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仙游寺法王塔在哪?西安仙游寺法王塔舍利介绍

舍利塔 | 作者:网络 [投稿]

西安仙游寺法王塔在哪?西安仙游寺法王塔舍利介绍

  公元1998年10月20日17时17分(农历九月初一),仙游寺法王塔地宫内出土的鎏金铜棺在考古工作者艰苦努力下,终于启开封盖,10枚晶莹剔透的舍利子在众目注视下显露宝相。棺中琉璃瓶内存放着国内首次发现的10粒隋代舍利子。

  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栏目作了现场报道,消息似春风被野,顿时传遍了海内外。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韩伟说,据史籍记载,隋文帝杨坚自小养育在冯翊般若寺,长大后返回杨家时,女尼智仙交给他一袋舍利子共31粒。公元601年,他诏令全国31州建舍利塔分别供奉,同时入塔,包括西安仙游寺法王塔。如今其它30座塔及舍利子情况不明。这次发现为国内隋代舍利子的首次发现仙游寺法王塔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城之南15公里的黑河之滨终南山麓,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的兴建,经国务院批准,将它整体拆除迁建至2.8公里外的金盆湖畔。

  仙游寺法王塔地宫于10月7日发现。开启后发现内有双面刻纹石碑一块、石函一具,打开函盖,见内藏鎏金铜棺一座。

  10月17日,考古工作者从地宫藏存的石函内取出鎏金铜棺,由于锈结太重一时却难以打开。此后考古人员一直为启开此棺费尽心机。昨日上午,考古人员又继续努力,在清除锈垢的同时,采取科学方法对铜棺盖衔接处进行技术处理。在长达四五个小时的处理之后, 17时17分棺盖终于在考古人员轻缓揭动下慢慢开启,露出了内中黄绿白褐杂色相掺的装填物。其中一团丝织品藏在棺中间,两端充塞着白色的结块状物质,据考古人员说这是防腐品。之后,考古人员细心揭剥开那团丝织品,最终剥出一个淡绿色琉璃瓶。此瓶为直颈粗腹,高约4.6厘米,瓶口外径约1.3厘米、内径约0.8厘米,瓶腹外径约2.7厘米。瓶体玲珑剔透、碧色朦陇,似有异域风韵。用手电在瓶身照射,瓶内壁粘附着一团珠状颗粒。考古人员用棉签小心地将其拨出,托盘内出现了10枚状如米粒、形体稍小、晶莹光洁、质地坚硬的舍利子。至此,神秘石函内所藏宝物已全部展露于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安城西南周至县马召镇黑水峪口。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建“仙游宫”。隋仁寿元年(601),杨坚为了安置佛舍利,于十月十五日命人送佛舍利至仙游宫建塔安置,改称仙游寺。唐大中年间(847~859),扩为三寺,今存二寺。位于黑河南岸的仍称仙游寺,后经历代重修,现存正殿5间。殿西北有法王塔。塔7层,高35米。塔底层8.7米见方,塔身各层南面有券门,塔身逐层收分减高,迭涩出檐,形制属密檐式塔。1998年10月,因修建黑河水利工程,法王塔被拆迁。拆迁时,在塔的二、三层间发现3枚舍利,后又在地宫中发现10枚舍利和石碑。碑文记载建塔年月。仙游寺自古就是游览胜地。白居易任周至县尉时,在这里写下了《长恨歌》,成为千古绝唱。?

  仙游寺法王塔座落于中国西北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境内的终南山山麓,是一座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的砖质佛塔。

  仙游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仁寿元年(公元601年),隋文帝杨坚为安葬佛舍利在仙游寺的西北侧修建了舍利塔,即现在的法王塔。法王塔是一座早期砖仿木楼阁式密檐塔,塔高30米,基础9米见方,共7级。塔身每层均以砖砌出迭涩塔檐,每层的正面还开有塔门。整个造型极为古朴、庄严。1998年,在塔身的搬迁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地宫,出土有双面刻纹石碑一块、石函一具。石函内藏有鎏金铜棺1具,棺内有一精美的琉璃瓶,瓶中存有舍利子10颗。

  仙游寺法王塔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隋代砖塔,对研究隋代佛塔建筑以及佛教发展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