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杂谈 养生误区 食疗养生 瑜伽 有氧运动 太极拳 其他运动

拔罐治疗幼儿“尿床”的注意事项

养生杂谈 | 作者: [投稿]

  遗尿,俗称“尿床”,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才知的一种病证。3岁以下的小儿大脑未发育完全,正常的排尿习惯尚未养成,尿床不属病态,而年长小儿因贪玩、过度疲劳、睡前多饮等偶然尿床者不属病态。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因大脑皮层、皮层下中枢功能失调而引起。一般分为先天不足、肺脾亏虚和下部湿热2型。

  一、先天不足、肺脾亏虚

  (一)症状

  面色淡白,精神差,反应迟钝,白天小便也多,疲劳后尿床加重,重者四肢寒冷,腰腿无力,大便质稀,舌淡。

  (二)治法

  (1)选穴膀胱俞、气海、关元、三阴交。

  (2)定位膀胱俞: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2骶孔。

  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关元: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后方。

  (3)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留罐5~10分钟。之后在气海、关元穴用艾条行温和灸15~20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晕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二、下部湿热

  (一)症状

  尿频量少,色黄味臭,外阴瘙痒,烦躁易怒,面唇红赤,口干舌红,舌苔黄。

  (二)治法

  (1)选穴气海、阴陵泉、三阴交、行间。

  (2)定位气海:见前。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三阴交:见前。

  行间:在足背,当第1、第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3)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各穴拔罐后留罐5~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三、注意事项

  (1)实施灸法时应注意避风,保暖。

  (2)治疗期间应培养患儿按时排尿的习惯,夜间定时叫醒患儿起床排尿。

  (3)平时勿使孩子过度疲劳,注意适当加强营养,晚上临睡前不宜过多饮水。

  (4)要对患儿耐心教育,鼓励其树立自信心,切勿嘲笑和歧视,避免其产生恐惧、紧张和自卑心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