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课丨色即是空:不一样的“色”

楞严经 | 作者:宏海法师 [投稿]

第44课丨色即是空:不一样的“色”

- 色空不二 -

  反过来,你总不能说这虚空是无所从来,自然而有,也不能这么说。那么下面再是,若此虚空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不悟四大元如来藏。当观虚空。为出为入。为非出入。汝全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这里我们就要仔细地说一下,如果说你知道虚空的性是周遍圆满,本不动摇的,那么你就应当知道,它与现前的地水火风加在一起同为叫做什么呢?五大,都是周遍圆满的五大。

  这五大是同一性真,周遍无碍的,皆是如来藏,而且是从本以来寂然常住,不生不灭。可是虚空确实难以理解。佛在讲法的时候,也转化了他的用词了,用到什么呢?若此虚空性圆周遍,看到这一句话了吗?本不动摇,当知现前地水火风,均名五大。

  为什么这么,前面讲了个虚空是性周,周遍的话是我们前面用词用得已经很多了,老用到一个周遍词。前面加了个圆,大家在听空性的时候,一定要把圆给听到位了。为什么这里讲到的圆周遍重在圆字呢?因为我们平常讲到空的时候,也会讲它的周,也会知道它的遍,下意识地就知道空是周遍的。

  可是这里为什么讲到圆呢?圆不出去的障碍在哪里呢?就是因为有色。有物质的色的时候,就以为空到不着色里面,色是色,空是空,空跟色截然分开的。所以它就不圆。为什么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呢?为什么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呢?就是我们通常人的见解中,虚空周和遍可以理解;但是跟色法也是一模一样,完全是一个东西,理解不了。

  这是在讲空的时候最难迈过的一个,就是因为色法有障碍处,那么说明就不圆融,空到不了色。在色的领地中,空好像进不去,就是这么个意思。是不是真实情况是如此呢?所以我们这里就要悟圆。如果单说周和遍,就不圆融。所以说有色为碍,就难以悟到它的圆的意趣。这里讲到,本不动摇的话就表它没有生灭。

  那么周遍的话,并不是说此有故彼无,此无故彼有。我们现在一定是什么呢?空有则色就无了,色有则空就没了。这就不叫圆。所以大家一定要在这里就要添上这一个,圆是什么意思呢?就说明地水火风跟空是一个东西,皆是周遍。又往上去加空了,因为空我们理解惯了,觉得空怎么可能跟色法是一个东西呢?你理解不了。

  可是不要忘了我们刚才给大家讲地大的时候,地里面就是有空,空浓缩了就是地,地展开了就是空。色空不二,一定要圆法,如果法你圆不过来,那么你就全然不知如来藏中性觉真空,性空真觉。因为前面讲了,性觉真地,性地真觉。性火真空,性空真火。可是这里讲到的性觉真空,性空真觉,好像空和地,色法和虚空不能够融在一起。所有的凡夫就因为入不到这个里边,所以我们现在总是相对的九法界众生,而入不到佛的一真法界。

  为什么九法界呢?敌对的,一讲到空,就是虚空,太虚空,一讲到色,就是块然一物,两个融不起来。可是凡夫众生就计真实的色和顽劣的空是两个东西,是敌对的,所以就叫不圆。有二边,不要说凡夫了,就是包括罗汉,他是计的什么呢?生死之际是真实的色,涅槃真空是绝对的空。还是敌体相对,就入不了如来藏。

  修大乘的菩萨就是已经修到菩萨地了,他认为什么呢?空和有是一个真色,与中道第一义谛是一个真空敌体相对,还入不了如来藏妙真如性。何况凡夫,咱们现在说块然一物跟廓然虚空完全包,包不起来。可是大家要知道,这里从一真法界的十法界来,就从藏性上来往过来平,绝对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理解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全是周遍法界,随处起妙用,怎么理解呢?刚开始不是讲到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八功德水为什么它欲令至脚脖子就至脚脖子,欲令至膝即至膝,欲令至腰即至腰,欲令至颈即至颈,这是怎么回事?就是说明,水是不是色呢?是不是?那么没有水的地方是不是空呢?是。可是一旦到了极乐世界,色空不二以后,你就可以让它显现色就显现色,让它现行空就现行空,它是一个东西。

  你想空,到了这儿,上面是空,下面就是色;你想空,到了这儿,下面是色,上面就是空;你想全是空,就还复了;你想全是色,就自然灌顶。水就是色,空就是空,空和色随便你来回用,怎么显现都行,因为它是周遍法界,如来藏妙真如性。这不能在咱们这儿,咱们这儿永远融通不了,只有到极乐世界融通。

  水就是色,那么你在,就比如说至腰,你随便说,你想让它至腰的时候,说明色就随便反正就至到这里了;可是空你不要忘了,空是色的另一面,也是你自然而然让它显现的,你让它显现至腰的时候,就把水给控制到下面,空就上面显现了。

