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法部

  军之兴也,唯上善任,唯将辑兵。于材能锋颖之士,结而驭之,练而励之,勒而恤之。较阅能否,兵锐粮足,而后可以启行。迨相移住,必得所趋,稔于地利而后可以立阵;能肃、能野、能张、能敛、能顺而发、拒而撼,而后可以逆战。及博则必善于分,更,明于延;速,运乎牵;勾,以迨委;镇,而后可以制胜。然必深图一全人隐己之术也。

  

  凡兴师必分大势之先后缓急以定事,酌彼己之情形利害以施法,总期于守己而制人。或严外以卫内,或固本以扩基,或剪羽以孤势,或擒首以散馀,或攻强以震弱,或拒或交,或剿或抚,或围或守,或远或近,或两者兼行,或专力一法。条而审之,参而酌之,决而定之,而又能委曲推行,游移待变,则展战而前,可大胜也。

  

  上御则掣,下抗则轻。故将以专制而成,分制而异,三之则委,四之五之,则扰而拂。毋有监,监必相左也;毋或观,观必妄闻;毋听说,说,非忌即间也。故大将在外,有不俟奏请,赠赏诛讨,相机以为进止。将制其将,不以上制将。善将将者择人专厥任而矣。

  

  有儒将,有勇将,有敢将,有巧将,有艺将。儒将智,勇将战,敢将胆,巧将制,艺将能。兼无不神,备无不利。

  

  辑睦者,治安之大较。睦于国,兵鲜作;睦于境,燧无烽。不得已而治军,则尤贵睦。君臣睦而后任专,将相睦而后功就,将士睦而后功赏相推,危难相援。是辑睦者治国行军不易之善道也。

  

  王有股肱耳目,大将亦必有羽翼赞勷。故师之用材,等于朝廷。

  有智士,若参谋,亦赞画,亦谋主,任帷幄而决军机,动必咨询。

  有勇士,若骁将,亦健将,亦勐将,亦枭将,主决战而备冲突,率众当先。

  有亲士,若私将,若手将,若幄将,若牙将,主左右宿卫,宣令握机。

  有识士,晓阵宜,知变化,望景气,测云物,验风雨,悉地域,灼敌情,知微察隐,司一军进止。

  有文士,穷今古,绎理原,秉仪节,哆谈求,构笺檄,露疏典,亮辞章。

  有术士,精时日,相阴幽,探荚卜,操回避,炼鸩饵,使权宜可否,利己损敌。

  有数士,审国运,逆利阨,射袭伏,筹饷茭,纪物用,录勋酬,籍卒伍,丈径率,能筹算多寡,略无差脱。

  有技士,胆勇敢,敌明辩,持匕首,挟剑锋俾得出入敌垒,相机设巧。

  有艺士,度材器,规沟堑,葺损窳,创神异,颠小大,促远近,更上下,翻轻重,彷古标新,专简饬兵物以全攻守。

  此九者之内,有兼才,如智能役勇,勇能行智,及智勇备者。

  有通才,若智谋,若勇战,若文、艺、技、术,无有不达者,诚奇杰国士也。

  外此则有别材,若戏,若舞,若笑,若骂,若歌,若鸣,若魆,若掷,若跃,若飞,若图画,若烹饪,若染涂,若假物形,若急足善行,总不可悉名。然凡属技能足给务理纷者,皆必精选厚别,俾得善其所司,而后事无不宜之人,军无不理之事。至于献谋陈策,则罔择人,偶然之见,一得之长,虽以卒徒,必亟上擢。言有进而无拒,不善不加罚,则英雄悉致,此羽林列曜之象也。

  

  天之生人,气聚中虚则智,气散四肢则朴。朴者多力,智者多弱,智勇兼备者,世不可数。故能过百人者,长百人;能过千人者,长千人;越千则成军矣。能应一面之机,能当一面之锋,乃足以长军。军有时而孤,遣将必求可独任。故善用才者,偏裨皆大将也。

  

  自天、地、风、云、龙、虎、鸟、蛇而外,更立九军。所以厚别分植,为阵之锋。

  一曰亲军,乃里壮家丁,护卫大将者也;

