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北宋志瑜、志津、法顺进献佛顶骨
北宋吕夷简《景祐新修法宝录》卷一七:“(天圣四年)夏四月,沙门志瑜、志津、法顺自天竺还,贡梵经十夹、佛顶骨,并赐紫衣束帛。”[ 《中华大藏经》第7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8月第1版,第579页上。]
此佛顶骨,为赴天竺求法僧志瑜、志津、法顺于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进献。
(9)北宋天竺摩伽陀国不动护进献佛顶骨
北宋吕夷简《景祐新修法宝录》卷一八:“(天圣八年)冬十月,天竺摩伽陀国沙门不动护,与其门弟子释吉祥、明护,贡梵经十四夹、佛顶骨、雕镂佛像。不动护者,天竺义学沙门也。”[ 《中华大藏经》第7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8月第1版,第585页上。]
此佛顶骨,为天竺摩伽陀国沙门不动护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献。
(10)北宋龙兴寺大悲院地宫藏佛顶骨
《邓州龙兴寺大悲院地宫记》:“挂姓名如后:顺阳县施主张君太施石椁一座,妻李氏,男张守迁、男张谦、男张顒、男张信,新妇王氏、蓝氏、田氏、全氏。许州阳翟县施主元勋、功德主僧法□、师弟惠宣,比丘广香,管内僧正赐紫惠谈,施主宋光厚、弟宋光晏、母亲何氏。顶骨一尊,佛牙一支,舍利一瓶。大宋天圣十年二月二十五日记。”[ 据拓片录文。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邓州市福胜寺塔地宫》,《文物》1991年第6期,总第421期,第47页。]
此佛顶骨,于宋仁宗天圣十年(1032)入藏河南邓州龙兴寺大悲院地宫。该顶骨来源不明,依考古报告记述:“佛顶骨,1件,象牙质,呈不规则的椭圆形,底部磨平,高7厘米。”[ 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邓州市福胜寺塔地宫》,《文物》1991年第6期,总第421期,第45页。]故知当为“影骨”。
(11)北宋兖州兴隆寺塔地宫藏世尊金顶骨真身舍利
地宫出土碑记:“中书门下牒兖州。兖州奏:当州昨准中书劄子。兖州奏:据《龙兴寺泗洲院西天于阗国帘前赐紫光正大师法藏状》称:‘先于开宝三年(968),自离于阗本处,亲往西天取得释迦形像、世尊金顶骨真身舍利、菩提树叶,及进奉本处白玉叁佰玖拾斤、细马叁疋。寻蒙圣恩帘前赐紫及师号、回宣御马两匹、闹壮金鞍辔、驿劝请俸。自后乞于国内巡礼圣境,奉宣云游西川至峨嵋、代州五台山、泗洲,逐处斋僧壹万人,各送金襕袈裟一条。相次云游,在兖州住寄岁久,恋皇帝化风,不归本处。至今年老,初缘先从西天将到世尊金顶骨真身舍利、菩提树叶,见今在院。有小师怀秀,造下功德佛像数尊。今欲乞岱岳,[次]回銮驿,乞赐名额,安置住持及教化十方,兴造宝塔,安葬于阗国光正大师从西天取得世尊金顶骨真身舍利。自后又为年老,无力起塔。至嘉祐八年癸卯岁,将上件功德舍利付与当寺大悲院主讲经僧法语,起塔供养。华严院管内僧正讲经论赐紫沙门行深、延圣院主僧判赐紫沙门可昱、供养主僧应□、当寺上生院主传大乘戒讲经论沙门惠旻、慈氏院主道忠、东罗汉院主明安、南观音院主惠嵩、千佛院主官表白僧行因、寄住僧重谨、东律院主僧海湛、水陆院主法宝、次院主清琼、文殊院主□□□、次院主智宝、讲经论沙门智全、讲经论沙门智让、三圣院主行超、观音院主僧惠广、东弥勒院主僧行忠、炽盛光院主僧智纯、七祖院主僧永普、孔雀院主僧重茂、因明院主讲经论沙门省勤、次院主讲经论沙门福秀、西罗汉院主僧守政、次院主讲经论沙门□□、小师讲经沙门智深、释迦院主智如、天王院主僧契真、寺维郍僧超玉、多宝院主僧□□、净土院主讲经沙门惠灯、西弥勒院主僧智海、东京等觉禅院赐紫僧守祥、经藏院主僧普勤、泗州院主讲经沙门惠信、三学院主僧守远、经藏院僧庆遇。