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塔的历史以及由来 法门寺塔介绍

舍利塔 | 作者: [投稿]

法门寺塔的历史以及由来 法门寺塔介绍

  法门寺是因痉贮佛骨而修塔,因修塔而建寺,因名塔寺。佛指骨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骨头,亦称佛舍利。其痉贮中国,可能在佛教传人中国之时。首先我们谈谈佛教传人中国渊源。

  公元前11世纪后期,在宝鸡周原兴起的周国,率领西方各部族跟从周武王由丰京(今西安市西南)打到了朝歌(今河南淇县),灭亡了奴隶制国家商朝,建立了周朝。周王朝为了以“神权”加强其统治,从殷朝接受过来巫教。巫教是从原始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论发展而来的。它崇奉的最高神是 “天帝”,天帝以下有祖先的“灵魂”和“鬼神”。“天帝”是宇宙万物的主宰者,天的儿子就是国君, 他可以“生杀予地统治国内的臣民,说人的贫富贵贱都是天定的,命定的。这时印度也逐渐形成了种姓制度的国家,社会分成了四个基本种姓:一 是婆罗门--世袭的僧侣贵族,宗教上和政治上的 16 最高统治者;二是刹帝利一一武土贵族,政治上的 统治者;三是吠舍一一手工业主及商人,据有私财的普通平民;四是首陀罗(亦译为戎达罗),是最低层的种姓,为以上三个种姓所奴役。奴隶主统治者,除了君权统治外,同时也辅助神权统治,创立了一 种巫术教(也叫吠陀教),教的宗旨是说”梵天创世“,主宰着种姓的贵贱高低等级。由于婆罗门种姓掌握教权,后来改称婆罗门教,在宗教上以至高无 上的神权来维护种姓制度和僧侣的统治地位。婆罗门教的法典(摩奴法典),严格规定了不同种姓之间 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职能,宣称种姓制度是神的安排。主神称梵天,梵天的口造成了婆罗门;梵天的手造成了刹帝利,梵天的腿造成了吠舍;梵天的脚造成了首陀罗,所以种姓及其社会地位是不可改变的。

  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的时候,即当中国春秋后期战国初期,社会矛盾复杂剧烈。由于”治人 者“对”治于人者“的残酷压迫剥削奴役,从而渐渐使一般臣民对统治阶级所依赖的巫教天道观开始动摇,产生了墨教思想。墨教虽也以”天“为其崇高神灵,它的教义总旨是”万民平“与”兼爱“,正和巫教贫富贵贱皆由”天定“”命定“的思想相反。这时道教思想也开始萌生,老子李耳的《道德经》已经成书。《庄子大宗师》把”道“说是”至神“,视老子李耳为”至极“、”古之博大真人“,也就是后来 17 道教所尊奉的”太上老君“,或”原始道君“。教义 主张”心无其心“。于此同时9印度出生了宗教上一个著名人物叫释迎牟尼,他生于公元前565年,死 于公元前485年,活了八十岁。他姓乔答摩,名悉达多,为古代印度北部迎毗罗王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母亲摩耶。他身为王子深居皇宫,少小时虽受婆罗门教义,年长后,对于种姓间等级制度十分不满,又感到人世间生老病死的苦恼。为了解脱皇宫生活的苦闷,他19岁的时候(一说29 岁)抛弃荣华富裕的贵族生活,遍访名师。婆罗门教中无人能说出他所不解的道理。在一无所获的情况下,进入荒野雪山修行六年。出山后,在迎耶山菩提树下得悟人生无常和缘起诸理,即在鹿野苑初转法轮,说苦、集、灭、道”四谛“及正见”八正 道“。以后四出,凡四十余年,年八十灭寂于拘尸那迎城跋陀河边婆罗双树间,弟子甚多,有大迦叶等十人,称佛门十哲。他们把释迎牟尼所讲的佛教思想,整理为经、律、论”三藏“,它的总旨以无常和缘起教义反对婆罗门的梵天创世说,以人生平等思 想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人生无常要等来世,苦行无为”是空即是色“,”是色即是空“。他的宗教思想很快得到印度人的拥戴,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佛教也成了世界性的宗教。

