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杂谈 养生误区 食疗养生 瑜伽 有氧运动 太极拳 其他运动

催眠药对老年人的危害

养生误区 | 作者: [投稿]

  药瘾是当今世界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病,它同毒瘾、烟瘾、酒瘾同属一类社会病,是一种社会瘟疫,不知夺走了多少人的性命。药瘾甚至比酒瘾更危险。据瑞典医学院统计,在2000名被送往医院抢救的药瘾者中,死亡率高达25%。这些药瘾者大多数是服用安眠镇静药成瘾的。他们大部分各有自己的一段痛苦生活遭遇,如离婚、丧偶、疾病折磨、工作劳累或不顺、生活恶性刺激等。他们采用服安眠镇静药的方法,来减轻忧伤和痛苦,缓和紧张情绪。小剂量渐渐不起作用,于是就自作决定,加大剂量,如此恶性循环,终于陷入不依靠药物就难以生活的危境。前苏联的勃列日涅夫,就是服用安定成瘾,自作主张,下令让护士(医生不给)设法购买安定,逐渐加量,最后终因超量服用,一觉未醒,与世长辞了。这种教训是我们应当牢记的。

  据报道,50岁以上的老年人,长期使用催眠药的人随着增龄而增加,大于65岁的老年人中,16%以上的人使用催眠药。其中连续使用1年以上者达75%,少数老年人连续使用催眠药高达10年以上,而在医院或康复医院中老年人使用率更高。然而,由于老年人机体对催眠药的反应性增高,对催眠药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发生了变化,易使老年人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那么,催眠药对老年人有哪些危害呢?

  1.长期使用催眠药可产生多种后遗症效应

  连续使用催眠药(尤其是长效催眠药)可产生多种后遗症效应,表现为白天嗜睡、迟钝、判定力下降,意识模糊乃至精神紊乱等。这是由于老年人对催眠药的反应性随着增龄而增高和催眠药在老年人体内消除缓慢,半衰期显著延长,易引起药物的蓄积作用所致。

  2.催眠药可引起老年人焦虑和早醒失眠

  焦虑和早醒失眠多发生在使用短效催眠药的老年人中。一项由120名40-70岁的志愿者参加的对照试验显示,连续25天每晚服用甲基三唑氯安定0.5毫克,可引起焦虑、抑郁和恐慌,少数人出现幻觉。究其原因可能是机体对药物产生了耐受性;或药物从中枢内的受体部位迅速消除;或该药在体内某种毒性代谢产物的作用。

  3.催眠药可引起睡眠期间呼吸障碍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发现安定类药物可引起呼吸抑制,加重老年人在睡眠期间呼吸障碍。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口服氟胺安定30毫克者,睡眠期间呼吸暂停次数平均为9.95次,累积时间3.44分钟,而对照受试者分别为5.33次和1.75分钟,两者差异显著。有人认为,长期使用催眠药者夜间死亡率较高,这可能与该药物引起的夜间呼吸暂停有关。

  4.催眠药可引起停药后反跳性失眠

  老年人长期使用催眠药,会产生药物依靠性。假如忽然停药,便可引起反跳性失眠,甚至比用药前的失眠更为严重,其发生的强度随药物半衰期的改变而改变。临床观察显示,长期服用短效催眠药甲基唑氯安定的老人,一般在停药当天就会出现反跳性失眠;而服用长效催眠药硝基安定者,一般在停药3天后才出现严重失眠。后者可能是由于长效药消除缓慢,骤然停药后其有效催眠浓度仍可维持长时间的缘故。此外,停药反应还有恶心、呕吐、耳鸣、焦虑、注重力不集中,震颤及不自主运动等症状。值得重视的是长期使用催眠药的老人,在发生中风或意外伤害时,常会无意识地停药而出现一系列反应,使症状更加复杂,假如主管医师对此缺乏了解,就可能影响疾病的诊断。

  预防措施

  首先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要随便服用药物。要熟悉这样一个道理:任何药物既可治病,又可致病;既对人体有利,又对人体有害。至今为止,世界上没有无毒的药物。因此,对用药要采取非凡慎重的态度,对于催眠药也是如此。假如必须使用时,一定要控制在短期内,应避免长期连续用药。其次,医生开药既要想到药物治疗作用,又要想到药物给老年人带来的危害。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医生越多,药原性疾病的发生率就越低。现代医学伟大的先驱者之一的奥斯勒在半个世纪前就说过: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