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杂谈 养生误区 食疗养生 瑜伽 有氧运动 太极拳 其他运动

对穴施灸 艾灸治病的关键所在

养生杂谈 | 作者: [投稿]

  我们都知道艾灸疗法具有很强大的保健功效,对特定的穴位施灸就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之力啊不通的疾病要用到不通的穴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常见病艾灸时该怎样选穴?

  1、肠胃不好:艾灸足三里,神阙,中脘、脾俞、胃俞。

  2、肾虚:艾灸肾俞、关元、足三里、八髎穴。

  3、大便不爽:艾灸(悬空灸)近10天肚脐和脐周、足三里。

  4、反流性胃炎:化脓灸的方式在中脘穴、足三里、丰隆。

  5、胆囊息肉:艾灸关元、期门、日月、阳陵泉。

  6、扁桃体炎:艾条灸下颌下的扁桃体点和大椎穴。

  7、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

  8、糜烂性胃炎:用四眼艾灸盒在腹部的胃经大面积艾灸,还有用单眼灸盒在足三里和梁丘艾灸。

  9、高血压:艾灸大椎和百会。

  10、便秘:灸神阙、关元、足三里。

  11、早泄:艾灸关元、中极、八髎穴。

  12、霉菌性阴道:艾灸关元、中极、子宫、归来、三阴交。

  13、宫颈糜烂:取穴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此病艾灸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才有效果。

  14、子宫肌瘤:艾灸关元、子宫、归来、八髎穴、三阴交。此病艾灸治疗需要长期坚持才有效果。

  15、过敏性鼻炎:灸迎香、印堂、肺俞、合谷、大椎。

  16、功能性子宫出血:艾灸关元、子宫、三阴交和隐白。

  17、肩周炎:选穴天柱、肩井、肩髎、中府、曲池、外关和局部压痛点。还可以灸后按摩。

  18、预防感冒:艾灸最有效果。艾灸中脘、关元、足三里,用温和灸或隔姜灸的方法。

  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一侧足三里穴上各悬灸1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为度。胃痛可立即缓解。使用时要注意力集中,艾火与皮肤的距离,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热度为佳。注意不可灼伤皮肤。

  说明:艾灸足三里穴能使胃痉挛趋于弛缓,胃蠕动强者趋于减弱;又能使胃蠕动弱者立即增强,胃不蠕动者开始蠕动。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