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药师经的济世观(十二)

第12讲 文殊菩萨请法

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

曼殊室利是文殊菩萨梵音,音译。文殊是义译,文学、文化,智慧的境界特别高叫文殊。文殊菩萨实际上是七佛之师,我们这个劫数里的过去现在七个佛都是他的学生,包括释迦牟尼佛。他在他方国土早已经成佛,因为释迦牟尼佛在这里当教主,老师特地来捧场,变成研究生站在旁边,帮忙教化。文殊菩萨在菩萨里智慧第一,所以称为佛法的法王子。

我们研究佛经,要注意每一本佛经都有一位出来请法的主角。‘药师经\\\\\’里出来请法的是代表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注意,别的经典都是偏袒右肩,对不对?这一本经的翻译有所不同,‘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曲躬就是身体弯下来鞠躬,合掌就是问讯。

曲躬这两个字,文学意境翻译得特别高。佛经上说北俱卢洲有曲躬之树。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属于南赡部洲。北俱卢洲的人,比我们舒服,寿命也长,但是,那边没有佛法。因为太舒服了,也不生病,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吃什么,一想就有了,不用在大热天还要加火炒菜。想屙大便时,往地上一蹲,地就裂开了,然后,你怕不好看吧!蹲在曲躬树下,树枝马上弯起来把你盖住。等你屙完了,心里想屙完了,地上就冒出水来,把你的屁股洗干净,地又自动合拢来,大便看不见,比我们现代化的生活还舒服,没有苦难,但是,就是没有佛法。佛自己发愿希望不要生在三灾八难的地方,八难中有一难就是这种地方,一辈子又不穷又不苦,又不生病,这是灾难唷!太享受太舒服是灾难,因为不会想求道,不会想要出离。

讲到‘曲躬之树\\\\\’,中国文字用得真是美,把上厕所叫‘出躬(恭)’。北俱卢洲的树怎么那么乖?为上厕所的人自动开合,叫‘曲躬之树\\\\\’,真是妙!

白言:世尊,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消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文殊师利提出要求,但他并没有要求佛讲‘药师经\\\\\’。注意!不要嗑!嗑!嗑嗑嗑......轻易念过去就算了。文殊菩萨提出来‘如是相类\\\\\’,翻成白话就是:这个样子的形状;那个样子他没有讲。诸佛名号,一切佛的佛号,为什么叫阿弥陀佛?为什么叫药师佛......。

讲到这里想起一个笑话。有一次,有位一个大字不识的乡下佬,解释‘阿弥陀佛\\\\\’和‘大乘妙法莲花经\\\\\’的意思给我听。他说,‘阿弥\\\\\’是哥哥,‘陀\\\\\’是背,‘佛\\\\\’是弟弟,哥哥背着弟弟过河,所以叫‘阿弥陀佛\\\\\’。‘大乘\\\\\’是老板,‘妙法\\\\\’和‘莲花\\\\\’都是佣人。大乘这个老板把房子卖给妙法,妙法看房子老旧不堪,就请莲花来打扫打扫。莲花在屋子里发现一堆黄金,要还给妙法,妙法说房子原是大乘的,黄金也应该是大乘的,大乘则表示谁发现就该属谁的。结果三个人推来推去,都不要黄金,最后三个人都成佛了,所以叫‘大乘妙法莲花经\\\\\’。听完了,我说阿弥陀佛!你这个经讲的真好,我总算听懂了!

我现在讲这个笑话,你看文殊菩萨也在出题目,这个题目真难办,他请佛讲每一位佛的名号,以及何以能成就其国土世界的故事。他并没有指名要讲那一位佛,而是请佛讲‘如是相类\\\\\’的佛的名号。

每一位佛之所以能成佛得道,都有他的大愿、本愿,才能成功。注意!这就是话头,我们学佛只想‘我好\\\\\’,我好不是大愿,那是私心。因为每一位佛都发了他本身特殊的大愿,所以成就了他特殊的功德。好比世间做生意的人,有的人喜欢开百货店,有的人喜欢开米店......等等,不一而足,能就自己内行之事,不断努力发展而有成就。世间法如此,出世求佛道更要如此,先要有他的本愿。

我们大家想学佛成佛,想想看,我们的本愿是什么?想利那一样?利他吗?哼!个个都想利我,对我不利就一肚子烦恼,药师经给你们药吃都治不好!

因此文殊菩萨提出,请佛说出‘令诸闻者,消除业障’的方法,希望透过这个方法,使一般真正听到佛法的人,都能因修持其愿力而成就。什么法呢?譬如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希望佛把每一位佛发愿的故事或原因说给大家听,使一般听到佛法的人,业障消除而能成佛。业障就是业力,它是成道的障碍。业力包括善业和恶业,善业也是障碍,福报太好了,不能成道。恶业太重了,当然更是成道的障碍。把善业恶业都消除掉了,才可以成佛。

‘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利是利益,乐是使一切众生得到安乐。什么是像法时期呢?佛的肉身还住世时,那是正法时期;佛离开人世,只有经典、佛像留在世间则是像法时期,像我们现在就是像法时期。到了末法时期,大藏经和佛像都没有了,只剩下‘阿弥陀佛\\\\\’和阿弥陀佛佛号,以及不相干的密宗存在。所以,密宗愈兴旺,末法愈来临得早。这里说‘药师经\\\\\’的大秘密也是大密宗,不过,不是普通的密宗的密。

为什么文殊菩萨在此请法?是为了利乐像法诸有情,说诸佛名号,使众生得法乐。

诸有情就是众生,众生就是有情,凡是有灵性、有感情的生物都叫有情;灵性与感情最重的是人。所以,后世的玄奘法师把众生翻译成有情。像树木植物是有生而无命,不属于主要有情的范围。

退回几十年前,我还在四川大学讲演时,讲到众生的问题,有位同学问我,老师说矿物、植物只有生,而没有命,那么含羞草一碰就羞答答地合起来,像女孩子一样害羞,可见是有感情,应该算是有生命才对。

你看佛法讲经之难吧!大概是诸佛菩萨加庇,刚好前一晚,有位学生物的学生,跟我讲到含羞草,它的根根中有水,会往上升,碰到人体的热能,水就会机械性的下降,使叶片合拢。它是机械性而非灵性,也不是怕羞。因此我答覆他,含羞草的动作是物理的机械性,并非灵性的有情作用。

所以法师说法,要无所不通,大地一切皆是药,不能只给人吃一味的药。法师们要特别留意,这是为你们将来出去弘法而讲,因此与一般讲经不同。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