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萨文等
诸佛现兴善权化物。群生瞻奉鄙惑消亡。虽法阐三乘戒□□□□□□钝开合有差。凡所见闻俱蒙胜益。此会事也时我□□□□爰及教授闍梨為劝道之主也。将使真风广扇佛日重明□□□谢之端土庶展听闻之福。于时开宝地竖金幢。香烟与瑞□□□□清梵共笙歌而合响筹称解脱顶戴受持戒号防非深□□□菩提藏种霑甘露。以抽芳觉树祥花。结香园之味果。以斯一一□□□□先用庄严。梵释诸王龙天八部。惟愿身光增益圣力冥□□念含生匡兹教法。使阴阳应序。风雨声和。稼穡丰登。人民乐业。又□胜福庄严圣神赞。伏愿寿齐圣石。命等灵椿。官寮善披无疆尊宿。福资有识。然后兵刀永绝。教迹流通。凡厥含情俱登觉道
布萨文
夫法王应现威振大千。法教兴崇弘通是务。况宣传戒藏。每月二时精守不逾福资家国。于是幢钟召眾奏梵延僧。香腾五云幡暉眾綵。总斯多善无限良缘即用庄严。上界天仙龙神八部。惟愿威灵潜卫圣德冥加。使日月贞明。阴阳克序。和风应节。甘雨顺时。四人有乐于安边。万里无虞于永岁。即愿法永扇释教弘敷。一切含灵俱登觉道
布萨文
夫窃见流沙一方緇徒累百。其能秉惠炬建法幢。弘志教于即时。竖津梁于来世者。岂非我教授之谓歟。故能使二部律仪策懃而不倦三□躅相继而无穷。布萨之法洗涤于烦笼。住持之功继明于动植。唯愿以斯自□无疆福因先用庄严。梵释四王龙天八部。即愿福德逾增威光转盛。消除疫癘利乐生灵。三边无变怪之忧。百穀有丰登之乐。又用功德奉资圣神赞普。伏愿明齐舜宇靡协尧汤。补恩惠于八方。亲鐱黎于一子。次用功德庄严我节儿上论。伏愿荣高往岁庆益今辰。此用庄严都督社公。惟福逐年长寿逾金石。然后散霑法界普及有情
罢四季文
夫佛日舒光无灾不遣。般若流演河福不臻。今者啟八龙之宝藏。开五印之真文。会二百之梵轮。于三旬而转诵者。则我当今圣神赞保。愿功德之端叙矣。伏惟圣神赞普道迈义轩。功超尧舜握图脚歷秉录匡时八表廊清广弘。十善家以别崇妙福特竖芳。因建四季道场。希万机永古。由是照自舟闕远今燉煌每岁修崇恒為常戒。今兹会者则春季之终毕矣。是日也无田初绿桃苑谗红。玉綵向终金言告罢。相此殊胜无疆福。因先用庄严
夫应化无方神用不倦。恩霑动植。福洽生灵。天中之天独擅其务。至于妙事岂足繁词。此瑞之兴抑有由矣。今则三春中律四序初分。絮拆南枝。冰开北岸。广法王之化迹冀弥千殃。扬大圣之辞荣悕臻万善。于是不局月殿。夜击霜钟受集緇徒。竞持幡盖列四门之胜会旋一郡之都城。像设金容。云非鷲岭。眉开毫月。花步莲宫。倾市倾城摇山荡谷。迦维厌欲岂用年哉。所冀四王护世百福。潜加搀抢扫于天门。疫癘藏于地户。庆云有世善色。凝空倒载干戈。修文偃武。总斯功德迴奉龙天八部。惟愿威光恒赫神力无涯。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又持胜福上资圣神赞普。唯愿万国纳贡四海来庭。宝歷恒昌。金石比寿。又持胜福庄严节儿都督。唯愿寿命逾远禄极万鐘部落。使官辽门传九戟。然后散霑法界普咱有情。赖此胜因咸登乐果
行城文
我法王之利见也大矣哉。故降神兜率现影王城。观妙色有苦于痈疮。骸宝住乃踰于宫闕。御四魔而登正觉。居三界而独称尊。神化难量叵能谈也。今者春阳今月地拆萌芽。鸟嚮含春风摇。抑于是豁开奈苑洞啟莲宫。金相焕烂于四衢。银毫暉舒于八极。隐隐振振如旋白饭之城。巍巍峨峨似绕迦维之闕。尊卑务集大小云奔。笙歌竞奏而揪留法曲。争陈而槽揆所冀百福被矣。千障云祛睹胜相兮获因。瞻妙色兮生福。总斯多善。莫限良缘。先用庄严。释梵四王龙天八部。唯愿增威力益神通。併妖氛驱疫癘。次持胜福奉用庄严。我当今圣神赞普。伏愿寿永固等乾坤六几宾四海。伏次用庄严节儿尚论麦及都督杜公為云為雨济枯涸。于明朝部落使诸官建忠贞于圣伐。然后上空穷空界傍枯十方。赖此胜因成正觉道
行城文
