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孙序

  孙序

  《神农本草》三卷,所传白字书。见《大观本草》。按嘉佑补注序云,所谓神农本经者,以朱字《名医》因神农旧条,而有增补者;以墨字间于朱字。开宝复位序云,旧经三卷,世所流传,《名医》别录,互为编纂,至梁贞白先生陶弘景,乃以别录参其本经,朱墨杂书,时谓明白。据此则宋所传黑白字书,实陶弘景手书之本,自梁以前,神农、黄帝、岐伯、雷公、扁鹊,各有成书,魏《吴普》见之,故其说药性主治,各家殊异,后人纂为一书,然犹有旁注,或朱墨字之别,本经之文以是不乱。旧说,本草之名,仅见汉书平帝纪及楼护传,予按艺文志有神农黄帝食药七卷,今本为食禁,贾公彦《周礼》医师疏,引其文,正作食药。宋人不考,遂疑本草非七略中书。贾公彦引中经簿,又有子仪《本草经》一卷,疑亦此也。梁七录有《神农本草》三卷,其卷数不同者,古今分合之异。神农之世,书契未作,说者以此疑经,如皇甫谧言,则知四卷成于黄帝。陶弘景云,轩辕以前,文字未传,药性所主,尝以识识相因,至于桐雷,乃著在于编简,此书当于素问同类,其言良是。且艺文志,农、兵、五行、杂占、经方、神仙诸家,俱有神农书,大抵述作有本,其传非妄,是以《博物志》云,太古书今见存,有神农经、春秋传注,贾逵以三坟为三皇之书,神农预其列。《史记》言,秦始皇不去医药卜筮之书,则此经幸与周易并存。颜之推家训乃云,本草神农所述,而有豫章、朱崖、赵国、常山、奉高、真定、临淄、冯翊等郡县名,出诸药物,皆由后人所羼,非本文。陶弘景亦云,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按嶭综注张衡赋,引《本草经》,太一禹余粮,一名石脑,生山谷,是古本无郡县名;太平《御览》,引经上云,生山谷或川泽,下云生某山某郡,明生山谷,本经文也。其下郡县,《名医》所益,今《大观本》,俱作黑字,或合其文,云某山川谷,某郡川泽,恐传写之误,古本不若此,仲景元化后,有《吴普》李当之,皆修此经,当之书,世少行用。魏志华陀传,言普从陀学,隋经籍志称《吴普》本草,梁有六卷,嘉祐本草云,普修《神农本草》,成四百四十一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今广内不复存,惟诸书多见引。据其说药性,寒温五
  味最为详悉,是普书宋时已佚,今其文惟见掌禹锡所引,艺文类聚、初学记、后汉书注、事类赋诸书,太平《御览》,引据尤多,足补大观所缺,重是别录前书,因采其文附于本经,亦略备矣。其普所称,有神农说者,即是本经,大观或误作黑字,亦据增其药物,或数浮于三百六十五种,由后人以意分合,难以定之。其药名,有禹余粮、王不留行、徐长卿、鬼督邮之属,不类太古时文,按字书以禹为虫,不必夏禹,其余名号,或系后人所增,或声音传述,改古旧称之致,又经有云,宜酒渍者,或以酒非神农时物,然本草衍义,已据素问,首言以妄为常,以酒为浆,谓酒自黄帝始,又按文选注引《博物志》,亦云杜康作酒,王著与杜康绝交书曰,康字仲宁,或云黄帝时人,则俱不得疑经矣。孔子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又云,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今儒家拘泥耳目,未能及远,不覩医经本草之书,方家循守俗书,不察古本药性异同之说,又见明李时珍作本草纲目,其名已愚,仅取《大观本》,割裂旧文,妄加增驳,迷误后学。予与家凤卿集成是书,庶以辅冀完经,启蒙方伎,略以所知,加之考证,本经云,上药本上经,中药本中经,下药本下经,是古以玉石草木等,上中下品,分卷,而序录别为一卷,陶序朱书云,《本草经》卷上,注云,序药性之源本,论病名之形论,卷中云。玉石草木三品,卷下云虫兽果菜米合三品,此《名医》所改,今依古为次,又帝王世纪,及陶序,称四卷者,掌禹锡云,按旧本亦作四卷。韩保昇又云,《神农本草》上、中、下、并序录,合四卷、若此,则三四之异以有序录,则《抱朴子》养生要略。太平《御览》所引起神农经,或云问于太乙子,或引太乙子云云,皆经所无。或亦在序录中,后人节去之耳,至其经文或以痒为养,创为疮。淡为痰,注为蛀,沙为砂,兔为菟之类,皆由传写之误,据古订正,勿嫌惊俗也,其辨析物类,引据诸书,本之《毛诗》,《尔雅》,《说文》,方言,《广雅》,诸子杂家,则凤卿增补之力俱多云.
  阳湖孙星衍撰。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