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类四:一曰楚辞类,二曰别集类,三曰总集类,四曰文史类。
奏议《楚辞》十六卷楚屈原等撰。
洪兴祖《补注楚辞》十七卷
《考异》一卷
《楚辞》十七卷后汉王逸章句。
周紫芝《竹坡楚辞赘说》一卷晁补之《续楚辞》二十卷
朱熹《楚辞集注》八卷《辨证》一卷
又《变离骚》一卷
黄铢《楚辞协韵》一卷
黄伯思《翼骚》一卷
《离骚》一卷钱杲之集传。右楚辞十二部,一百四卷。
《董仲舒集》一卷
《枚乘集》一卷
《刘向集》五卷
《王褒集》五卷
《扬雄集》六卷
又《二十四箴》二卷
《李尤集》二卷
《张衡集》六卷
《张超集》三卷
《蔡邕集》十卷
《诸葛亮集》十四卷
《曹植集》十卷
《魏文帝集》一卷
《王粲集》八卷
《陈琳集》十卷
《嵇康集》十卷
《阮林集》十卷
《张华集》二卷
又《诗》一卷
《江统集》一卷
《傅玄集》一卷
《束皙集》一卷
《张敏集》二卷
《潘岳集》七卷
《索靖集》一卷
《刘琨集》十卷
《陆机集》十卷
《陆云集》十卷
《郭璞集》六卷
《兰亭诗》一卷
《陶渊明集》十卷
《谢庄集》一卷
《颜延之集》五卷
《谢灵运集》九卷
《谢惠连集》五卷
《王僧达集》十卷
《鲍昭集》十卷
《江淹集》十卷
《王融集》七卷
《孔稚圭集》十卷
《谢朓集》十卷
又《诗》一卷
颜之推《稽圣赋》一卷
《梁简文帝集》一卷
《昭明太子集》五卷
《沈约集》九卷
又《诗》一卷
《刘孝绰集》一卷
《刘孝威集》一卷
《吴均诗集》三卷
《何逊诗集》五卷
《庾肩吾集》二卷
《任昉集》六卷
《庾信集》二十卷
又《哀江南赋》一卷
《陈后主集》一卷
《江总集》七卷
《沈炯集》七卷
《徐陵诗》一卷
《张正见集》一卷
《唐太宗诗》一卷
《玄宗诗》一卷
《王绩集》五卷
《许敬宗集》十卷
《任敬臣集》十卷
《宋之问集》十卷
《沈牷期集》十卷
《崔融集》十卷
《李峤诗》十卷
《苏味道诗》一卷
《杜审言诗》一卷
《徐鸿诗》一卷
《王勃诗》八卷
又《文集》三十卷
《杂序》一卷
《杨炯集》二十卷
又《拾遗》四卷
《卢照邻集》十卷
《骆宾王集》十卷
《陈子昂集》十卷
《刘希夷诗》四卷
《赵彦昭诗》一卷
《崔湜诗》一卷
《武平一诗》一卷
《李乂诗》一卷
《孙逖集》二十卷
《张说集》三十卷
又《外集》二卷
《苏颋集》三十卷《张九龄集》二十卷
《李白集》三十卷
严从《中黄子》三卷
《毛钦一集》三十卷
《梁肃集》二十卷
《李翰集》一卷
《孟浩然诗》三卷《王昌龄集》十卷
《崔颢诗》一卷
《庐象诗》一卷
《李适诗》一卷
《陶翰诗》一卷
《皇甫曾诗》一卷
《皇甫冉集》二卷
《严维诗》一卷
《祖咏诗》一卷
《丘为诗》一卷
《常建诗》一卷
《岑参集》十卷
《崔国辅诗》一卷
《则天中兴集》十卷
又《别集》一卷
《太宗御集》一百二十卷
《真宗御集》三百卷《目》十卷
又《御集》一百五十卷
《仁宗御集》一百卷《目录》三卷
《英宗御制》一卷
《神宗御笔手诏》二十一卷
又《御集》一百六十卷
《哲宗御制前后集》共二十七卷
《徵宗御制崇观宸奎集》一卷
又《宫词》一卷
骆宾王《百道判》二卷
《阮籍集》十卷
李峤《新咏》一卷
《阮咸集》一卷
《吴筠一作集》十一卷
王道珪注《哀江南赋》一卷
《杜甫小集》六卷
《张庭芳注》《哀江南赋》一卷
薛苍舒《杜诗刊误一卷》
陆淳《东皋子集略》二卷
元结《元子》十卷
《魏文正公时务策》五卷又《琦玕子》一卷
郭元振《九谏书》一卷
《常衮诏集》二十卷又《安邦策》三卷
贺知章《人道表》一卷
李靖《霸国箴》一卷
《鲍防集》五卷
王起注《崔融宝图赞》一卷又《杂感诗》一卷
《许恭集》十卷
令狐楚《梁苑文类》三卷
