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纪下
天福十二年夏五月乙酉朔,契丹所署大丞相、政事令、东京留守、燕王赵延寿为永康乌裕所絷,既而乌裕召蕃汉臣僚于镇州牙署,矫其主遣诏,命乌裕嗣位,于是发哀成服。辛卯,诏取五月十三日车驾南幸。甲午,以判太原府事刘崇为北京留守,命皇子承训。武德使李晖大内巡检。丙申,帝发河东,取阴地关路幸东京。时星官言,太岁在午,不利南巡,故路出阴地。丁酉,史宏肇奏,泽州刺史翟令奇以郡来降。《宋史·李万超传》:史宏肇路经泽州,刺史翟令奇坚壁拒命。万超驰至城下,谕之曰:「今契丹北遁,天下无主,并州刘公,仗大义,定中土,所向风靡,后服者族,盍早图之。」令奇乃开门迎纳,宏肇即留万超权州事。是日,契丹所署汴州节度使萧翰迎郇国公李从益至东京,请从益知南朝军国事。己亥,萧翰发离东京北去。乙巳,契丹永康王乌裕自镇州还蕃,行次定州,以定州节度副使耶律忠为定州节度使,孙方简为云州节度使。方简不受命,遂归狼山。戊申,车驾至绛州,本州刺史李从朗以郡降。初,契丹遣偏校成霸卿、曹可璠等守其郡,帝建义之始,不时归命,及车驾至,帝耀兵于城下,不令攻击,从朗等遂降。
六月乙卯,契丹河中节度使赵赞起复河中节度使。是日,契丹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张砺卒于镇州。丙辰,车驾至洛,两京文武百僚自新安相次奉迎。郇国公李从益、唐明宗淑妃王氏皆赐死于东京。甲子,车驾至东京。丙寅,以汉州就粮归捷指挥使张建雄为濮州刺史,以金州守御指挥使康彦环为金州防御使。建雄、彦环皆因乱害本州刺史,自知州事,故有是命。以北京知进奏王从璋为内客省使。戊辰,制:「大赦天下。应天福十二年六月十五日昧爽已前,天下见禁罪人,已结正未结正,已发觉未发觉,除十恶五逆外,罪无轻重,咸赦除之。诸州去年残税并放。东、西京一百里内,放今年夏税;一百里外及京城,今年屋税并放一半。契丹所授职任,不议改更。诸贬降官,未量移者与量移;已量移者与叙录。徒流人并放还。应系欠省钱,家业抵当外并放。宜以国号为大汉,年号依旧称'天福'」云。己巳,诏青州、襄州、安州复为节镇,曹、陈二州依旧为郡。壬申,北京留守刘崇加同平章事。以中书舍人刘继儒为宗正卿;翰林学士承旨、尚书兵部侍郎张允落职守本官;以尚书左丞张昭为吏部侍郎;以左散骑常侍边归谠为礼部侍郎;以左散骑常侍王仁裕为户部侍郎,充翰林学士承旨;以右谏议大夫张沆为左散骑常侍,充翰林学士;以户部侍郎李式为光禄卿;以翰林学士、尚书礼部侍郎边光范为卫尉卿。甲戌,诏:「文武臣僚,每遇内殿起居,轮次上封事。」丁丑,以湖南节度使马希范卒,辍视朝三日。是月,契丹所命相州节度使高唐英为屯驻指挥使王继宏、楚晖所杀。
秋七月己丑,以御史中丞赵上交为太仆卿,以户部侍郎边蔚为御史中丞。甲午,武安军节度副使、水陆诸军副都指挥使、判内外诸司、江南西道观察等使、检校太尉马希广加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行潭州大都督、天策上将军,充武安军节度、湖南管内观察使、江南诸道都统,封楚王。丙申,以鄴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中书令、卫国公杜重威为宋州节度使,加守太尉;以宋州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中书令高行周为鄴都留守,加守太傅;以郓州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侍中李守贞为河中节度使,加兼中书令;以河中节度使、检校太尉赵赞为晋昌军节度使;《宋史·赵赞传》:赞惧汉疑己,潜遣亲吏赵仙奉表归蜀。判官李恕者,赵延寿宾佐,深所委赖,至家事亦参之,及赞出镇,从为上介。至是,恕语赞曰:「燕王入辽,非所愿也,汉方建国,必务怀柔。公若泥首归朝,必保富贵;狼狈入蜀,理难万全。傥若不容,后悔无及。公能听纳,请先入朝为公申理。」赞即遣恕诣阙。汉祖见恕,问赞何以附蜀。恕曰:「赞家在燕蓟,身受契丹之命,自怀忧恐,谓陛下终不能容,招引西军,盖图苟免。臣意国家甫定,务安臣民,所以令臣乞哀求觐。」汉祖曰:「赞之父子,亦吾人也,事契丹出于不幸。今闻延寿落于陷阱,吾忍不容赞耶!」恕未还,赞巳离镇入朝,即命为左骁卫将军。以晋昌军节度使张彦超为鄜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师。庚子,以徐州节度使、检校太师、同平章事、岐国公符彦卿为兗州节度使,加兼侍中;以邓州节度使、检校太师王周为徐州节度使,加同平章事;以许州节度使、检校太保刘重进为邓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傅;以兗州节度使、检校太师、兼侍中安审琦为襄州节度使;检校太师、莒国公李从敏为西京留守,加同平章事;以凤翔节度使、检校太师、同平章事侯益依前凤翔节度使,加兼侍中。