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曹洞初祖道元禅师

禅宗五家 | 作者:星云大师 [投稿]

星云大师:日本曹洞初祖道元禅师

  若论日本禅宗的发展,最早将禅法传入日本的,是七世纪末飞鸟时代奈良元兴寺的道昭法师;而后真正将禅法兴隆起来的,则是十二世纪末鎌仓时代的明庵荣西及永平道元二位大师。道元禅师为了探求本来面目,负笈中国大宋习禅,将所学传回日本,创建曹洞宗第一道场永平寺,成为日本曹洞宗初祖。禅师一生严守戒律,视名利如浮云,不以成为宫廷贵客为目的,他打破传统成见,远离权贵,为曹洞宗脉绵延亘流的珍贵遗产。

智比文殊 出家求道

  道元禅师(西元一二○○-一二五三),俗姓源,初名希玄,法讳永平道元。正治二年生于日本京都,正值鎌仓时代初期。道元自幼出身豪门,父亲久我通亲,为土御门天皇的内大臣兼右近卫大将,母亲为摄政大臣藤原基房之女,怀妊时,有吉徵,及出生时,祥光入室,异香氤氲,眼有重瞳,人见其相,皆谓其后必成大器。

  道元天资颖悟过人,四岁读《李峤百咏》;七岁读《毛诗》、《左传》,自此阅览一切经史,不受师训,自能通晓;九岁披览《俱舍论》,或问其义,则辩如瓶泻,智慧可比文殊菩萨,故又名「文殊丸」,名卿钜公皆誉之为「神童」。丞相基房藤公松殿见其英敏,乞以为子。

  道元三岁丧父,家道中落;八岁又亡母,顿失依怙,因此,在童年时期即深刻体会人世无常及人情冷暖。道元在母丧期间,观看香烟缕缕上升,有所感悟,遂立愿发心修道。建曆二年(西元一二一二)春,道元无志于世爵,乃毅然离家,循比叡山麓寻找舅父良观法眼禅师,表明其出家意愿。良观感其精诚,从中斡旋,安排道元入般若谷千光房学习僧团生活

  翌年,依止天台座主公圆僧正门下披剃出家,旋于延曆寺圆顿戒坛受菩萨戒,正式登录为比丘僧。此后,道元在比叡山研习天台宗义及南天密教义理,于大小乘法无所不学。但是对于显密法门各有不同,生起诸多疑团,尤其令他百思不解的是:「显密二教共谈:本来本法性,天然自性身,何以三世诸佛要发心求菩提?」道元求教于比叡山硕学大德,然皆不得其解。建保二年(西元一二一四),得三井寺公胤僧正的指示,往谒荣西禅师解惑。

  遗憾的是,正当道元慕名前往建仁寺拜访时,荣西和尚年老体弱,已近圆寂,无法亲为开示。建保五年,道元改依止荣西和尚的嗣法弟子建仁寺住持明全和尚,学习临济宗黄龙派的荣西禅风,兼学台、密、律等诸法,前后达九年之久。

  在学习过程中,道元对种种法门仍有不少疑惑,适巧明全久慕大宋禅风,有渴求一睹真貌之愿,因而有日后「师徒相伴,入宋求法」的佳话。

丛林典座 示诲修行

  贞应二年,宋宁宗嘉定十六年(西元一二二三),道元二十四岁,与师明全和尚由京都出发,四月抵达明州庆元府(浙江宁波),同行者有廓然和亮照两人。上岸后即各自分手,唯有道元留在明州。于逗留其间,道元遍参附近诸山宝刹,并研究大宋禅林古风,做为修行的准备。

  一日,道元在船上遇一阿育王寺的典座僧,年约六十许,欲向客人讨买椎茸(香菇)以办明日粥斋,道元请其喫茶。言谈中,道元问:「老僧已高年,何不坐禅办道,看古人话头?做繁杂的典座厨房工作职务,有啥好处?」

  典座僧笑云:「外国好人未了得办道,未知得文字。」道元不解。

  典座僧说:「若不蹉过问处,岂非其人也!」说完即离去。

  同年七月,道元到天童山挂锡,再度与这位老典座僧相见,僧云:「学文字者,为知文字之故也;务办道者,要肯办道之故也。」道元即问如何是文字?典座僧只答一二三四五。道元再问如何是办道?典座僧却说:「遍界不曾藏。」

