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涅槃经释义(初版)

涅槃经 | 作者:净慧法师 [投稿]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九】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二十二之一】

  从这一品开始,说菩萨修行此经的功德。这时,佛对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说,若有菩萨修行此经得十事功德。一事有五,一所不闻而能得闻。二闻已能为利益。三能断疑惑之心。四慧心正直无曲。五能知如来密藏。

  所不闻而能得闻。菩萨修行此经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法僧三宝无有差别,三宝性相常乐我净,诸佛无有毕竟入涅盘而常住不变。此甚深微密法,过去没听过,而今天能知道。

  闻已能为利益。若有菩萨得闻此经,不闻一切外道典集,得闻此经后能帮助理解一切大乘经典法义。若有菩萨听闻受持此经,得知诸法名字,不知其义。而受持为他人说理解义,为能知法义。再有,若有菩萨听闻此经知道众生皆有佛性,未能得见。而受持此经为他人说理解义,为得见佛性。

  再有,若有菩萨听闻此经知道六度万行,未能得见。而受持此经为他人说理解义,为得见六度万行。再有,若有菩萨听闻此经则知法义无碍,得无所畏,为他人讲佛法义不会有偏差,不用听别人怎么说,自己就能知道,近似于无上正等正觉。能断疑惑之心。疑有疑名、疑义。听到此经的人,不再不懂此经的名字。重点是疑义,怀疑佛是不是一定入了涅盘;怀疑佛是不是常住;怎么常住;怀疑佛是不是真有其乐,怎么乐;怀疑佛是不是真净,怎么真净;怀疑佛是不是真我。

  若有菩萨听闻、受持、广说此经,永远不会再有这些怀疑。再有怀疑有没有声闻乘,有没有缘觉乘,有没有佛乘。若有人听到此经,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永远不再怀疑佛法三乘。其它各种疑心也随之断除。若听不到此经的人,会有很多疑心。我怎么知道五蕴呢?造作怎么受报呢?生死有没有始终呢?一阐提人有没有佛性等。慧心正直无曲。心若有疑见则不正,一切凡夫不得闻此经,所见邪曲。声闻缘觉之人不闻此经,所见也曲。菩萨若得闻此经,修行圣行,得断邪曲之见。声闻缘觉之人邪曲之见是,菩萨从兜率下化有父有母,十月怀胎,降生祥瑞,宫中学习,宫中受乐,四门行后厌恶生死出家,六年参访外道,六年苦行,受牧羊女供养,破魔证菩提,度五比丘等。而菩萨知这是佛随顺世间示现,而真如佛性完全不是这样,法身、报身、化身都不是这样,只是化身之化身而已。

  能知如来密藏。菩萨听到此经后,知成佛过程是,修行得见佛性并知众生皆有佛性,严持净戒并忏悔破戒、谤法、五逆罪,清楚一阐提心,发菩提心,行菩提行,证菩提果。

  再有,菩萨听到此经后,知众生身无常而业果不失;五蕴之身能灭而善恶之业不灭;身有诸业报之苦不知怎么来的,前世谁干的坏事让今世的我受报;我今生来此人世,不知什么时间离开,也不知离开又到哪里去;知我不得自在,又不知是谁不让我自在;知有不生不死之我,又不知怎么作才能不生不死。这些都是佛密义。

  这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向佛请法说,法若有若无,法无生无灭,法闻不闻,应见佛性而未见佛性等,我没有完全理解明白义理。

  佛说,你善知一切诸法如幻,有十住菩萨的知见。菩萨有地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之别。十住菩萨为贤位菩萨,具足智慧。

  这时,大众中忽然有大光明,大众遇此光身心快乐,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询问,此光明是谁所放?佛默然不说,辗转五百菩萨相互问询,各自默然不说。

  这时,佛对文殊师利菩萨说,还是你为大众说一说,是何因缘有此光明。文殊师利菩萨说,此光明为智慧之光,智慧是常住之法无有因缘。光明的智慧为大涅盘,能示现涅盘一定是常住,常住之法不从因缘。光明的智慧是佛,是大慈大悲,是念佛之法,是与声闻缘觉的区别,是灭无明得菩提之灯,即不从因缘又有因缘。

  佛说,文殊师利菩萨你不要光说出世间,也要从世间给大众说一说。文殊师利菩萨说,于此东方过无量世界,有佛世界为不动世界,其佛国土清洁,地为七宝所成,无有土石等。如有人在此世界嗅一嗅花香,有比丘入三禅天的身心安乐;如有人在此世界水中洗一洗,有比丘入二禅天的身心喜乐。

  此世界无有虎狼等诸恶鸟兽,其国人民相互关爱,无有破四重戒、诽谤正法、一阐提、五逆罪等罪。无有寒热、饥渴等苦恼。菩萨皆得神通,具大功德。佛号为满月光明佛;满月光明佛正在为琉璃光菩萨等众说法。琉璃光菩萨问满月光明佛,怎么用我方世界之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的世界住所,两个世界有什么不一样吗!