助缘修塔维郍众,王有道、妻周氏,王用、妻耿氏,李成、妻徐氏,李式、妻葛氏,李昌、妻苗氏,县君杜氏、元氏、孙氏、仇长发、孟辛,奉符县郭下贾升、妻卓氏、男弼、次男徽,戴朝宗、母亲李氏,王简、妻丁氏,山阴村阴清母马氏、高氏、赵氏,重光寺泗州院主尼志真、志全,无量寿院尼法坚,精妙寺地藏院主尼志演、小师惠清、惠喜、义达,重光寺观音院主尼守遇、守荣、守兴;龚丘县梁村施石匣人校书伊存,张雅、妻申氏,申殿直、妻牛氏,陈悦、妻张氏;大悲院主修塔功德主讲经沙门法语、小师洪才、洪江、洪润、洪泰、洪道;修塔匠人叚怀、女婿王谅、小博士张温、罗一思;单州荡山县塼瓦匠人黄整、黄修、鱼台县李凝、龚丘县赵演、名州肥乡县(冫+告)贵;助缘教化行者洪亮。怀州僧德和书,石匠人庞演刊,塑匠人郝辛。大宋弟五叶嘉祐八年癸卯岁十月六日,安葬舍利金缾一两。”[ 据山东省兖州市博物馆所藏拓片录文。]
此世尊金顶骨真身舍利,乃法藏于唐开宝三年(968)“离于阗本处,亲往西天取得”,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建塔瘗藏。所谓“金顶”,指佛顶相。北宋法贤《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三:“三十二、太子顶上有乌瑟腻沙,金顶之骨高显周圆,亦如天盖。如是三十二大丈夫相。”[ 《大正藏》第3卷,第940页下。]但根据考古发掘报告所述,在出土文物中并未发现有“佛顶骨”[ 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兖州市博物馆《兖州兴隆塔北宋地宫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11期,总第642期,第42—62页。]。
(12)西夏承天寺佛顶骨舍利
《夏国皇太后新建承天寺瘗佛顶骨舍利轨》:“原夫,觉皇应迹,月涵众水之中;圣教傍辉,星列周天之上。盖□□磨什、钝道澄图,常表至以化随机,显洪慈而济物,纵经尘劫,愈自彰形。崇宝刹绵亘古今,严梵福则靡分遐迩。我国家纂隆丕褠,鋹启中兴,雄镇金方,恢拓河右。皇太后承天顾命,册制临轩,厘万物以缉绥,俨百官而承式。今上皇帝,幼登宸极,夙秉帝图。分四叶之重光,契三灵而眷祐。粤以潜龙震位,受命册封,当绍圣之庆基,乃继天之胜地。大崇精舍,中立浮图,保圣寿以无疆,俾宗祧而延永。天祐纪历,岁在摄提,季春廿五日壬子,建塔之晨,崇基叠于碔砆,峻级增乎瓴甋。金棺银椁瘗其下,佛顶舍利閟其中。至哉!陈有作之因,仰金仙之垂范。□□无边之福祉,□符□□之钦崇,日叨奉作之纶言。获扬圣果,虔抽鄙思,谨为铭曰:(铭剥落不辨)。”
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平章事臣张陟奉制撰《大夏国葬舍利碣铭》:“臣闻如来降兜率天宫,寄迦维卫国,剖诸母胁,生□□灵。踰彼王城,学多瑞气。甫及半纪,颇验成功。行教□□衍之年入涅槃。仲春之月,舍利丽黄金之色,齿牙宣白玉之光。依归者云屯,供养者雨集,其来尚矣,无得称焉。我圣文英武崇仁至孝皇帝陛下,敏辩迈唐尧,英雄□汉祖,钦崇佛道,撰述蕃文。柰苑莲宫,悉心修饰;金乘宝界,合掌护持。是致东土名流,西天达士,进舍利一百五十暠,并中指骨一节,献佛手一枝,及顶骨一方。罄以银槨金棺、铁甲石匮,衣以宝物,□以毗沙。下通掘地之泉,上构连云之塔,香花永□,金石周陈。所愿者,保祐邦家,并南山之坚固;维持胤嗣,同春葛之延长。百僚齐奉主之诚,万姓等安家之恳。边塞之干戈偃息,仓箱之菽麦丰盈。□于万品之瑞,靡悉一□之□。谨为之铭曰:‘□者降神兮,开觉有情。肇登西印兮,教化东行。□□之后兮,舍利光明。一切众生兮,供养虔诚。□□圣主兮,敬其三宝。五百尽修兮,号曰塔形。□□□兼兮,葬于兹壤。天长地久兮,庶几不倾。’大夏大庆三年八月十日建。右谏议大夫羊□书。”
凝真曰:“考之其瘗佛顶骨曰‘天祐纪历,岁在摄提’,摄提在古甲子为寅,乃夏英宗谅祚天祐垂圣元年、宋仁宗皇祐而年,庚寅也。其藏舍利曰‘天庆三年’,乃夏桓宗纯祐天庆三年、宋宁宗庆元二年,丙辰也。”[ 明胡汝砺编、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卷二〈寺观〉,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第153—154页。]