  「道」是遍满宇宙的,有心人要办道,随时随处都可以。道元禅师深受中国禅影响,日后在其著作上记述道:「山僧聊知文字,了知办道,乃彼典座之大恩。」

  又一日用斋罢,穿过东廊,拟赴超然斋(禅房)途中,见一位典座僧在燠热的佛殿前,手携竹杖,头无片笠,弯著腰,汗如雨下,辛勤地晒苔。道元趋前问典座法寿,答称六十八岁。道元再问:「典座年高,如何不使行者代劳?」答:「他不是吾。」

  自此道元对典座一职视为尊贵的办道修行,绝不虚应了事,或假手他人,虽一米一饭,亦不许浪费。道元在其日后所撰述的《典座教训》一书中,即举示办道的功德心行及古德风貌,以训诫后人。

身心脱落 顿悟禅旨

  嘉定十六年七月,道元于天童景德寺参谒堂头和尚无际了派禅师,翌年又先后参礼杭州径山如琰禅师、盘山思卓、天台雁山、平田万年、庆元护圣等诸刹硕学,然终因问答机语不契,而兴起返回日本的念头。就在道元打听回日船期时,无意中在径山罗汉堂遇一禅僧老璡,劝其参见天童山如淨和尚,并告诉他,当今具有大眼目者,莫过于淨老。

  道元当即回到天童山,如淨和尚欣然说道:「前日夜梦悟本大师至,你是再来人也,他日当大弘吾宗。」又说:「佛佛祖祖面授法门现成也。」许其入堂参究。这是道元入宋二年以来,第一次值遇有缘的明师,时值宋宝庆元年(西元一二二五)。

  天童山禅风严峻,向来闻名于十方丛林。一日,如淨和尚巡堂,见道元邻单的行者正在打瞌睡,即刻骂道:「夫坐禅者,为脱落身心也,只管打睡,堪作什么!」道元在旁闻之,豁然大悟:「身心脱落为坐禅,坐禅是佛祖现成,本法性即现,自性身之活泼也。」「我本来是佛,故发心修行,一刻不能停止。」

  翌日天明,诣方丈室,薰香礼拜,如淨和尚当下印可。道元悟后仍随侍其侧,过著严峻的修行生活,约三年之久,悉得洞山法要。

辞别恩师 返国弘法

  宝庆三年(西元一二二七),二十八岁的道元辞别如淨和尚,准备返国。师付以芙蓉道楷祖师的袈裟以示传法(该袈裟现今仍藏于丰后的泉福寺中),另有竹篦、白拂,悟本的《宝镜三昧》、本寂的《五位显诀》等宗门宝典,及自赞之顶相。师于顶相题偈曰:「以尔异域人,授衣为法信,归国布化,广利人天,莫住城邑聚落,莫近国王大臣,须居深山幽谷,时机未稔,接取一箇半箇,嗣续吾宗,勿令断绝。」道元禀承师训,传接衣钵,即成为继如淨和尚之后,曹洞宗第十四代祖师。

广度众生 遍设道场

  道元归国后,暂驻建仁寺。士庶闻风参谒,王公大臣仰止其高风,法席之盛,卓冠全国。期间著有《普劝坐禅仪》一篇,提示正传三昧宗要。

  然而,当时的比叡山已非昔日清淨道场。平安时代,寺院为了保护领地财产而攻伐其他宗派,并自组武装部队。到了鎌仓时期,更形猖獗,天台宗僧兵即以比叡山为据点,逐渐呈现衰败徵兆,真心求道者纷纷离去。

  宽喜二年(西元一二三○),道元眼见建仁寺僧团日渐腐败、堕落,以及比叡山旧佛教势力所加诸的迫害,因此痛下决心,离开建仁寺,前往山城深草安养院潜心修禅,撰著《正法眼藏》和《辨道话》二书。为了弘法利生,道元创建多所寺院,其中兴圣宝林禅寺,是仿照宋朝禅刹的规模,历时三年,于嘉祯二年(西元一二三六)四月竣工,十月举行兴圣寺祝国开堂大典,聚众说法,由弟子孤云怀奘担任首座,可惜八年后(西元一二四三)毁于祝融。

