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禅修习

(二)修习慈心的方式

  如何来修习慈心呢?

  佛陀告诉我们,两种方式。

  “他应发愿,愿一切有情幸福、平安!愿他们内心安乐!凡是有生命者,或强或弱,或长或短,或大或小,或粗或细,或可见或不可见,或近或远,或已生或有待再生,愿一切有情安乐!”

  这是佛陀开示的第一种发送慈心的方式:愿一切众生平安!愿他们平静喜悦!愿他们健康自在!愿他们快乐通达!我们有一种“希望一切众生幸福!希望他们快乐!”的心愿。

  第二种修习慈心的方式:“且让人不欺骗他人,也不在任何地方轻视任何人,且让彼此不要出于嗔怒与厌恶,互相制造痛苦。”

  这里告诉我们修习慈心要做到:不愿意伤害别人,既不用言语的欺诈,也不在心态上轻视任何一个人。因为每个人的心灵都是应该被尊重的、得到保护的。不要出于嗔恨心或者厌恶感,互相地来制造人与人之间的痛苦。这个世界本来没有痛苦,因为我们在制造痛苦,所以痛苦就产生了。看到了佛陀的《慈经》,我们就会警觉自己、提醒自己,不要制造痛苦。我们可以用温和的方式,可以用友善的方式、尊重和智慧的方式来处理我们所遇见的每一件事情。

  接下来佛陀说:“犹如母亲,用生命来保护独子,对一切众生散播无限的慈心。把无限的慈心散播到整个世界——无论是上方、下方及四方,无障碍、无仇敌、无怨敌。无论站立、行走、坐着、躺卧——只要不昏沉,皆应培育此念。这就是他们在此所说的梵行的生活。不执持邪见,拥有戒行,具足智见,调伏对诸欲的贪求之后,肯定不会再投胎。”

  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地来培育我们的慈心,把它散播到无边无际的法界之中,那么在站着、坐着、躺着、行走,在任何的时候都来培育它,这就是佛陀所说的“梵行”,或者叫清净行,清净的生活。如果我们再拥有戒行、智慧和正见,那么我们就可以获得解脱这一成果。

  《应作慈爱经》言简意赅,是非常殊胜的一部经典。这部经典给我们描画了一颗非常美好的心灵——一颗禅者的心。当我们这样去体会的时候,就会发现生活里面的很多的痛苦、很多的压力,好像都能够烟消云散,我们可以从容地生活在天地间,获得这样一种自在和喜悦的生命。所以幸福的人生并不难,关键在于我们能够拥有一个足够调伏、足够提升的心灵,我们就能够获得生命的安乐,不再畏惧轮回的苦难、滚滚的业海。不再会去畏惧了,因为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法的照耀,拥有穿透黑暗的信心。

  当然《应作慈爱经》讲的这十五个方面,从有能力到正直、到有智慧、谦虚、不执著、不以恶小而为之,然后到无边的慈心,我们可能还有距离,我们在生活中可能还有很多方面都才刚刚起步。但是,佛陀已经给我们描画了一个目标,我们可以不断地从中得到启迪,可以不断地从中吸收营养。

(三)修习慈心禅的注意事项

  1、不爱的人

  一个你没有好感的人,在一开始是比较难对他发送慈心的,当我们的慈心培育出来了以后我们就会可以了。但是最开始,对不爱的人是不适合的。

  2、极爱的朋友

  太爱了也不行,因为一想到他,你的情绪就会波动,心会疼痛的,也不是在一开始修习的时候最适合的对象。

  例如,有一个妈妈对自己的女儿发送慈心。结束时,她来问我:“法师,为什么我对我的女儿发慈心的时候,我的心很疼痛?”然后,我就告诉她:“因为你太爱她了,所以当你对她发送的时候,你的心并不是喜悦而是心开始疼痛。那怎么办呢?要转回对自己修慈心,然后对一个爱得没有那么深、那么浓的人来修,你就会很轻松很愉悦了。等到我们的慈心比较强大了,再转过来对女儿修的时候,我们的心就不会那么波动。”

