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史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第五十六卷  志第二十五

仪卫志二

国服

上古之人,网罟禽兽,食肉衣皮,以俪鹿韦掩前後,谓之冦。然後夏葛、冬裘之制兴焉。周公陈王业,七月之诗,至於一日于貉,三月条桑,八月载绩,公私之用由是出矣。

契丹转居荐草之间,去邃古之风犹未远也。太祖仲父述澜,以遥辇氏于越之官,占居潢河沃壤,始置城邑,为树艺、桑麻、组织之教,有辽王业之隆,其亦肇迹於此乎!太祖帝北方,太宗制中国,紫银之鼠,罗绮之篚,麇载而至。纤丽毳,被土绸木。於是定衣冠之制,北班国制,南班汉制,各从其便焉。详国服以着厥始云。

祭服:辽国以祭山为大礼,服饰尤盛。

大祀,皇帝服金文金冠,白绫袍,红带,悬鱼,三山红垂。饰犀玉刀错,络缝乌靴。

小祀,皇帝硬帽,红克丝龟文袍。皇后戴红帕,服络缝红袍,悬玉佩,双同心帕,络缝乌靴。

臣僚、命妇服饰,各从本部旗帜之色。

朝服:太祖丙寅岁即皇帝位,朝服衷甲,以备非常。其後行瑟瑟礼、大射柳,即此服。圣宗统和元年册承天皇太后,给三品以上用汉法服,三品以下用大射柳之服。

皇帝服实里薛衮冠,络缝红袍,垂饰犀玉带错,络缝靴,谓之国服衮冕。太宗更以锦袍、金带。

臣僚戴毡冠,金花为饰,或加珠玉翠毛,额後垂金花,织成夹带,中贮发一总。或纱冠,制如乌纱帽,无檐,不双耳。额前缀金花,上结紫带,末缀珠。服紫窄袍,系楎带,以黄红色绦裹革为之,用金玉、水晶、靛石缀饰,谓之「盘紫」。太宗更以锦袍、金带。会同元年,群臣高年有爵秩者,皆赐之。

公服:谓之「展裹」,着紫。兴宗重熙二十二年,诏八房族巾帻。道宗清宁元年,诏非勋戚之後及夷离副使并承应有职事人,不带巾。

皇帝紫皂幅巾,紫窄袍,玉束带,或衣红袄;臣僚亦幅巾,紫衣。

常服:

宰相中谢仪,帝常服。高丽使入见仪,臣僚便衣,谓之「盘裹」。绿花窄袍,中单多红绿色。贵者披貂裘,以紫黑色为贵,青次之。又有银鼠,尤洁白。贱者貂毛、羊、鼠、沙狐裘。

田猎服:

皇帝幅巾,擐甲戎装,以貂鼠或鹅项、鸭头为擀腰。蕃汉诸司使以上并戎装,衣皆左衽,黑绿色。

吊服:太祖叛弟剌哥等降,素服受之。

素服,乘赭白马。

汉服

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後王以祀以祭以享。夏收、殷、周弁以朝,冠端以居,所以别尊卑、辨仪物也。厥後唐以冕冠、青衣为祭服,通天、绛袍为朝服,平巾帻、袍为常服。大同元年正月朔,太宗皇帝入晋,备法驾,受文武百官贺于汴京崇元殿,自是日以为常。是年北归,唐、晋文物,辽则用之。左右采订,摭其常用者存诸篇。

祭服:终辽之世,郊丘不建,大裘冕服不书。

衮冕,祭祀宗庙、遣上将出征、饮至、践阼、加元服、纳后若元日受朝则服之。金饰,垂白珠十二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纩充耳,玉簪导。玄衣、裳十二章:八章在衣,日、月、星、龙、华虫、火、山、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衣领,为升龙织成文,各为六等。龙、山以下,每章一行,行十二,白纱中单,黼领,青昞裾,黻革带、大带,剑佩绶,舄加金饰。元日朝会仪,皇帝服衮冕。

