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云先生释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经 | 作者:耕云 [投稿]

  问:顿觉身心泰然,颇有回乡的亲切感,可是仔细观心,尚有尘雾蒙蒙,有尘缘未了的牵挂,古德说:‘只今休去便休去,若觅了时无了时’,难道要横著心肠去了断吗?

  答:当你横著心肠去了断时,那就表示不能了断。不二法门,了断就是不了断,当下就了断,佛法要你离边见,了与不了都是边见。你学安祥禅,你照心经修行,都没有边见。没有什么了、不了;解脱、不解脱;此岸、彼岸都没有,最现实最不落空的,就是安祥的感受,你能保持安祥就不会落空。当我停止说话几秒钟,你们各位没有念,但是你的鼻子、眼睛都在,没有给你割掉吧!心经为什么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因为只有知觉而没有牵挂,只有自在的觉受而没有一切的障碍,就解脱了。

  问:面对较复杂的事物时,如何确知那不是仍含有我、法二执的纯知觉?而又能恰如其分?

  答:面对复杂的问题,会有我法二执,那就是功夫不到,孟老夫子说‘虽千万人吾往矣’!不管人多人少事多事少都没有关系,你抱著心安无愧的心,无私无我的心,抱著秒秒安祥的心去处理事情就对了。

  问:十二因缘的起点,无明是怎样来的呢?

  答:无明就是不认识自己,迷失自己,忘掉自己。无明与生命同在,佛经上叫无始无明。无明没有开始,与生命同在,是生命的一部份,当你认识了真假、是非、正邪,你自己的纯生命是什么的时候,无明就没有了。

  问:我们人生的觉受,几乎百分之百的真实,与心经所描述的觉受,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作比较是百分之百的虚幻,请问众生为什么会沦于把虚幻当真?就像是众生面对生老病死的苦痛那种感受,是那么地真实?

  答:你若认为这一切是真实的,那你就不必学佛法了,学佛的基本前提就是:你要肯定真假、正邪、是非、真伪。你若认为色、声、香、味、触、法是真实,那你就不用学佛法了,因为你不了解什么是真实。

  为什么会沦落?就是无明,无明就是我执,我执就是错的,真我是无所执、无可执的,真理是自他不二的,物我不二的,真我是与宇宙合一的,假我是私情私欲,就是表层意识。真实的是原本的,原本只有生命,但是没有这些垃圾。学佛法,就是要‘空其所有’,把你所有的东西,拿来当工具,不要让它当主人。‘切莫实其所无’,整个大宇宙都是你的,你还要充实什么呢?

  问:我们应该要如何用心,才能过活实际人生?而又能既存在又超越,迈向觉醒之路?

  答:博陵王问牛头融禅师:‘恰恰用心时,若为安稳好?’我现在用心的时候,要怎么样才妥当呢?牛头融禅师说:‘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曲谈名相劳,直说无繁重。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欲知无心处,不与有心殊’。问如何用心才妥当呢?正在用心时,就没有心可以用,虽然没有心可用,但是并不妨碍你用心,若讲些道理,那就很累,直截了当的说,那就很简单。真正的修行人是无心的,无心就是体用不二,心空、用空,用空不是无用,是用而不执著。如何用心?当你出现安祥时,你去体会日用的心,自然明白。

  各位要是能够一直保持现在的心态,就不虚此行。如果能够一直保持到老,就不虚此生,没有比这更快、更简单的,这是无为法,你要保持到一年,什么都有了,世间上一切有为法所达不到的能力,你都有了。如有问题,那是你诚敬信够不够。

  问: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境界是否必须摆脱肉体后才能到达?当我们有个臭皮囊时,如何确知达到解脱的彼岸?又如何防微杜渐,不退转?

  答:像这样的问题,答案都在你所提的问题中。你如何到达循声救苦的心态、境界?当你看到痛苦的人你同情,看到可怜的人你流泪,那你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心态,你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显现。

  如何能够不退转?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不断地找自己的麻烦、不断地战胜自己,保证你不退转。

  问:常念般若波罗蜜多心咒,能消业障、除一切苦的原因在那里呢?

  答:一山不容二虎,如果你一脑子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咒,妄想、邪念就起不来了,很简单。

  问:当身体有病痛的时候,‘能除一切苦’,是否系指安祥的感受不变,而身体的病痛依然存在?

  答:就我自己的亲身体验,应该是安祥的感受不变,而且把身体的痛苦冲淡、稀释,也就不感到什么痛苦了。

  问:证得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跟在老师面前所传的心态,是否相同?层次是否不一样?

  答:这在每个人的根器,是不是累劫修行,到这一世触机遇缘大事了毕,你在我面前安祥到什么程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你自己知道。在禅刊中,有些大陆读者看到禅刊、看了安祥集,桶底脱落,一切空了。空是什么?就是解脱与般若。什么都没有了;一切的妨碍、干扰都没有了,但是生命还在。

  问:圣人也有无明,也就是住地无明,可以用安祥心的察觉来打破吗?还是需要明师点破?