《任希古集》十卷
《李司空论事》十七卷
王勃《舟中纂序》五卷
《冯宿集》十卷
庐照邻《幽优子》三卷
《邵说集》十卷
杜元颖《五题》一卷
《李绅批答》一卷
刘轲《翼孟》三卷
李德裕《穷愁志》三卷
又《杂赋》二卷
《平泉草木记》一卷《段全纬集》五卷
《薛逢别集》九卷
《李虞仲制集》四卷
《柳冕集》四卷
《李程表状》一卷
《李群玉后集》五卷
又《诗集》二卷
《令狐綯表疏》一卷
夏侯韫《与凉州书》一卷
商璠《丹阳集》一卷
《舒元舆文》一卷
《谭正夫文》一卷
《张?果一作文》一卷
来择《秣陵子集》一卷
又《集》三卷
《齐夔文》一卷
《畅当诗》一卷
皇甫松《大隐赋》一卷
《于武陵诗》一卷
陆希声《颐山录诗》一卷
《陆鸾集》一卷
沈栖远《景台编》十卷
《袁皓集》一卷
黄滔《编略》十卷
《贾岛小集》八卷
《费冠卿诗》一卷《孟迟诗》一卷
《王德舆诗》一卷
郑谷《宜阳集》一卷
郁浑《百篇》一卷
《周濆诗》一卷
薛莹《洞庭诗》一卷
《李洞诗集》三卷
《丁棱诗》一卷
《朱邺赋》三卷
又《诗》三卷
《庐延让诗集》一卷
《杨弇诗》一卷
《贺兰明吉集》一卷
《徐融集》一卷
《韦说诗》一卷
《刘绮庄集》十卷
《张琳集》十卷
《徐杲集》八卷
《宗严集》一卷
《薛逢赋》四卷
又《别纸》十三卷
《宋言赋》一卷
郭贲《体物集》一卷
杨复恭《行朝诗》一卷
《韩偓诗》一卷
又《人翰林后诗》一卷
冯涓《怀秦赋》一卷
又《集》十三卷
《龙吟集》三卷
《长乐集》一卷
朱朴《荆山子诗集》四卷
又《杂表》一卷
《孙郃小集》三卷
杨士达《拟讽谏集》五卷
《陈光诗》一卷
《吴仁璧诗》一卷
戚同文《孟诸集》二十卷
《王振诗》一卷
严虔崧《宝囊》五卷
又《表状》五卷
《倪明基诗》一卷
《李洪皋集》二卷
又《表状》一卷
《韦文靖笺表》一卷
崔升鲁史分门属类赋》一卷
《韦鼎诗》一卷
《孙该诗》一卷
《卫单诗》一卷
《蔡融诗》一卷
《来鹏诗》一卷
《谢璧赋》一卷
又《诗集》四卷
《策林》十卷
《咏高士诗》一卷
《沃山焦山赋》一卷
扈蒙《鳌山集》二十卷
《毛钦一文》二卷
《张友正文》一卷
《南卓集》一卷
《陈陶文录》十卷
封鳌《翰藁》八卷
《胡会集》十卷
《李商隐赋》一卷
又《杂文》一卷
《刘邺集》四卷
又《丛事》三卷
《陈一作刘
黯集》一卷
陈汀《五源文集》三卷
又《赋》一卷
《张次宗集》六卷
刘三复《景台杂编》十卷
又《问遗集》三卷
《别集》一卷
《王嘏集》十卷
倪曙《获藁集》三卷
又《赋》一卷
《皮日休别集》七卷
《陆龟蒙诗编》十卷又《赋》一卷
《钱珝制集》十卷又《舟中录》二十卷
《杨夔集》五卷又《赋》一卷
《冗书》十卷
《冗馀集》十卷
郑昌士《白岩集》五卷
又《诗集》十卷
《程逊集》十卷
温庭筠《汉南真藁》十卷
又《集》十四卷
《握兰集》三卷
《记室备要》三卷
《诗集》五卷
崔嘏《管记集》十卷
蒋文彧《记室定名集》三卷
卢肇《愈风集》十卷
又《大统赋注》六卷
《海潮赋》一卷
《通屈赋》一卷
郑宾一作宝《行宫集》十卷
张泽《饮河集》十五卷
《刘宗一作'荣'望制集》八卷
陆真《禁林集》七卷
《张玄晏信集》二卷
《高骈集》三卷
《顾云集遗》十卷
又《赋》二卷
《启事》一卷
《苕一作'昭'亭杂笔》五卷
《篡新文苑》十卷
《苕一作'昭'川总载》十卷
康軿《九笔杂编》十五卷
《乐朋龟集》七卷
又《纶阁集》十卷
《徐寅别集》五卷
《吴融赋集》五卷
崔致远《笔耕集》二十卷
又《别集》一卷
《崔遘集》二卷
《罗衮集》二卷
《李山甫杂赋》二卷
《李磎集》四卷
《羊昭业集》十五卷
章震《肥川集》十卷
又《磨盾集》十卷
李景略《南燕染翰》二十卷
孙郃《孙子文篡》四十卷
《汪文蔚集》三卷