朝服:乾亨五年,圣宗册承天太后,给三品以上法服。杂礼,册承天太后仪,侍中就席,解剑脱履。重熙五年尊号册礼,皇帝服龙衮,北南臣僚并朝服,盖辽制。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乾亨以後,大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後,大礼并汉服矣。常朝仍遵会同之制。

皇帝通天冠,诸祭还及冬至、朔日受朝、临轩拜王公、元会、冬会服之。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发缨翠,玉若犀簪导。绛纱袍,白纱中单,领,朱昞裾,白裙襦,绛蔽膝,白假带方心曲领。其革带佩剑绶,袜舄。若未加元服,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元日上寿仪,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

皇太子远游冠,谒庙还宫、元日、冬至、朔日入朝服之。三梁冠,加金附蝉九,首施珠翠。黑介帻,发缨翠,犀簪导。绛纱袍,白纱中单,皂领,昞裾,白裙襦,白假带方心曲领,绛纱蔽膝。其革带剑佩绶,袜舄与上同,後改用白袜、黑舄。未冠,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册皇太子仪,皇太子冠远游,服绛纱袍。

亲王远游冠,陪祭、朝飨、拜表、大事服之。冠三梁,加金附蝉。黑介帻,青导。绛纱单衣,白纱中单,皂领,昞裾,白裙襦。革带钩歎,假带曲领方心,绛纱蔽膝,袜舄,剑佩绶。二品以上同。

诸王远游冠,三梁,黑介帻,青。

三品以上进贤冠,三梁,宝饰。

五品以上进贤冠,二梁,金饰。

九品以上进贤冠,一梁,无饰。

七品以上去剑佩绶。

八品以下同公服。

公服:勘箭仪,阖使公服,系履。辽国尝用公服矣。

皇帝翼善冠,朔视朝用之。柘黄袍,九环带,白练裙襦,六合靴。

皇太子远游冠,五日常朝、元日、冬至受朝服。绛纱单衣,白裙襦,革带金钩歎,假带方心,纷囊,白袜,乌皮履。

一品以下、五品以上,冠帻缨,簪导,谒见东宫及馀公事服之。绛纱单衣,白裙襦,带钩歎,假带方心,袜履,纷囊。

六品以下,冠帻缨,簪导,去纷囊,馀并同。

常服:辽国谓之「穿执」。起居礼,臣僚穿执。言穿靴、执笏也。

皇帝柘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起自宇文氏。唐太宗贞观已後,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已。

皇太子进德冠,九琪,金饰,绛纱单衣,白裙襦,白袜,乌皮履。

五品以上,幞头,亦曰折上巾,紫袍,牙笏,金玉带。文官佩手巾、算袋、刀子、砺石、金鱼袋;武官楎七事:佩刀、刀子、磨石、契真、哕厥、针筒、火石袋,乌皮六合靴。

六品以下,幞头,绯衣,木笏,银带,银鱼袋佩,靴同。

八品九品,幞头,绿袍,棻石带,靴同。

※校勘记

一:红带至红垂按礼志一祭山仪作绛带、绛垂。

二:太祖丙寅岁即皇帝位按纪,太祖即位于丁卯岁。

三:绿花窄袍中单多红绿色中单上原有「绿」字,系衍文。契丹国志二三亦无绿字,从删。

四:太祖叛弟剌哥剌哥,仪卫志四同。纪太祖六年十月以下及皇子表并作剌葛。

五:夏收殷周弁以朝夏收殷周弁原作「唐收殷周弁」,按仪礼士冠礼:「周弁,殷,夏收。」据改。

六:重熙五年尊号册礼按纪重熙五年无尊号册礼,五年疑是元年之误。

七:武官楎七事佩刀刀子磨石契真哕厥针筒火石袋针筒原误「计筒」,火石袋原误「大石袋」。按新唐书二四车服志:「武官五品以上佩楎七事:佩刀、刀子、砺石、契真、哕厥、针筒、火石是也。」据改。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