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 白内障 保护肾脏 便秘 补脑 肠炎 痤疮 胆固醇 胆结石 低血糖 低血压 耳鸣 肺炎 风湿病 妇科病 腹泻 肝硬化 感冒 高血压 高血脂 更年期 骨质疏松 关节炎 冠心病 狐臭 黄褐斑 鸡眼 肩周炎 健脾 脚气 近视 颈椎病 抗癌 抗衰老 咳嗽 口臭 口腔溃疡 阑尾炎 老年痴呆 麻疹 脑梗塞 皮肤病 贫血 破伤风 前列腺 祛斑 祛痘 乳腺癌 乳腺炎 神经衰弱

病人管住盐勺子降压又护肾

高血压 | 作者: [投稿]

  在出专家门诊时,经常有来看浮肿的病人,患者主诉颜面、手足发胀,下肢浮肿,体形大多偏胖或肥胖,测血压正常或者偏高

  经过仔细查体并做了必要的相关化验检查之后,排除了心、脑、肝、肾、血液、甲状腺、肾上腺、周围血管病、卵巢功能紊乱、下肢静脉功能不良等疾病,结合饮食习惯,最后考虑是食盐过多所致肾损害。还有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下肢浮肿,用降压药联合治疗仍不理想,也与高盐饮食有很大关系。

  看看你是不是“高盐一族”

  下面的情景几乎每天都有,我问患者:是不是爱吃咸菜、蘸酱菜?患者回答如下:

  情景之一:哎呀!我最爱吃咸菜、蘸酱菜了!我一天三餐离不了咸菜,不吃咸菜,我就吃不了饭(这是大多数人的回答)!不吃咸菜,那吃饭多没有味儿!甚至还有的说:不吃咸菜,我就活不了!

  情景之二(一位女主人):我们一家三口都爱吃咸菜,我们家的咸菜有各种各样的,都是我自己腌制的,饭桌上的咸菜从来就没断过。

  情景之三(一位男士):我们家的咸菜成箱子买,昨天刚刚批发了一箱。

  情景之四(一位男士):我们家的餐桌上小咸菜十几样,不吃咸菜没味儿,我宁可不吃菜,不能不吃咸菜!我上美国都背着咸菜!

  高盐饮食有哪些危害

  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与盐的摄入量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每天摄入7克食盐者,高血压患病率为6.9%;摄入10克者,为8.6%;摄入26克者,则高达39%。高盐饮食还可加重原有的高血压病情,使降压治疗难以达标。

  加重心、肾等脏器负担 会引起心力衰竭或者使原有心衰加重;还会使肾炎病人的肾性水肿加重。

  水肿 食盐过量会导致体内钠水潴留,引起隐性或显性水肿,使体重增加。

  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患病人数约1.6亿),高血压的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为6.1%。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引起全身的小动脉硬化,从而导致心、脑、肾、眼等多个器官的损害,严重者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心力衰竭、脑梗塞)、肾小动脉硬化(晚期为尿毒症)及眼底病变(重者失明)等。

  如何发现高血压肾损害

  高血压肾损害患者,早期可无症状,常规的血液和尿液检查是正常的,以后逐渐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夜尿增多等症状,中晚期阶段则可出现蛋白尿增多、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因此,确诊高血压的患者,除应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以外,还应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及β2微球蛋白等,以早期发现高血压肾损害。

  少吃盐 降压又护肾

  预防高血压肾损害,最重要的是有效控制血压(目标为血压<130/80毫米汞柱),包括改善生活方式,低盐饮食,及时有效地进行药物治疗,以防止或延缓肾损害的发生。

  食盐过多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有人把食盐称为“隐蔽杀手”。因此,积极改善饮食习惯,尤其是限制盐的摄入(正常人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每天5克以下),是控制高血压和保护肾脏的重要手段。有人测算,如果全世界进食盐量减少一半,则每年可以拯救250万人类的生命。

  口重老人

  如何少吃盐

  年纪越大,味觉越不灵敏,似乎是老年人的共同特征。人的味蕾与嗅觉细胞随着老化日渐萎缩,味觉、嗅觉慢慢退化,不知不觉中就把盐吃多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味觉减退的老年人继续享受食物的美味呢?

  有一个技巧,就是做菜时,先采取少盐少糖的做法,然后用调味厚重一点的汤汁淋上,或做成勾芡;也可以采用类似“蒜泥白肉的吃法”,水煮的食物蘸上汁再入口。这样把甜、咸味道浅浅地铺在食物表面,就可以让舌头满足,而糖、盐的摄取又不会过量。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