宽,他走到河边,想要过河,但河水太深太宽,过不去。他正在犯愁,忽然身体就飘起来了,于是很容易就渡过了河。听了上师的话,我们都很高兴。同行的觉缘居士说,怪不得这两天西安一直下雨,原来是天降甘露,为佛舍利的到来洒净呢。上师说,大凡佛舍利现世,都会有降雨瑞相。上师又说,要造一个非常好的宝塔和宝函,把佛舍利供奉起来。确认是佛舍利后,还要举行盛大的安奉仪式,请各界人士出席。
17:26,汽车到达广仁寺山门外。从兴教寺到广仁寺我们在雨中走了近1小时,一路没有遇上堵车,甚至没有遇上红灯,大家不由得称奇。
上师下车进寺,径直走进千佛殿。捐赠佛舍利的三位女士在殿内供桌前席地而坐,齐茂椿居士也在殿中。齐茂椿是旅美华人,2006年出资260万元,赞助了广仁寺组织的“梦回长安古城·重走唐蕃古道”活动,这天他刚好在寺院。齐居士英语流利,在上师回寺之前已经在充当接待者和翻译的角色。他向上师一一介绍了三位女士,并简要介绍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三位女士中较年长的一位叫vanly siharath-rice,已经71岁,此次捐赠的佛舍利就是她在家中长期保存供奉的。老居士一身银灰衣裙,赤脚穿一双皮凉鞋,戴一副细边眼镜,温文尔雅,气度非凡。另外两位居士也都有70岁了。
说到舍利的来历,齐茂椿转述vanly siharath-rice居士的话说,大约200年前,一位住在印度的英国人从居住的院子的地窖里挖出一个装有舍利子的罐子,罐子附有文字注明其中是佛祖的舍利,后来他把舍利交给了印度政府。由于印度已经不是佛教国家,印度政府把舍利转赠给了泰国政府,泰国政府将这些佛舍利分发给各地的寺院。这些舍利子一百多年来陆续流散到民间,这位居士的家族因为虔诚信仰佛教,也得到九颗舍利,就一直保存供奉在家中。多年后,vanly siharath-rice居士启封保存舍利的宝函,发现九颗舍利子变成了许多颗。几年来,她把舍利子分别捐赠给亚洲一些信奉佛教国家的寺院,只留下三颗继续供奉,她相信若干年后舍利子还会增多。
事后,我在网上查到这样一件史实:公元1896—1898年间,欧洲人柏佩和印度人史密斯在释迦牟尼诞生地尼泊尔南境的毗尼园考古,发现了释迦族所在的迦毗罗故址。在故址掘出一座佛舍利塔遗址,塔内有安奉佛舍利的石函,函内有五个蜡石壶、水晶瓶。蜡石壶盖上刻有梵文:“藏世尊佛陀遗骨之此圣龛,乃属于释迦族即大圣之兄弟姐妹及其儿子妻室等之所有。”学者研究认为,梵文刻于佛灭度后不久(有说是阿育王时期),是释迦族最古记录。这一发现证实了释迦族的中心在迦毗罗国,还证实了佛灭度后分骨建塔一事。报道称,英政府将佛骨舍利赠给了当时世界上唯一以佛教为国教的泰国,泰国国王又分赠邻国缅甸一些寺院。
不知这件史实和vanly siharath-rice居士所述是不是一件事,也不知其间有何联系。因为三位老人的英语都不熟练,与齐茂椿居士交谈时连说带比划;我当时对佛舍利的流传情况一无所知,也无法针对性地提问。但确有英国人曾经在100多年前在当时的印度境内发掘出佛骨舍利,这些舍利赠予了泰国,并流传到缅甸等地。这样,这位居士的祖上有机缘得到部分佛祖舍利是完全可能的。
17:30,齐茂椿居士打开盛装佛舍利的黄金底座透明玻璃宝函,从中取出一个核桃大小的宝盒,拧开盒盖,请仁钦上师瞻仰舍利。仁钦上师走近一步,俯下身子,注视着宝盒中的舍利。稍后,仁钦上师举着装有佛舍利的宝盒,为在场的俗众摸顶。大家鱼贯从上师面前经过,表情庄严地接受这空前的殊胜因缘——这是佛祖借上师之手为大家摸顶啊!