  一曰愤军,乃复仇赎法,愿驱前列者也;

  一曰水军,能出没波涛,覆荡舟楫;

  一曰火军,能飞镖滚雷,远致敌阵;

  一曰弓弩军,能伏窝挽强,万羽齐发,制敌百步之外;

  一曰冲军,力撼山岳,气叱旌旗,于以撄大敌,冒强寇;

  一曰骑车,骁勇异伦,飞驰两阵之间,追击远极绝之地;

  一曰车军,材力敏捷,进犯矢石,退遏奔驰,列之使敌不得进;

  一曰游军,巡视机警,便宜护应,合军举动皆系之。

  而中有猱升,狼下,蛇行,鼠伏,缒险,通远,逾城,穿幕之属。九者亲游护于中军,馀每分馀隅。分则各御,合则并出,可伸可缩,使一阵之间,血脉联络,惟籍此为贯通也。

  

  三军众矣,能使一之于吾者,非徒威令之行,有以结之也。而结必协其好:智者展之,勇者任之,有欲者遂之,不屈者植之;泄其愤惋,复其仇仇。见疮痍如身受,行罪戮如不忍,有功者虽小必录,得力者赐于非常,所获则均,从役厚恤,抚众推诚,克敌寡杀。诚若是,岂惟三军之士应麾而转,将天下皆望羽至矣。敌其空哉!

  

  人以拂气生,才以怒气结。苟行兵必求不变者而后用,天下有几?兵非善事,所利之才即为害之才。勇者必狠,武者必杀,智者必诈,谋者必忍。兵不能遣勇武智谋之人,即不能遣狠杀诈忍之人;不用狠杀诈忍之人,则又无勇武智谋之人。故善驭者,使其能而去其凶,收其益而杜其损,则天下无非无才也。仇可招也,寇可抚也,盗贼可举,而果敢轻法,而夷狄远人,皆可使也。

  

  意起而力委谢者,气衰也;力馀而心畏沮者,胆丧也。气衰胆丧,智勇竭而不可用。故贵立势以练气,经胜以练胆,布心以练情,一教以练阵艺。三军练,彼此互乘,前后叠丽,动则具动,静则具静。

  

  励士原不一法,而予谓,名加则刚勇者奋,利诱则忍毅者奋,迫之以势,陷之以危,诡之以术,则柔弱者亦奋。将能恩威毕胁,所策皆获,则三军之士,彪飞龙蹲,遇敌可克。而又立势佐威,盈节护气,虽败不损其锐,虽危不震其心,则又无人无时而不奋也。

  

  勒马者必以羁勒,勒兵者必以法令。故胜天下者不驰法。然恩重乃可施法,罚行而后威济,是以善用兵者准得失为功罪,详斗奔以恤伤。戮一人而人皆威,杀数众而众咸服,诛怯斩败,而士益奋,号令严肃,犯法不贷,止如岳,动如崩,故所战必克。决不以濡忍为恩,使士轻其法,致贻丧败也。

  

  尝有绝代英雄,方露端倪,辄为行间溷陷,亦有染于卒伍,勋业未建,或为刑辟所汲,可胜浩叹!天之生才甚难,苟负其质而不见用,则将投敌而为我抗,此为大将者在所必恤。恤者:平日虚怀咨访,毋使不偶。至于阵中军兵,披霜宿野,带甲悬刀,饥搏风战,伤于体而不言苦,经于难而不敢告劳。苟轻弃其命,非惟不利于军,亦且不利于将。故善用兵者,不使陷于敌,与擅友肆也。

  

  较器不如较艺,较艺不如较数,较数不如较形与势,较形与势不如较将之智能。智能胜而势不胜者,智能胜;势胜而形不胜者,势胜;形胜而数不胜者,形胜;形与数胜而艺器窳者,形数胜。我胜乎至胜,彼胜乎小胜,敌虽有几长,无难克也。

  

