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生有分第一集 妙莲老和尚
朝阳升起了 释修如
记灵岩山寺二周年万人朝山暨大雄宝殿动土奠基(七十七‧十二‧十五)
坐中兴号到埔里总站下车,向左沿着中正路前行。越过市区和田陌,不远的前方有一座景色秀丽的山,和山上造型优美庄严的灵岩山寺。
沿着山路上行,美丽光明的平安灯在风中轻摇,欢迎您的光临,伴着您直上寺里的佛堂。尤其在这岁末年初的冬夜里,数千盏的光明灯把灵岩山寺妆点得格外堂皇华丽,喜洋洋,暖洋洋,烘化了一路上的疲惫和风寒,只感到无比的温暖与慰安。
观音殿已初具一楼规模,它的全部高度相当一般十层楼。硕大的圆柱挺立在四围回廊;从可见的外观,不难想象未来的观音殿将如何的雄伟壮观。它将建为三层;一楼供奉海岛观世音菩萨;二楼是华严殿,内供华严三圣;三楼是藏经阁,内供不同版本万卷大藏经。
在观音殿的正前方,顺着山的地势向下是「总务堂」,它的屋顶是宽阔的平台,正好接连着观音殿前的广场。(总务堂,今已预定为大斋堂。)
为了提供近万人的歇息、饮食,暂将总务堂布置为大斋堂。壁上挂着诸山长老、政界首长、地方耆宿等赠送的贺联喜幛。彩球花圈布置得充满喜庆气氛。大斋堂的前方有一片更大的场地,就是即将动土的大雄宝殿预定地。
场中央耸立着高大的牌楼,上面写着:「埔里灵岩山寺大雄宝殿动土奠基」字样。万国旗从顶端向四方伸展,如同千百位穿著花衣裳的童子,挥舞着欢迎的小手,各界护法居士供设的花篮很庄严的摆满了广场四周。
靠左方挡土墙边有十多块壁报看板,那是本山四众弟子分组赶制的成绩,琳琅满目,雅俗共赏。小沙弥们的集体创作最能表现特色,清新可喜又不落俗套。从两块壁报中充分表达了小心灵对未来的宏大抱负和悲愿,也展现出他们内在蕴育的良才美质。
这些天来,小沙弥们的表现实在可圈可点,深获全山人人的称扬。莲友们也最疼他们,时常拿礼物供养这些可爱的小师父。小师父们很惜福,也很懂得施舍的意义;他们把心爱的音响、随身听、照相机、珍贵的念珠、佛像,乃至日常用品、食物,悉数捐出来举行义卖,希望将义卖所得作为观音殿的建设基金。众莲友感于他们一片赤子之心,纷纷慷慨解囊,好多人只管付钱,却不肯拿走义卖品,真是菩萨心肠,功德无量!
大寮是烹煮饭食的地方,原本十分宽敞的,今天却拥挤不堪,各地送来的食品菜蔬堆积如山。发心帮忙的人也特别多,洗洗、切切的景况犹如走进了果菜市场,也难怪啊!要准备上万人的三餐,其消耗量是很惊人的,着实忙坏了我们的典座-修贯师。李最菩萨也最发心,让每一位贵宾吃得法味十足,功劳不可抹煞。
一月二十一日,前一天的傍晚,埔里镇由体通法师领导的普贤净行会的莲友领先朝到山上,拉开了万人朝山的序幕。此后一阵接一阵的「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由山下传上山来,一波又一波的人潮涌向念佛堂前,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不同的脸上刻划着同样的诚敬与法喜。
大殿前灯火辉煌,老和尚,我们的大家长-妙公上人领着众人唱忏悔偈、三皈依。有人感极而泣,有人号啕失声,热泪满襟,流下感恩和忏悔的泪。
老和尚提高了嗓门儿:「诸位,诸位大居士、大菩萨们:大-家-好!」「阿-弥-陀-佛!」众莲友齐声高喊着圣号。上人接着说:「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大家远道而来,天气这么冷,偶而有风又有雨的,一路上又有泥垢沙石,诸位不畏艰辛虔诚地朝山,这与在殿堂里的温暖舒适,地上还铺着厚厚的地毯,如何能相提并论呢?我向诸位表示由衷的赞叹。像这样的朝山礼佛一拜,岂只是罪灭河沙呢?应该是罪灭『海』沙啊!」「念佛要具足信、愿、行。以至诚心老实念佛,靠着弥陀慈父的大弘誓愿;人人念佛成佛,往生有分。祝福大家增福增慧,同生西方极乐世界!」此时众人的心更热烈了,跟着老和尚高唱回向偈:「朝山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剎。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老和尚笑开了,众莲友也笑开了。笑眼中有泪光闪闪,把双手紧紧的合着,拥向老和尚顶礼又顶礼,瞻仰慈颜畏爱兼抱。
「老和尚慈悲,请给我的孩子加持一下吧!」慈祥的摸摸孩子们的头,母亲们就感到无限的荣宠和满足。上人蔼然地笑着迎向众人,每个人都感受到他的慈悲,让多苦多恼的心灵得到温馨的抚慰。