此佛顶舍利,乃“西天达士”进献,于夏英宗谅祚天祐垂圣元年(1050)建塔瘗藏。所谓“西夏皇太后”,指夏英宗李谅祚(1047—1068)母没藏黑云(1047—1056),其曾出家为尼。北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赵元昊二子:长曰佞令受,次曰谅祚。谅祚之母,尼也,有色而宠,佞令受母子怨望。”[ 李伟国点校《归田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第21页。]南宋王称《西夏事略》:“方没藏氏出为尼也,既娠而曩霄死,遗言立其从弟委哥宁令。讹庞以夏有国以来,父死子继,委哥宁令非子。而没藏尼有娠,幸而有子,足以为嗣。后二月而生谅祚,送立之。以没藏氏为太后,于是政在没藏矣。”[ 南宋王称《西夏事略》,王云五《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十二月初版,第6页。]
(13)辽涿州云居寺塔藏释迦如来二顶骨
崇教寺沙门行鲜撰《大辽涿州云居寺供塔灯邑记》:“昔我释迦氏出世也,声教被于大千之界。垂方便门,饶益众生,天上天下,世出世间,罔不受赐。灭度之后,迨今二千余载,惟窣堵波以寘舍利。俾见闻之种,能殖梵福,永出迷津,遄臻觉岸。其大抵也,自炎汉而下,迄于我朝,城邑繁富之地,山林爽垲之所,尠不建于塔庙,兴于佛像。欲令居人,率奉常享,寔古今之大务也。涿州云居寺,迺神州之钜刹也。佛事严饰,僧徒骈罗。轮焉奂焉,郁为道场。爰降圣迹,兴于是处。昔有高僧,从西土来之于此地,遂开左臂,取出舍利二粒,迺释迦如来之顶骨也。传授数人,椟而藏之,积有年矣。厥后有百法上人,得而祕之,外无知者,临逝之日,方付与众。接响传声,达于四方,遂使远近瞻礼,高低仰慕,如辐湊毂,不可胜数。其间灵异,曷可殚言。是时,有寺僧文密与众谋议,化钱三万余缗,建塔一坐。砻砖以成,中设睟容,下葬舍利。上下六簷,高低二百余尺,以为礼供之所。是以灯邑高文用等,与众誓志,每岁上元,各揆己财,广设灯烛,环于塔上,三夜不息,从昔至今,殆无阙焉。而后有供塔邑僧义咸等,于佛诞之辰,炉香盘食,以供其所。花菓並陈,螺梵交响,若缁若素,无不响应,郁郁纷纷,若斯之盛也。然而为善虽异,于治亦同。盖从人之所欲,固无定矣。噫!末法之代,去圣逾远。沙门则道眼昏昧,檀越则信心寡薄,往往陷于饕餮之者众矣!苟非舍利因缘,暨我曹循循善诱之力,其孰能与于此乎?所愿邑众等,承是胜缘,俾资遐福,世世生生,恒跻圣处。今具錄姓名于碑阴,传之无穷,永垂不朽,以俟来哲,见而迁矣。维乾统十年岁次庚寅九月丙寅朔七日壬申辛时建。阳嵠山沙门圆融书,石匠吴志温刻。”[ 据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拓片录文。]
此二粒释迦如来顶骨,乃西土高僧藏于左臂带至辽地,后经百法上人秘藏。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乾统十年(1110),涿州云居寺僧文密化钱建塔,将二佛顶骨瘗藏塔下。
自唐至宋于文献可查者,中土当有佛顶骨十四枚,但大多只见于史籍记载,而无实物留存。自宋以后,则不见再有佛顶骨传入。
舍利是什么,固然非凡情所能测度,但舍利有什么用呢?是很非常明显的。生身舍利与法身舍利(经卷)一样,具有弘法的价值。本师释迦牟尼佛涅盘后,他的生身舍利被摩揭陀国、释迦族等八国分成八份,建塔供养。至公元三世纪,阿育王取出,分送全印度各地,建塔八万四千,佛教大兴。前几年,在我国陕西扶风法门寺发现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指骨舍利),乃是世界佛教界的一件大事,对于佛法的弘扬有重大意义。世尊示寂后,为什么要留下舍利?这是很有意义的问题。
