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看玄奘法师的革新

心经 | 作者:网络 [投稿]

  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看玄奘法师的革新

  《心经》是佛教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一部。

  “因为六百部的般若经可以浓缩为一部《金刚经》五千字;五千字的《金刚经》可以浓缩为一部《心经》二百六十字。所以这一部《心经》就代表了六百卷的般若,是如来一代时教的精华,摄无不尽。”可见《心经》在佛教中的地位。

  《心经》对于不同地区有各种译本,我国广泛流传的,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没错,就是西游记里的唐僧啊)。而值得一提的是,玄奘在翻译这部经的时候,采用了不同寻常的方式,什么方式呢?通常,佛经都具备通用的“三段”格式,即前面一段,要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这样的开头,这是一个“序分(证明分),而玄奘所翻译的版本,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作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七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译本的不同,只有正文的二百多字。

  能够这样前无古人地处理翻译《心经》这样重要佛典,足见玄奘法师的开拓与革新精神,他没有按照成规全文翻译,为了突出心经的核心思想,抛却经文固有的格式,使得这一部《心经》成为流传下来的佛学精要。传说玄奘得到这部《心经》的原文,还有一段传奇:他和唐太宗李世民很相知,李世民很敬重他,他感到有些经典翻译不够好,他想再去印度找原本对证一下,但是李世民觉得大师是国宝,不愿他冒这么大的风险,所以不肯放他出国。用现在的话,他就偷越国境,私自出国的。出发时约有三百多人随从,但因他又没有得到国家的批准,所以困难重重,回国时跟著的人几乎死光了。可见是十分困难的。途中走到一个地方,他正赶路,突然听到有人呼叫的声音,他找到一个庙,看到一个人生病了,长了一身癞,正在呻吟,他就给他医治。本来他要赶路去取经,但有人要死,不救不符合本心,就把自己取经的事暂时搁下,照顾这病人。这个病是传染的,他也不管,一直照顾他,他把这个病人照顾好了,病人感谢他,就送他一本梵文的《心经》。玄奘大师就一路念这个经。念经免难有很具体的实况。一次走到一个河边上看到很热闹,正是外道婆罗门举行祭祀的时候。婆罗门有九十五种外道,有很高的,也有很低的,有很原始的,甚至是很野蛮的。这种外道就是野蛮的,他们相信河神,并且每年拿一个活人扔到河里,就象中国河伯娶妇一样,都是极端迷信。这时玄奘大师碰到他们,正是他们举行祭祀,而且已经指定了一个人,要把这个人扔到河里去。这个人有家眷,他要与家里人死,自己也哭,家里人也哭。正在这极度悲伤的时候,突然看见一个外国人(玄奘大师)来了,就决定把这个外国人送到河里祭祀。家属都很高兴,把玄奘大师用绳子捆起来,要把他往河里丢。他这个时候看到大众无理可喻,也就无话可说了。只是有个要求说:「我们出家人都要修行,要念经的,你们送我祭神,我也没有办法,你们让我念念经好不好?我死之前想念念经。」大众说:「好吧!你念吧!」他拿起《心经》就念。念到第三遍时,天地变色,飞沙走石,这些人害怕了,忙说,这样的人我们不能得罪,赶快把他放了,并且给他磕头。于是玄奘大师非常感谢给经的和尚,等他取经回来,循原路去找;不但这个和尚没有了,就是当初那个庙也找不到了。于是就感觉当初所遇不是世间的凡人,这是《心经》到玄奘大师手里的经过。玄奘大师翻的是这部经,我们念的也就是这部经。玄奘大师得到神僧传授本经,一路消灾免难,证明《心经》威力无穷。

  从《心经》认识玄奘大师,还真是与西游中的形象有很大出入:

  1.玄奘大师应是一个治学严谨的学者(感觉翻译的不好,就千里寻经);

  2.具有冒险和叛逆精神:皇帝大哥不同意,他就偷渡出国(看来小说里描写他吃的苦比现实的还要差多了);

  3.敢于革新:不拘于传统格式要求,翻译经文勇于革新。

  心经首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