应化无穷作用不倦。恩霑动植福洽生灵。天中之天独擅其势。至于妙事岂足繁词。此会之瑞抑有由矣。今则四序将尽。三春肇来。送故纳新。除灾建福。冀清封垒保艾蒸黎。于是月殿不局霜钟。夜击爰集緇侣。悉索幡花出佛像。于四门遶重城而一匝儼然相好鷲岭云非焕烂。毫光莲峰降步倾城倾市荡谷摇山舍卫踰城岂用年矣。即冀四王护世百福潜加搀枪扫于天门。疫癘藏于地户。庶云布族喜色凝空。倒载干戈修文偃武。总斯功德迴施龙天八部。惟愿威光恒赫神力无涯。灾害不生祸乱不作。又持景福上资圣神赞普。惟愿万国纳贡四海来庭。宝历恒昌金石比寿。皇太子殿下游雷远震少海。长清夫人兰桂永芳。妃嬪神花献颂。又持胜福总用庄严我都督杜公禄极万钟。然后
行军转经文
夫诸佛兴悲无缘普备有情。见异感迹缘老故使归向者福逐。愿生轻毁者祸随心起。则知祸福自致非圣爱憎者与然。今此会转经意者。则我东军国相论掣脯敬為西征。将仕保愿功德之建修也。伏惟相公天降英灵地资秀气。岳山作镇谋略坐筹。每见北勇兴师频犯边境。抄劫人畜暴枆田苗。使人色不安峰飈数举。我国相慢然忿起。怒髮衝冠。遂择良才主兵西讨。虽料谋指掌。百无一遗。然必赖福资保其清吉。是以远啟三危之侣遥祈八藏之文。冀仕马平安永寧家国。故使虔虔一志讽诵金刚。济济僧尼宣扬般若。想此殊胜夫何以加。先用庄严护世四王龙神八部。愿使威光盛福力增。使西陈齐威北戎伏款。又用庄严行军将相。伏愿才智日新福同山积。寿命遐远镇坐臺阶。诸将仕等三宝抚护万善庄严。然后
转经文
我法王之利见也难可详焉。其有归依者果无不剋矣。然今啟龙藏宅一心击洪钟邀二眾者。其谁施之。则我国相论掣脯敬為西征将仕保愿功德之所建矣。伏惟相公乃何岳降灵神威动物咸恩。出塞曰抚俗安边。一昨春初扶阳作[萨/女]标桌人畜。由是大举军师併除兄丑。虽兵强仕勇。然福乃祸师。是以远杖流沙精祈转念。今者能事遐列胜福斯圆。总用庄严行军将相即体。愿使诸佛护念使无伤损之忧。八部潜加愿起降和之意。然后人马咸吉仕卒保康。各守垂永除征战。然后散霑法界普及有情。赖此方因咸登觉道
置伞文
夫除灾静难者莫善于佛顶密言。集福延休者事资于行城念诵。今者春阳今月寒色犹威。请二部之僧尼建白幢于五所者。其谁施之。时则有节儿都督為合邑黎元报愿功德之所建矣。伏惟节儿都督公平育物罄节安边。恐瘳疾流行灾殃条起。是以预修弘愿建竖良因。行城将殄于妖氛。竖幢用臻乎福利。今既能事备胜愿享。福长空量难比。以兹胜利先用庄严梵释四王龙神八部
置伞文
夫睹相兴善者无出于应化之身。穰灾怯祸者莫过乎佛顶心咒。然无身之身故现身而齐难。无说而说说心咒而持危。盛事之兴莫大于兹矣。今者燉煌之府内竖白法之胜幢。设佛顶于四门。使黑业之殄扫厥。今此会其谁施之。时则有二节儿岳牧杜公等。為城惶报安之所建也。唯节儿都督以虑燉煌西极境接北胡。跃马控弦寇盗无准。恐芆践稼穡百减衣食之源。九农匪登使万人坏罄悬之念。所以互相设计务在安人。若论护国匡邦无过。建斯幢伞。即冀除灾殃于不毛之地。併疫癘于无何有之乡。五穀无霜雹之灾。万品登人寿之城。先资是福奉用庄严圣神讚普。伏愿宝位永固金石齐年。四海澄清万方朝贡。亦持此善庄严节儿都督為霜為雨济枯旱。于明朝部落使诸官建中贞于圣代。又持是善亦用庄严。二教授闍梨。伏愿极拔殊苦超出轮迴。寿等寒松福如春草。然后薄霑动植遍及无疆。赖此胜因登正觉道
置伞文
夫延祥展庆必赖于胜幢。扫蘖除灾要资于儿力。故使善住闻其增寿。庆喜剋获本心。魑魅畏之逃刑。天魔怖而求救。大哉神儿。无得而称者歟。今属和风动物蛰户。将开幡盖俳徊緇伦肃穆者何。所谓耶时则有我节儿。尚论及都督杜公等。并乃养人如子忧国同家。恐妖氛肆恶于城中。品物屡遭于逆厄。是以三阳令月啟三福于释尊。四季初辰竖四门之利。总斯殊妙最上福田。尽用庄严梵释四王龙神八部。伏愿威光盛福力增。育黎无护军国。我圣神赞普。唯愿圣躬坚远。日往月来。宝住恒昌。天长地久。节儿都督松皇比寿。福庆相资。部落使诸官等。唯愿助理平和。惟清惟直。然后四时顺五穀登。百殃除万祥集。般若神儿诸佛所师。大眾□城一切普诵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是大智精进善巧。证无言法获妙辩才。是处非处不相违反。善调身心具诸解脱。常游三昧不舍大悲。惭愧为身智慧为首。多所饶益如大宝洲。了知诸法善不善相。不著文字而有言说。于真俗门洞达无碍。深明实际不住其中。