  所以我们在融合的时候,我们理解上一定还把它理解成敌对。你一定要知道,敌对的东西很可能是最融合的,就是一个东西,就跟空跟见一样,后面要讲到。所以只有这样的话你才发现,十法界全是地水火风,十法界全是空见识大。地水火风就是空见识,整个十法界里面就是但看你,亦非因缘亦非自然,但是它的十界虚空性周圆满,跟地水火风的圆满是一模一样的圆满,一模一样的周遍。

  因为我们现在理解风的时候比较好理解。理解水的时候,也给他讲了水大到处都有。可是地跟空两个好像敌对得太厉害了,你融不了。可是它的的确确就是融的,为什么?地挖开了空就现了,地填满了空就没了,就属于空填满了地就现了,明白吗?就表达上不一样,空填满了地就现了,跟地挖开了空就现了是一个意思,就是一句话,表达的一个状态,一个境界。

  所以《心经》里面才那么来回地白话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套在这儿就是讲的道理,就是周遍的意思。我们在听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的时候,一定是把它掰成两半,还是说这个东西就是空的,当体就是空的,空也是空的。总归你了解色是空的时候,空也是空的时候,空和色全是色法;但是真实状态中,空和色全是空法,就这么理解。

  空法是什么?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从这里才能够说,性具之觉则是真性之空大,性具之空即是真体之觉,即空即真,全性全相,清净本然,圆满周遍法界。还是回到这段话。所以最后说,如一井空,空生一井,十方虚空,亦复如是。这句话表达的就是前边说的,如执珠,一处执珠,一处生水,遍法界执,遍法界水,是形容的一个道理。

  圆满十方,宁有方所,循业发现而已了。还是最后循业发现。虚空藏菩萨就把业发挥的最张了,张力最大。大家知道虚空藏菩萨来了有什么现象吗?有什么现象吗?虚空藏菩萨一旦来了,整个当体一切就变成虚空,什么都看不见了,没了。这是虚空藏的功德。那么地藏王菩萨来了是干什么?你在地上就沉的走都走不动,全是地大的功德显现。那么从虚空藏和地藏来讲的话,他们两个证的如来藏性是两个东西吗?是一个东西,就看他功德显现在哪儿,循业发现在哪儿。

  为什么地狱里面的众生,一个人受罪的时候就自见自身满床上呢?对,身满床上。多人受罪亦见自己身满床上,身是什么呢?色。那多满床上亦各满床上是不是空?一个人亦满,多人亦满。用色法来表它的空大,用空法来表它的色大,色空不二,地狱里面呈现的还是色空不二的妙如来藏真如境界。你还用到极乐世界吗?娑婆世界现前就是。

  全体离不开周遍法界,循业发现。永远都是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的原理。这就叫做空大,空大比较难理解。那么难理解呢,我们还能差不多理解得周全了,后面的见大就更,挑战就更为严峻了。为什么呢?前面的地水火风空都属于什么?都属于无情,总的来讲都属于无情,色法,是不是?可是下面的见和识要关系到我们的主体,有情的本位。

  但是我们寻常的思维都是从有情抛开了去描绘无情,总归是分析无情。为什么我们有唯物主义?我们下意识地就是一个唯物论者,为什么?就是向外去铺张,扩展,我自我的本位去认知它的真实状态。所以往往会忘了唯心,只去讲唯物。为什么有猪妈妈过河呢?就是它在数着数着数着,不数自己。所以见大下面的,地水火风空讲完了,后面的见大,见又是指的根大。

  首先给大家交代一下,见又是指的根大。什么叫做根大呢?就又要讲到我们的阿赖耶识了。阿赖耶识的第八识的见分隐在六根门头。就是我们的根大六根不是有见闻,包括中间的嗅尝和觉知吗?眼耳鼻舌身意对色身香味触法会产生什么呢?见就是见到它;闻,听到;嗅,这才叫我们通常说的闻到了;这个尝,尝到了;和觉,身触,觉到了;和意根,知道了。见闻觉知就代表了见闻嗅尝觉知的省略。

  记住我们讲到的见闻觉知,就是六根对六尘但是没有认知了别的时候,一旦了别了以后就是下面讲的识,我悬在那儿大了。还没有了别之前,悬在那里,就说六根有了知的作用,可是我还没有了知它我就绷着,就是还没有发生作用,我在这儿矜持着不动,可是我可以找你说话,我现在就不开口,大概就是这么一个状态。所以叫做根大,又叫做见大,还没有发生作用的时候,单单的一个灵明觉体,没有能所对待的时候就叫做见。

  见是把见闻觉知作了一个代表,其实就是根大。可是根还没有跟外在的情形发生关联,也就是说还没有进行能所对待的了知,能知和所知没有发生,在这个的时候就叫做见。其实严格的应该把它称之为根,但是这里用眼见为代表,所以叫见性,又叫见大。就是这个东西也是周遍圆融无碍的。

  可是你们听了以后能理解见大,它是一个什么感觉呢?如果用现代话表达,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见闻觉知的六种性能,功能。就是这个功能在,还没有发生作用的时候。

原标题:色即是空:不一样的“色”丨《楞严经·卷三》44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