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诵经有摄受力?做个佛法吃货、灵魂诵经者

宽见法师:如何诵经有摄受力?做个佛法吃货、灵魂诵经者

  为什么我们有些人读了佛经没有摄受力,为什么师父诵经有摄受力?这里的奥妙,今天我就传法。

  我们都说诵经好,却诵不出欢喜来,所以诵着诵着就没劲儿了。念佛也说念佛好,但是念不出欢喜来。其实,不是诵经不好,也不是念佛不好,是你不会诵、不会念,打坐也是一样,甚至做任何事情都是一样的。你没有欢喜,好像干工作完成任务似的,好像是给谁诵似的,没有办法感动人,更没办法摄受人。

  佛法不是知识,佛法一定要有受用。为什么现在有很多吃货?他对吃就很受用。不要以为自己会修行,一天到晚瘪着个嘴,阴着个脸,你说你修行,我说你是个“忽悠”,你把自己忽悠得还以为自己是个大修行人。

  有些学佛人让人一看就生无可恋,让人对佛法完全产生不了任何信心。你说学佛好,那我怎么看你这亏那亏,肾亏、心亏,全部都亏呢,我怎么就感觉不到佛法好?——不会修。

  佛法不是要去掉情执吗,那人是应该是要有感情,还是没有感情?说有感情也对,说没感情也对,关键是对什么有感情。人都是感情动物,你要摄受别人,你必须得有感情,没有感情你是块木头。我们现在已经很木了,我们不缺木头,一天到晚已经见到很多木头了,每天都宅男宅女宅在房间里头。

  高僧大德哪个没有感情?什么叫慈悲?慈悲不是一种感情吗?你见到什么都是一副面孔,跟雕刻出来的一样,怎么能感动人呢?你见到苦,你也一副木头脸,见到别人快乐,你也是一副木头脸,你能摄受人吗?佛法一定是饱含着慈悲!饱含着感情!饱含着关爱!

  读经也是一样,为什么你不能摄受人?你没有感情。你一定要带着感情去读,要进入角色。你就一个调,怎么能摄受人呢?你看那些著名的歌唱家演唱时那种忘我的状态,有一个蒙古族歌唱家叫腾格尔,他唱的那首《天堂》,是把他的感情注入进去才能感动人。为什么叫灵魂歌者?因为饱含慈悲。

  你要做一个灵魂诵经者,必须要把感情注入进去,我们时时都在演戏。记住我们诵经要有代入感,要演其中的角色,要进入经典当中。你不进入经典当中,你的诵经没有灵魂,没有阳气。真正会诵就像唱歌一样,是有灵魂的,你能感受到它的灵魂。

  你是一个学佛人,必然是喜欢诵经的。经典就是粮食,我是个吃货,我要吃什么?我要吃法宝!一天不诵佛经就像浑身过敏,就像有些人天天想下馆子。我们是病人,经典是药。诵经不是调的问题,和你的嗓子没有什么关系,要用心读,要让人能感觉到你的心。

  我们作为佛教徒一定要有宗教感情,要有情怀,没有宗教感情你的信仰是不坚定的。我们学佛要不断地加深自己的宗教感情。佛法不是无情的,你要对法产生感情,你要代入进去,你要艺术化。

  你们听过体慧老和尚敲地钟吗?体老敲地钟绝了。体老是一个满怀感情的人,他敲起地钟来怎么敲都是一首歌,敲得让人法喜充满,他是用他的心通过法器来传达感情。我们敲法器也是一样,没有感觉敲的法器就没有灵魂。各位,你诵经没有灵魂,敲法器也没有灵魂,走路也没有灵魂,就是个行尸走肉。

  有些人说为什么我就不喜欢诵经?你没宗教感情。如果没有宗教感情玄奘大师怎么会西行取经?如果没有宗教感情这些高僧大德怎么会每天不知疲惫地去利益众生?没有宗教感情的人他的信心就很容易退,他就会懦弱、怯懦、畏惧。为什么我们一天到晚没劲儿、没有动力,所谓的“佛系”?因为你没有感情,都死掉了。

  但是宗教感情不是俗情,你要对法产生感情。记住,必须围绕着法来产生感情!一天到晚世俗的亲亲爱爱,你爱我我爱你呀,没有用的,那个就是轮回。你要对法产生感情,这种感情要从经典当中来,你理解得越深就会越有感情,你会被感动。这涉及懂不懂的问题,你先读浅显点的经典。如果你喜欢读经,那天天读得……十几年前,我在中国佛学院的时候,一个人读经读得那叫飘飘欲仙,鱼子都敲飞了,哪用别人去催你做什么任务呀?以法摄持、以法为重,你一定要把感情读出来。

