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舍利子?佛舍利是什么?舍利子及供养舍利子的功德

舍利子 | 作者:网络 [投稿]

什么是舍利子?佛舍利是什么?舍利子及供养舍利子的功德

什么是舍利子

  舍利是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2500年前释迦牟尼涅槃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像佛陀涅槃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分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国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大师、虚云大师、印光大师太虚大师、章嘉大师等他们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舍利子历来被视为佛门珍宝。

舍利子简介

  一、佛舍利的由来

  释迦牟尼佛入涅盘时,于自心中出三昧真火,烧此无量功德积聚之身,七日乃尽,并留下八斛四斗,晶莹光泽坚固不坏的舍利,欲令当来众生皆得供养,种下得度因缘。时有八大国王,恋慕如来,即各自分取舍利,归国供养。佛灭度后两百余年(公元前二五九年),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统一了北印度诸国,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为进一步弘扬佛法,阿育王开启八王收存佛陀舍利的宝塔,取出舍利,分别盛入八万四千个宝函,分送至世界各地建塔供养。据《法苑珠林》记载,在中国的舍利塔共十九所,法门寺佛指舍利即其中之一。

  二、舍利的意义及重要性

  经云:“如来怜悯一切众生,以本愿故,碎此舍利令如芥子,为令佛法增广流布。”《大般若涅盘经》亦云:“若见如来舍利,即是见佛。”佛舍利于世恒存,如同佛住世,能令众生忆念如来万德,于佛法深生信心,进而发愿常随佛学,渐至成就无上菩提。

  三、舍利的种类

  依经典记载,舍利存在的形式可分为:

  (一)全身舍利:为圆寂后,肉身自然不坏。如六祖大师。

  (二)碎身舍利:又称分身舍利,遗体火化后所产生的结晶物。如释迦牟尼佛之舍利,分为八国所供养。

  (三)法身舍利:指佛所遗留之教法、戒律。如同舍利,永住于世。

  (四)生身舍利:亦称身骨舍利,即贤圣高僧的遗骨。此类舍利又分为三种:白色为骨舍利、红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

  四、舍利的特性

  (一)晶莹圆明、坚固不坏

  舍利的型态各异,多如豆粒般大小,或圆或椭圆不一,亦有遗骨状之佛牙舍利、佛指舍利等。其质地坚硬且细致,皆有晶莹圆明、坚固不坏的特性。

  (二)自动增减

  若供养者心念虔诚且精进修行,则舍利会自行增生,反之亦会减灭。

  (三)随缘示现不同色彩

  舍利的颜色有青黄赤白黑,或五彩斑斓等多种,随缘变化不定。前往瞻礼者因个人福德因缘不同,所见之大小、形状、颜色亦有别。中国古籍中,对供养舍利之处现祥光瑞相之记载,亦时有所见。

舍利子及供养舍利子的功德

  《宝悉地经》:在末法世中于南阎浮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佛舍利乃至一粒分散一分信受受持。当知是人是佛舍利真是佛子。即是法身释迦牟尼如来常住之体。是人即名大毘卢遮那。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让佛法住世,普利有情,是每一位佛弟子的责任。希望大家发心,成为法的传递者和播种者。将手中法宝,一化为十,十化为百,让千千万万众生,都能步上成佛觉悟之道。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