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本纪第五
存勖,克用长子也。初,克用破孟方立于邢州,还军上党,置酒三垂岗,伶人奏《百年歌》,至于衰老之际,声甚悲,坐上皆凄怆。时存勖在侧,方五岁,克用慨然捋须,指而笑曰:「吾行老矣,此奇兒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存勖年十一,从克用破王行瑜,遣献捷于京师,昭宗异其状貌,赐以鸂鶒卮、翡翠盘,而抚其背曰:「兒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及长,善骑射,胆勇过人,稍习《春秋》,通大义,尤喜音声歌舞俳优之戏。
天祐五年正月,即王位于太原。叔父克宁杀都虞候李存质,幸臣史敬镕告克宁谋叛。二月,执而戕之,且以先王之丧、叔父之难告周德威,德威自乱柳还军太原。梁夹城兵闻晋有大丧,德威军且去,因颇懈。王谓诸将曰:「梁人幸我大丧,谓我少而新立,无能为也,宜乘其怠击之。」乃出兵趋上党,行至三重岗,叹曰:「此先王置酒处也!」会天大雾昼暝,兵行雾中,攻其夹城,破之,梁军大败,凯旋告庙。九月,蜀王王建、岐王李茂贞及杨崇本攻梁大安,晋亦遣周德威攻其晋州,败梁军于神山。
六年,刘知俊叛梁,来乞师,王自将至阴地关,遣周德威攻晋州,败梁军于蒙阮。七年冬,梁遣王景仁攻赵,赵王王镕来乞师,诸将皆疑镕诈,未可出兵,王不听,乃救赵。八年正月,败梁军于柏乡,斩首二万级,获其将校三百人,马三千匹。进攻邢州,不下,留兵围之,去,攻魏。别遣周德威徇梁夏津、高唐,攻博州,破东武、朝城,遂击黎阳、临河、淇门,掠新乡、共城。
燕王刘守光闻晋攻梁深入,乃大治兵,声言助晋,王患之,乃旋师。七月,会赵王王镕于承天军。刘守光称帝于燕。九年正月,遣周德威会镇、定以攻燕,守光求救于梁,梁军攻赵,屠枣强,李存审击走之。八月,硃友谦以河中叛于梁来降,梁遣康怀英讨友谦,友谦复臣于梁,而亦阴附于晋。十年十月,刘守光请降,王如幽州,守光背约不降,攻破之。十一年,杀燕王刘守光于太原,用其父仁恭于雁门。于是赵王王镕、北平王王处直奉册推王为尚书令,始建行台。七月,攻梁邢州,战于张公桥,晋军大败。
十二年,魏州军乱,贺德伦以魏、博二州叛于梁来附。王入魏州,行至永济,诛其乱首张彦,以其兵五百自卫,号帐前银枪军。六月,王兼领魏博节度使。取德州。七月,取澶州。刘鄩军于洹水,王率百骑觇其营,遇鄩伏兵围之数重,决围而出,亡七八骑。八月,梁复取澶州,晋军与鄩对垒于莘,晋军数挑战,鄩闭壁不出。十三年正月,王留李存审于莘,声言西归。鄩闻晋王且去,即引兵击魏,攻城东。王行至贝州,返击鄩,大败之,追至于故元城,又败之,鄩走黎阳。三月,攻梁卫州,降其刺史米昭;克磁州,杀其刺史靳昭。四月,克洺州。八月,围邢州,降其节度使阎宝。梁张筠弃相州、戴思远弃沧州而逃,遂取二州,而贝州人杀梁守将张源德,以城降。
契丹寇蔚州,执振武节度使李嗣本。十四年,契丹寇新州,遂寇幽州,李嗣源击走之。冬,梁谢彦章军于杨刘。十二月,攻杨刘,王自负刍以堙堑,遂破之。十五年正月,梁、晋相距于杨刘,彦章决河水以隔晋军。六月,渡水击彦章,破其四寨。八月,大阅于魏,合卢龙、横海、昭义、安国及镇、定之兵十万、马万匹,军于麻家渡。谢彦章军于行台。十二月,进军临濮,梁军追之,战于胡柳,晋军大败,周德威死之。梁军暮休于土山,晋军复击,大败之,遂军德胜,为夹寨。十六年正月,王兼领卢龙军节度使。梁王瓚攻德胜南城,不克。十月,广德胜北城。十二月,败梁军于河南。十七年,硃友谦袭同州,梁遣刘鄩击友谦,李存审败梁军于同州。
十八年正月,魏州僧传真献唐受命宝一。赵将张文礼弑其君镕,文礼来请命。二月,以文礼为镇州兵马留后。三月,河中节度使硃友谦、昭义军节度使李嗣昭、横海军节度使李存审、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安国军节度使李嗣源、镇州兵马留后张文礼、领天平军节度使阎宝,大同军节度使李存璋、振武军节度使李存进、匡国军节度使硃令德,请王即皇帝位,王三辞,友谦等三请,王曰:「予当思之。」
八月,遣赵王王镕故将符习及阎宝、史建瑭等攻张文礼于镇州。建瑭取赵州。张文礼卒,其子处瑾闭城拒守。九月,建瑭战死。十月,梁戴思远攻德胜北城,李嗣源败之于戚城。王处直叛附于契丹,其子都幽处直以来附。十二月,契丹寇涿州,遂寇定州。十九年正月,败契丹于新城、望都,追奔至于涿州。三月,阎宝败于镇州,以李嗣昭代之。四月,嗣昭战死,以李存进代之。八月,梁取卫州。九月,存进败镇人于东垣,存进战死。十月,李存审克镇州。王兼领成德军节度使。