  要加深、要培养我们的宗教感情。一个没有宗教感情的学佛人不是一个真正的学佛人,他一定是站没有站相,坐没有坐相,让人感觉是没有灵魂的。各位,拜托做一个有灵魂的学佛人。有了灵魂之后,干什么都是有灵魂的,诵经有灵魂,讲话也有灵魂,有感情的,你能感受到他的慈悲。

  你没有灵魂怎么治抑郁症?怎么帮助人呢?现在人都很痛苦、很烦恼,他不需要木头,木头帮不了他。很多人有邪见,什么叫邪见?以为佛法是没有感情的——错了。佛法就是慈悲大爱,它是对众生大爱的感情。没有感情的人说:“我遇见都是空的。”错了。你既然是空为什么就不能有感情呢?你既然空就能千变万化,真空妙用啊,你就能产生大爱。所以经中自有黄金屋,经典当中有一切。

  为什么你没有力量,为什么你亏呀?你只要一读经就有力量了。但是得会读,你如果不会读就是个任务。“今天是地藏圣诞就得读经,读经就读呗”,这是任务。今天不安排你吃饭,为什么你要吃?你能不能做一个吃货,吃佛法的货?你要做一个有灵魂的学佛者,不能感染人的东西都是没有灵魂的东西,不管是唱歌也好诵经也好,不管是演什么小剧场也好,没有灵魂的东西说句老实话都挺浪费的。你如果有灵魂你随时都在演戏,演一出好戏,度化众生的好戏。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会修行,都有自己修行的方法,但我告诉大家,修行不是那么简单。如果你会修行现在一定是经常处于欢喜状态,见到众生就自然生起慈悲。没有的话,你就不会修行。

  让你一个人读一天佛经,你累不累,有几个做得到?2017年天宁寺大众阅藏,把整个大藏经分13个坛,21天读一遍。那时候出家人也不是很多。有一个坛从外面来了一位挂单的出家女众。本来是先由两位出家男众领诵,结果念了一天嗓子受不了了,就对这位出家女众说:“要不你来诵吧。”这位女众说:“我从没带过呀,我行吗?”结果让她一带,好家伙!刹不住了,一带带21天,越诵嗓子越亮,感情出来了。感情出来怎么会累呢?有些女众一天到晚话不停嗓子不也没哑么?你们找人聊天“呱唧呱唧”一天也没见你们嗓子哑呀。诵经诵得嗓子嘶哑了是因为你没有感情、没有灵魂。诵经是给你补充能量的,还真不是耗散能量的。

  下一次我们放放体老的敲地钟的视频,网上都找得到。你看体老敲得那真是毫无拘束,自在。我们敲得真的是没有灵魂。法器是有灵魂的,各位。

  有些人有邪见,以为佛法就是无情没有执著的——错了,真没有执着你就能千变万化了。你不能变化就是有执着。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笑笑得起来,哭哭得出来,该哭就哭,该笑就笑,坦坦荡荡屹立于天地之间,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塞于天地之间。

  我看人看得多,通过眼神我就知道你的一切。有些人眼神是没有灵魂的,是冷漠的、抑郁的、焦虑的、畏惧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啥都告诉我了,装没有用的。我告诉你,在我面前你真装不了。所以你不如不装,明人不说暗话,你说:“没有,我啥问题都没有。”无所谓,你爱说啥说啥。你装不了,你伪装不了自己的眼神。

  由于不具备正见,就导致我们行持、语言都出问题,导致对佛法没有好乐感,不欢喜。当然每个人出的问题不一样,有些人对佛法没有感情,对世俗可有感情了,什么情情爱爱,有些人喜欢挣钱,越多越有动力;有些人是有感情,但不对佛法有感情;有些是对人有感情,对人有感情就会产生分别心,就会有亲疏,就会产生烦恼;有些人是对啥都没感情。

  就说诵经吧,教大家怎么诵经——一定要有代入感,进入到佛经当中去诵读。我告诉大家经中什么都有,什么药都有,想发财,读经;抑郁了,读经;自卑,读经……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你要热爱,要把你的感情注入进去,但感情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的,感情也可以是深沉的,也可以是恬淡的,不一定都是嘶哑地喊。你随便怎么诵,经典都妙不可言。

  这一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非常重要,号称是佛教的小百科全书,里面内容非常丰富,尽管读不太懂,你也可以泛读,也可以精读。就这一段,就像演戏一样,你要酝酿、咀嚼,反复地咀嚼,好有滋味,做个“吃货”,哎呀,真好吃啊!大家不要只当个听客,也希望你当个思客、当个行客。