辛丑,故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平章事、谯国公刘?旬赠太保。甲辰,华州节度使侯章、同州节度使张彦威、泾州节度使史威,并加检校太尉。以晋昌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刘铢为青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以河中节度使、检校太尉白文珂为郓州节度使,加同平章事;以青州节度使杨承信为安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傅;滑州节度使兼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信、许州节度使兼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史宏肇,并加检校太尉。庚戌,以司天监任延浩为殿中监,以司天少监杜升为司天监。是月,契丹永康王乌裕囚祖母舒噜氏于木叶山。
闰月辛酉,以左卫上将军皇甫立为太子太师致仕。乙丑,禁造契丹样鞍辔、器械、服装。故开封尹桑维翰赠尚书令,故西京留守景延广赠中书令,以卫尉卿薛仁谦为司农卿。丙寅,唐故枢密使郭崇韬赠中书令,故河中节度使安重诲赠尚书令,故华州节度使毛璋赠侍中,故汴州节度使硃守殷赠中书令。丁卯,故青州节度杨光远赠尚书令,追封齐王,仍令所司追谥立碑。唐故河中节度使、西平王硃友谦追封魏王,故枢密使冯赟赠中书令,故河阳节度使、判六军康义诚赠中书令。故西京留守、京兆尹王思同、故邠州节度使药彦稠、故襄州节度使安重进、故镇州节度使安重荣,并赠侍中。庚午,以前延州留后薛可言为宣徽北院使,以监察御史王度为枢密直学士。新授宋州节度使杜重威据鄴都叛,诏削夺重威官爵,贬为庶人。以高行周为行营都部署,率兵进讨。辛未,以权枢密使杨邠为枢密使,加检校太傅;以权枢密副使郭威为副枢密使,加检校太保;以权三司使王章为三司使,加检校太傅。壬申,故晋昌军节度使赵在礼赠中书令,故曹州节度使石赟赠侍中,故滑州节度使皇甫遇赠中书令。故同州节度使刘继郧、故贝州节度使梁汉璋,皆赠太尉;故宣徽使孟承诲赠太保。丁丑,有彗出于张,旬日而灭。己卯,陕州节度使赵晖加阶爵,晋州节度使王晏加检校太尉,河阳节度使武行德加阶爵,延州节度使高允权加检校太尉。邓州节度使常思加检校太尉,移镇潞州。庚辰,追尊六庙,以太祖高皇帝、世祖光武皇帝为不祧之庙,高曾已下四朝,追尊谥号,已载于前矣。是日,权太常卿张昭上六庙乐章舞名:太祖高皇帝室酌献,请依旧奏《武德之舞》;世祖光武皇帝室酌献,请依旧奏《大武之舞》;文祖明元皇帝室酌献,请奏《灵长之舞》;德祖恭僖皇帝室酌献,请奏《积善之舞》;翼祖昭献皇帝室酌献,请奏《显仁之舞》;显祖章圣皇帝室酌献,请奏《章庆之舞》。其六庙歌词,文多不录。
八月壬午朔,镇州驻屯护圣左厢都指挥使白再荣等,逐契丹所命节度满达勒,复其城。满达勒与河职责节度崔廷勋、洛京留守刘晞,并奔定州。驰驿以闻。庚寅,以洺州团练使薛怀让为邢州节度使。辛卯,诏恆州复为镇州,顺国军复为成德军。乙未,以护圣左厢都指挥使、恩州团练使白再荣为镇州留后。丙申,诏天下凡关贼盗,不计赃物多少,案验不虚,并处死。以两浙节度使、守太师、兼中书令、吴越国王钱宏佐薨,废朝三日。丙午,以吐浑府节度使、检校太尉王义宗为沁州刺史,依前吐浑节度使。己酉,以刑部尚书窦贞固为吏部尚书。是日,薛怀让奏,收复邢州,杀伪命节度副使、知州事刘铎。初,怀让为洺州防御使,满达勒亟发健步督洺州粮运,怀让杀之以闻。帝遣郭从义与怀让攻取邢州,蕃将杨衮来援铎,怀让拒之,不胜,退保洺州,敌骑掠其部,民大被其苦。会镇州逐满达勒,杨衮收兵退,铎乃上表请命。怀让乘其无备,遣人绐铎云:「奉诏袭契丹,请置顿于郡。」铎开门迎之,即为怀让所害,时人冤之。铎初受契丹命为邢州都指挥使,及永康王以高奉明为节度使,满达勒署铎为邢州副使兼都指挥使。帝至东京,奉明归镇州,令铎知邢州事,至是遇害。庚戌,文武百僚上表,请以二月四日降诞日为圣寿节,从之。前晋昌军节度副使李肃加左骁卫上将军致仕。是月,遣使诸道和市战马。