刘韬美《从军集》四十卷
《郭子仪表奏》五卷
《颜真卿集》十五卷
《元结集》十卷
《李岘诗》一卷
《常衮集》三十三卷又《集》十卷
《韦应物集》十卷
《高适诗集》十二卷
《李嘉祏诗》一卷
《张谓诗》一卷
《卢纶诗》一卷
《李端诗》三卷
《耿纬诗》三卷
《司空文明集》一卷
《韩翃诗》五卷
《钱起诗》十二卷
《郎士元诗》二卷
《张继诗》一卷
《陆贽集》二十卷
《王仲舒制集》二卷
《羊士谔诗》一卷
《雍裕之诗》一卷
《裴度集》二卷
《武元衡诗》三卷
《权德舆集》五十卷
《韩愈集》五十卷又《遗文》一卷
《昌黎文集序传碑记》一卷
《西掖雅言》五卷
祝充《韩文音义》五十卷
朱熹《韩文考异》十卷
樊汝霖《谱注韩文》四十卷
洪兴祖《韩文年谱》一卷
《韩文辨证》一卷
方菘卿《韩集举正》一卷
《柳宗元集》三十卷
张敦颐《柳文音辨》一卷
《刘禹锡集》三十卷又《外集》十卷
《吕温集》十集
《李观集》五卷
《李贺集》一卷又《外集》一卷
《欧阳詹集》一卷
《欧阳衮集》一卷
《张籍集》十二卷
《孟东野诗集》十卷
《李翱集》十二卷
《皇甫湜集》八卷
《贾岛诗》一卷
《卢仝诗》一卷
《刘叉诗》一卷
《沈亚之诗》十二卷
《樊宗师集》一卷
《吴武陵诗》一卷
《张碧诗》一卷又《歌行》一卷
《包幼正诗》一卷
《朱放诗》二卷
《符载集》二卷
《鲍溶歌诗》五卷
《李益诗》一卷
《李约诗》一卷
《熊孺登诗》一卷
《蒋防集》一卷
《崔元翰集》十卷
《张登集》六卷
《窦叔向诗》一卷
《窦巩诗》一卷
《穆员集》九卷
《殷尧藩诗》一卷
《独孤及集》二十卷
《张仲素诗》一卷
《刘言史诗》十卷
《章孝标集》七卷
《藏南杰《杂歌行》一卷
《朱湾诗》一卷
《张祐诗》十卷
《李绛文集》六卷
《元稹集》四十八卷又《元相逸诗》二卷
《赵阳诗》一卷
白居易《长庆集》七十一卷
《袁不约诗》一卷
《施肩吾集》十卷
《李甘集》一卷
《朱庆馀诗》一卷
《李程集》一卷
王涯《翰林歌词》一卷
《令狐楚表奏》二卷又《歌诗》一卷
《李涉诗》一卷
《杨巨源诗》一卷
《喻凫诗》一卷
《薛莹诗》一卷
《牛僧孺集》五卷
《李德裕集》二十卷又《别集》十卷
《记集》二卷
《姑臧集》五卷德裕翰苑所作。
《杜牧集》二十卷
《温庭筠集》七卷
《段成式集》七卷
《薛能诗集》十卷
《崔嘏制诰》十卷
《薛逢诗》一卷
《马载诗》一卷
《姚鹄诗》一卷
《顾况集》十五卷
《顾非熊诗》一卷
《裴夷直诗》二卷
《项斯诗》一卷
刘驾《古风诗》一卷
《李廓诗》一卷
《韩宗诗》一卷
《李远诗》一卷
曹邺《古风诗》二卷
《许浑诗集》十二卷
《姚合诗集》十卷
《李频诗》一卷
《李郢诗》一卷
《雍陶诗集》三卷
《于邺诗》十卷
《陆畅集》一卷
《刘得仁诗集》一卷
赵嘏《编年诗》二卷
《孙樵集》三卷
《储嗣宗诗》一卷
《李锴诗》一卷
《郑巢诗》一卷
郑嵎《津阳门诗》一卷
李殷《古风诗》一卷
卢肇《文标集》三卷
《李商隐文集》八卷又《四六甲乙集》四十卷
《别集》二十卷
《诗集》三卷
《刘沧诗》一卷
《于鹄诗》一卷
《郑畋集》五卷又《诗集》一卷
《论事》五卷
皮日休《文薮》十卷
《胥台集》一卷
《吊江都赋》一卷
《刘蜕集》十卷
《李昌符诗》一卷
侯圭《江都赋》一卷
《沈光诗集》一卷
《陆龟蒙集》四卷
《喻坦之集》一卷
《周贺诗》一卷
《曹唐诗》三卷
《许棠诗集》一卷
独孤霖《玉堂集》二十卷
《李山甫诗》一卷
胡曾《咏史诗》三卷又《诗》一卷
《张乔诗》一卷
《王棨诗》一卷
于濆《古风诗》一卷
《聂夷中诗》一卷
《林宽诗》一卷
薛廷珪《凤阁书词》十卷
罗虬《比红儿诗》十卷
《罗邺诗》一卷
罗隐《湘南应用集》三卷
又《淮海寓言》七卷
《甲乙集》三卷
《外集诗》一卷
