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宗六
二十八年春正月辛亥朔,不受贺。甲寅,如乾陵。癸酉,奉安大行皇太后梓宫于乾州涂殿。
二月丙戌,宋遣王随、王儒等来吊祭。己亥,高丽遣魏守愚等来祭。是月,遣左龙虎卫上将军萧合卓馈大行皇太后遗物于宋,仍遣临海军节度使萧虚列、左领军卫上将军张崇济谢宋吊祭。
三月癸卯,上大行皇太后为圣神宣献皇后。是月,宋、高丽遣使来会葬。
夏四月甲子,葬太后於乾陵。赐大丞相耶律德昌名曰隆运。庚午,赐宅及陪葬地。
五月己卯朔,如中京。辛卯,清暑七金山。乙巳,西北路招讨使萧图玉奏伐甘州回鹘,破肃州,尽俘其民。诏修土隗口故城以实之。丙午,高丽西京留守康肇弑其主诵,擅立诵从兄询,诏诸道缮甲兵,以备东征。
秋八月戊申,振平州饥民。辛亥,幸中京。丙寅,谒显、乾二陵。丁卯,自将伐高丽,遣使报宋。以皇弟楚国王隆留守京师,北府宰相、驸马都尉萧排押为都统,北面林牙僧奴为都监。
九月乙酉,遣使册西平王李德昭为夏国王。辛卯,遣枢密直学士高正、引进使韩杞宣问高丽王询。
冬十月丙午朔,女直进良马万匹,乞从征高丽,许之。王询遣使奉表乞罢师,不许。
十一月乙酉,大军渡鸭渌江,康肇拒战,败之,退保铜州。丙戌,肇复出,右皮室详稳耶律敌鲁擒肇及副将李立,追杀数十里,获所弃粮饷、铠仗。戊子,铜、霍、贵、宁等州皆降。排押至奴古达岭,遇敌兵,战败之。辛卯,王询遣使上表请朝,许之。禁军士俘掠。以政事舍人马保佑为开京留守,安州团练使王八为副留守。遣太子太师乙凛将骑兵一千,送保佑等赴京。壬辰,守将卓思正杀辽使者韩喜孙等十人,领兵出拒,保佑等还。遣乙凛领兵击之,思正遂奔西京。围之五日不克,驻跸城西。高丽礼部郎中渤海陀失来降。庚子,遣排押、盆奴等攻开京,遇高丽兵,败之。王询弃城遁去,遂焚开京,至清江,还。
二十九年春正月乙亥朔,班师,所降诸城复叛。至贵州南峻岭谷,大雨连日,马驼皆疲,甲仗多遗弃,霁乃得渡。己丑,次鸭渌江。庚寅,皇后及皇弟楚国王隆迎于来远城。壬辰,诏罢诸军。己亥,次东京。
二月己酉,谒乾、显二陵。戊午,所俘高丽人分置诸陵庙,馀赐内戚、大臣。
三月己卯,大丞相晋国王耶律隆运薨。庚辰,皇弟楚国王隆权知北院枢密使事,枢密直学士高正为北院枢密副使。庚寅,南京、平州水,振之。己亥,以北院大王耶律室鲁为北院枢密使,封韩王,北院郎君耶律世良为北院大王,前三司使刘慎行叁知政事兼知南院枢密使事。
夏四月,清暑老古埚。
五月甲戌朔,诏已奏之事送所司附日历。又诏帐族有罪,墨依诸部人例。乙未,以刘慎行为南院枢密使,南府宰相邢抱质知南院枢密使事。
六月庚戌,升蔚州、利州为观察使。乙卯,韩王耶律室鲁薨。丙辰,以南院大王化哥为北院枢密使。丁巳,诏西北路招讨使、驸马都尉萧图玉安抚西鄙。置阻卜诸部节度使。
是秋,猎于平地松林。
冬十月庚子朔,驻跸广平淀。甲寅,赠大丞相晋国王耶律隆运尚书令,文忠。
十一月庚午朔,幸显州。
十二月庚子朔,复如广平淀。癸丑,以知南院枢密使事邢抱质年老,诏乘小车入朝。是月,置归、宁二州。
是年,御试,放高承颜等二人及第。
开泰元年春正月己巳朔,宋遣赵湘、符成翰来贺。癸未,长白山三十部女直酋长来贡,乞授爵秩。甲申,驻跸王子院。丙戌,望祠木叶山。丁亥,女直太保蒲拈等来朝戊子,猎于买曷鲁林。庚寅,祠木叶山。辛卯,曷苏馆大王曷里喜来朝。
二月壬子,驻跸瑞鹿原。