夜,更深了。在山下,民家的灯火眨着寂寥的眼,此刻的灵岩山上却是万头钻动人潮汹涌着,大斋堂里食物供应不绝,食客们川流不息。赠送结缘品的摊位上有佛书、佛像、念珠、贴纸等,随缘赠送。我们特别准备的大悲水也供不应求。「师父多给我两瓶吧!我要带给我的父母、我的孩子、我的兄弟、我的亲友……」。「真对不起呀!需要的人太多了,数量有限,每人只拿两瓶好吗?」可是,仍然有人拿走十瓶八瓶的。恒顺众生嘛!让每一位莲位满足欢喜是我们的心愿。一夜之间数千瓶的大悲水全被请完了。忘了疲惫,忘了正在深宵熬夜,依然精神奕奕地。
子夜过去了,凌晨二点四十五分,香灯师打板了。早课三时正开始,今天上殿的人特别多,好多人站在殿外,有人说:「从未曾如此深刻地感动过。」在这众人皆睡、我独醒的凌晨,在这凉风习习、岚雾漫漫的山中,人生难得有几回?
事实上,山上的四众弟子三时起身上殿是常规,早已习惯成自然。佛陀也教诫弟子们,应于初夜后夜精勤于道业。应淡泊欲染,减少睡眠,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岂能把宝贵的命光在五欲之中空过?
朝阳升起了万丈金光,连日来的多云细雨,今天竟出了个大太阳。晴空如洗,四周的山峦显得特别青翠,白云朵朵悠闲地在山间漫步,空气分外的清恬,张开双臂深深地吸口气,心情好舒爽。
九时整,动土典礼要开始了,主席台上列席的有诸山长老、各界首长及地方耆宿,场中列队的有全省各地的献供队伍及信徒代表;台北佛教同修会的代表是清一色的男众居士,黑海青黄肩带,标志鲜明,予人以刚阳之美感。穿著玫瑰色锦缎印度装的菩萨,是台中紫莲精舍的代表。代表高雄地区的莲友则以蓝白两色搭配别致的罗马装出场献供。队伍整齐地排列着,观礼的来宾密密的围在广场四周,从高处下望形成一幅美丽的图案画面,非常庄严。
身披黄袈裟的引赞师排成两列纵队迎请老和尚进场了。颇有大将之风的游正华居士,他指挥若定,以特有的宽厚宏亮的音声宣布大会开始,鸣炮后维那师举腔:「杨枝净水,遍洒三千……。」在众人齐诵大悲咒声中,老和尚手持净水杨枝绕场洒净。红祖衣在阳光下耀眼夺目。今天上人的气色特别好,法相庄严。他高举圆锹向空说偈赞曰:「手把金铲向空扬,此山圣地最吉祥;今日阳光照大地,灵岩道场万代昌。」数千莲友报以热烈的掌声,南投县议长、秘书长、高市民政局林局长偕同夫人公子都莅临致贺,赞扬慰勉有加。年高德劭的高市名绅-陈启清老居士也远道赶来热烈参与并起立致辞:「我看到南投县地方首长及护法大德热心的护持灵岩山寺,我以佛弟子的身分向各位长官及护法大德表示十二万分的感谢和敬意。妙莲老法师曾经在香港闭关二十年,我从来没有见过闭关那么长久时间的法师,真是了不起!现在的灵岩山寺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有这样的发展,实在是因为老和尚戒德庄严,有大慈悲心,才能深获广大信众的热诚拥护。今后请大家多多发心护持,使灵岩山寺的建设早日完成,来达成老和尚造就僧才,广度众生,弘扬净宗念佛法门的心愿。」
我们的大雄宝殿之所以能提早动土奠基,实在要大大地感谢本山的大护法-慧信居士,上人在现场特别向大家介绍说:我初步来台湾,缘起于倡印大智度论,等大智度论推出以后,又有各种因缘之凑合使我留在台湾,又来到这天时地利最宜人的埔里创建了灵岩山寺。我常感叹因缘之不可思议,本来,我根本没想过要出来开山建道场,只一心想老实念佛求生西方,而后发愿往十方世界去度无量无边的众生。为因缘所牵,我也只好随缘而住。我希望以昔日大陆苏州祖庭-灵岩山寺大丛林为张本,建立一个道场广大,僧才众多,沿袭古德宗风,承续印祖法脉的道场。我本一介贫僧,那来这么多的钱做这么大的事呢?但我一切信赖观世音菩萨必定会慈悲护念我的一片丹心,助我满意之力。昔日印光大师一向主张『一佛一菩萨』,就是要人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和『南无观世音菩萨』。我常向观世音菩萨祈求,度福慧大护法来助我。果然是广大灵感,先后有慧根、慧念等许多福德善根深厚的居士护法,合力促成了现在的灵岩山寺。
观音殿一楼已灌浆完成,总工程费约八千万;此三层式的殿堂高度相当于一般十层楼,预计在三年之内完工,经费不足,尚待筹措之中。大雄宝殿工程更为浩大,是观音殿的三倍有余。占地四千五百五十二坪,工程费初估二亿余元,若以目前观音殿工程的进度衡量,我们的大雄宝殿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实现。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又一次示现了不可思议的灵感;慧信居士的适时出现,独自发心承建大殿,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所谓不思议的事,要有不思议的人。像这样大智慧、大善根的居士,千万人中难得其一。」场中响起一阵阵欢喜赞叹之声,久久才归于平静。
