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新修大藏经首页 阿含部 本缘部 般若部 法华部 华严部 宝积部 涅槃部 大集部 经集部 密教部 在家律
释经论部 毘昙部 中观部 瑜伽部 论集部 经疏部 论疏部 诸宗部 史传部 事汇部 外教部 目录部 古逸部 疑似部

第1501部 菩萨戒本

在家律 | 作者:唐 玄奘译 [投稿]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懒堕懈怠耽睡眠乐。卧乐倚乐非时非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遭疾病。若无气力。行路疲弊。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广说一切如前应知。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爱染心谈说世事虚弃时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忘念虚弃时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见他谈说护彼意故。安住正念须臾而听。若事希奇。或暂问他。或答他问无所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令心住欲定其心。心怀嫌恨憍慢所持。不诣师所求请教授。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懒堕懈怠而不请者。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遇疾病。若无气力。若知其师颠倒教授。若自多闻自有智力。能令心定。若先已得所应教授。而不请者。无所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贪欲盖忍受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猛利。蔽抑心故时时现行。如贪欲盖。如是嗔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及与疑盖。当知亦尔。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味静虑于味静虑见为功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广说如前。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听声闻乘相应法教。不应受持不应修学。菩萨何用于声闻乘相应法教。听闻受持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何以故。菩萨尚于外道书论精勤研究。况于佛语。无违犯。者。为令一向习小法者舍彼欲故。作如是说。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菩萨藏未精研究。于菩萨藏一切弃舍。于声闻藏一向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上聪敏。若能速受。若经久时能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于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越菩萨法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研求善巧。深心宝玩爱乐耽味。非如辛药而习近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菩萨藏于甚深处最胜甚深真实法义。诸佛菩萨难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毁谤。不能引义不能引法。非如来说不能利益安乐有情。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如是毁谤。或由自内非理作意。或随顺他而作是说。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若闻甚深最甚深处心不信解。菩萨尔时应强信受应无谄曲。应如是学。我为非善盲无慧目。于如来眼随所宣说。于诸如来密意语言。而生诽谤。菩萨如是自处无知仰推如来。于诸佛法无不现知等随观见。如是正行无所违犯。虽无信解然不诽谤。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人所有染爱心。有嗔恚心自赞毁他。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摧伏诸恶外道。若为住持如来圣教。若为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欲令其未净信者发生净信。已净信者倍复增长。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说正法论义决择。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而不往听。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悚*页】堕懈怠所蔽。而不往听。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不觉知。若有疾病。若无气力。若知倒说。若为护彼说法者心。若正了知彼所说义。是数所闻所持所了。若已多闻具足闻持。其闻积集。若欲无间于境住心。若勤引发菩萨胜定。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不往听者。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说法师故思轻毁。不深恭敬嗤笑调弄。但依于文不依于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有情所应作事。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为助伴。谓于能办所应作事。或于道路若往若来。或于正说事业加行。或于掌护所有财宝。或于和好乖离诤讼。或于吉会或于福业不为助伴。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堕懈怠所蔽不为助伴。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有疹疾。若无气力。若了知彼自能成办。若知求者自有依怙。若知所作能引非义能引非法。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先许余为作助伴。若转请他有力者助。若于善品正勤修习不欲暂废。若性愚钝于所闻法难受难持。如前广说。若为将护多有情意。若护僧制不为助伴。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遭重疾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堕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自有病。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随顺令往供事。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者自有势力能自供事。若了知彼长病所触堪自支持。若为勤修广大无上殊胜善品。若欲护持所修善品令无间缺。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若先许余为作供事。如于病者于有苦者。为作助伴欲除其苦。当知亦尔。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为求现法。后法事故广行非理。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为宣说如实正理。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堕懈怠所蔽不为宣说。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自无知。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者说。若即彼人自有智力。若彼有余善友摄受。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知为说如实正理。起嫌恨心。若发恶言。若颠倒受。若无爱敬。若复知彼性弊【怡-台+龙】戾不为宣说。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先有恩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怀嫌恨心不欲现前如应酬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悚*页】堕懈怠所蔽不现酬报。非染违犯。无违犯。者。勤加功用无力无能不获酬报。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欲报恩而彼不受。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堕在丧失财宝眷属禄位难处。多生愁恼。怀嫌恨心不往开解。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堕懈怠所蔽不往开解。非染违犯。无违犯。者。应知如前。于他事业不为助伴。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饮食等资生众具。见有求者正来悕求饮食等事。怀嫌恨心怀恚恼心而不给施。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堕懈怠放逸不能施与。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现无有可施财物。若彼希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来求者王所不宜将护王意。若护僧制而不惠施。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摄受徒众。怀嫌恨心。而不随时无倒教授无倒教诫。知众匮乏而不为彼。从清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如法追求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随时供给。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堕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诫。不为追求如法众具。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有疹疾。若无气力不任加行。若转请余有势力者。若知徒众世所共知。有大福德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资身众具。若随所应教授教诫。皆已无倒教授教诫。若知众内有本外道。为窃法故来入众中。无所堪能不可调伏。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于他有情不随心转。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堕懈怠放逸不随其转。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彼所爱非彼所宜。若有疾病。若无气力不任加行。若护僧制。若彼所爱虽彼所宜。而于众多非宜非爱。若为降伏诸恶外道。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不随心转。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他实有德不欲显扬。他实有誉不欲称美。他实妙说不赞善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堕懈怠放逸不显扬等。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将护彼意。若有疾病。若无气力。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知由此显扬等缘。起彼杂染憍举无义。为遮此过。若知彼德虽似功德而非实德。若知彼誉虽似善誉而非实誉。若知彼说虽似妙说而实非妙。若为降伏诸恶外道。若为侍他言论究竟不显扬等。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可诃责应可治罚应可驱摈。怀染污心而不诃责。或虽诃责而不治罚如法教诫。或虽治罚如法教诫。而不驱摈。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堕懈怠放逸而不诃责乃至驱摈。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了知彼不可疗治。不可与语喜出粗言。多生嫌恨故应弃舍。若观待时。若观因此斗讼诤竞。若观因此令增諠杂。令僧破坏。知彼有情不坏谄曲。成就增上猛利惭愧疾疾还净。而不诃责乃至驱摈。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具足成就种种神通变现威力。于诸有情应恐怖者能恐怖之。应引摄者能引摄之。避信施故不现神通恐怖引摄。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知此中诸有情类多着僻执。是恶外道诽谤贤圣成就邪见。不现神通恐怖引摄。无有违犯。