九月甲子,宰臣苏逢吉兼户部尚书,苏禹珪兼刑部尚书。丁卯,以吏部侍郎、权判太常卿事张昭为太常卿。戊辰,故易州刺史郭璘赠太傅。甲戌,宰臣苏逢吉加左仆射、监修国史,苏禹珪加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以吏部尚书窦贞固为守司空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宏文馆大学士,《宋史·窦贞固传》:初,帝与贞固同事晋祖,甚相得。时苏逢吉、苏禹珪自霸府僚佐骤居相位,思得旧臣冠首,以贞固持重寡言,有时望,乃拜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以翰林学士、行中书舍人李涛为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平章事。《宋史·李涛传》:杜重威据鄴叛,高祖命高行周、慕容彦超讨之,二帅不协,涛密疏亲征。高祖览奏,以涛堪任宰辅,即拜中书侍郎兼户部侍郎、平章事。是日,权太常卿张昭上疏,奏改一代乐名。戊寅,诏以杜重威叛命,取今月二十九日暂幸澶、魏。己卯,以前枢密使李崧为太子太傅,以前左仆射和凝为太子太保。庚辰,车驾发京师。
冬十月癸未,以太子太保李鏻为司徒,以太子太傅卢文纪为太子太师,以前磁州刺史李穀为左散骑常侍。《宋史·李蒨传》:旧制,罢外郡归本官,至是进秩,奖之也。甲申,车驾次韦城。诏:「河北诸州见禁罪人,自十月五日昧爽以前,常赦所不原者,咸赦除之。」壬辰,日有黑子如鸡卵。丙申,以相州留后王继宏为相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傅。至鄴都城下。丙午,诏都部署高行周督众攻城,帝登高阜以观之,时众议未欲攻击,副部署慕容彦超坚请攻之。是日,王师伤夷者万余人,不克而退。
十一月壬子,雨木冰。癸丑,日南至,从官称贺于行宫。己未,湖南奏,荆南节度使高从诲叛。辛酉,雨木冰。壬申,杜重威上表请命。癸酉,雨木冰。丁丑,杜重威素服出降,待罪于宫门,诏释其罪。鄴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高行周加守太尉,封临清王。以杜重威为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中书令、楚国公。己卯,以许州节度使兼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史宏肇为宋州节度使、同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以滑州节度使兼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信为许州节度使、同平章事,充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以澶州节度使慕容彦超为郓州节度使、同平章事;以前定州节度使李殷为贝州节度使;以郑州防御使郭从义为澶州节度使。
十二月辛巳朔,以护圣左厢都指挥使、岳州防御使李洪信为遂州节度使,充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以护圣右厢都指挥使、永州防御使尚洪迁为夔州节度使,充侍卫步军都指挥使。丙戌,车驾发鄴都归京。癸巳,至自鄴都。甲午,以皇子开封尹承训薨。废朝三日,追封魏王。丁酉,帝举哀于太平宫。庚子,司徒李鏻薨。辛丑,以前鄜州节度使郭谨为滑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尉。戊申,宿州奏,部民饿死者八百六十有七人。
乾祐元年正月辛亥朔,帝不受朝贺。乙卯,制:「大赦天下,改天福十三年为乾祐元年。自正月五日昧爽已前,犯罪人除十恶五逆外,罪无轻重,咸赦除之。」己未,改御名为暠。辛酉,诏:「诸道行军副使、两使判官并不得奏荐。带使相节度使许奏掌书记、支使、节度推官;不带使相节度使,许奏掌书记、节度推官。其防御团练判官、军事判官等听奏。所荐州县官,带使相节度使许荐三人;不带使相二人;防御、团练、刺史一人」云。以前邓州节度使、燕国公冯道为守太师,进封齐国公。甲子,帝不豫。庚午,以前宗正卿石光赞为太子宾客,以太仆卿赵上交为秘书监。丁丑,故尚书左丞韩祚赠司徒。二十七日丁丑,帝崩于万岁殿,时年五十四。秘不发丧。庚辰,太傅杜重威伏诛。《契丹国志》云:汉祖召苏逢吉、杨邠、史宏肇入受顾命,曰:「承祐幼弱,后事托在卿辈。」又曰:「善防杜重威。」是日殂。逢吉等秘不发丧,下诏称:「重威父子,因朕小疾,谤议摇众,皆斩之。」磔死于市,市人争啖其肉。
二月辛巳朔,内降遗制,皇子周王承祐可于柩前即皇帝位。是日发哀。其年二月,太常卿张昭上谥曰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庙号高祖。十一月壬申,葬于睿陵,宰臣苏禹珪撰谥册、哀册文云。《五代史补》:高祖尝在晋祖麾下,晋祖既起太原,因高祖遂有天下。先是,豫章有僧号上蓝者,精于术数,自唐末著谶云:「石榴花发石榴开。」议者以「石榴」则晋、汉之谓也,再言「石榴」者,明享祚俱不过二世矣。
史臣曰:在昔皇天降祸,诸夏无君。汉高祖肇起并、汾,遄临汴、洛,乘虚而取神器,因乱而有帝图,虽曰人谋,谅由天启。然帝昔莅戎籓,素亏物望,洎登宸极,未厌人心,徒矜拯溺之功,莫契来苏之望。良以急于止杀,不暇崇仁。燕蓟降师,既连营而受戮;鄴台叛帅,因闭垒以偷生。盖抚御以乖方,俾征伐之不息。及回銮辂,寻堕乌号,故虽有应运之名,而未睹为君之德也。
