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他中完成自利

在利他中完成自利

  曾经九八年,到唐山参加那里的佛教协会筹备会议,期间遇到一个出家人,他瞪着眼睛说自己当年做传销,一个月有五、六十万元钱的收入,一年可以挣上千万……

  我发现,人们已经对他的身份不感兴趣,只是对他曾经的收入非常看重;他带来了几颗佛舍利,把唐山的信徒弄得如醉如痴,不但用金托盛放,甚至半夜会起来看舍利在变大和变出小舍利……

  后来我在法源寺,有一天发现两个喇嘛,拿个大书兜儿给大家排队分发舍利;那么多!上哪里弄那么多去呢?我一直很是奇怪……有时候,我很自卑!或许我是孤陋寡闻吧?

  我们不会反对密宗,有人甚至打电话说:“法师,听说你反对这个宗派?反对那个宗派?”我哪个宗派都不会反对!哪个宗派的依据都应该是佛说的!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能力接受它?如果没有能力接受它,我们需要理性,这是关键!

  我哪个人也不会反对!反对人家干什么?我只是按照佛法,给大家修行上的一个建议和参考。你说我会同个人有什么恩怨吗?绝对不存在!唯一的标准就是佛法的标准,我们能有别的标准吗?如果有别的标准,那我们犯不着在这儿说了,实在是没有必要了。

  “贪世常名而不学道”,那还学什么解脱道?早已经被绳子拴上了,那是名缰利锁。

  所谓“枉功劳形”:枉功,就是白白地浪费了生命、自己的躯壳,白折腾了,自己以为有功,哪里有功啊?白白忙活一辈子!这个人身也白白浪费了,事实上是这样的。下面有个比喻:

  所谓“譬如烧香”:像烧香一样,这个比喻也非常微妙。

  所谓“虽人闻香”:就是虽然烧香,人们闻到了这个香味,觉得非常舒服。

  所谓“香之烬矣”:这个香已经没了。说:“哎呀!这个香味真好。”这个香已经没有了!再好怎么样?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会活在过去吗?绝对不会!事实就是这样的。

  所谓“危身之火而在其后”:就像贪着那个功名利禄一样,是败坏、摧残我们的生命。“而在其后”,其后怎么样?就是死亡,它会慢慢地让我们的生命耗尽;所以被浮名所累的人,最后怎么样?这一生什么也没带走,而且又没有机会去学习解脱,无法醒来成为觉者,那才是最遗憾的事情。

  那个世间的名利就像华丽的向日葵一样,过了一段时间呢,它会枯萎,会凋谢,不会永远那么亮丽、灿烂,那么招人眼目。它是短暂的,因为无常、无我!所以,我们想一想,所有的东西既然都是短暂的、无常的,那何苦要用赌博的手段来争取那么一点点灿烂呢?何况后患无穷?实在没有必要,这其实就是赌博。

  当然了,再回过头来照应一下,也不是说:如果凭着我们自身的能力应该得到的,能够为世人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的正常功名,没有攀缘、拒缘,那么何妨随缘自在!佛教并不是一种极端的思想和行为;如果佛法脱离了现实人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如果我们有能力,因缘选择我们了,那就说明我们还有这个能力,那么我们怎么样?就尽心尽力地去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做有利于社会、他人的事情。如此,我们就是最好的佛教徒!在利他中完成自利,在利他中体现佛法的结缘和随缘精神:历事炼心!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修行?

  原标题:何妨随缘自在——哈尔滨极乐寺静波法师开示节选

  转自微信公众号:点一盏明灯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