  满月光明佛说,于此西方过无量世界,有娑婆世界,有土山沙石荆棘等到处都是。常有寒热饥渴等诸苦恼。其国土人民,不敬沙门、父母、师长、贪欲邪法、不信正法,寿命很短,奸诈贪利,杀伐枉死等。此世界有佛号释迦牟尼佛,正在为众说大涅盘经。你可速往,得闻此经。琉璃光菩萨与八万四千菩萨要来至此大会,先现光明瑞相通报,为有因缘又无因缘。琉璃光菩萨与八万四千菩萨至双树间,供养佛、礼佛后,坐在一面。

  佛说,这位菩萨你为到此而来还是不为到此而来。琉璃光菩萨说,到这里等于没来,不到这里不等于没来。知佛性的人无有去来,见有去来的人不见佛性。我还有法所请,请佛说说,让我听教。

  佛说,诸佛难值难遇,法也难得一闻。

  琉璃光菩萨请法说,什么是菩萨修行此经闻所不闻。

  佛说,想听法的人,听法后要有敬信,恭敬尊重说法的人,于正法中不要挑毛病,找过处;不要有贪嗔痴的想法;不要看法师是什么样的人;不要于法师处有傲慢之心;不要贪求名闻利养;不要想听法只度自己,只顾自己理解,自己修行,自己先入涅盘;要度己与度人同时进行。自正涅盘与人证涅盘同时进行。于佛、法、僧生平等心;于生死中生大苦厌离心;于大涅盘生常乐我净心。于开始修时,先自修后度人;发菩提心后,先度人后己修。于一切法无所执着,又不要专执着一切法相;于诸法中不生贪求,只要知法见法就可以。这就是菩萨闻所不闻。

  还有,菩萨按世间说法刚出胎为不生生,佛涅盘相为不生不生,四住菩萨按世间说死时为生不生,凡夫之人为生生不断。此是内法,即是自性愿力和业力的作用规律。还有外法,即是自身所处外部的客观条件。如种子须有外部条件具备时才能发芽为未生生;如败种外部条件又不具备为未生未生;如种子发芽后没有生长为生未生;如种子发芽后生长为生生。这些是有为因缘感召的有漏法。

  琉璃光菩萨向佛请法说,若有之法有生是有常还是无常;是什么因缘不生无漏;有生时才说生,为什么没生前不说虚空生?

  佛说,有的是可说因缘,有的是不可说因缘。不生为涅盘,涅盘为不生,因缘不可说,修道证得生与不生因缘不可说。

  如世间有佛与菩萨,示现出家人或在家人,是什么因缘或谁是示现的人为不可说。修十善业道为生因缘的是可说。有为之法,生是业力感召的必然的常,但身住为无常;生处又是不能固定的无常,住于六道不能出离是常等;变化与坏掉也是这样。因为,是有为法的性质决定的生住异坏是客观存在之常,内在心念变化因缘又不可说常。所以,有漏之法业力就是生的动力,为有生性。无为之法为无漏法,无有生的因缘业力,就为不能生。

  这时,琉璃光菩萨与八万四千菩萨,听佛说法后,非常兴奋。而于八万四千菩萨,当中有一位无畏菩萨,又想请法。

  佛说,有什么疑难可随意问。此时,八万四千菩萨,同时合掌长跪,向佛请法说,此土众生要修什么善业才能得生我们的不动世界去。这里菩萨怎么修才能快捷得智慧成就。

  这时,佛说偈语。不害众生命,坚持诸禁戒,受佛微妙教,不夺他人财,常施惠一切,不犯他妇女,慎口不妄语,莫坏善知识,远离恶眷属,常离于恶口,则生不动国。

  佛说,一果罗汉八万劫智慧成就,二果罗汉六万劫智慧成就,三果罗汉四万劫智慧成就,四果罗汉二万劫智慧成就,辟支佛一万劫智慧成就。此处的智慧成就,是成就一地菩萨的智慧。