同光元年春三月,李继韬以潞州叛附于梁。夏四月己巳,皇帝即位,大赦,改元,国号唐。行台左丞相豆卢革为门下侍郎,右丞相卢程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门使郭崇韬、昭义监军张居翰为枢密使。以魏州为东京,太原为西京,镇州为北都。闰月,追尊祖考为皇帝,妣为皇后:曾祖执宜、祖妣崔氏皆谥曰昭烈,庙号懿祖;祖国昌、祖妣秦氏皆谥曰文景,庙号献祖;考谥曰武,庙号太祖。立庙于太原,自唐高祖、太宗、懿宗、昭宗为七庙。壬寅,李嗣源取郓州。五月辛酉梁人取德胜南城。六月,及王彦章战于新垒,败之。是月,卢程罢。秋八月,梁人克泽州,守将裴约死之。九月戊辰,李嗣源及王彦章战于递坊,败之。冬十月壬申,如郓州以袭梁。甲戌,取中都。丁丑,取曹州。己卯,灭梁。敬翔自杀。丙戌,贬郑珏为莱州司户参军,萧顷登州司户参军;杀李振、赵岩、张汉杰、硃珪,灭其族。己丑,德音降死罪囚,流已下原之。十一月乙巳,复北都为镇州,太原为北都。丙辰,复汴州为宣武军。丁巳,尚书左丞赵光胤为中书侍郎,礼部侍郎韦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戊午,新罗国王金朴英遣使者来。辛酉,复永平军为西都。甲子,如洛京。十二月庚午朔,至自汴州。辛巳,李继韬伏诛。继韬之弟继达杀其兄继俦于潞州。壬辰,畋于伊阙。
二年春正月,河南尹张全义及诸镇进暖殿物。己酉,求唐宦者。庚戌,新罗国王金朴英及其泉州范节度使王逢规皆遣使者来。乙卯,渤海国王大諲譔使大禹谟来。庚申,如河阳。辛酉,至自河阳。丁卯,七庙神主至自太原,祔于太庙。朝献于太微宫。戊辰,享于太庙。二月己巳朔,有事于南郊,大赦。癸酉,各臣上尊号曰昭文睿武光孝皇帝。戊寅,幸李嗣源第。癸未,立刘氏为皇后。三月己酉,党项来。庚戌,赐从平汴州及入洛南郊立仗军士等功臣。庚申,工部郎中李涂为检视诸陵使。潞州将杨立反。夏五月壬寅,教坊使陈俊为景州刺史,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为宪州刺史。丙辰,渤海国王大湮撰遣使者来。丙寅,李嗣源克潞州。六月丙子,杨立伏诛。己丑,封回纥王仁美为英义可汗。秋七月己酉,如雷山赛天神。八月,大雨霖,河溢。九月壬子,置水于城门,以禳荧惑。甲寅,幸郭崇韬第。丙辰,黑水遣使者来。冬十月癸未,左熊威军将赵晖妻一产三男子。十一月癸卯,畋于伊阙。丙午,至自伊阙。丁巳,回鹘使都督安千想来。十二月庚午,及皇后幸张全义第。
三年春正月庚子,如东京,毁即位坛为鞠场。二月己巳,聚鞠于新场。乙亥,射雁于王莽河。辛巳,突厥浑解楼、渤海国王大諲撰皆遣使者来。射雁于北郊。乙酉,射鸭于郭泊。庚寅,射雁于北郊。三月乙未,寒食望祭于西郊。庚申,至自东京。辛酉,改东京为鄴都,以洛京为东都。夏四月乙亥,及皇后幸郭崇韬、硃汉宾第。旱。庚寅,赵光胤薨。五月丁酉,后太妃薨,废朝五日。己酉,黑水、女真皆遣使者来。六月辛未,宗正卿李纾为昭宗、少帝改卜园陵使。括马。秋七月壬寅,皇太后崩。八月癸未,杀河南县令罗贯。九月庚子,魏王继岌为西川四面行营都统,郭崇韬为招讨使以伐蜀。自六月雨至于是月。丁巳,射雁于尖山。冬十月壬午,奚、吐浑、突厥皆遣使者来。戊子,葬贞简太后于坤陵。十一月丁未,高丽遣使者来。己酉,蜀王衍降。郭崇韬杀王宗弼及其弟宗渥、宗训,灭其族。十二月己卯,畋于白沙。癸未,至自白沙。闰月辛亥,封弟存美为邕王,存霸永王,存礼薛王,存渥申王,存乂睦王,存确通王,存纪雅王。
四年春正月壬戌,降死罪以下囚。甲子,魏王继岌杀郭崇韬及其三子于蜀。戊寅,契丹使梅老鞋里来。庚辰,杀其弟睦王存乂及河中让国军节度使李继麟,灭其族。乙酉,沙州曹义金遣使者来。丙戌,回鹘阿咄欲遣使者来。丁亥,杀李继麟之将史武、薛敬容、周唐殷、杨师太、王景、来仁、白奉国,皆灭其族。二月己丑,宣徽南院使李绍宏为枢密使。癸巳,鄴都军将赵在礼反于贝州。甲午,畋于冷泉。赵在礼陷鄴都,武宁军节度使李绍荣讨之。邢州军将赵太反,东北面招讨使李绍真讨之。甲辰,成德军节度使李嗣源讨赵在礼。三月,赵太伏诛。李嗣源反。博州守将翟建自称刺史。甲子,杀王衍,灭其族。乙丑,如汴州。壬申,次荥泽。龙骧指挥军使姚彦温以前锋军叛降于李嗣源。嗣源入于汴州。甲戌,至自万胜。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反。夏四月丁亥朔,皇帝崩。