  时过150年左右,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18王(意译无忧王或天爱喜见王)在位(前268--前 232),以刀剑杀戮统一了全印度。有一佛教沙门和尚劝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遂生悔悟,皈信佛教,颁布敕令,名为”法敕“,定佛教为国教。为了使佛光远大,佛法无边,即印度阿阁世王所藏之四升舍利(佛骨),又悉取他处所埋的舍利,制造八万四千个宝匣和八万四千个宝盖,用八万四千匹采,在国内外佛教所及之地造八万四千舍利塔,藏佛骨。关于佛教传人中国与阿育王寺在中国建立时间,说法纷坛:三代以前(中国历史传说时代)已 知佛教;西周时候佛教已经传人;春秋时候孔子已知佛教,中国已建阿育王寺;战国时代佛教已传来;秦始皇时有外国佛僧前来说佛;西汉佛教已在中国活动,汉武帝已知佛教,刘向已发现佛经等等。材料多引自《明佛论》、《广弘明集》、《山海经》、《列子》、《众圣点记》、《历代三宝记》、《列仙记》等,传闻的多,可靠的信史少,不足作证。不过佛教与中 国的接触应始于西汉,武帝通西域以后才有可能。那时大月氏(今阿姆河流域)安息(今亚州西部伊朗 高原东北部)已盛行佛教。史载霍去病还从匈奴那里带回长丈余”金人“(铜佛像),置于甘泉宫;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土秦景宪(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这是佛经传人中国的开始。东汉永平十年(67年)明帝刘庄从行动上表示愿意19佛教传来中国,派蔡 、王尊等12人赴天竺求经,带回佛经五部42章,同来的有天竺沙门摄摩腾、竺法兰,他们经丝绸之路到了洛阳,下榻于鸿胪寺 (白马寺修于此时),中国信仰佛教的人渐多,这应是佛教传人中国的开始。关于佛骨贮中国时间史 无记载,清顺治十年(1653)《重修法门寺钟楼记》碑文中有”从闻法门寺建自西(天竺)典(佛法)东(中国)来,藏牟尼舍利于浮图“;的话语,可见佛教与佛骨是同时传来中国,佛经入了白马寺,佛骨 贮于美阳阿育王寺塔中。岐山西五里有一佛指沟当地世代流传有关地名来源有两则说法:一说唐皇帝迎佛骨于此;二说佛骨西来到此停留,阿育王塔寺修好后迎人寺内塔下安置。后则传闻合于情理,因长安在法门寺东,迎佛骨不应在法门寺西;佛骨西来到此停留,然后东去贮寺中是可能的,佛指沟 恰在丝绸之路关中道上。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佛教才传人中国,在中国也开始建筑塔 贮佛骨佛牙,法门寺舍利塔很可能建立于此时。现存法门寺有两面汉代铜镜,原藏法门寺塔中,还有地宫中挖掘出的汉代铜币,这些或可作为法门寺建于东汉时期的佐证。

  关于法门塔寺建筑舍利塔事,《后魏志》载中国有五舍利塔,”秦国岐山得其一“;唐大历十三年 (778),张或撰《无忧王寺真身宝塔铭》载:”或曰华夏之中有五,即扶风得其一也“;《神州三宝能 20 录》载,”华夏有塔十一九所,岐阳圣迹复载其中“;《广弘明集》载”…十七塔,第四即法门寺塔“;《法苑珠林》载”…二十一塔,第五即法门寺塔“。这些 记载虽内容有异,不过,都肯定法门寺建有舍利佛骨塔,有塔是实。但所说阿育王”役使鬼神,一日而造八万四千?quot;,只是佛家传语。 塔是佛教规律性建筑形式,梵语“堵坡”,又称浮屠和佛图,为供奉佛骨或葬贮僧尼尸骨之用,也作收存佛经或置佛像之处。法门寺塔是专藏佛骨之塔,也是供奉佛像和存放佛经的塔。相传法门寺塔为阿育主所修,以贮佛骨,所以称为“阿育王舍利塔”。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