  佛说,一切众生往来不离烦恼,轮回于三界二十五有之中。声闻、缘觉、菩萨为化度众生也示现在众生之中。

  这时,高贵德王菩萨向佛请法说,如佛说此经不可得闻,怎么又说常乐我净是可得闻?另外,断烦恼的得涅盘,不断烦恼不得涅盘,那有涅盘性吗?还有为什么三十七道品,六度、四无量心等,都能成就涅盘因缘?再有,佛于《阿含经》中说声闻、缘觉、诸佛皆有涅盘,有常与无常的差别等。

  佛说,涅盘之肉体于佛没有而今又示现有,若说今有,佛示现的肉身就不是无漏常住之法,那到底有佛无佛,有佛是佛性常住,即佛性以另外一种生命实相存在,并作用于世间。

  佛说诸众生被烦恼所障,不能得见涅盘实相。只有菩萨修戒定慧明其心智,用智慧断除烦恼,自明心见性后,才实知佛法僧常住。如暗室井中有珍宝,不得光明的人不能见,得大光明的人明见实知。

  佛说,你说因庄严而得成涅盘,应是无常。实际不是那回事!佛是以无量阿僧祇劫修行善法,以自所修功德庄严,然后才见性成佛,又示现涅盘。示现涅盘既是随顺世间,又是度众生的一种方便。

  佛说,你说因为因缘无常,所以涅盘之法也应无常。实际也不是那回事!因有五种:一种生因,二种和合因,三种住因,四种增长因,五种远因。

  生因,业习烦恼是。和合因,行善与善心合,行不善与不善心合,不行善与不善与善与不善心合。住因,众生的身体和烦恼是。增长因,众生的衣食住行所需要是。远因,父母遗体为众生远因;节日也属远因。佛的肉身示现涅盘之体不是五因所成。所以,不应说因缘无常,涅盘之法也是无常。

  佛说,又有二种因,一种作因,二种了因。作因,作事需要具体条件,如种地得准备犁与牛、种子、肥、水等。了因,事情的结果,如室内黑暗、点亮一盏灯,就可以了。

  大涅盘没有作因,只有了因。三十七道品,六度万行是了因。布施是涅盘因,内财外财和善法无有极限的布施,才是大涅盘因。三十七道品是涅盘因,无量菩提之法才是大涅盘因。

  这时,高贵德王菩萨向佛请法说,布施与无极限布施有什么区别,怎么修无极限布施,乃至智慧无极限。涅盘与大涅盘有什么区别,怎么修才能得大涅盘。

  佛说,菩萨修行此经,智见法界,解了实相,空无所有。即无有和合觉知之色相,得无漏相,无所作相,如幻化相等。

  菩萨得知出世间的实相,无贪嗔痴,不用耳听,不用眼见等而是性见、性听、性知真实之相。才能作到布施无极限,乃至智慧无极限。才明了声闻缘觉涅盘和佛大般涅盘的实相区别。见有乞求之人,供养财物为施舍,施舍后不见回报或乞求的人把财物用为不正当处,还心生悔意。布施无极限的人,佛法供养身力供养,内财外财供养,欣然去做,主动去做,心里永无悔意。

  菩萨对财物心生害怕,即王、贼、水、火。所以见到贫困的人,欢喜施舍,不望回报。菩萨对名闻利养,家财继承,天上五欲之乐自以为比别人聪明,自以为比别人财大势大等心生恐怖,每一文钱都是百姓卖命钱,血汗钱,又是无量动物的生命钱,带有血腥。所以菩萨施财物为无极限供养。

  栽树为乘凉、花果、木材等,是施有回报,如市场交易,公平平等。菩萨修行此经,一切财物布施和布施给谁都不重要,供养多与少,好与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修行佛法用佛法去供养众生,利益众生,断除众生贫困的根本,即烦恼。这样的法布施为无极限供养。

  菩萨修行此经行布施时,对财物如抱死尸渡海,为活命而决不贪着等事。乃至智慧无极限也是如此。菩萨修六度万行,今天因听闻此经而得具足闻。不仅知道佛经十二部的名字,又明了各部经典的义理。

  我们读诵佛经,一定要知义理,明白如何去行作;不能只知识死记硬背。我曾对诸位讲过,一个人若死了还会读经吗!还会念佛吗!能把这个肉体带到极乐世界去吗!不会,不会,一定不会!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