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利再利他,还是自利利他两者同时实行?

宽见法师:先自利再利他,还是自利利他两者同时实行?

问题:

  师父好。一位出家师父叫我把念经念佛的功德先只回向给自己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先把他们超度了,自己障碍小了力量大了,再回向给其他人,别人才能真的受益。这位师父说功德如果回向得太广,每个众生只能分到一点点,没什么用。他的意思是要先自利了以后才有力量去利他。他的话让我感到疑惑,和我以前学到的大乘回向有点不一样,像是先小乘后大乘。请问师父,到底是应该先自利自度了以后再去利他,还是自利利他两者同时实行?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希望进入不退转境界,早日乘愿再来救度众生,算是先自利自度然后再利他吗?

宽见师父:

  首先,你说有位师父建议你,不管是师父建议你,还是在家人建议你,这都不重要,因为他就是一个“人”。既然是一个“人”,他的建议就有可能对也有可能错,也可能一部分对、有一部分错,不因为是出家人的建议就一定是对的。出家人也是人,出家人学佛也有高低深浅,你自己必须要先有正知正见。我看你还是有一定分别能力的,觉得他说的话和你的认识不太一样,所以来向师父求证。你这种态度是对的。

  不过,我要反过来问一句:你说的话是他真正的意思,是他的原话吗?很多时候我会听人说:“师父,张三说这样这样这样,他这样说对不对啊?”我说:“把张三叫来。”“张三,你是这样说的吗?”张三说:“没有啊!”请问,哪个撒谎了?有没有这种情况?他说张三这么说,也不一定是想诬陷张三,张三也不是故意想要狡辩,就是他们真的认为就是这样的,这种情况经常会有。

  基本上大家来找我,我都不会先入为主地相信他。要了解一个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大概了解每个人说话都有百分之多少的可信度,有的人有80%,有的人只有10%。所以当可信度10%的人说:“师父!天哪!完啦,要爆炸啦!要死人啦!”不会,这是他认为要爆炸,要怎么着了。

  你认为这位师父这么说,未必是这位师父真正的意思,也可能是误会。如果真是这个意思的话,那的确他的话里存在很多疑点。

  到底是先自利还是先利他?自利和利他是不矛盾的,自利就是利他,利他就是自利。从相上的表现上会有不同,本质上是完全不矛盾的,但取舍上需要有智慧。

  我用读书跟做事作个比喻,是先学理论再去实践,还是学习理论的同时就可以实践?你学了加减法就可以去运用啊,你运用的时候就可以帮助你对加减法的学习。再打个比方,有人掉到河里去了,我不会游泳,虽然不能跳到河里去救他,但是我可以喊啊,“救人啊,救人啊!有人掉水里了!”——这是不是也是利他呀?先找个绳子,找个树枝,可不可以?还非得自己会游泳才能去救他?我不会游泳,我可以用其他方法来救他,这真的是不矛盾的。

  修行是不是得修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第一个就是布施。布施是不是利他?你布施是不是要有个对象对他布施,不是利他吗?还有忍辱,你不得有个忍辱的对象才能忍辱吗?对他忍辱也是利益他啊。精进,你得对个人精进吧,你难道对面墙使劲精进?禅定也是,别人来干扰,你才能锻炼你的禅定功夫。你把门一闭,窗户一关,全部隔音,然后打坐,能得到什么禅定啊?你就是自闭症犯了,最近有点抑郁,不想见人了,基本上也就是如此。真正的大修行人都是“不开悟、不住山”。

  自利与利他,两者不矛盾,是一体的,但它们的确有差别相,表现上确实有所不同。这时候确实有选择的余地,但不是绝对的。比如,你正在念经,他说:“跟我出去玩去吧!”你可以说:“抱歉,我得先读完经再说。”但是如果他要自杀了,这个时候你还念得下去经吗?赶紧去劝他呀!难道还说:“不行,我得先自利,我哪能利他,你爱自杀不自杀。”

  自利还是利他要分场合要、分情况,不是绝对的。师父说自利高于利他,所以你就永远不去利他;师父说利他高于自利,所以你就永远没有自己的空间——不是的,这需要智慧地去安排和抉择。

  我们凡夫真的很容易陷入两个极端:要么一,要么二;要么是,要么非。“师父,张三是好人,还是坏人?”经常会有人这么问。我们很多人对人的判断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张三其实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人没成佛之前都是染净掺半。比如,有些杀人犯对自己的孩子可爱着呢,你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你问杀人犯的孩子,他爸爸是好人还是坏人?

