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戟天 白豆蔻 白术 白头翁 白芷 百合花 百里香 板蓝根 半边莲 半夏 薄荷 北沙参 苍术 车前草 沉香 陈皮 川贝 刺五加 大腹皮 大黄 大枣 丹参 当归 党参 地黄 丁香 冬瓜皮 独活 杜仲 防风 防己 蜂胶 蜂蜜 佛手 茯苓 附子 甘草 干姜 高丽参 葛根 枸杞 桂圆肉 旱莲草 何首乌 荷花 荷叶 黑枣 红参 红糖 红枣

香甜的桂花美食

桂花 | 作者: [投稿]

  桂花已经开遍,不仅花香沁人心脾,而且小小的桂花食谱还能让人排毒。下面就介绍几种桂花菜谱。

  桂花山药

  色泽白润的山药,透着桂花隐隐淡淡的清香,徐徐咽下之后,从舌根泛起的阵阵回甘,仿佛回忆的心情,在暗夜里荡漾开来。

  原料:

  山药250克、白糖40克、盐10克、甜桂花酱50克。

  做法:

  1、将新鲜的山药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备用;

  2、烧上一锅水,待水开后将切好的山药倒入锅中,煮熟后捞出浸冷水,待用;

  3、将盐和白糖混合均匀,拌在山药里,放置10分钟左右,让山药充分吸收进味道,然后加入糖桂花,即可。

  提示:

  1、切山药之前,先用盐把去了皮的山药搓一下,会让山药表面不会那么滑溜溜的不好拿。

  2、山药要随切随放进水里,这样可以防止山药颜色变黑。

  3、处理完山药后用醋洗手,手就不会有不舒服的烦恼。

  4、盐可以让这道菜中的甜不腻口。

  桂花糯米

  藕,是荷对已经过去的夏天的叹息;而桂花,是即将来临的秋凉向我们示意。这款桂花糯米藕,吃到的是藕,让我们陶醉、念念不忘的,却是那桂花的甜绵。

  藕2根、红曲米100克、糯米400克、红糖30克、桂花酱80克、蜂蜜40毫升

  做法:

  1、糯米和红曲米用温水浸泡大约一小时,备用;

  2、将莲藕洗净后去皮,切下头上的蒂,蒂不要丢掉,备用;

  3、将泡好的糯米和红曲米混合均匀,填进藕眼里,用筷子捅均匀,保证藕孔里自上而下都有糯米均匀分布,然后把刚才切下的蒂盖上,用牙签固定,待用;

  4、锅中放水,加红糖煮开后把藕放入,用大火再烧开后改小火,再加桂花和蜂蜜煮上40分钟,捞出晾凉切片,摆盘即可。

  1、填进藕空的米不要填得太实,因为米熟后还要膨胀。

  2、煮藕的水不宜过多,如果比较多,可在加桂花和蜂蜜前倒出一些,能将藕没过即可。

  桂花时令鲜果

  花开万点黄的桂花,被易安居士称赞为“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没有牡丹的倾国倾城,没有秋菊的流金溢彩,桂花却独占三秋压众芳。即便是在这盘色味纷呈的果蔬沙拉中,无论多少种香甜和艳丽,都掩盖不住桂香云外飘的飘逸与超然。

  原料:紫甘蓝、梨、苹果芒果菠萝、神女果各适量,桂花酱、水淀粉少许,烹调油若干滴。

  做法:

  1. 将新鲜的水果去皮,切成小块,装盘;

  2. 将紫甘蓝切成丝放在做好的水果上;

  3、桂花酱加水稀释,放在锅中烧热,然后淋入少许的水淀粉,加几滴烹调油,汤汁粘稠并可以自由流动的时候倒进小碗中冷却,吃的时候淋在水果上,即可。

  1、几滴烹调油可以让熬出的桂花汁增加亮泽。

  2、熬出的桂花汁一定冷却后再用,以免影响到水果的口感。

  桂花粥

  花会干,色会淡,但香味绵长久远。就像在我们的生命中,有的人来过,又转身离去,但留下了迷人的芳香气息,足以让我们怀念一生。

  原料:糯米100克、泰国香米300克、鲜桂花若干朵

  做法:

  1. 锅中烧一大锅水,水开后将将两种米倒入,小火熬45分钟;

  2、熬好的粥盛在碗中,在粥表面均匀地撒满鲜桂花,将粥面完全覆盖,然后用保鲜膜将碗口包好,放置直到碗摸上去不烫手;

  3、去掉保鲜膜,将粥中的桂花拣出丢弃,然后用勺子将粥搅拌,即可。

  1、一定要水开后再放米,这样熬出的粥才会水米交融得好。

  2、锅中的水一定放足,中途不可加水,若万一水放得过少必须加,必须加热水,否则粥发口感将得不到保证。

  桂雨雪梨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