  我看到有些学佛人越学越抑郁,脸上没有爱,没有感情,没有欢喜,见了人都像别人欠了他钱似的,别人都不敢接近他,见到他就发抖,见到他好像就浑身过敏,因为你没有感情。

  我这人缺点很多,比如很随意不认真,缺乏“认真”二字。我讲经很少准备,因为我有感情,平常就有积累。我读佛学院也读了7年,出家也出家了20多年了,每天都在用,拿起来就能用,所以很少准备,但不是鼓励大家不去准备。你要多读经典,天天不读佛经哪有力量?一天到晚吃喝拉撒睡,你跟三宝没有关系。你皈依了三宝,三宝就是你的依靠,就是你力量的源泉。

  我现在见过了很多抑郁症,现在50%的人都是抑郁症,佛弟子当中也是如此。为什么学了佛还抑郁啊?他没学到!他学了之后还是不能欢喜,不能自利利他,不能摄受人。你没有用佛法,你用的都是世俗法,嘴巴上讲都是要发菩提心、出离心、大慈大悲,那真的是糊弄人的,是没有感情的、没有灵魂的!

  做个灵魂诵者,做个用灵魂诵经的人。如果不是的话,你即使皈依了三宝,即使出了家,即使读了很多的佛书,你也还在门外,因为你没有感情!没有慈悲、没有爱的学佛人是“死的学佛人”,是“死人”,死人怎么摄受人,怎么利益人呢?

  你要热爱读经,不开心了读经,有困难了读经,抑郁了读经,欢喜了还读经,每天不读经就心里痒痒……你就找到些门道了。有些人因为知见不对,看到那些有感情地读经的,还觉得人家错的,还厌倦——这是根本不懂,是个外行。

  我是有忧患意识的,我看到太多人包括学佛人,没有欢喜,冷漠、自私、封闭,都活在自我的世界里,都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多么有修行,看到别人都看不惯,觉得别人都不理解他。

  别人不能理解你会产生什么后果?那真的经常会发生热脸贴别人冷屁股的事。你们听说过“牛嚼牡丹”么?大家想想看,牡丹花,多么文雅、富贵呐。牡丹花很贵的,我们还专门花钱买门票到牡丹园去看呢!然后,我看见一头牛,对它生起了慈悲心——这牛太俗了,太可怜了,太笨啦!于是给牛送上一朵牡丹,结果牛“吧唧吧唧”把花吃了。然后我就非常地痛苦,“天呐!发生什么事啦?!我的热情呢?我的爱呢?为什么这样对待我?我花多少钱买的牡丹你知道不?我辛辛苦苦种的,这是国内品种最好的牡丹!我都放在家里养了一年呢!”牛冤枉啊!你能怪牛么?我说:“不行,我就不信我感化不了牛!”于是在牛的旁边种了一圈牡丹。牛一见,大喜,“吧唧吧唧”把花全吃完了!然后你就崩溃了。

  这不怪牛,怪谁呀?——怪你呀!你先和牛沟通沟通,“牛爷爷,牛大哥,你知道我好爱你哦,我想送你一个最宝贵的礼物,这个礼物是——牡丹!你知道吗?”牛问:“这不是草么?”“不是一般的草哦,它是艺术品,很美很美的!”……你要慢慢地启发牛,要跟牛沟通。我们现在人和人之间大部分的误会都这么产生的——掏心掏肺地对人,最后被人浇了一盆冷水。我告诉你,真不怪别人,就怪我们傻,你不了解别人,你不能“己所不欲,勿劝他人”。有时候别人是牛,有时候你是牛。

  我们真的需要培训,包括出家人,行住坐卧。穿着海清走路的时候不要用大袖子甩来甩去,丢人呐!不是这样走路的!出家人要现出家人相,居士也是一样。

  你有宗教感情,真的给人感觉就不一样。你要对法产生感情,不要对人产生感情。对人产生感情就麻烦了;也不要对师父产生感情,你对师父产生感情,你就更受伤。要对法产生感情,也不需要跟别人炫耀。法中拥有你要的一切!你要的什么虚荣啊、自尊心、尊严……什么都有!而且它没有任何后遗症。你骗不了任何人,你骗不了三宝,也骗不了真正有慧眼的人,不需要“作”。

  诵经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深我们的宗教感情,坚固我们的宗教情怀,一提到三宝就要觉得好亲切。对法宝一定要有感情,然后自然而然你就会尊重法宝,你就会收拾得干干净净,就会把它放到该放的地方。“宗教感情”今天这四个字,希望大家都能记住并好好去运用它,阿弥陀佛。

  【编者按】8月29日,北京天开寺为期两天的地藏王菩萨圣诞纪念法会的第二天,僧众恭诵了“地藏三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占察善恶业报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宽见法师为大家开示了如何诵经和培养佛弟子的宗教感情。本文根据法师开示的录音整理编辑。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天开法语堂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