[问]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生异类,本为养人。禁之宰杀,逆天甚矣。[答]既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奈何不知万物为天地之赤子。赤子之中,强凌弱,贵欺贱,父母亦大不乐矣。倘因食其肉,遂谓天所以养我,则虎、豹、蚊、虻,亦食人类血肉,将天之生人
不管《三字经》作者出于什么目的,他毕竟在有限篇幅当中赞扬了两位非常有才学的女子,一位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蔡文姬,而另一位是我们比较陌生的谢道韫。谢道韫是东晋时期著名才女,我们知道有一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之家和寻常百姓之家是对着
大家都知道,人最好是从岁数很小时,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就开始勤奋地学习,就开始接受良师的指导。但人世间的很多事是难以预料的。很多人或说更多的人,因种种原因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和受教育年龄。那年岁大的人还应不应学习?年岁大的人学习了还能不能够取
学习离不开刻苦的精神,《三字经》对这点当然不会放过,它也非常强调,所以《三字经》用两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稍微有点那么极端的故事,来张扬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我们后来把这两个故事并成一个成语叫悬梁刺
三字经一直是通过讲故事,把一些深刻的道理,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既然是讲学习,谁最合适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谁是一个学习的楷模呢?毫无疑问是孔子。所以接下来三字经讲:昔仲尼,师项橐(驼)。古圣贤,尚勤学。字面意思非常清楚,想当年孔老夫子拜项橐为师
接下来,《三字经》又用12个字讲述了明朝的败亡。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也就是说永乐帝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到了崇祯就在煤山去世,这位皇帝在人世间活了只不过33岁,他是1611年出生,1644年在煤山上吊自杀,不少人认为,崇祯实在并不是一个坏皇
我们在上一讲,讲到了明太祖,久亲师的故事,也就是说明太祖朱元璋长时间的亲自率领军队进行征战,最后成功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明朝,那么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他是用哪些手段、方法、理念,换句话说,他是怎样来统治整个中国的呢?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是高度集
根据我所采用的这个版本,元朝以后的明朝是《三字经》讲述的最后一个朝代。一般认为讲述到后来的清朝乃至民国都是后来比较近的人离今天比较近的人增补的所以我们讲《三字经》,在历史部分就讲到明朝。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这样四句12个字是讲述了明太
在中国历史上接着宋朝统一了整个中国的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那就是元朝,三字经讲元朝时是这么讲的: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翟。什么意思呢?到了元朝兴起时金朝也灭亡了,因为金朝是被元朝和南宋联合灭亡的。有宋氏 一同灭,连宋朝捎带着也灭亡了
赵匡胤即位不到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抗宋朝,宋太祖赵匡胤皇帝的位子还没坐暖呢就御驾亲征,费了不小的劲才把这两个手握重兵的节度使镇压下去,这件事使赵匡胤心里怎么都不踏实,所以有一天他就单独召见赵普这位自己主要的谋士,跟他商量。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