天地八阳神咒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毘耶达摩城。寥廓宅中。十方相随。四众围绕。尔时无碍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而白佛言。世尊。此阎浮提众生。递代相生。无始已来。相续不断。有识者少。无识者多。念佛者少。不念佛者多。神通者少。不神通者多。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交素篆。分途列道。门张户设。既昧断惑之境。未接息言之路。讵能探神测妙。苞总无边。有圣将应。灵因旷远。志遗发肤。施单城国。及繁星驻彩。夕马腾空。出四门以结念。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俱焰弥国金刚山顶。遍观十方皆如火色。尔时如来即嘘长叹。普视众生都无差途。善哉众生当何所救。思惟已讫。一切诸佛世界。及诸菩萨境界。上至三十三天。下至十金刚际及魔宫殿悉皆震动。其时即有过现未来一切诸佛。应念正思。复有诸菩萨等。住自心中而复不动。
(一)第一分初大本经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花林窟。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时。诸比丘于乞食后集花林堂。各共议言。诸贤比丘。唯无上尊为最奇特。神通远达。威力弘大。乃知过去无数诸佛。入于涅槃。断诸结使。消灭戏论。又知彼佛劫数多少。
(一七)第二分清净经第十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缅只优婆塞林中。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时。有沙弥周那在波波国。夏安居已。执持衣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如来加持广大金刚法界宫。一切持金刚者皆悉集会。如来信解游戏神变生大楼阁宝王。高无中边。诸大妙宝王。种种间饰。菩萨之身为师子座。其金刚名曰虚空无垢执金刚。虚空游步执金刚。虚空生执金刚。被杂色衣执金刚。善行步执金刚。住一切法平等执金刚。哀愍无量众生界执金刚。那罗延力执金刚。大那罗延力执金刚。妙执金刚。
イ 子生人。向此星下生。禄食黍。有厄宜供养此经及带本星符。大吉。ロ 丑生亥生人。同向此星下生。禄食粟。有厄宜供养此经及带本星符。大吉。ハ 寅生戌生人。同向此星下生。禄食粳米。有厄宜供养此经及带本星符。大吉。ニ 卯生酉生人。同向此星下生。禄食小豆。有厄宜供养此经及带本星符。大吉。
南谟啰哆那怛啰夜耶南谟阿唎耶阿弭哆婆耶怛他孽多耶南谟阿唎耶跋嚧吉帝失筏啰耶菩地萨埵耶摩诃萨埵耶摩诃迦嚧尼迦耶怛跌他唵阿慕伽钵啰底喝多[合*牛][合*牛][口*半]吒娑婆诃 如是所说不空陀罗尼自在王咒。即是一切秘密神咒之主。若有人能诵此神咒成就之者。即能通达一切神咒。但是咒法所有事业皆得圆满
护身命经 界比丘道真 佛说救护身命经济人疾病苦厄 尔时佛在娑罗双树间临般涅槃时。舍利弗阿难及无量无边诸大菩萨诸大弟子一切诸天皆来集会。佛还正坐告阿难言。吾当入般涅槃。我灭度后五浊恶世中。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是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的。后汉是指汉朝的东汉时期。汉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又称为后汉。本经的翻译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经》之后,遇到
如来佛性有二种:一有,二无。所谓恶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这都叫做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