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右箴示黄生——欲不可纵

座右箴示黄生——欲不可纵

  憨山大师的箴言类开示,以其哲理深刻发人深思,备受世人尊崇喜爱。他的《座右箴示黄生》是其中最好的一篇。这是憨山大师为警示弟子黄生而作的一篇座右铭,其要义就是教导黄生修养身心,要做一个平淡自居、品德高尚、行为端正的人。

  凡是学佛的人,都要具备最基本的道德和修养,尤其是我们穿着海清的佛教徒,在法会活动里,要自觉遵守规则。如果连这最基本的规则都做不到,那就会使别人有理由对佛教产生误解。所以要遵守法律,维护社会公德,遵守佛教的三皈依,要到合法的寺院去听闻正法

  2015年1月13日的上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宗教局的领导,给极乐寺这所被国家宗教局批准为首批的合法寺院挂牌。这次挂牌的意义就是:信众应该到合法的寺院里去参加佛事等活动,去听经,去闻法,而不要到没有被宗教部门批准的非法寺院里去。哪怕非法寺院里的人说的有道理,也都是非法活动。道理谁都会说,关键要做到。人生最远的距离就是:嘴和手的距离!因此,为合法寺院挂牌意义非凡。我们也希望大家参与、见证,护持正法。如果合法的、非法的混淆不清,或者非法的比合法的还兴隆,不但世俗谛错乱,真谛更是空中楼阁。所以,希望大家注意,道德修养对一个佛教徒而言是何等重要。

  短短几句话,言简意赅,涵义深刻,对于我们的人生、参禅学佛者具有指导意义。且对其条分缕析,以与大家共同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欲不可纵

  “欲不可纵”: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贪求欲望,为了达到各种欲望的满足而冥思苦想地东奔西走,不择手段,积劳成疾,酿成后患。所有的事情极端了,就不是什么好事。适当的追求,纯属正常!努力可以,勤奋没有问题。但是过分、不择手段,一定有麻烦,所以极端是一定有后遗症的!

  佛教一直告诉我们,要讲中道,在空上要看到有,在有上要看到空,这才是中道!《心经》告诉我们:“色即是空”,你不要去贪著;“空即是色”,你要去努力,但不可以去过分,这就是佛法的历事炼心!逃避现实是消极,没有正能量;就全身心地、热情地去投入,需要把握一个度!佛教徒不应该是极端的、过分的,不应该偏离中道。所以,憨山大师的开示是有意义的。

  符合实际的愿望,通过有效的奔波努力,即可实现。比如说考试,你可以通过努力考得很好,但是你作弊就会有后遗症,或许有人没有被发现。但是,走捷径会欲速则不达,甚至会适得其反。

  然而,脱离实际的欲望追求,即使全神贯注、不择手段,往往也会事与愿违。想得到更多,最终你把原来拥有的也都丢掉了。原来拥有的是什么?一个是健康,一个是安全。如果这两个没有了,其它的对我们还有什么意义吗?现在很多人做事旁若无人,任性、傲慢、浮躁……现实中,如果能像焦裕禄、雷锋似的,他们的生命质量一直都被后人所怀念,虽然数量很少,但质量很高,他们的无私精神,至今会影响到社会上很多人!所以,做人不为别人考虑是不行的。

  小的时候,老人经常说:“你一辈子都看不着后脑勺。”这个话我一直都很诧异:“看不到后脑勺,谁也看不到啊!”但是后来我明白了:看到自己后脑勺,就是说你后边有人在评价你、观察你,你要注意了!不要认为你的事就是个人的事,哪里是你个人的事?我们一些人无所顾忌,自以为是,只考虑自己,怎么能是佛教徒呢?佛教徒要考虑别人!如果不考虑别人,自私自利,不顾别人,连基本做人的道德修养都不具备,肯定不行!所以,这一段开示,对我们是有帮助的。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修养有道德的人,做一个守规矩的人,是安全的,是健康的,心里是快乐的。如果佛教徒没有修养、不遵守规则,岂不是似是而非?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本来生活得很安逸,但又不知道珍惜,又不择手段地去贪图,去谋取更多的利益、更高的享受,到头来很多是悲剧一场,竹篮打水一场空。往往更多的东西是我们所不需要的:钱多了是什么?是数字;东西多了是什么?是累赘。很多人难道不懂这个道理吗?其实也懂,只是心里不平衡,只是麻木了,根本不去考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所以应该简单地活着,吃简单的饭菜,容易消化;过简单的生活,快乐自在,这个很有意义!简单很重要。

  原标题:​欲不可纵《座右箴示黄生》——哈尔滨极乐寺静波法师开示节选

  转自微信公众号:点一盏明灯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