《启事》一卷
《讠毚本》三卷
《讠毚书》五卷
《崔道融集》九卷
《高骈诗》一卷
《顾云编藁》十卷又《凤策聊华》三卷
司空图《一鸣集》三十卷
《崔涂诗》一卷
《崔鲁诗》一卷
《林嵩诗》一卷
《王驾诗》六卷
《唐彦谦诗集》二卷
《方干诗》二卷
《徐凝诗》一卷
《周朴诗》一卷
《陈陶诗》十卷
《王贞白集》七卷
陆希声《君阳遁叟山集记》一卷
《郑渥诗》一卷
郑云叟《扌疑峰集》二卷
《杜甫诗》二十卷又《外集》一卷
《杜诗标题》三卷题鲍氏,不知名。
《王维集》十卷
《贾至集》十卷又《诗》一卷
《储光义集》二卷
《綦毋潜诗》一卷
《刘长卿集》二十卷
《萧颖士集》十卷
《李华集》二十卷
秦系《秦隐君诗》一卷
《张鼎诗》一卷
《程晏集》十卷
《李华集》二十卷
《张南史诗》一卷
《陈黯集》一卷
杜荀鹤《唐风集》二卷
《严郾诗》一卷
《李溪奏议》一卷
《吴融集》五卷
《褚载诗》一卷
《曹松诗》一卷
《翁承赞诗》一卷
《张RZ诗》一卷
《孙郃集》二卷
《秦韬玉集》三卷
《郑谷诗》三卷又《诗》一卷
《外集》一卷
韩偓《香奁小集》一卷又《别集》三卷
《王SA诗》三卷
《裴说诗》一卷
《李雄诗》三卷
《说李中集》三卷
《李善夷集》六卷
《黄璞集》五卷
孙元晏《六朝咏史诗》一卷
《窦永赋》一卷
《阎防诗》一卷
《王季友诗》一卷
《林藻集》一卷
《刘宪诗》一卷
《朱景玄诗》一卷
《苏拯诗》一卷
《王建集》十卷
《杨炎集》十卷
《唐于公异奏记》一卷
《麦信陵诗》一卷
《刘商集》十卷
《戎昱集》五卷
《戴叔伦述藁》十卷
《张韦诗》一卷
《陈羽诗》一卷
《李慎诗》一卷
《刘威诗》一卷
《邵谒诗》一卷
郑昌士《四六集》一卷
《柳倓诗》一卷
《任翻诗》一卷
《杨衡诗》一卷
《文丙诗》一卷
《皮氏玉笥集》一卷不知作者。
黄滔《莆阳黄御史集》二卷
《黄寺丞诗》一卷不著名,题唐人。
《芦中诗》二卷不知作者。
李琪《金门集》十卷
韦庄《浣花集》十卷
《谏草》一卷
殷文圭《冥搜集》二十卷又《登龙集》十五卷
《孙晟集》五卷
李崧《真珠集》一卷
高辇《昆玉集》一卷
《马幼昌集》四卷
林鼎《吴江应用》二十卷
王睿《炙SA子》三卷又《聊珠集》五卷
周延禧《百一集》二十卷
《沈文昌集》二十卷
张沈《一飞集》三卷
吕述《东平小集》三卷
《信陵诗》一卷
《冯道集》六卷又河间集》五卷
《诗集》十卷
李松《锦囊集》三卷又《别集》一卷
王仁裕《乘辂集》五卷又《紫阁集》十二卷
《紫泥集》十二卷
《紫泥后集》四十卷
《诗集》十卷
公乘亿《珠林集》四卷又《华林集》三卷
《集》七卷
《赋》十二卷
王超《洋源集》十卷又《凤鸣集》三卷
《孙开物集》十六卷
李琪《应用集》三卷
《崔拙集》二卷
李愚《白沙集》十卷又《五书》一卷
《丘光业诗》一卷
钱镠《吴越石壁记》一卷
孙光宪《荆台集》四十卷又《笔佣集》十卷
《纪遇诗》十卷
《巩湖编玩》三卷
《橘齐集》二卷
和凝《演论集》三卷又《游艺集》五十卷
《红药编》五卷
贾纬《草堂集》二十卷又《续草堂集》十二卷
张正《西掖集》三十卷
《陈九畴集》五卷
《韦庄谏疏笺表》四卷
杨怀玉《忘筌集》三卷
《王倓后集》十卷
《乔讽集》十卷
《李洪茂集》十卷
毛文晏《昌城后寓集》十五卷又《西阁集》十卷
《东壁出言》三卷
杜光庭《广成集》一百卷又《壶中集》三卷
庚传昌《金行启运集》二十卷
李尧夫《梓潼集》二十卷
勾令言《玄舟集》二十卷
童九龄《潼江集》二十卷
王朴《翰苑集》十卷
李瀚《丁年集》十卷
《涂昭良集》八卷
李昊《蜀祖经纬略》一百卷又《枢机集》二十卷
商文圭《从军藁》二十卷又《镂冰录》二十卷
《笔耕词》二十卷
游恭《东里集》三卷
又《广东里集》二十卷
《短兵集》三卷
