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杂谈 养生误区 食疗养生 瑜伽 有氧运动 太极拳 其他运动

吴茱萸的副作用

养生误区 | 作者: [投稿]

吴茱萸

  〖注意事项〗

  宜忌: 阴虚火旺者忌服.

  毒副作用: 临床应用本品, 吴茱萸冲剂内服, 部分病人有口干、腹胀等副反应, 但大都能在治疗中逐渐消失.入煎剂, 服后常有上腹胀、胸闷、头痛头昏等反应, 休息片刻即可减轻.大剂量吴茱萸(30g)内服还可引起视力障碍、错觉、毛发脱落、孕妇易流产等.

  中毒救治:

  1. 洗胃、导泻、服用活性炭末.

  2. 剧烈腹痛时, 用硫酸阿托品1mg皮下注射.

  3. 其他处理: 酌情补液, 并给予维生素B、C.

  4. 中草药治疗:

  a. 石斛、谷精草、枸杞各15g, 黄芩生地甘草各9g, 菊花12g.水煎服.

  b. 杞菊地黄丸(汤)口服, 每次1丸, 每日2次.以上中药在出现视力障碍、毛发脱落时内服.

  〖医家论药〗

  “《主治秘诀》云, (吴茱萸)气浮而味降, 其用有四: 去胸中寒一也, 止心痛二也, 感寒腹痛三也, 消宿酒, 为白豆蔻之佐四也.”(《医学启源》)

  “茱萸, 辛热能散能温, 苦热能燥能坚, 故所治之证, 皆取其散寒温中, 燥湿解郁之功而已.”(《本草纲目》)

  “凡脾胃之气, 喜温而恶寒, 寒则中气不能运化, 或为冷实不消, 或为腹内绞痛, 或寒痰停积, 以致气逆发咳, 五脏不利.吴茱萸, 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 则中自温、气自下, 而诸证悉除.其主除湿血痹、逐风邪者, 盖以风寒湿之邪, 多从脾胃而入, 脾胃主肌肉, 为邪所侵, 则腠理闭密, 而寒热诸痹所从来矣, 辛温走散开发, 故能使风寒湿之邪, 从腠理而出.”(《本草经疏》)

  “吴茱萸, 开郁化滞, 逐冷降气之药也.方龙潭曰, 凡患小腹、少腹阴寒之病, 或呕逆恶心而吞酸吐酸, 或关格痰聚而隔食隔气, 或脾胃停寒而泄泻自利, 或肝脾郁结而胀满逆食, 或疝瘕弦气而攻引小腹, 或脚气冲心而呕逆酸苦, 是皆肝脾肾经之证也, 吴茱萸皆可治之.”(《本草汇言》)

  “茱萸善上, 故服茱萸者, 有冲膈冲眼、脱发咽痛、动火发疮之害.其治暴注下重、呕逆吞酸、肝脾火逆之证, 必兼苦寒以降之, 如左金丸治肝火痰运嘈杂最效.”(《本经逢原》)

  “吴茱萸, 辛苦而温, 芳香而燥, 本为肝之主药, 而兼入脾胃者, 以脾喜香燥, 胃喜降下也.其性下气最速, 极能宣散郁结, 故治肝气郁滞, 寒浊下踞, 以致腹痛疝瘕等疾, 或病邪下行极而上, 乃为呕吐吞酸胸满诸病, 均可治之.即其辛苦香燥之性, 概可想见其功.然则治肝治胃以及中下寒湿滞浊, 无不相宜耳.”(《本草便读》)

  “吴茱萸……主咽喉寒气呃塞而不通, 胸中冷气闭塞而不利, 脾胃停冷腹痛而不住, 心气刺痛苦闷而不仁.开腠理, 消疝气, 止呕逆, 除霍乱.又能顺折肝木之性, 治吞吐酸水如神.厥阴头疼, 引经必用.更杀寸白三虫, 煎服即出.”(《药鉴》)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