  养威贵素,观变贵谋。两军相薄,大呼陷阵而破其胆者,惟锐而已矣。众不敢发而发之者,锐也;敌众蜂来,以寡赴之者,锐也;出没敌中,往来冲击者,锐也;为骁为健,为勇鸷勐烈者,将锐也;如风如雨,如山崩岳摇者,军锐也;将突而进,军涌而冲者,军、将皆锐也。徒锐者蹶,不锐者衰。智而能调,发而能收,则锐不穷。

  

  筹饷之法,大约岁计者宜屯,月计者宜运,日计者宜流给。行千里则运流兼,转徙无常则运流兼,迫急不及铛煮则用乾餱,若夫因粮于敌,与无而示有,虚而示盈,及运道阻截,困守围中,索百物为饲,间可救一时,非可长恃者。民之天,兵之命,必谋之者不竭,运之者必继,护之者维周,用之者常节。

  

  住军必后高前下,向阳背阴,养生处实,水火无虑,运接不阻,进可以战,退可以守,有草泽流泉,通达樵牧者,则住。然物数不全,方域各异,故暂止惟择军宜,久拒必任地势。

  

  军行非易事也。行险有伏可虑,济川惟决是忧,昼起恐其暴来,夜止虞彼虚扰,易断绝者贯联,难疾速者卷进。一节不防,则失在疏。必先绘其地形以观大势,复寻土着之人,以为前导,一山一水,必尽知之,而后可以行军。

  

  军无定居,亦无定去,但相机而行。春宜草木,枯燥则移;夏宜泉泽,雨濡则移;伏于林翳,风甚则移,有便则投,可虞则移;有利则止,无获则移;敌脆则止,敌坚则移;此强彼弱则移,此缓彼急则移,此难彼易则移。

  

  师贵徐行,以养力也。惟乘人不备,及利于急击,当倍道以趋。昼趋则偃旗息鼓,夜趋则卷甲衔枚。趋一日者力疲,经昼夜者神惫。一日以趋,兼百数十里;昼夜以趋,兼二三百里。兼近者绝不成行阵难毕至;兼远者弃大军而进,故众师远乎其后也。人不及食,马不及息。劳而寡及,非恃我之精坚,敌之摧丧,与地形山川之洞悉,敢出于此乎?故非全利而远害,慎勿以趋为幸也。

  

  凡进师克敌,必先相敌地之形势。十里有十里之形势,百里有百里之形势,千里有千里之形势。即数里之间,一营一阵,亦有形势。一形势,必有吭、有背、有左夹右夹、有根基要害。而所恃者必恃山、恃水、恃城、恃壁、恃关隘险阻、草木蓊翳、道路杂错。克敌者,必审其何路可进,何处可攻,何地可战,何处可袭,何山可伏,何径可诱,何险可据。利骑利步,利短利长,利纵利横。业有成算,而后或扼吭,或抚背,或穿夹,或制根基要害。

  恃山则索逾山之法,恃水则索渡水之法。恃城壁关隘、草木道路,则索拔城破垒、越关过隘、焚木除草、稽察道路、正奇通合之法。势在外,慎毋轻入,入如鱼之游釜,难以遗脱;势在内,毋徒绕,绕如虎求圈羊,不可食也。故城非伏难攻,兵非导不进。山川以人为固,苟无人能拒,山川曷足险哉!

  

  兵之动也,必度:益国家,济苍生,重威能。苟得不偿失即非善利者矣。行远保无虞乎?出险保无害乎?疾趋保无蹶乎?冲阵保无陷乎?战胜保无损乎?退而不失地,则退也;避而有所全,则避也。北有所诱,降有所谋,委有所取,弃有所收,则北也,降也,委也,弃也。行兵用智,须用其利。

  

  言阵者数十家,馀尽扫而尽括之。形象人字,名曰人阵。顺之为人,逆之为人,进之为人,退之为人。聚则共一人,散则各为一人,一人为一阵,千万人生乎一阵,千万人合乎一阵,千万人动乎一人。

  锐在前而重在后,锋为触而游为周,其中分阴阳虚实,当受卸冲。为翼伏吐纳,动静合张。斗不可乱,进必相依,不依则危,人自不乱,乱亦随整,人自能依。人必依人,又何可乱?高高下下随乎势,长短广狭变于形,人阵神然哉!