朱浔《昌吴启霸集》三十卷
沈松《钱金集》八卷
郭昭度《芸阁集》五十卷
《李氏金台凤藻集》五十卷
李为光《斐然集》五卷
程简之《金镂集》十二卷
沈颜《陵阳集》五卷又《聱书》十卷
《解聱》十五卷
程柔《安居杂著》十卷
陈浚《揖让录》七卷
《李煜集》十卷又《集略》十卷
《诗》一卷
宋齐丘《祀玄集》三卷
孙晟《续古阙文》一卷
陈致雍《曲台奏议集》二十卷
孟拱辰《凤苑集》三卷
汤筠《戎机集》五卷
乔舜《拟谣》十卷
《张安石诗》一卷
《赵抟歌诗》二卷
方纳《远华集》一卷
《韦蔼诗》一卷
《张杰诗》一卷
谢磻隐《杂感诗》二卷
戴文一作又《回文诗》一卷
《守素先生遗荣诗集》三卷
《谭藏用诗》一卷
罗绍威《政馀诗集》一卷
《章碣诗》一卷
商绪《潜阳诗集》三卷
熊惟简《湘西诗集》三卷
《李明诗集》五卷
《郭鹏诗》一卷
孟宝子《金鳌诗集》二卷
《李叔文一作父诗》一卷
《王希羽诗》一卷
《廖光图诗集》二卷
《廖凝诗集》七卷
《廖邈诗集》二卷
《廖融诗集》四卷
《王梵志诗集》一卷
《左绍冲集》三卷
熊皦《屠龙集》五卷
《章一作辛郾诗》一卷
朱存《金陵览古诗》二卷
《韩溉诗》一卷
《高蟾诗》二卷
《孙鲂诗集》三卷
《成文干诗集》五卷
吴蜕《一字至七字诗》二卷
罗浩源《庐山杂咏诗》一卷
王遒一作遵《咏史》一卷冀访《咏史》十卷
孙玄晏《览北史》三卷
崔道融《申唐诗》三卷
杜辇《咏唐史》十卷
赵容一作谷《刺贤诗》一卷
阎承琬《咏史》三卷
《六朝咏史》六卷
童汝为《咏史》六卷
陆元皓《咏刘子诗》三卷
《高迈赋》一卷
《谢观赋集》八卷
《蒋防赋集》一卷
《俞严赋集》一卷
《侯圭赋集》一卷
《郑渎赋》二卷
《王翃赋集》二卷
《贾嵩赋集》三卷
《蒋凝赋集》三卷
《桑维翰赋》二卷
林绚《大统赋》二卷
《大纪赋》三卷
李希运《两京赋》一卷
崔葆《数赋》十卷
毛涛一作铸《浑天赋》一卷
刘恽《悲甘陵赋》一卷张龙泉、章孝标注。
卢献卿《愍征赋》一卷
张莹一作策《吊梁'梁'下或有'郊'字赋》一卷
王朴《乐赋》一卷
鲁褒《钱神论》一卷
潘询注《才命论》一卷
钱栖业《太虚潮论》一卷
杜光庭《三教论》一卷
《大宝论》一卷丁友亮《唐兴替论》一卷
丘光庭《海潮论》一卷
赵昌嗣《海潮论》一卷
《九证心戒》一卷
杜嗣先《兔园策》十卷
郑宽《百道判》一卷
《吴康仁判》一卷
《崔锐判》一卷
《赵璘表状》一卷
《李善夷表集》一卷
《郑嵎表状略》三卷
《彭霁启状》一卷
《郑氏贻孙集》四卷
您可能喜欢:
[问]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生异类,本为养人。禁之宰杀,逆天甚矣。[答]既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奈何不知万物为天地之赤子。赤子之中,强凌弱,贵欺贱,父母亦大不乐矣。倘因食其肉,遂谓天所以养我,则虎、豹、蚊、虻,亦食人类血肉,将天之生人
不管《三字经》作者出于什么目的,他毕竟在有限篇幅当中赞扬了两位非常有才学的女子,一位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蔡文姬,而另一位是我们比较陌生的谢道韫。谢道韫是东晋时期著名才女,我们知道有一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之家和寻常百姓之家是对着