  又一切处无违犯。者。谓若彼心增上狂乱。若重苦受之所逼切。若未曾受净戒律仪。当知一切皆无违犯。

  若诸菩萨。从他正受戒律仪已。由善清净求学意乐菩提意乐。饶益一切有情意乐。生起最极尊重恭敬。从初专精不应违犯。设有违犯。即应如法疾疾悔除令得还净。

  如是菩萨一切违犯。当知皆是恶作所摄。应向有力于语表义能觉能受小乘大乘补特伽罗。发露悔灭。若诸菩萨。以上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失戒律仪。应当更受。若中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应对于三补特伽罗。或过是数。应如发露除恶作法。先当称述所犯。事名。应作是说。长老专志。或言大德。我如是名。违越菩萨毗奈耶法。如所称事犯。恶作罪。余如苾刍发露悔灭恶作罪法。应如是说。若下品缠违犯。如上他胜处法。及余违犯。应对于一补特伽罗发露悔法。当知如前。若无随顺补特伽罗。可对发露悔除所犯。尔时菩萨以净意乐起自誓心。我当决定防护当来终不重犯。如是于犯。还出还净。

  复次如是所犯。诸事。菩萨学处。佛于彼彼素呾缆中随机散说。谓依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今于此菩萨藏摩呾理迦。综集而说。菩萨于中应起尊重。住极恭敬专精修学。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