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咒时总感觉气虚,有什么方法解决吗?

宽见法师:诵咒时总感觉气虚,有什么方法解决吗?

问题:

  阿弥陀佛!师父好!这次法会弟子看到大家诵咒很欢喜也很精进,非常赞叹大家。弟子遇到一个问题,诵咒的时候弟子总感觉气虚,跟不上节奏。师父能不能教大家一些方法、秘诀之类的,感恩师父!

宽见法师:

  你提的问题很受大家欢迎,你很棒!这叫请转法轮,给你点赞。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你有信心你就能做到。我问问在座各位,每天说话对吧,那你气虚不?你说了一辈子话也没虚,为什么诵咒就虚了呢?很简单,因为你说话很自然,很放松,不做作,没有功利心。你在说话时没有想:会气虚吧,快别说了。

  凡是带着功利心,一“作”就出问题。比如说,邯郸学步,为什么他最后爬着回去了?他太想走好了,结果就不会走了。赵本山卖拐,为什么就把那人忽悠瘸了呢?太想不瘸就瘸了。为什么有些人在下面说的好好的,到台上一讲他就结巴,就说不出话来了?因为他在下面没压力。什么叫没压力?就是很放松,他上来一整句话都说不出来,他太想说好了。你太想把咒念好了,所以你就虚了。

  这个世界上有个奥妙:“无心插柳柳成荫。”挣钱也是这样,你非常想挣钱,眼睛里都是钱,晚上做梦都想挣钱,然后你就赔了。真正能挣钱的人,像马云曾经说过“我根本对钱没概念”。你得把一件事儿看破了、放下了,这事就好办了。天天想挣钱的人,最后绝对挣不到钱。你天天想开悟,最后的结果就是脑子堵了。天天想怎么着的人,很容易出问题,因为他忘了要无求啊。佛法是无所得的智慧呀!“以无所得故”,“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我们一说到学佛就“哇噻,压力好大呀”!修行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修行最后修得很纠结、很任务,肯定是还未入佳境。

  当然还得“无所得”,不要求什么。不要念完之后就想,我晚上是不是做梦能梦见个啥?梦见就梦见,不要当回事儿,不要刻意想去怎么样。都是这个道理,不信你去看,你说一天话也不会累,诵咒也是如此。哪有不会持咒的呀!

  当然有一个前提,就像卖油翁“无他,唯手熟尔”。修行也是这样的,做人也是一样,这就是奥妙。你要熟练它,你要跟它亲近。为什么要总念佛呀?念佛念到自然而然、随时随地都在念佛,念到自然而然都是菩萨都是佛,你得亲近到这个程度。有些人说,我一高兴我就唱歌,等你一高兴就想念咒,就想念佛,这就渐入佳境了。

  禅宗的奥妙是什么?吃饭就好好吃饭,睡觉就好好睡觉,喝水就好好喝水,持咒就好好持咒。不要持咒想着,我这咒念出来得把他吓一跳,我得念得让别人对我刮目相看,那你就low了。

  放松,放松是最好的。听说过天籁之音吗?听说过海潮音吗?听说过风声雨声读书声吗?好听吗?为什么好听?因为不“作”,nozuo(作)nodie(死),只要你一作,你就累了,你一累,肯定是作了!不怪任何人,这个就是因果。

  把学佛、念佛、持咒、持戒变成你的生活,融入你的生活当中去,而不是一个另外的什么东西,它就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没有什么特别的光环或者是荣耀,它是非常自然的,活着就应该这样。

  师父讲的是不是有点儿太玄啊?没有讲技巧。我就讲了一点儿心态,佛法其实就是修行,其他的技巧都好办。你说师父我得找个歌唱家来教一教。歌唱家他就是靠声音吃饭的,人家那个声音你学得来吗?那个不好学,人家都练了多久了,是不是?那个不是说不行,但那个是“术”,不是“道”,那些都是技巧。真正说话声音好听的人,不是歌星,不是明星,是什么人哪?是那个心中有爱的人!是那个慈悲的人,一位慈祥的老爷爷、老奶奶,说话说得我们非常的温暖。

  诵咒不要撕着嗓子喊,基本上就是你说话的这个度,要柔和,越柔和约好。有些人跟打仗似的,喊一会儿得歇一会儿。还有念佛也一样(作喊状):阿—弥—陀—佛!不能这样念。要是音响,很快就坏了。敲鱼子也不是越重越好,不是的。它是一种感觉,就是当你不“作”的时候,你就能找到那个感觉。你一欢喜一放松,就对了。但是你突然一想,这个好我要坚持,马上就没了,因为你“作”了。只有在不经意之间,你突然就找到感觉了,但你一找到感觉,你一执着又没了。所以别“作”,怎么才能不作呢?要修行、要奉献、要为大众服务,“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这个是实打实的实力派。

  你能安心,心安即是道。有些人像个刺猬,趁你不注意扎你一下。不要盯别人的毛病——别不平、莫报怨、会欣赏、勿强求、要感恩。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不会看不起没有修行的人,一个持戒的人不会看不起不持戒的人,一个吃素的人不会看不起吃肉的人,因为他永远观自己。佛法是一把尺子,是来量自己的,不是来量别人的,永远从别人身上照到是自己的问题。我见他人过,那就是我的过,因为那是我的心映现出来的。你慢慢地训练,你就会对每个人越来越欢喜,对每个人生起祝福,对每个人发起菩提心,修行就是这样子。

  我说的是“道”不是“术”。“术”能练得出来,但是“道”是修出来的。当然也有一些“术”,比如说你把气吸饱点,你吸得长一点儿,有些人气太短,你吸饱一点再来(师父示范用长气诵咒)。这个是“术”,用丹田呼吸,你先把气吸饱了,不用很饱,百分之八十吧,有些人呼吸特别浅(学呼吸浅的人),气要吸得长一点儿,你先把气吸进去然后悠着点儿吐。这是“术”的问题,这个是技巧,技巧我觉得不是特别重要。

  有没有人反映太快了或是太慢了?各位不要那么功利,听招呼,听安排,师父快,你就跟着快,师父慢,你就跟着慢,不要老是要按照你的想法来“要改变师父、纠正师父”,到哪儿随哪儿,欢喜,轻松。

  我们老想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别人,最后就作了,作了不就die(死)了。所以你放松了,快慢都好,你去欣赏是快也好慢也好。你说哪个地方方言好听,哪个地方方言不好听?整得我都听不懂,改变他们,要求全中国所有地方方言一律改成普通话。去欣赏嘛,到哪儿都美,普通话有普通话的美,广东话有广东话的美,陕西话有陕西话的美,上海话有上海话的美,哪儿不美呀?到哪儿都美滋滋的。要随众,不要我就不一样,我就不,no,no,no。“no”就“die”(死)!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天开法语堂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