三月甲戌,以蔚州为观察,不隶武定军。乙亥,如苇泺。丁丑,诏封皇女八人为郡主。乙酉,诏卜日行拜山、大射柳之礼,命北宰相、驸马、兰陵郡王萧宁,枢密使、司空邢抱质督有司具仪物。丁亥,皇弟楚国王隆徙封齐国王,留守东京。
夏四月庚子,高丽遣蔡忠顺来,乞称臣如旧,诏王询亲朝。壬寅,夏国遣使进良马。己酉,祀风伯。辛酉,以前孟父房敞稳萧佛奴为左夷离毕。
五月戊辰朔,还上京。诏裴玄感、邢祥知礼部贡举,放进士史简等十九人及第。以驸马萧绍宗为郑州防御使。乙亥,以邢抱质为大同军节度使。
六月,驻跸上京。
秋七月丙子,以耶律遂贞为辽兴军节度使,遂正北院宣徽使,张昭莹南院宣徽使,耶律受益上京副留守,寇卿彰德军节度使。命耶律释身奴、李操充贺宋生辰国信使副,萧涅衮、齐泰贺宋正旦使副。进士康文昭、张素臣、郎玄达坐论知贡举裴玄感、邢祥私曲,秘书省正字李万上书,辞涉怨讪,皆杖而徒之,万役陷河冶。
八月丙申朔,铁骊那沙等送兀惹百馀户至宾州,赐丝绢。是日,那沙乞赐佛像、儒书,诏赐护国仁王佛像一,易、诗、书、春秋、礼记各一部。己未,高丽王询遣田拱之奉表称病不能朝,诏复取六州地。是月,齐国王隆薨,辍朝五日。
冬十月辛亥,如中京。
闰月丁卯,赠隆守太师,仁孝。
十一月甲午朔,文武百官加上尊号曰弘文宣武尊道至德崇仁广孝聪睿昭圣神赞天辅皇帝。大赦,改元开泰。改幽都府为析津府,蓟北县为析津县,幽都县为宛平县,覃恩中外。己亥,赐夏国使、东头供奉官曹文斌、吕文贵、窦、守荣、武元正等爵有差。癸卯,前辽州录事张庭美六世同居,仪坤州刘兴胤四世同居,各给复三年。甲辰,西北招讨使萧图玉奏七部太师阿里底因其部民之怨,杀本部节度使霸暗并屠其家以叛,阻卜执阿里底以献,而沿边诸部皆叛。
十二月丙寅,奉迁南京诸帝石像于中京观德殿,景宗及宣献皇后于上京五鸾殿。壬申,振奉圣州饥民。庚辰,赐皇弟秦晋国王隆庆铁券。癸未,刘晨言殿中高可垣、中京留守推官李可举治狱明允,诏超迁之。甲申,诏诸道水灾饥民质男女者,起来年正月,日计佣钱十文,价折佣尽,遣还其家。归州言其居民本新罗所迁,未习文字,请设学以教之,诏允所请。贵德、龙化、仪坤、双、辽、同、祖七州,至是有诏始征商。己丑,诏诸镇建宣敕楼。
二年春正月癸巳朔,以裴玄感为翰林承旨,邢祥给事中,石用中翰林学士,吕德推枢密直学士,张俭政事舍人,邢抱质加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兼侍中,王继忠中京留守、检校太师,户部侍郎刘泾加工部尚书,驸马萧绍宗加检校太师,耶律控温加政事令,封幽王。」一○:丁未,如瑞鹿原。北院枢密使耶律化哥封豳王。以马氏为丽仪,耿氏淑仪,尚寝白氏昭仪,尚服李氏顺仪,尚功艾氏芳仪,尚仪孙氏和仪。己未,录囚。乌古、敌烈叛,右皮室详稳延寿率兵讨之。是月,达旦国兵围镇州,州军坚守,寻引去。
二月丙子,诏以麦务川为象雷县,女河川为神水县,罗家军为闾山县,山子川为富庶县,习家砦为龙山县,阿览峪为劝农县,松山川为松山县,金甸子为金原县。」一一:壬午,遣北院枢密副使高正按察诸道狱。
三月壬辰朔,化哥以西北路略平,留兵戍镇州,赴行在。
夏四月甲子,拜日。诏从上京请,以韩斌所括赡国、挞鲁河、奉、豪等州户二万五千四百有奇,置长霸、兴仁、保和等十县。丙子,如缅山。
五月辛卯朔,复命化哥等西讨。
六月辛酉朔,遣中丞耶律资忠使高丽,取六州旧地。