  宽元二年(西元一二四四),道元四十五岁,云州太守波多野义重因仰慕道法,将越前州(福井县)吉田郡吉祥山的领地献出,敦请道元开山。道元悦其环境幽邃,于是在此创建具有七堂伽蓝的典型禅寺,作为曹洞宗的道场,名之为「吉祥山大佛寺」。宽元四年六月,改大佛寺为「永平寺」,此乃源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佛法始传中国,举其年号作为寺名,以之为志。不多时,天下宿衲海会云集,道元于此开堂演法,大振禅风,提倡「只管打坐」法门,后人称其为「默照禅」,先能默照本心,继之寻回自家本来面目,此后日本曹洞宗即以永平寺作为总本山。

  道元在永平寺前后十年说法度众,度化门人无数,振兴曹洞宗风。而永平寺则被视为道元禅师的精神所在,他曾说:「天上天下当处永平。」可见其自信。

  永平寺虽历经七百馀年,然而在日本所有寺院中,一直维持严峻纪律的禅风,僧侣生活与七百年前定下的清规毫无二致,完全沿袭中国古老丛林典制。在日本佛教普遍本土化的同时,永平寺的宗风独树一帜,确是曹洞宗的一大特色,目前接受该寺管辖的道场,共有一万五千馀座,全国信众,约计七百万人,连年香客则难以数计。

谨遵师诫 淡泊名利

  道元虽然出身权贵,却有遁世思想,不论各界如何推崇,道元皆视名利为浮云,严持行者的戒律与禅风,与当时教界奢靡腐败的风气大不相同。当时鎌仓幕府的执政者北条时赖,仰慕道元的禅法与德风,有意礼请他到鎌仓说法,同时献地给永平寺,但是道元思及恩师遗嘱:「莫住城邑聚落,莫近国王大臣。」因此予以婉拒。

  建长二年(西元一二五○),蒙嵯峨上皇敕赐紫衣,道元再三婉辞,皇诏不许,遂将紫衣藏于亭阁,自己仍是朴素衲衣,一如往昔。建长四年,道元示疾,病中仍振笔疾书,完成《正法眼藏》及《八大人觉经》的注释工作。建长五年,道元禅师将永平寺住持一职传与高足孤云怀奘。在咐嘱大法并传授袈裟之后,即退隐京都上洛养病,同年八月二十八日示寂,世寿五十四,法腊四十一。诸弟子移灵于永平寺留龛三日,神色如生,异香薰室,荼毗后,得舍利无数。

  嗣法弟子有怀奘等,剃度弟子三百馀人,受戒者不计其数。道元寂后六百零二年,即嘉永七年(西元一八五四),孝明天皇赐諡「佛性传东国师」;明治十二年(西元一八七九),明治天皇加赐「承阳大师」諡号。

著作等身 振兴宗风

  道元禅师的思想被认为是日本佛教史上最突出的成就,其著作尤以《正法眼藏》一书,成为日本曹洞宗最重要的典籍,亦被公认为日人著作中最高哲学书籍。此书乃道元于三十二岁至五十四岁间,以日文彙编而成的法语集。其内容有佛教教义、经典、日常功夫、法门指示、公案剖析等,共分九十五篇,其中「有时」一篇,为道元坐禅与修观所得,也是对时间与存在的体证,素被视为佛教思想深奥的体现。此外,《普劝坐禅仪》一卷,是道元以四六骈体的汉文写成,阐述达摩正传禅法的特质及方法。《永平清规》二卷,又称《永平元禅师清规》、《永平大清规》,记述曹洞宗教团应守的规则,内容包括典座教训、办道法、赴粥饭法等六部,作为制定僧团的统制和法规。日本禅林规范,至道元禅师可谓集其大成。其他著作尚有:《永平广论》十卷、《宝庆记》、《伞松道咏》、《正法眼藏随闻记》、《出家授戒作法》、《拈评三百则》等,均收录于大久保道舟氏编纂的《道元禅师全集》。

  综观道元禅师一生,谨遵师诫,淡泊名利,持律严谨,谢绝一切荣贵,行止自然流露洞山古佛家风,开展一代的新貌,故为后人所一致尊崇。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