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联语

  二十二、祖意西来,一苇渡江云月冷;玄风东播,五灯映地水天长。(广东 南华禅寺祖师殿)

  这是广东南华禅寺祖师殿的联语,过去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曾在这里驻锡弘化。说明了达摩祖师「一苇渡江」,把禅法从印度传来中国。「玄风东播,五灯映地水天长」,到了佛法东播,禅法普及之后,又「一苇渡江」回到印度。所以过去的祖师们,只求把道传播开来,不留一丝痕迹。

  二十三、东土耶?西土耶?古木灵根不二。风动也?幡动也?清池碧水湛然。(广州 光孝寺风幡堂)

  这是描写六祖惠能大师论道的对联。六祖惠能大师过去在广州的法性寺(即今光孝寺)论「风动幡动」,他说了一句:「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动!」让人感受到出语不凡,从这里可以看出禅师对外境的观点,是返求自心,而不是停留在表相上。如果能去除内心的差别妄想,就能体会禅心,证得涅槃寂静。

  二十四、吃现成饭,当思来处不易;说事后话,唯恐当局者迷。(高雄 佛光山檀信楼斋堂)

  这副联语不只出现在佛光山的斋堂,丛林里有不少斋堂都引用这一句话。

  「吃现成饭,当思来处不易」,即所谓的「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每一顿饭,都是经过农夫耕作、工人製造、商人贩卖,还要结合水分、土壤、阳光、空气等因缘、力量,当我们在吃饭时,怎能不感恩惭愧呢?

  「说事后话,唯恐当局者迷」,这是警诫我们平时说话要谨言,不要閒谈他人是非,以免招来纷争,提醒自己要多替人设想。

  这两句都是修身之道,前者要我们饮水思源,后者要我们反观自在

  二十五、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恆念物力维艰。(高雄 佛光山百人碑牆)

  这副联语说明做人要「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当日用充足,拥有衣物的「半丝半缕」,也要经常体念「物力艰难」,到了没有得穿的时候,即使破布都很宝贵,它可以御寒保暖,因此拥有物资的时候,就要好好爱惜。

  二十六、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斋堂)

  「五观堂」,就是斋堂。进入斋堂,要「食存五观」: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不生瞋爱);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五观若明金易化」,吃饭时要心存这五种观想,不能不明白。如果能明白,即使是黄金也能消化。

  「三心未了水难消」,三心,即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如果这三心不明白,一杯水都难以消受。

  这首偈的用意,主要是说明一个人在参学时要有道心、自觉,要能悟道,能进步。

  二十七、试问世间人,有几个知道饭是米煮?请看座上佛,亦不过认得田自心来。(四川 宝光寺斋堂)

  这一副联语也是警示大家,吃一碗饭「当思来处不易」。

  一粒米从哪里来?从众缘结合宇宙万有,如空气、水分、土地、阳光等,才能成就这一粒米。接下来还要经过商人的贩卖、人为的烹煮、行堂、服务的人送到我们面前,我们才能受用。吃一口饭就等于吃一个虚空,这是很不容易的。

  二十八、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某寺 郑板桥题)

  我想,写这副对联的人可能过去到寺院曾受人冷淡,就写了这几句话,来讽刺这间寺院的客堂知客师。

  有一位自称「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先生到寺院游览,知客师不知他的来历,只是轻描淡写的说:「喔,坐啊!」接著招呼茶房:「茶!」

  之后又问他「从哪里来?」

  「从京城来。」

  知客师一听,才惊觉他的身分不凡,赶紧招呼「请坐!」「泡茶!」

  接著又问他,在京城做什麽、什麽地位。

  知客师一听,赶快又改口:「请上坐!」「吃好茶!」

  郑板桥要走的时候,知客师请他留副对联纪念,于是郑板桥下笔写道:「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的偈子。

  看起来是讽刺,其实这是当然之道。对一般普通的人士,还要行什麽大礼?一般的「坐」、「吃茶」就可以了。如果今天是皇上宰相、国外来的贵宾,就需要泡好茶,隆重招待。因此这个世间,什麽人要招待什麽才合理?各种礼节各有分寸。

  对于重要人士,不给予隆重接待,对于普通的人事,反倒夸张应对,这就是不明事理,因此我认为这位知客师才是真正的通情达理。

  「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人间本来就是如此,「差别中有平等,平等中示差别」,这才是真平等。

  二十九、客到寒山,谨防当头一棒;僧来林下,却要喝尔三声。(成都 昭觉寺客堂)

  这副联语是禅门的棒喝。一个人到丛林参学,最好的待遇不是喝茶、请坐,而是棒喝,那才是把你当作人物,把你视为有禅悟、有道之人。所以一个初学的人来寺院,对于棒喝,无需挂碍。

  三十、大叩大鸣,小叩小鸣,普觉梦中之梦;一声一佛,千声千佛,遥闻天外有天。(云南大理 崇圣寺钟楼)

  叩钟「大叩大鸣,小叩小鸣」,这是很正常的道理,从这许多正常的道理中,要想到它的不平凡,从这个不平凡当中再去深入。佛号「一声一佛,千声千佛」,其实一心无量佛,无量佛都在一心。从这许多句子当中去推敲,无非是要把宇宙万有与大小融和、与多少融和、与有无融和,把这个虚空与自己的心都融和在一起。

  三十一、剪一片白云补衲,邀半轮明月看经。(兰州 白塔寺僧舍)

  这一副联语很诗情画意:「剪一片白云补纳」,将一朵云摘来下补纳衣服,「邀半轮明月看经」,把月亮拿下来当灯来照、看经。偈里的意境、想像力都很优美,所以过去的文人、禅者有了禅,文学再加上禅,彼此可以相辅相成,真是美不胜收。

  三十二、一尘不到菩提地,万善同归般若门。(南京 鸡鸣寺)

  鸡鸣寺位于南京玄武湖边,过去是梁武帝三次捨身出家的同泰寺,所谓「鸡鸣早看天」,现在称「鸡鸣寺」。

  这一副对联的大意是:一个人到了菩提地,哪怕是一点善事,最后都是回归到佛法般若、回归到智慧、回归到性海。

  三十三、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迷人。(浙江舟山普陀山普济寺)

  「暮鼓晨钟,惊醒世间名利客」,世间种种的权势、利益,都能回头吗?「经声佛号,唤回苦海梦中人」,真的人人都能觉悟、梦中人都能惊醒吗?

  佛教的联语,用简单的几句话就能劝世、就能予人开导,让人当下就能得到一个指引,那几句话的力量是很大的。如果能经常熟记这些佛寺对联,名山大川就活在我们的心中,就能与诸佛菩萨生活在一起。

  佛寺联语不仅止于前面谈到的这几十个,每一座寺院都有好几副对联,全部加总起来,总不下有数百、数千,甚至上万副。因此奉劝各位参学旅游的大众,到各个寺庙参访时,不要忘了参观这些对联,这些联语不但是佛教徒要重视的法宝,尤其僧门的比丘比丘尼,对于自己寺院的瑰宝──楹联对联,更要时常去记诵、宣扬。

  摘自:星云大师《僧事百讲3》

  文章转自:佛光山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