17:36,上师等四位喇嘛站成一排,面向大殿正中供奉的宗喀巴大师像,为迎接佛舍利举行诵经仪式。三位捐赠者跪在四位喇嘛的前面,也是面向宗喀巴大师塑像,双手合十。我们一行和在寺内的其他俗众共20余人,荣幸地见证并参与了这一庄严的佛事。
17:40,法事完成,上师手捧玻璃宝函,先为寺中的僧人摸顶,然后再次为在场的俗众摸顶。我深深为上师的慈悲所感动。
摸顶完毕,仁钦上师在客堂正式会见三位居士。上师向他们表示感谢,介绍了广仁寺的情况,并讲述了自己昨夜的那个吉祥的梦境。他说,我相信舍利确实是佛祖舍利。vanly siharath-rice居士详细讲述了佛舍利的来历。当问及她为什么要捐赠佛舍利给广仁寺时,她说,她是教师,熟悉和热爱中国唐代历史文化,一直非常崇拜唐太宗,也熟知玄奘大师。她此次前来捐赠舍利选择了西安的两座寺院,就与她的唐朝情结有关。上午她去了大雁塔,把部分舍利捐赠给了大慈恩寺。选择广仁寺是因为她了解到广仁寺是陕西唯一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她的同伴此前曾经到广仁寺参佛,对寺院印象很好。三位居士也谈到,现在中国国力强大,佛教在中国日益兴盛,佛舍利在中国能够得到最好的保护和供奉,发挥最大的法力——这也是她们专程来中国捐赠舍利的原因。
这位热爱唐文化的泰国居士向广仁寺捐赠佛舍利,可算是恰如其分。广仁寺虽然建寺历史只有300年,却与大唐有着深刻的联系。与一般寺院大殿主供释迦牟尼佛不同,广仁寺大殿的主供佛是绿度母菩萨,这就与唐代一段历史有关。唐太宗贞观15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远赴西藏和亲,从长安开元寺带走一尊释迦牟尼佛12岁等身像。据经典记载,佛祖12岁等身像是释迦牟尼在世时塑造的,并经释迦牟尼佛亲自开光加持,全世界只有一尊。这尊佛像现供奉在拉萨大昭寺。传说佛像被请走后,唐太宗望着空出的位子沉吟:用什么佛像填补呢?这时旁边的一尊绿度母菩萨开口说话了:不必造新的佛像了,就由我代替佛祖教化长安的众生吧。于是绿度母菩萨就成为开元寺主供佛。千年来,在蒙藏地区,提起“开口说话的长安绿度母”,可以说无人不晓。清康熙46年初广仁寺建成时,奉皇帝旨意,这尊绿度母菩萨像从开元寺移至广仁寺。另外,当年文成公主请走佛祖十二岁等身像时,唐太宗下旨留下了佛像乘坐的汉白玉莲花宝座,说是要为长安人民留下一些福报。这个宝座也在清康熙46年一并移到了广仁寺。2006年10月仁钦上师主持举办的迎请文成公主像和佛祖12岁等身像回长安大型活动,亦缘起于这段史实。现在供奉于广仁寺的佛祖12岁等身像和文成公主像,均完全按照大昭寺原塑像尺寸,用小叶紫檀精雕细刻而成,新造佛像的贴金和彩冠哈达均来自大昭寺的佛祖12岁等身像。因此,广仁寺承载着一段大唐的历史,也开创了汉藏民族文化交流的新篇章。而今,她又成为中泰人民友谊的见证。
18:27,上师与三位捐赠者在千佛殿前合影。合影完毕,上师向她们赠送了哈达以及佛珠、广仁寺介绍画册等礼品。
随后,三位居士向寺院捐赠善款。她们陆续跪在上师面前顶礼,上师手持佛珠为她们一一摸顶加持。寺院中洋溢着祥和的气息。
舍利是什么,固然非凡情所能测度,但舍利有什么用呢?是很非常明显的。生身舍利与法身舍利(经卷)一样,具有弘法的价值。本师释迦牟尼佛涅盘后,他的生身舍利被摩揭陀国、释迦族等八国分成八份,建塔供养。至公元三世纪,阿育王取出,分送全印度各地,建塔八万四千,佛教大兴。前几年,在我国陕西扶风法门寺发现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指骨舍利),乃是世界佛教界的一件大事,对于佛法的弘扬有重大意义。世尊示寂后,为什么要留下舍利?这是很有意义的问题。
1 可逢凶化吉,避灾解难。 2 受天人护法和其他众生的护持、尊敬,避免非人、魔障干扰。 3 重业轻报;可以用于佛像装藏,净灵等。 4 持一句咒之功德,可增获百千万倍之功德,若造一句口业,也得百千
我们普通人,死后火化时有些人是否也能生成些舍利子?有人分析,佛教界的一些修行之士之所以能够生成舍利子,与其长期素食和饮山泉水有关。菜蔬和山泉中富含各种矿物质,经几十年积累,人体各部含量很多,圆
舍利花如同花朵那般。即舍利子的骨片。何种人才能修出舍利花呢?唯有正宗佛教的修证成就者,才会有舍利、坚固子,得大成就者才会有舍利花;不是正宗佛教者不会有,正宗佛教未得大成就者亦不会有舍利坚固子或