秋七月壬辰,乌古、敌烈皆复故疆。乙未,西南招讨使、政事令斜轸奏,项诸部叛者皆遁黄河北模赧山,其不叛者曷党、乌迷两部因据其地,今复西迁,诘之则曰逐水草。不早图之,後恐为患。又闻前後叛者多投西夏,西夏不纳。诏遣使再问西迁之意,若归故地,则可就加抚谕。使不报,上怒,欲伐之。遂诏李德昭:「今项叛,我欲西伐,尔当东击,毋失掎角之势。」仍命诸军各市肥马。丁酉,以惕隐耶律涤洌为南府宰相,太尉五哥为惕隐。」一二:癸卯,钩鱼曲沟。戊申,诏以敦睦宫子钱振贫民。己酉,化哥等破阻卜酋长乌八之众。丁卯,封皇子宗训大内惕隐。
八月壬戌,遣引进使李延弘赐夏国王李德昭及义成公主车马。己丑,耶律资忠使高丽还。
冬十月己未朔,畋井之北。命耶律阿营等使宋贺生辰。」一三:辛酉,驻跸长泺。丙寅,详稳张马留献女直人知高丽事者。上问之,曰:「臣三年前为高丽所虏,为郎官,故知之。自开京东马行七日,有大砦,广如开京,旁州所贡珍异,皆积于此。胜、罗等州之南,亦有二大砦,所积如之。若大军行由前路,取曷苏馆女直北,直渡鸭渌江,并大河而上,至郭州与大路会,高丽可取而有也。」上纳之。
十一月甲午,录囚。癸丑,枢密使豳王化哥以西征有罪,削其官封,出为大同军节度使。
十二月甲子,以北院大王耶律世良为北院枢密使,封岐王。以宰臣刘晟监修国史,牛为彰国军节度使,萧孝穆为西北路招讨使。
放进士鲜于茂昭等六人及第。
三年春正月己丑,录囚。阻卜酋长乌八来朝,封为王。乙未,如浑河。丁酉,女直及铁骊各遣使来贡。是夕,彗星见西方。丙午,畋潢河滨。壬子,帝及皇后猎瑞鹿原。
二月戊午,诏增枢密使以下月俸。甲子,遣上京副留守耶律资忠复使高丽取六州旧地。
三月庚子,遣耶律世良城招州。戊申,南京、奉圣、平、蔚、云、应、朔等州置转运使。
夏四月戊午,诏南京管内毋淹刑狱,以妨农务。癸亥,乌古叛。乙亥,沙州回鹘曹顺遣使来贡。丙子,以西北路招讨都监萧孝穆为北府宰相。
五月乙酉朔,清暑缅山。
六月乙亥,合拨里、乙室二国舅为一帐,以乙室夷离毕萧敌烈为详稳以总之。甲申,封皇胡都古为广平郡王。
是夏,诏国舅详稳萧敌烈、东京留守耶律团石等讨高丽,造浮梁于鸭渌江,城保、宣义、定远等州。」一四:
秋七月乙酉朔,如平地松林。壬辰,诏政事省、枢密院,酒间授官释罪,毋即奉行,明日覆奏。
八月甲寅朔,幸沙岭。
九月丁酉,八部敌烈杀其详稳稍瓦,皆叛,诏南府宰相耶律吾剌葛招抚之。辛亥,释敌烈数人,令招谕其众。壬子,耶律世良遣使献敌烈俘。
冬十月甲寅朔,幸中京。丙子,以旗鼓拽剌详稳题里姑为奚六部大王。」一五:
放进士张用行等三十一人及第出身。
四年春正月乙酉,如瑞鹿原。丙戌,诏耶律世良再伐迪烈得。戊子,命详稳拨姑潴水瑞鹿原,」一六:以备春。丁酉,猎马兰淀。壬寅,东征。东京留守善宁、平章涅里衮奏,已总大军及女直诸部兵分道进讨,遂遣使赍密诏军前。
二月壬子朔,如萨堤泺。于阗国来贡。
夏四月癸丑,以林牙建福为北院大王。甲寅,萧敌烈等伐高丽还。丙辰,曷苏馆部请括女直王殊只你户旧无籍者,会其丁入赋役,从之。枢密使贯宁奏大破八部迪烈得,诏侍御撒剌奖谕,代行执手之礼。丙寅,耶律世良等上破阻卜俘获数。戊辰,驻跸沿柳湖。己巳,女直遣使来贡。壬申,耶律世良讨乌古,破之。甲戌,遣使赏有功将校。世良讨迪烈得至清泥埚。时于厥既平,朝廷议内徙其众,于厥安土重迁,遂叛。世良惩创,既破迪烈得,辄歼其丁壮。勒兵渡曷剌河,进击馀党,斥候不谨,其将勃括聚兵稠林中,击辽军不备。辽军小却,结阵河曲。勃括是夜来袭。翌日,辽後军至,勃括诱于厥之众皆遁,世良追之,军至险厄。勃括方阻险少休,辽军侦知其所,世良不亟掩之,勃括轻骑遁去。获其辎重及所诱于厥之众,并迁迪烈得所获辖麦里部民,城胪河上以居之。是月,萧杨哥尚南平郡主。
