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闭眼念佛或打坐的时侯,能出现观世音菩萨像,有的时候站着,还有的时候出现西方极乐世界图,请师父开示。 宽见法师答:这个事情非常正常,很多人都会有,如果你不执著就是好事,一执著就是坏事。《楞严经》讲: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当你看见有
居士:闭眼念佛或打坐的时侯,能出现观世音菩萨像,有的时候站着,还有的时候出现西方极乐世界图,请师父开示。 宽见法师:这个事情非常正常,很多人都会有,如果你不执著就是好事,一执著就是坏事。《楞严经》讲: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当你看见有观
奉斋放生的对象,是世界上所有的人,而不仅仅是佛教徒。斋的意思,在很多世俗人的心目中跟素食基本上是等同的,所以奉斋中的斋首先随顺了斋为素食的意思。 斋还有清净的意思,奉斋也就是我们清净心的一个
暂无简介
宽见师父深圳开示 零七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得以遇见年轻的宽见师父,获益良多,以下是师父给我们开示的简要记录。 一、师父布置的功课 对初入门的弟子,师父推荐了四本书: (略) 师父给我
如何以正念念佛? ——宽见法师在河北迁安佛七的开示 (弟子根据录音整理) 阿弥陀佛!上体下慧老和尚慈悲,上常下如大和尚慈悲,上定下空大法师慈悲,还有上常下进大法师慈悲,还有土登活佛慈悲。
关于“闻法的目的和学佛的方法”的开示 时间:2010年11月27日上午 地点:天开寺客堂 主讲人:宽见法师 听众:四众弟子 我们应当发这样一种心来听闻佛法,为了度化一切如母的有情众生,脱离六道轮回生死痛苦的大海,使他们现世得到安乐,将来命终之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后解脱成佛。应当依止四想及其余威仪,避免三过六垢,以这样正确的闻法方式来闻法,如此才能真正得到法意。 两周以前呢,我们是刚刚把《解脱庄严宝——大乘菩提道次第论》这部由殊胜的大成就者冈波巴大师所造的论典,和大家一起
养心二十四字 释宽见 养护心性二十四字,超越生死离苦得乐: 别不平、莫抱怨、会欣赏、勿强求、 要感恩、习莫牵、为意主、普贤行。 注: 一、别不平: 别不平,指于内,心中莫要不平。
关于皈依的开示 你看你们周围的人,能皈依的有几个?其实真能皈依佛门是非常大的福报!以后慢慢就明白了。现在我们很多的认识都是错误的,不学习佛法我们就不知道我们原来的思想有很多我们以为是正确的,
闻思修 宽见法师 有的人并不知道闻佛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闻佛法而闻佛法,为了舒服而闻佛法,为了感动而闻佛法。 我们学佛不是为了被佛法感动,而是为了把佛法变成自己的东西。很多人学佛
经中讲汝当于此,正见不动,汝当于此这个此是指什么呢?就是指因果的道理。什么叫正见不动呢?深信不疑就是正见不动。我们大家都说信佛,可是如果说有人在旁边说佛教是迷信,你周围的朋友都这么说,你还信不
常怀感恩之心去吃苦 ——师父在北京天开寺随缘开示(2010-11-05) (弟子根据录音整理) 宽见法师:给大家说说这苦。牛犁地,它要是不走,你能放过它吗?你一鞭子就抽过去了。抽了之后,它本来已经很累
一切障碍逆缘而为根本,幸福快乐而为华果 (根据宽见法师讲话录音整理)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同样,一
概述解脱庄严宝的总体框架
如何广义念佛? ——宽见法师在河北迁安佛七的开示 (弟子根据录音整理) 上体下慧老和尚慈悲,上常下如大和尚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诸位善知识,大家早上好!阿弥陀佛! 我们有缘来到这个胜
义工服务就是入菩萨行 —— 2010年7月26日宽见法师给义工群的开示 宽见法师:群里需要义工为大家服务,我们需要一个正知正见、团结互助、主动发心、严谨规范、凝聚和谐的集体。关于此,大家有什么要说
弟子:老年痴呆是因为业力吗? 宽见法师:老年痴呆当然是业力喽。 弟子:能知道是什么业力而导致的吗? 宽见法师:什么业力呀?贪嗔痴的业力都有
从你的提问中可以看出你是有点怀疑的:学佛之后怎么梦魇越来越多了?学佛是不是不对?是不是不应该学佛?各位有没有不喜欢的东西、看不惯的东西?心里会动念吧?凡是有讨厌的、看不惯的、瞅不顺眼的、见着就烦的……这都是属于嗔恨。嗔恨会导致什么?恶有恶报。你不愿
古代和现在情况的确不一样,古代的法律也好、社会道德也好,确实有三妻四妾这种情况。三妻四妾在古代不是出轨,当时的民俗就是这样的,它不用撒谎,它是符合法律和道德底线的,不算邪淫。当然它也不是没有底线的,它有要求的。只要你不违背这个底线,你符合
问:师父,为什么我读经总是犯困?是不是我业障太深?释宽见:你会读开经偈吗?答:会,“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释宽见:就象财迷见到金子,八戒见到美食不会犯困一样,如果你真会读开经偈,就绝不会打瞌睡了