[问]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生异类,本为养人。禁之宰杀,逆天甚矣。[答]既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奈何不知万物为天地之赤子。赤子之中,强凌弱,贵欺贱,父母亦大不乐矣。倘因食其肉,遂谓天所以养我,则虎、豹、蚊、虻,亦食人类血肉,将天之生人
不管《三字经》作者出于什么目的,他毕竟在有限篇幅当中赞扬了两位非常有才学的女子,一位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蔡文姬,而另一位是我们比较陌生的谢道韫。谢道韫是东晋时期著名才女,我们知道有一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之家和寻常百姓之家是对着
大家都知道,人最好是从岁数很小时,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就开始勤奋地学习,就开始接受良师的指导。但人世间的很多事是难以预料的。很多人或说更多的人,因种种原因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和受教育年龄。那年岁大的人还应不应学习?年岁大的人学习了还能不能够取
学习离不开刻苦的精神,《三字经》对这点当然不会放过,它也非常强调,所以《三字经》用两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稍微有点那么极端的故事,来张扬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我们后来把这两个故事并成一个成语叫悬梁刺
三字经一直是通过讲故事,把一些深刻的道理,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既然是讲学习,谁最合适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谁是一个学习的楷模呢?毫无疑问是孔子。所以接下来三字经讲:昔仲尼,师项橐(驼)。古圣贤,尚勤学。字面意思非常清楚,想当年孔老夫子拜项橐为师
接下来,《三字经》又用12个字讲述了明朝的败亡。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也就是说永乐帝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到了崇祯就在煤山去世,这位皇帝在人世间活了只不过33岁,他是1611年出生,1644年在煤山上吊自杀,不少人认为,崇祯实在并不是一个坏皇
我们在上一讲,讲到了明太祖,久亲师的故事,也就是说明太祖朱元璋长时间的亲自率领军队进行征战,最后成功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明朝,那么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他是用哪些手段、方法、理念,换句话说,他是怎样来统治整个中国的呢?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是高度集
根据我所采用的这个版本,元朝以后的明朝是《三字经》讲述的最后一个朝代。一般认为讲述到后来的清朝乃至民国都是后来比较近的人离今天比较近的人增补的所以我们讲《三字经》,在历史部分就讲到明朝。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这样四句12个字是讲述了明太
在中国历史上接着宋朝统一了整个中国的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那就是元朝,三字经讲元朝时是这么讲的: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翟。什么意思呢?到了元朝兴起时金朝也灭亡了,因为金朝是被元朝和南宋联合灭亡的。有宋氏 一同灭,连宋朝捎带着也灭亡了
赵匡胤即位不到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抗宋朝,宋太祖赵匡胤皇帝的位子还没坐暖呢就御驾亲征,费了不小的劲才把这两个手握重兵的节度使镇压下去,这件事使赵匡胤心里怎么都不踏实,所以有一天他就单独召见赵普这位自己主要的谋士,跟他商量。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