五月辛巳,命北府宰相刘晟为都统,枢密使耶律世良为副,殿前都点检萧屈烈为都监以伐高丽。晟先携家置边郡,致缓师期,追还之。以世良、屈烈总兵进讨。以耶律德政为辽兴军节度使,萧年骨烈天城军节度使。李仲举卒,诏赙恤其家。
六月庚戌,上拜日如礼。以麻都骨世勋,易衣马为好。以上京留守耶律八哥为北院枢密副使。
秋七月,上又拜日,遂幸秋山。
自八月射鹿至于九月,复自癸丑至于辛酉,连猎于有柏、碎石、太保、响应、松山诸山。丁卯,与夷离毕、兵部尚书萧荣宁定为交契,以重君臣之好。丙子,以旗鼓拽剌详稳题里姑为六部奚王。
冬十月,驻跸挞剌割泺。
十一月庚申,诏汰东京僧,」一七:及命上京、中京洎诸宫选精兵五万五千人以备东征。
十二月,南巡海徼。还,幸显州。
五年春正月丁未,北幸。庚戌,耶律世良、萧屈烈与高丽战于郭州西,破之,斩首数万级,尽获其辎重。乙卯,师次南海军,耶律世良薨于军。癸酉,驻跸雪林。
二月己卯,阻卜长来朝。辛巳,如萨堤泺。庚寅,以前东京统军使耶律韩留为右夷离毕。戊戌,皇子宗真生。
三月乙卯,鼻骨德长撒保特、赛剌等来贡。辛酉,诸道狱空,诏进阶赐物。丙寅,以前北院大王耶律敬温为阿扎割只。辛未,项魁可来降。
夏四月乙亥,振招州民。戊寅,以左夷离毕萧合卓为北院枢密使,曷鲁宁为副使。庚辰,清暑孤树淀。
五月甲子,尚书萧姬隐坐出使後期,削其官。丁卯,以耿元吉为户部使。
六月,以政事舍人吴克昌按察霸州刑狱。丁丑,回鹘献孔雀。
秋七月甲辰,猎于赤山。
八月丙子,幸怀州,有事于诸陵。戊寅,还上京。
九月癸卯,皇弟南京留守秦晋国王隆庆来朝,上亲出迎劳至实德山,因同猎于松山。乙丑,驻跸杏埚。
冬十月甲午,封秦晋国王隆庆长子查割中山郡王,次子遂哥乐安郡王。
十一月辛丑朔,」一八:以叁知政事马保忠同知枢密院事、监修国史。丁巳,以北面林牙萧隈为国舅详稳。
十二月乙酉,秦晋国王隆庆还,至北安薨,讣闻,上为哀恸,辍朝七日。丁酉,宋遣张逊、王承德来贺千龄节。
是岁,放进士孙杰等四十八人及第。
六年春正月癸卯,如锥子河。
二月甲戌,以公主赛哥杀无罪婢,驸马萧图玉不能齐家,降公主为县主,削图玉同平章事。丁丑,诏国舅帐详稳萧隗将本部兵东征高丽,其国舅司事以都监摄之。庚辰,以南面林牙涅合为南院大王。
三月乙巳,如显州,葬秦晋国王隆庆。有事于显、乾二陵。追册隆庆为太弟。
夏四月辛卯,封隆庆少子谢家奴为长沙郡王,以枢密使漆水郡王耶律制心权知诸行宫都部署事。」一九:壬辰,禁命妇再醮。丙申,如叙陉。
五月戊戌朔,命枢密使萧合卓为都统,」二○:汉人行宫都部署王继忠为副,殿前都点检萧屈烈为都监以伐高丽。翌日,赐合卓剑,俾得专杀。丙午,录囚。己酉,设四帐都详稳。甲寅,以南京统军使萧惠为右夷离毕。乙卯,祠木叶山、潢河。乙丑,驻跸九层台。
六月戊辰朔,德妃萧氏赐死,葬兔儿山西。後数日,大风起冢上,昼暝,大雷电而雨不止者月。是月,南京诸县蝗。
秋七月辛亥,如秋山。遣礼部尚书刘京、翰林学士吴叔达、知制诰仇正己、起居舍人程翥、吏部员外郎南承颜、礼部员外郎王景运分路按察刑狱。辛酉,以西南路招讨请,置宁仁县于胜州。
九月庚子,还上京,以皇子属思生,大赦。丁未,以驸马萧琏、节度使化哥、知制诰仇正己、杨佶充贺宋生辰正旦使副。乙卯,萧合卓等攻高丽兴化军不克,还师。