十点半午前大供,灯烛鲜花钟鼓梵乐,满堂嘉宾庄严肃穆,南、北、中三区代表,每队四十八人依序供佛,仪表庄严,莲步轻盈,虔诚的献花、献香、献果,还有三德六味酥酡妙供。游居士的三宝歌,及男女声合唱的赞僧歌,让在场的众人热泪满襟,感恩无限,法喜无量。
信徒们双手捧着红包争着要供养老和尚,队伍排得好长好长。「南无佛陀耶,南无达磨耶,南无僧伽耶……您是我们的导师,您是我们的真理……我皈依您…… 我信仰您……。」歌声是这么的感人,场面如此的温馨,眼中含着欢喜的泪。一位第一次接触佛法的青年不禁感慨地说:「佛法的力量真是不可思议!」要供养的人太多了,只好把午斋时间延后。老和尚面前的红包堆得像一座小山;其实他何曾动用过其中的一块钱呢?总是从左手接过来,再从右手交给寺里出纳人员,悉数用在观音殿的建设之上。会后大堆的莲友又争着和老和尚拍照。我们的师父可真够累的啦!仍然笑容满面地对着镜头,事后又高声地领着大家念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佛……佛……。」
此次活动,台湾南北各地总共有一百多辆的游览车驶来埔里镇,小型的私家车辆更是不计其数。沿途的交通指挥调度,车辆停放的安排等是一件很艰巨的工作,幸而埔里高中的赵主任,利用星期假日牺牲奉献、热心协助,他发动了一群默默行善的大菩萨们,以最高的智慧和效率,使得交通畅行无阻,大小车辆停放得各安其位。朝山活动的进行圆满,应居首功,值得在此提上一笔,表达全山上下由衷的敬意。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好戏开锣了,也有收场的时候;繁华过去了,一切又归于寂静。兴水月道场,作梦中佛事;度尽一切众生,实无一众生可度。且记取些许吉光片羽,或可在这虚幻的世象上,悟得点滴佛法的真谛。
如果有缘,欢迎您来灵岩山,我们长年都有佛七共修,每个人都喜欢聆听老和尚的开示。泠热适中的气候,青青的山,霭霭的云,风景秀丽的环境,还有善良有礼的众莲友,每个月至少一次的聚会。灵岩山寺有太多令您流连忘返的特色,希望您亲自来宝山探宝且满载而回,阿弥陀佛!(转载自福报)
《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超古超今,诚为传家至宝。全书共分四部,包括戒杀之书《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欲海回狂》;《阴骘文广义》;《西归直指》。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归直指》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住在乌敏岛时,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处理,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隔天,当我把门打开时,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之后四处查看,却发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
现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总是吵架,就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的业所招感的。对于恶语伤人这种恶业,有的人会拿直爽来做挡箭牌,还有的人会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说“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吸烟,我们是不允许吸的,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比如我们这种五辛,吃肉吃五辛,这些扰乱心性,断大悲种性,我们修学菩提道,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萨戒里规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许。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东西,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南无阿弥陀佛,师父吉祥,请问师父,牛奶和鸡蛋是素食吗?就是说吃素的人能食用这两种东西吗?