  答:没有人可以给你点破,点也不破,要你自己打破,要你自己肯定、肯决、认知、认同真我──那个原本的心态、生命的基因,而且要能够保住它,不起执,无明就打破了。修安祥禅正确的途径,传心只能传离执禅定,当下没有执著、没有妄想、没有杂念、没有私心,什么都没有了,但是生命还在。

  在这个基础上你要下功夫,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没有不付出就能获得的。不想付出,只想获得,只能获得牢狱之灾。

  你到了离执禅定,还要下一番功夫,还必须去执,去执就是反省,找到了毛病在那里?然后你用时光倒流法,回溯你自己对不起那些人?做错那些事?如何弥补?如何改?弥补就是消业障,我欠你钱我还了,障就消了,并且要进一步改掉造成你错误的那种心态。你把一切的执著都去掉了,那就是彻底打破无始无明。

  问:修学安祥禅为何肯决心总是不够坚定?如何来增强自己的肯决心呢?

  答:这个问题都在你自己,你自己肯决就肯决了,你自己不肯决,别人不能代你肯决。你肯决心不够,老师也没有办法给你。天下有两件事是不能替代的,一是吃饭,二是修行。决心够不够,看你苦头吃够了没有?你要是苦头吃够了,该是下决心的时候了。如果我的判断不错,今天在座有很多会友从此以后将走向坦途,有很多人还是无所谓。

  问:既然是不二,又为什么还要分悲、智?又如何将般若智与菩贤愿融为一体?

  答: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家,是只有一个门进去,但是到家的路却是四面八方。悲智不二,若没有‘智’,你怎么感受得到‘悲’呢?你怎么产生同情心呢?同情心是般若智的流露;流露了同情,流露了同感,那就是悲心,那就是断无始无明的起点。因为你要回到家,虽然有汽车,但是没有汽油也不行,慈悲就是汽车的汽油。修行人归家必须要能量,没有能量,修行都会落空。

  法门细分,有八万四千。其实普贤愿就是大悲愿,普贤由大悲心产生的大愿,他若没有悲心,他就没有愿力,悲心是愿力的根,若是没有方便多门,连不二法门也不会产生、也不会成立。

  问:能行深般若波罗蜜,是否就是观自在菩萨?反过来说,观自在菩萨是否就能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答:观自在的当体就是菩萨,菩萨必能观自在,观他在就不是菩萨,那是二法,当你观自在的时候,你已经到了菩萨的境界。刚才说观、觉、照三者是同义字,当你观自在的时候,自觉自在,也就是照见自己,如珠吐光,还照珠体,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

  问:逼于现实,在不如意的时候,要如何来保持安祥心态,而转逆为顺?

  答: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没有战胜自己,如意不如意完全是私心,没有包容性,没有开阔的心胸,所以你才会有如意不如意,你才感觉忙不过来,随著外在的环境在转,那就没法修行。你必须首先坚持只求心安,我经常讲:‘不要让别人的主观、偏见、好恶来决定你自己的价值’,也就是自己的存在不受别人主观、偏见的影响才对,你只要心安无愧,像诸葛亮讲的:‘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自己知道就好了。古德说:‘心不负人,面无愧色’,假如等你心安再修行,那就不用修行了,因为你心已经很安了,修行就是求心安嘛!

  由于你不肯大战一场,不肯打败私我,不肯去掉苦根,所以才有这些问题,因此你首先必须反省,拔掉你的苦根,然后你再学安祥禅,才有可能,否则的话,你只会进进退退。

  今天一会,千古难逢,不是经常有的。现在你坐在我面前,你就是观自在菩萨,若是不肯认同,那我也没有办法。我有什么办法帮你认同你自己呢?

  问:明心与见性相同吗?

  答:明心就是见性,你要明白表面意识的心,那只是看到波浪,没有见到大海,大海是宁静不动的。湿性就是水,觉性就是心,若没有知觉,就没有生命的属性,见性就是见生命的属性,所有的生命属性都是相同的,所以众生皆有佛性。就像所有的水都是湿的,不湿不能叫水。不管是太阳表面的热,划根火柴的热,它们都是热的,不热不能叫火。所有生命的属性都是有知觉,没有知觉,那就是死人。大宇宙就是生命的海洋,就是大圆觉海。

  问:既然本来无一物,既然性体本空,那么谁来承受因果呢?

  答:证道歌说,‘了即业障本来空’,你要了了,没有我了,业障往那里放呢?我在观潮随笔中写垛生招箭,在射击场,你竖个靶,子弹就打你,没有了靶,子弹打谁呢?打别人不干你的事。你要竖起来,那就吃子弹,竖与不竖,就是有我与无我,执著我,就有业报,没有我,往那里报呢?所以证道歌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夙债’,你过去欠的债,还是要还。没有人了,向那里讨债?人在,就必须还,因果也是这样子。

  问:何谓桶底脱落?要如何去做?

  答:桶底脱落,就是现在这个状况,有心无念,你必须修多少劫,才能修行到达这种心态,所以你必须珍惜现在的心态,否则的话,正法不是天天可以碰到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