冬十月丁卯,南京路饥,挽云、应、朔、弘等州粟振之。辛未,猎铧子河。庚寅,驻跸达离山。
十一月乙卯,建州节度使石匡弼卒。
十二月丁卯,上轻骑还上京。戊子,宋遣李行简、张信来贺千龄节。」二一:翌日,宋冯元、张纶来贺正旦。
※校勘记
一:王儒长编作王曙,宋史二八六有传。
二:铜州铜州,卷一一五高丽外记同,高丽史四作通州。
三:右皮室详稳耶律敌鲁擒肇及副将李立敌鲁,卷八八本传作的,右皮室详稳作左皮室详稳。李立,的传及卷八八耶律盆奴传并作李玄蕴。
四:十月庚子朔朔字,据朔考补。
五:十二月庚子朔朔字,据朔考补。
六:宋遣符成翰来贺符成翰,长编作符承翰。
七:买曷鲁林游幸表作贾曷鲁林。
八:八月丙申朔朔字,据朔考补。
九:十一月原误「十月」,据大典五二四九及前後文改。
一○:耶律控温封幽王「幽」当作「豳」。卷九四耶律化哥传,化哥字弘隐,弘隐即控温,开泰元年伐阻卜,後封豳王。此与下文化哥封豳王为重出。
一一:金原县按地理志三与金史地理志并作金源县。
一二:五哥为惕隐五哥即吴哥,汉名宗训。惕隐即大内惕隐。此与下文封宗训大内惕隐为重出。
一三:耶律阿营「营」,大典五二四九作管,长编作果。管、果音近,应作阿管。
一四:城保宣义定远等州按地理志二,保州宣义军是一州,定远是宣州军号,非州名。
一五:题里姑为奚六部大王按此事另见于四年九月,检部族表亦在四年,疑此系重出。
一六:潴水瑞鹿原潴,原作「溺」。据大典五二四九改。
一七:(四年十一月)诏汰东京僧按大典八七○六此事在开泰五年十一月。
一八:十一月辛丑朔朔字,据朔考补。
一九:耶律制心即上文开泰元年七月之耶律遂贞。耶律,下文亦作韩。本姓韩,赐姓耶律。制心,纪文原作媧,卷八二本传作制心。辽文汇六韩墓志称「讳遂贞,赐名直心」,直心即制心。今改媧作制心。
二○:命枢密使萧合卓为都统命字原脱,依上文例补。
二一:张信长编作张佶,宋史三○八有传。
[问]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生异类,本为养人。禁之宰杀,逆天甚矣。[答]既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奈何不知万物为天地之赤子。赤子之中,强凌弱,贵欺贱,父母亦大不乐矣。倘因食其肉,遂谓天所以养我,则虎、豹、蚊、虻,亦食人类血肉,将天之生人
不管《三字经》作者出于什么目的,他毕竟在有限篇幅当中赞扬了两位非常有才学的女子,一位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蔡文姬,而另一位是我们比较陌生的谢道韫。谢道韫是东晋时期著名才女,我们知道有一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之家和寻常百姓之家是对着
大家都知道,人最好是从岁数很小时,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就开始勤奋地学习,就开始接受良师的指导。但人世间的很多事是难以预料的。很多人或说更多的人,因种种原因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和受教育年龄。那年岁大的人还应不应学习?年岁大的人学习了还能不能够取