舍利子 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
龙宫舍利子简介: 龙宫舍利子起源于缅甸边区,山势绵延,有如盘龙腾空的气势,山洞入口有如龙宫之壮丽,法人称之为龙宫洞。佛经记载古时由苦行僧侣在洞中修行,由于高僧全身金刚法体,洞中灵石经长时间产生变
南怀瑾,于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庙港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南师荼毗仪式结束后,弟子们经过讨论商议,在否决了就地不开炉建塔的方案后,于2012年10月5日早晨四点打开荼毗炉,看到经过荼毗后,南师的头骨完整,上面缀满各色舍利子;头骨一半呈现黄色,一半呈现蓝色;其余身体化成舍利子无数。
舍利子在历来传说中都极富神秘色彩,据说能带来祥瑞。法门寺的佛舍利据记载曾多次大放异彩,是为瑞相。有些舍利子本身更是神奇,如肉身舍利等。而随着社会发展,有大量的仿冒舍利出现。因此,掌握正确的分辨方法是现今很必要的事情。
释地藏肉身不朽: 1200年前,公元794年,农历7月最后一天,金乔觉召集其徒子。然后向徒子告别道:我死了以后,不要火葬。把尸身放入石头缸,三年后再拿出来。如果到时候还不朽的话,再在身上刷金漆。他99岁入
问题:舍利花、舍利子是从何而来的?火化后的骨灰,有的骨头上有些绿色、蓝色、黄色等颜色,和一些像珊瑚一样的骨头,看起来也很漂亮,这些是舍利花吗?大安法师:对于这个问题,要深信佛法不可思议。你可以做个比较,为什么有些念佛人,助念之后能够烧出舍利花,有各种颜色。那些不信佛的人,没有人助念的人,他的骨灰烧出来是什么情况。你可以做一个对比。
古代“月”字通“肉”,所以这座寺院被读作“肉身宝殿”。九华山有肉身舍利的,并非只有这座月身殿,但是这其中所供养的金乔觉着实是了不起。金乔觉于719年来到中土的时候,佛法已然盛行,尊佛之道在民间广为流传。于是年轻的金乔觉没有在此停留,他来到了地处江南的九华山。
我们拜舍利也好,拜佛像也好,都是功德,都是力量,都是向佛恭敬礼拜,我们同样可以消除业障,同样可以增长善根、福德、智慧,可能舍利要尊贵些,但效果都是一样,只要心诚则灵,确实没有什么大差别的。
这个完全是一个误会,舍利是佛菩萨还有罗汉、历代高僧大德通过修戒、修定、修慧,他们由于精进地用功办道,在身体内,通过精神气凝结起来的舍利。这种宝物的东西不是叫你舍弃一切,不是这个含义,这样就误解了舍利的含义,我们不能以讹传讹的来听它。要按照佛法里面的真实解释舍利,千万不要误解这里面舍利的含义。
舍利在经上说得非常清楚,它乃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舍利它是怎么来的?就是透过佛弟子们或者佛陀本人,以持戒修定修慧的这种行为,然后转化了整个人身心的果报,最后呈现了一个殊胜的相,事实上就是由精神而影响了物质的形成。
有人认为,舍利是高僧圆寂后,经火化而烧出来的结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印光大师文钞》中开示:舍利是梵语,译为“身骨”,是修行人修戒、定、慧所成,非炼精、气、神所成,是心于道合,心于佛合者的表相。舍利可分为:碎身舍利。即高僧大德火化后的遗骨结晶而成,骨骼形成的舍利是白色的;头发形成的舍利以黑色为主;肌肉形成舍利以红色为主。
舍利子也叫做坚固子,这种坚固子是由坚固的道心感应来的。当一个人临终念佛的时候,假如对求生净土,信心极其坚定的话,也能感应到舍利子。虽然当下还是凡夫,但是只要一生净土,必证不退转位。
在世界佛教总部所属寺庙之一的圣迹寺,发生了一桩佛教史上从未有过的特大圣迹,一位高僧长老圆寂后,十几天其法体发生脱胎换骨大神变,当下震惊所有在场佛教七众弟子,此一真实不虚的现象摆在佛教徒与世人的面前。据悉,这位圆寂后不仅脱胎换骨,而且成为金刚不坏肉身舍利的圣僧就是世界佛教总部经律论三藏总导师因海老和尚。因海长老从来淡泊名利,远离尘嚣,
《金光明经》中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舍利是佛教修行解脱成就的标志,故历来为信仰者所崇拜。尤其是作为释迦牟尼佛的舍利,更是在佛教徒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提及