  

  号令一发三军震慑,鼓进金止,炮起铃食,飒奋麾驰。雨不避舍,热不释甲,劳不弃械,见难不退,遇利不取,陷城不妄杀,有功不骄伐,趋行不闻声,冲之不动,震之不惊,掩之不奔,截之不分,是为肃。

  

  整者兵法也,碍于法则有机不投。兵法之精,无如野战:或前或却,或疏或密。其阵如浮云在空,舒卷自如;其行如风中柳絮,随其飘泊。迨其薄,如沙汀磊石,高下任势;及其搏,如万马骤风,尽力奔腾。敌以法度之,法之所不及备;以奇测之,奇之所不及应;以乱揆之,乱而不失;驰而非奔,旌旗纷动而不踉跄,人自为危,师自立威。见利而乘,任意为战,此知兵之将所深练而神用者也。抑亦难哉!

  

  耀能以震敌,恒法也。惟无有者故称,未然者故托,不足者故盈。或设伪以疑之。张我威,夺彼气,出奇以胜,是虚声而致实用也,处弱之善道也。

  

  卑其礼者,颓敌之高也;靡其旌者,敌敌之整也;掩其精能者,萎敌之盛锐也;惟敛可以克刚强,惟敛难以刚强克。故将击不扬以养鸷,欲搏弭耳以伸威,小事隐忍以图大,我处其缩以尽彼盈。既舒吾盈,还乘彼缩。

  

  大凡逆之愈坚者,不如顺以导瑕,敌欲进,羸柔示弱以致之进;敌欲退,解散开生以纵之退;敌倚强,远锋固守以观其骄;敌仗威,虚恭图实以俟其惰。致而掩之,纵而擒之,骄而乘之,惰而收之。

  

  制人于危难,扼人于深绝,诱人于伏内。张机投阱,必度其不可脱而后发。盖早发敌逸,犹迟发失时。故善用兵者,制人于无可逸。

  

  战而难胜则拒,战而欲静则拒。凭城以拒,所恃者非城;坚壁以拒,所恃者非壁;披山以拒,阻水以拒,所恃者非山与水。必思夫能安能危、可暂可久,静则谋焉,动则利焉。

  

  凡军之可撼者,非伤天行,即陷地难,及疏于人谋。无是数者而欲撼之,非惟无益,亦且致损。故大将临敌,犯可撼,戒不可撼,若故为可撼以致人之撼之,而展其撼者,则又善于撼敌者也。

  

  逆战数百端。

  众、寡,分、合,进、退,遇、乘,迭、翼,缓、速,大、小,久、暂,追、拒,缀、遏,谐于法。

  骑、步、驻、队、营、阵、垒、行、锋、随、坚、散、严、制、禁、令、教、试、尝、比、水、火、舟、车、筏、梁,协于正。

  昼、夜,寒、暑,风、雨,云、雾,晨、暮,星、月,电、冰、雪、因于时。

  山、谷、川、泽、原、峡,远、近,险、仰、深、林、丛、泥、坎、邃、巷、衢、逾、沙、石、洞、砦、塞,宜于地。

  至展计则谋:心、扬、应、饵、诱、虚、伪、声、约、袭,伏、挑、搦、抄、掠、关、构、嫁、左、截、邀、蹑、踵、驱、卸。

  握奇则自:牵、变、避、隐、层、装、物、神、邪、钻、返、魃、溷、野、狼、尘、烟、炬、耀、蔽、裸、空、飞,甚则不、无、冲、涌、挤、排、贯、刺、掩、蹂、夹、绕、围、裹、蹙,压、狠、暴,连、毗、慑、摧、恋、酣、并、陷,而施勇。

  再甚则饥、疲、苍、困、孤、逼、降、破、欺、擒、愤、怒,苦、激、强、血、死、鏖、猝、惊、奔、殿、接、救,以经危。

  精器善技,展战弃夷,亶为名将。

  