学习离不开刻苦的精神,《三字经》对这点当然不会放过,它也非常强调,所以《三字经》用两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稍微有点那么极端的故事,来张扬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我们后来把这两个故事并成一个成语叫悬梁刺
三字经一直是通过讲故事,把一些深刻的道理,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既然是讲学习,谁最合适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谁是一个学习的楷模呢?毫无疑问是孔子。所以接下来三字经讲:昔仲尼,师项橐(驼)。古圣贤,尚勤学。字面意思非常清楚,想当年孔老夫子拜项橐为师
接下来,《三字经》又用12个字讲述了明朝的败亡。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也就是说永乐帝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到了崇祯就在煤山去世,这位皇帝在人世间活了只不过33岁,他是1611年出生,1644年在煤山上吊自杀,不少人认为,崇祯实在并不是一个坏皇
我们在上一讲,讲到了明太祖,久亲师的故事,也就是说明太祖朱元璋长时间的亲自率领军队进行征战,最后成功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明朝,那么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他是用哪些手段、方法、理念,换句话说,他是怎样来统治整个中国的呢?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是高度集
根据我所采用的这个版本,元朝以后的明朝是《三字经》讲述的最后一个朝代。一般认为讲述到后来的清朝乃至民国都是后来比较近的人离今天比较近的人增补的所以我们讲《三字经》,在历史部分就讲到明朝。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这样四句12个字是讲述了明太
在中国历史上接着宋朝统一了整个中国的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那就是元朝,三字经讲元朝时是这么讲的: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翟。什么意思呢?到了元朝兴起时金朝也灭亡了,因为金朝是被元朝和南宋联合灭亡的。有宋氏 一同灭,连宋朝捎带着也灭亡了
赵匡胤即位不到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抗宋朝,宋太祖赵匡胤皇帝的位子还没坐暖呢就御驾亲征,费了不小的劲才把这两个手握重兵的节度使镇压下去,这件事使赵匡胤心里怎么都不踏实,所以有一天他就单独召见赵普这位自己主要的谋士,跟他商量。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