2015年3月27日,觉真长老法体进入荼毗后的第五天,按禅宗丛林传统,曙明法师等长老众弟子在紫金寺对觉真长老灵骨进行了初步分拣,发现各种舍利异彩纷呈,十分庄严。长老生前好友、嗣法门人及信众居士共同见证了这一神圣时刻。
舍利又叫舍利子,是梵文Sarira的音译,意为遗骨、灵骨,通常指佛或佛教高僧去世后火化遗留下的各种颜色的坚硬结晶体和残留物。佛经《金光明》卷四上说: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这是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没有发现自己有嫉妒心。先来看一下佛给出的定义。嫉妒定义: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佛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为嫉妒。”
懂“观自在”者,是自己娱乐自己也。自己娱乐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稳定的情绪。去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保持着美好的心情去帮助、去普度法界众生。凡人的情绪飘忽不定、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其不懂观自在。
当你已经通晓道理与修行的理路,也已经知道如何教化众生,亦即理、教都圆备了。此时,就可了解诸法与诸法之间的所有法相,其实是全归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觉的心,本性自然而显露。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灯能照千年暗一样,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所有的业障、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全部熄灭。
以拥有的欲求看待现前心所对应的是心外求解决苦的方法,借由对苦觉知而生的离苦心去透过佛法所对苦的诠释,同时也觉悟苦而真的求出离,却不是暂时或是只单单对外求解决。哪怕是对外求解决也是需要对以往心所依、行为所做思维和转变,更何况要真的离苦求解脱。
我执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体现的越明显,他的我执就会越重。我执要靠什么来调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个人靠感性那我执就会越重。假如说我们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对,马上能调整,其实就是用法来破除我执。我们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执,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要破自
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事情,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最后总会有一些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菩萨的加被、加持和关照。其实,菩萨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我们。因为菩萨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远、无有分别,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呵护。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