  百法皆先着,惟战则相搏,当思搏法,此临时着也。敌强宜用抽卸;敌均宜用常抄;敌弱宜用冲蹂;蒙首介骑,步勇挨之,往返击杀,使敌无完队则蹂也。以我之强当其弱,以我之弱当其强,而令强者先发,左右分抄,是谓刚弱取胜。预立断截开分,使敌突则纳,敌冲则裂,卸彼势而全我力,伏锋以裹之,所谓强弩之末也。要皆相敌以用,然未战必备其猝来,战退以虞其掩至,而且北必紧旌,使敌不敢迫;胜必严追,使伏不得突乘。能如是,而后进可不败,退可不死,与三军周旋,于风驰电薄间,无不得其胜着也。锐而暇,静而整,慎旃。

  

  兵重则滞而不神,兵轻则便而多利。重而能分,其利自倍。营而分之,以防袭也;阵而分之,以备冲也;行而分之,恐有断截;战而分之,恐有抄击。倍则可分以乘虚,均则可分以出奇,寡则可分以生变。兵不重交,勇不远攫,器不隔施。合兵以壮威,分兵以制胜。统数十万之师而无壅溃者,分法得也。

  

  武不可黩。连师境上,屡境不息,能使师不疲者,惟有更法。我一战而人数应,误逸为劳;人数战而我数休,反劳为逸。逸则可作,劳则可败。不竭一国之力以供军,不竭一军之力以供战,败可无虞,胜亦不扰。

  

  势有不可即战者,在能用延。敌锋甚锐,少俟其怠;敌来甚众,少俟其解;征调未至,必待其集;新附未洽,必待其孚;计谋未就,必待其确;时未可战,姑勿与战,亦善计也。故为将者,务观乎彼己之势。岂可以贪逞摧激而莽然一战哉!

  

  势已成,机已至,人已集,而犹迁延迟缓者,此隳军也。士将怠,时将失,国将困,而拥兵境上,不即决战者,此迷军也。有智而迟,人将先计;见而不决,人将先发;发而不敏,人将先收。难得者时,易失者机,迅而行之,速哉!

  

  甚矣哉!敌之不能猝胜者,惟有用牵法也。牵其前则不能越,牵其后则莫敢出。敌强而孤,则牵其首尾,使之疲于奔趋;敌狈而倚,则牵其中交,使之不得相应。大而广,众而散,则时此时彼,使之合则艰于聚,分则薄于守,我乃并军一向,可克也。

  

  勾敌之信以为通,勾敌之勇以为应。与国勾之为声援,四裔勾之助攻击。胜天下者用天下,未闻己力之独恃也。抑勾乃险策,用则必防其中变。究竟恩足以结之,力足以制之,乃可以勾。

  

  委物以乱之,委人以动之,委垒塞土地以骄之。有宜用委者,多恋无成,不忍无功。

  

  夫将,志也;三军,气也。气易动而难制,在制于将之镇。镇矣,惊骇可定也,反侧可安也,百万众可却灭也。志正而谋一,气发而勇倍,动罔不臧。

  

  凡胜者,有以勇胜,有以智胜,有以德胜,有以屡胜,有以一胜。胜勇必以智,胜智必以德,胜道务祈修。善胜者不务数胜而务全胜,务为保胜。若觊小利,徒挑敌之怒,坚敌之心,骄我军之气而轻进,隳我军之志而解纽,是为不胜。

  

  天德务生,边事务杀。顾体天德者,知杀以安民,非害民;兵以除残,非为残。于是作不攻自拔以全城,致妄戮之戒以全民,奋不杀之武以全军。毋徼功,毋欲利,毋逞欲,毋藉到威。城陷不惊,郊市若故。无之而非全,则无之而非生矣。

  

  大将行军,须多慎着,固已言周谨矣!然对垒克敌,率军驭将,事多不测。系一军进止者,当表异以为士卒先;系举阵存亡者,当计安以为三军恃,且行不知所起,止不知所伏,显象示人而稠众莫识,刀剑森列之中,享藏身之固者,大将有隐道也。

您可能喜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相关阅读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