如果你确实是很想受菩萨戒,但怕因为不懂而稀里糊涂地受菩萨戒,你为了受好菩萨戒,想事先学习学习,这样的目的是可以看《梵网经菩萨戒》的。但是如果你的出发点不是以一种恭敬心,就想看看《梵网经菩萨戒》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想挑毛病,你想谤法,那么这样的发心就
宽见法师答:胡思乱想,想死的感觉,抑郁,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 ※※:我觉得,我这种病就是胡思乱想,甚至还有过活着没劲,想死的感觉,可能也是抑郁症,还在网上查过抑郁症的表现。 释宽见:你信佛学习佛法之后,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了,看这些小孩一天到晚忙得什么似的,他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其实娑婆世界最常见的、最正常的现状就是很多现实不如意。你看看谁家里没有点愁事,没有点摆不平的事,没有点烦心事啊?因为我经常会遇见很多人来找我,跟我说他内心烦恼的事情,所以我已经很有些经验了。
居士:闭眼念佛或打坐的时侯,能出现观世音菩萨像,有的时候站着,还有的时候出现西方极乐世界图,请师父开示。宽见法师:这个事情非常正常,很多人都会有,如果你不执著就是好事,一执著就是坏事。《楞严经》讲:不作圣心
我问问在座各位,每天说话对吧,那你气虚不?你说了一辈子话也没虚,为什么诵咒就虚了呢?很简单,因为你说话很自然,很放松,不做作,没有功利心。你在说话时没有想:会气虚吧,快别说了。凡是带着功利心,一“作”就出问题。比如说,邯郸学步,为什么他最后爬着
问:自已业障很重,应如何改变?宽见法师:要学会认识业障,不要一味的讨厌回避,先应承认已经发生了,不要急着去讨厌它,要时刻愿意接受任何果报,而且要坦然欢喜地去接受,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是不可能逆转的,不要做骆驼把头埋在沙里掩耳盗铃,要直面它,不回避
首先,大家要知道孝亲观,可分为“广义”与“狭义”两方面。狭义的孝亲观只局限于一生,也就是今生今世的父母,孝行也不过表现为对父母生前生活所需的满足,时刻关心其生理、心理的感受,亦即满足其物质上与精神上的一切正当需求。能够做到这样的话,就已经算是孝。
一般来讲是九十度,你对别人九十度(鞠躬)是最恭敬的,容易让别人对你生起好感。让别人尊重你的一个方法——当然你也不用特别刻意——其实真的很简单,比如初次见面,你九十度鞠躬,马上就会让别人对你生起恭敬心。为什么?因为你恭敬别人,而且你做的事
首先,你说有位师父建议你,不管是师父建议你,还是在家人建议你,这都不重要,因为他就是一个“人”。既然是一个“人”,他的建议就有可能对也有可能错,也可能一部分对、有一部分错,不因为是出家人的建议就一定是对的。出家人也是人,出家人学佛也有高低深
为什么我们有些人读了佛经没有摄受力,为什么师父诵经有摄受力?这里的奥妙,今天我就传法。我们都说诵经好,却诵不出欢喜来,所以诵着诵着就没劲儿了。念佛也说念佛好,但是念不出欢喜来。其实,不是诵经不好,也不是念佛不好,是你不会诵、不会念,打坐也是一样,
这是一个认真的学佛人。因为他认真,才有这些问题,你不认真这个问题提不出来,你就觉得:“哎呀,反正差不多就行了。”能提出问题的人是有勇气的人。决定不吃肉是好事。不吃肉是大乘佛子的一个标志,是你修行发心大的一个表现,但并不是说学佛就要求必须吃素。
早晚课诵就像框架结构,它其实分了几块儿,我们可以组合,当然最好的组合就是它的全部。如果时间有限,不能全部都读,我们可以读一部分。早晚课中有五堂功课,我们至少可以分成五块儿。最重要的是早晚课诵实现了一个功课的样本的功能,这样的实修仪轨和藏传的一点
现在流行的经忏佛事与早晚课仪轨,在古代也经历了不断的调整、演变,每个时代也有所不同。弘一大师对经忏佛事与早晚课仪轨的一些文字有修改的建议,也提议应该把《无常经》作为早晚课的内容。请问既然佛法是因缘法,那么现在的经忏佛事与早晚课的内容,是否可
首先是因为一些外行人不懂经忏佛事是祖师大德一代一代不断地总结、提炼出来的,是他们所公认的,同时,他们也不明白经忏佛事的内涵。其次是因为确实有一些人他发心做经忏佛事就是为了挣钱,给钱就做,不给钱就不做,甚至一些在家人都在做这种事情,可能在南方这种
“以有所求的心去做善事是否毫无功德可言?”——不是的,你求少一点功德就大一点;你要完全没有所求,那功德就无量无限;你要完全有所求那也不可能毫无功德,就是功德少而已。你越有所求,功德越小。“以前有个关于修建寺庙的故事,里面的高僧大德说以有所求的心
很多时候我会告诉大家,皈依三宝,深信因果,我们往往是基础没有打好。像你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深信佛言“欲知过去事,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事,今生作者是”,我们过去的确造了很多的罪业,甚至想念佛念不下去,想诵经阅藏也读不下去。怎么办?没有别的出路,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