很多同修由于对本分的认识不到位,所以在生活当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痛苦以及灾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职位以及相应的本分。有一句话: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我们过往烦恼不断,证明我们没有好好落实本分,完善本分。我们来学佛,学做什么?
佛法从恭敬中求,当我们对学习佛法生起真实的恭敬心,谦让心、忍耐心、顺从心将会随之生起,远离高傲,远离懈怠,远离忿恼,于诸违顺境界心得安忍,柔软轻安,于诸善法精进修行,于诸不善努力断除,少欲知足,正念无常,这样学修我们的心就能逐渐得到调伏与安乐。
一位老居士讲:“我从小在祖母身边长大,祖母平常说的最多的两句话就是:‘好了别人是好自己,有东西给别人是自己得利益。’我从读书到工作,这两句话就是我的座右铭。祖母活了101岁,在她临终时,我对她老人家说:‘祖母,谢谢您!教给了我怎样做人。’”
现在很多人有死亡焦虑,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把生和死看得非常实在,就会在生的现象上产生自性见,在死的现象上也产生自性见,以为死亡就是一切的终结,于是贪著生,恐惧死。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就是通过对生死轮回的观察而觉悟。生命就像河流,遵循无明、
处理不善心的方法,我在这里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首先你要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真正的朝自己心里看。要承认自己的烦恼:我的贪欲心、嗔恨心,甚至于我的愚痴:我不了解,有些东西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是对是错,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你要如实地承认它们的存在,
古人尝有言:衲子风格凛然,有古人之风。古人之风从何而来?就是从这八个字而来:动用举措,必稽往古。这就有古人之风,要是没有古人之风呢?那就是流俗阿师的样子——行,不像个出家人;说话,不像个出家人;思想,不像个出家人。
寿量圆满即健康长寿:因为往昔种下的善业感得长寿果报,得以长久住世。又因为长寿,才有更多时间内修外弘、自利利他,长时间地积累福德和智慧资粮。那么如何感得寿量圆满,身体健康的果报?如果光是长寿,活了九十岁,但一天到晚在生病,那还不如短一点,所以
学习打坐,就要好好就近寻找正规寺院觅善知识,按照经论中的来,不可以想当然地坐,不可以道听途说地坐,更不可摸着石头过河、试试看再坐。须知外道也打坐,练气功的也打坐,乃至邪教也打坐。如果在家真想坐禅,不妨认真读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楞伽经》中说,譬如巨大的海水波浪,这是由猛风所吹起的,洪水波涛鼓动着冥壑,从来没有断绝的时候。我们的藏识就像大海一样,宽广而又包容万千,由于境界风所吹动,所以才有种种诸识波浪,腾跃而生起。我们的心就像大海一样随着外界的风的吹动,掀起各种各样的波浪
傲慢则无礼。偏见则自私。傲慢与偏见的人,其实就是强烈自我意识的人。说才智,很可能是绣花枕头。说修养,势利有余的攀附者。佛法中说:贪、瞋、痴最强烈如火炽盛之流;于财、色、名、食、睡最具占有欲的代表性人物;心念中充满了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