  3、无关的人

  4、敌人

  当然一开始对敌人修慈心,你会发不出来,而且会抗拒。有的人开始对敌人修慈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烦躁、浑身发热,而且产生一种阻抗。能够修通这一点,实际上是要需要做很多功夫的。一旦我们能够去祝福我们的敌人的时候,你会有种什么感觉呢?你会有一种好像心里的一座泰山终于拿掉的一种感觉,会产生一种非常强大的感觉,那种感觉是非常爽快的。当你能祝福自己的敌人平安的时候,祝福他平静喜悦的时候,你自己会很强大,你会特别地开心。这个是很奇妙的。但是一开始,我们对敌人还是挺难修的。

  5、不应专对异性来修

  开始时,不要专门对一个异性来修,主要是为了防止生起贪欲。那假如我是一个男生,父亲不在了,只对我的母亲来修,可不可以呢?父母作为一个群组来修是可以的。但是假如对母亲,或者女生对父亲修慈心的时候,修着修着转移到其他的异性了,或者产生了杂念,这时,你就应该调换成一个同性的对象来修。

  即使是同性的对象,每个人给你生起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你想到他,很快就能生起慈心,而且生起的慈心品质很好。但是有的人可能你想到了他,慈心生不起来,或者你就会起很多的杂念,都是不适合的。

  所以在修慈心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对象其实还是要挑选的、要尝试的。我们现在给大家教的方法都是对群组来修。比如我的朋友们,那是一群人,当你想到他们时,可能你的脑海中会闪过几个刹那、几张脸,或者想到了一些场合,和朋友在一起愉快的、温暖的场合,这样就能帮助你散播你的慈心。

  6、不要对死者来修祝福

  因为去世的人已经转生了,当你祝福一切众生的时候,里面是有他们的。从佛教看,他们还在这个世界上,只是换了一种身份,换成另外一种生命而已。原来的那个生命已经转化,我们就不要再修了。

  在修慈心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执着具体对象,换得太快。比如祝福我的老师们这一组,我的老师有很多位,你要在心里意识到就是涵盖了所有的老师,而在你的脑海里只需要浮现一两位、一两个场景就足够了。

  固定的对象有助于加强定力,切记不要不停地换人,这样会让你的定力涣散,而且会让你很疲惫,还会产生很多的杂念。因为每换一个人你就要想到跟他的一些过去、一些故事,就会引发你很多的念头。当我们的慈心培育出来了之后,实际上在群组里的他们都能受益。当你想到了亲人的时候,你的心里可以想一到两个家人,就涵盖了我们所有的亲人。

  在修慈心的过程中发现分心了,你要及时地拉回来。你一直发送慈心时,其实你的心杂念比较少,但并不是意味着没有杂念。有时你会发现自己开始在想东想西了,在思维一些事情,回忆、计划、分析、评判,这时,你要及时地拉回来,不要放纵自己的分心。

  定力的产生是需要精进力的。如果我们修得太散漫,坐在禅堂里,一直在白日梦,一直在放电影,是不行的。出去行禅,我们就在到处“逛街”了,看风景去了,这是不行的。用功的时候,要非常温柔地用功。就像《慈经》里讲到的叫柔和,柔软地用功。注意放松,把我们心里的杂念、挂碍全部要清空。

  当心无挂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完全地打开自己来修慈心。如果心有挂碍,有时就会想:“唉,我修这个方法有用吗?我是不要干点其他的?”妄想就全都来了。所以在真正的修行的过程中,始终要心无挂碍,用一种非常简洁的、清空的心态,这时你会发现,我们的修行会变得非常地容易进步,而且有一个高品质的禅修会产生出来。

  当慈心禅的定力增长上来的时候,我们会体验到禅的喜悦,我们的性格也会发生变化:你会发现你变得更有耐心;对人也更容易友善;处理问题也变得没有那么急躁,可以非常安详地、从容地处理问题。

  其实,我平时也经常修慈心,但是今天跟大家一起密集地修行,刚才我回到房间里,我就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整个人变得更友善一点,甚至于在擦桌子、窗台上的植物干了给它浇点水,在这个过程中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变得更温和了,所以慈心禅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它会马上转化我们的性格。如果我们经常深入地修习它,对我们整个人生带来的变化是不可估量的,会带给我们非常好的一种提升。所以我们应该用一种愉快的心情去体会这些美好的法义与这些美好的时刻。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