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讲记

四十二章经 | 作者:证严法师 [投稿]

第三十九章 教诲无差

  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如食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这句是说学佛的人,不可有分别心。凡是佛陀所说的教法,都应当信顺、用心去研究。

  “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就像吃蜜,不论杯中或杯缘的蜜都一样的甜;佛陀的教法也是一样。佛陀在人间说法四十九年,他的教法适合各种不同根机的众生。在浅显的道理中,包含着很深的义理;而高深的道理,也能发挥在日常生活中,成为很普遍的教法,因此,不仅智识浅的人能了解、欢喜信受;智识高的人也能真心的信顺,这就是佛法的圆融与价值。只要我们好好去运用,就能契理契机。

  以前我曾经说过,佛法就像一颗很硬的糖果,对没有牙齿的人来说,这颗糖放在口中含着,能够尝到糖的甜味:对有牙齿的人来说,在口中咀嚼更能尝到那分甜味的质感。但是若不会运用,就像没有牙齿的人却硬要一口咬下糖果,牙龈可能会受伤、流血。所以,要深深去思惟、体会。

  曾有一位八岁的小孩来精舍小住,他在一本佛教故事书中读到西方极乐世界有“八功德水”后,就常常吵着要人带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平时,这个孩子饭吃得很快,但是只要妈妈在场,就吃得慢吞吞的。有一天妈妈来看他时,顺便留下来一道用餐;在我吃完饭时,这孩子还剩下半碗饭。一看到我起身准备离开,他便赶紧拿起桌上的茶水倒在碗里搅一搅,唏哩哗啦很快地就吃完了,还告诉妈妈:“这就是八功德水!”这个比喻十分贴切,也是一种禅机。孩子只是看见书上写的“八功德水”,就时时放在心中,这时忽然说了出来,是不是很契合呢!

  所以,佛法就是这样,在大人听起来具有很深的禅机,然而孩子拿来应用却是很浅白的。“浅”的用得好,就是“深”:“深”的只要愿意用,不会很困难。

  经文中佛陀这段教诲,是要我们不可轻视教法、分别法的深浅。只要适合自己的根机,就是有用的法;如果不合根机,即使是圆教或顿教,对他也毫无帮助,就像没有牙齿却要咬很硬的糖果一般。所以,不论任何教法,只要应机,再善加运用,都能获益匪浅。

  佛陀的言教,不出权与实二法。“权”是方便,“实”则是直指明心见性的教法。不论哪一种方法,都是为了使众生能够真正透彻、了解真谛的道理。

  因为众生自无始以来,受到世间迷情所遮蔽;因此,佛陀不得不用权巧譬喻的方式来引导众生。就像前一章提到的那位国王,如果那位祖师是用“直指明心见性”的方法,国王就无法了解;所以,他只好用事实来证明,这就是“权”,也就是“方便法”。

  佛陀的教育也是这样,由于直接讲高深的道理,很多人将会无法接受,所以用比喻的方式来说明世间种种事物的道理,这就是“以事得理”:实就是理,权就是事,用“事”来比喻,让我们了解其中的道理。

  但是,若一味地用方便法来教导也不行。所以,等众生能够分辨善恶事相后,佛陀又进一步“开权显实”——拨开方便法,显扬真实法,让我们了解“人人都具有佛性”这个真理。

  《法华经》中曾提到“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生在人间”,什么因缘呢?就是为了“开、示、悟、入”:开启众生的心门,使众生获得安乐。因为众生的心门一向紧闭着,里面既黑暗又污秽。佛陀为了去除众生心地的黑暗,所以苦口婆心地说法,让众生能够觉悟,并引导众生脚踏实地躬身力行,进入佛法真正的教门。

  佛陀观机逗教,不出下面四种方法——四悉檀,悉檀意译是“普施”之意。

  (一)世界悉檀——佛陀既然化迹于人间,为了随顺众生的观念而讲种种世人能够欢喜接受的法、投众生所喜好,劝人为善,令人得世间正智。

  (二)各各为人悉檀——众生有种种的根机,佛陀为了随顺众生的根机,而施以各别教法,使对方能够领受奉行。

  (三)对治悉檀——众生的心理上,有三种大病——贪、瞋、痴。佛陀为贪心的众生讲布施功德,以布施来对治贪欲;若有瞋恚心,佛陀就为他讲慈悲、忍辱有很大的功德;佛陀为痴念重众生讲因缘聚散、精进智慧的功德。这就是对治悉檀。

  (四)第一义悉檀——这是实教,也称圆教,佛陀直接讲述实相之理,引导众生入佛境界的教法。

  总之,学佛不可轻视法是大或小、是顿或渐;不论什么教法,只要契合,都要好好专心一意地推究。因为每一种教法都可以对治众生的心病,引导众生入门,所以不可轻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