  这得有点相对论的智慧。谁来说好坏,对谁说好坏,这分情况还分时候。昨天他对你很好,今天他可能就想揍你,这不也很正常吗?你难道说他昨天是好人,今天是坏人?这都是无常变化的,哪有一个客观的、不变的、绝对的好?哪有一个客观的、不变的、绝对的坏?好坏都是因缘所生法。

  “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所以你问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你就是个小孩儿,小孩儿才说“好人坏人”呢。像看电影,一看就知道这是坏人,长得一看就是个奸相;那是好人,长得一看就是个好人相——这是电影没拍好,拍得好哪能一眼看出好人坏人啊?

  小孩儿的分辨就是要么就是好,要么就是坏;要么就是是,要么就是非。我们大多数人都还没“长大”,都还没上小学,还在小班混着呢。不是吗?我们的评价标准就是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跟幼儿园小班孩子有什么区别?“妈妈他坏,他打我!”你以为我们是啥?我们就是个幼儿园的小屁孩。抱歉,说话有些粗俗。

  “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希望进入不退转境界,早日乘愿再来救度众生,算是先自利自度然后再利他吗?”——这个是有问题的。要发菩提心,自私的人要去极乐世界是很难的。你看净业三福:人天福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乘福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大乘福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得生彼国”,你那么自私,根本不愿意去利益众生,怕影响自己往生西方的“自利大业”,这样的人不应该放你去西方。当然啊,我是有点开个玩笑了。利益众生不会妨碍你去极乐世界,不要认为利益众生会妨碍你去西方,千万不要这么认为。

  比如你在念佛,旁边着火了,请问你该怎么办,还要不要继续念佛?或者有人晕倒了,需要人工呼吸,请问人工呼吸的时候怎样念佛?记住,最重要的念是心念,你救火就是真念佛!别以为只有口念才是念,口念是为了心念。念是什么?念是相应。比看见别人在火灾当中要去把他救出来,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这才是真正地与佛相应,才是真正的信佛、念佛。你说:“不行啊,我要一门深入啊,救火是另外一门违反了我一门深入的初衷啊。”那我只能说你真的是盲修瞎练,学傻了。

  念佛跟救火是一门还是二门?(众:一门)对,但是也要分情况,比如我在这念佛,旁边着火了,我去救火,那念佛和救火是一门还是二门呢?(众:一门)那我这里念佛,纽约发生火灾了,我现在马上买机票到纽约去救火,这样是一门还是二门啊?(众:二门)这就成二门了。这真的不是那么死板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总是让师父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如果真的可以给出绝对答案,那要智慧有什么用呢?你说:“师父,遇到什么情况你给我搞个abcd的选项,比如说念佛或者救火,给我个选项,以后我就好选择了,要么念佛、要么救火。”这个真的不能给出绝对的答案啊。纽约着火,我们不能去纽约救火,但是可以祈福啊,“阿弥陀佛,愿佛力加持,愿纽约大火赶紧熄灭……”还是可以救火啊,这真的是很灵活的。我这时候念佛为纽约祈祷,还是一门啊。现在答案是不是又变了?到底是一门还是二门?

  你真的学傻了就只是a和b了。师父说救火就是念佛,好,纽约着火了,哗——买张机票就去纽约了,因为宽见法师说念佛就是救火。——冤枉啊,我好惨呐,我真不是这个意思。你说:“我听师父就这么说的!现场人可以作证!”完了,跳到黄河都洗不清了。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天开法语堂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