大家都知道,人最好是从岁数很小时,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就开始勤奋地学习,就开始接受良师的指导。但人世间的很多事是难以预料的。很多人或说更多的人,因种种原因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和受教育年龄。那年岁大的人还应不应学习?年岁大的人学习了还能不能够取
学习离不开刻苦的精神,《三字经》对这点当然不会放过,它也非常强调,所以《三字经》用两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稍微有点那么极端的故事,来张扬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我们后来把这两个故事并成一个成语叫悬梁刺
三字经一直是通过讲故事,把一些深刻的道理,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既然是讲学习,谁最合适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谁是一个学习的楷模呢?毫无疑问是孔子。所以接下来三字经讲:昔仲尼,师项橐(驼)。古圣贤,尚勤学。字面意思非常清楚,想当年孔老夫子拜项橐为师
接下来,《三字经》又用12个字讲述了明朝的败亡。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也就是说永乐帝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到了崇祯就在煤山去世,这位皇帝在人世间活了只不过33岁,他是1611年出生,1644年在煤山上吊自杀,不少人认为,崇祯实在并不是一个坏皇
我们在上一讲,讲到了明太祖,久亲师的故事,也就是说明太祖朱元璋长时间的亲自率领军队进行征战,最后成功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明朝,那么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他是用哪些手段、方法、理念,换句话说,他是怎样来统治整个中国的呢?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是高度集
根据我所采用的这个版本,元朝以后的明朝是《三字经》讲述的最后一个朝代。一般认为讲述到后来的清朝乃至民国都是后来比较近的人离今天比较近的人增补的所以我们讲《三字经》,在历史部分就讲到明朝。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这样四句12个字是讲述了明太
在中国历史上接着宋朝统一了整个中国的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那就是元朝,三字经讲元朝时是这么讲的: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翟。什么意思呢?到了元朝兴起时金朝也灭亡了,因为金朝是被元朝和南宋联合灭亡的。有宋氏 一同灭,连宋朝捎带着也灭亡了
赵匡胤即位不到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抗宋朝,宋太祖赵匡胤皇帝的位子还没坐暖呢就御驾亲征,费了不小的劲才把这两个手握重兵的节度使镇压下去,这件事使赵匡胤心里怎么都不踏实,所以有一天他就单独召见赵普这位自己主要的谋士,跟他商量。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