1 可逢凶化吉,避灾解难。 2 受天人护法和其他众生的护持、尊敬,避免非人、魔障干扰。 3 重业轻报;可以用于佛像装藏,净灵等。 4 持一句咒之功德,可增获百千万倍之功德,若造一句口业,也得百千
我们普通人,死后火化时有些人是否也能生成些舍利子?有人分析,佛教界的一些修行之士之所以能够生成舍利子,与其长期素食和饮山泉水有关。菜蔬和山泉中富含各种矿物质,经几十年积累,人体各部含量很多,圆
舍利花如同花朵那般。即舍利子的骨片。何种人才能修出舍利花呢?唯有正宗佛教的修证成就者,才会有舍利、坚固子,得大成就者才会有舍利花;不是正宗佛教者不会有,正宗佛教未得大成就者亦不会有舍利坚固子或
舍利子 舍利子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不过舍利子跟一
龙宫舍利子简介: 龙宫舍利子起源于缅甸边区,山势绵延,有如盘龙腾空的气势,山洞入口有如龙宫之壮丽,法人称之为龙宫洞。佛经记载古时由苦行僧侣在洞中修行,由于高僧全身金刚法体,洞中灵石经长时间产生变
问题:舍利花、舍利子是从何而来的?火化后的骨灰,有的骨头上有些绿色、蓝色、黄色等颜色,和一些像珊瑚一样的骨头,看起来也很漂亮,这些是舍利花吗?大安法师:对于这个问题,要深信佛法不可思议。你可以做个比较,为什么有些念佛人,助念之后能够烧出舍利花,有各种颜色。那些不信佛的人,没有人助念的人,他的骨灰烧出来是什么情况。你可以做一个对比。
南怀瑾,于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庙港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南师荼毗仪式结束后,弟子们经过讨论商议,在否决了就地不开炉建塔的方案后,于2012年10月5日早晨四点打开荼毗炉,看到经过荼毗后,南师的头骨完整,上面缀满各色舍利子;头骨一半呈现黄色,一半呈现蓝色;其余身体化成舍利子无数。
舍利子在历来传说中都极富神秘色彩,据说能带来祥瑞。法门寺的佛舍利据记载曾多次大放异彩,是为瑞相。有些舍利子本身更是神奇,如肉身舍利等。而随着社会发展,有大量的仿冒舍利出现。因此,掌握正确的分辨方法是现今很必要的事情。
释地藏肉身不朽: 1200年前,公元794年,农历7月最后一天,金乔觉召集其徒子。然后向徒子告别道:我死了以后,不要火葬。把尸身放入石头缸,三年后再拿出来。如果到时候还不朽的话,再在身上刷金漆。他99岁入
佛陀涅槃后,弟子依转轮圣王的葬礼,以金棺收敛圣体。传闻,当时大迦叶远游在外,闻讯赶回,悲痛不已。这时佛陀从金棺中伸出足来,大迦叶顿然意会,誓愿担负显扬圣教的大任;佛足随即收入金棺,自引三昧真火荼毗。佛陀荼毗后留下的舍利,最初为拘尸那城的末罗族王
按照佛教的经籍记载,释迦牟尼圆寂后,曾经发生过八王争舍利的故事,后来八王分别将分到的佛舍利拿回起塔供养。到了阿育王时期,分派使者到世界弘传佛教,也分奉佛舍利到世界各地,有的使者就来到了中国汉地。还有的佛舍利在辗转流传过程中,经过各自的途径,最后
“舍利”一词,是由梵文音译而来,意译为体、身、身骨或灵骨。据传在释迦牟尼涅槃后,佛弟子们用“香木焚尸,灵骨分碎”,而又“击之不坏,焚亦不焦”,便将之称为舍利。到了后世,舍利一词指佛陀及高僧圆寂后留下来的身骨、头发或遗体在火化后结成的珠状结晶体
在佛教中,“舍利”和“舍利子”,概念是有所不同的。舍利,是梵语arira的音译,印度人用这个词指人的尸体。在佛教中,僧人圆寂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都称为舍利。印度多采用火葬的方式处理遗体,火葬后将遗留的骨灰(舍利)收藏在容器中,埋在地下。稍高出
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弟子们依据转轮圣王的葬礼,用金棺收敛释迦牟尼的圣体。据传,当时大迦叶远游在外,闻讯赶回,悲痛不已。这时佛陀从金棺中伸出足来,大迦叶顿然意会,以首顶礼佛足,誓愿担负弘扬圣教的大任,佛足随即收回金棺,并自引三昧真火茶毗(茶毗,意为焚烧、烧身)。
古代“月”字通“肉”,所以这座寺院被读作“肉身宝殿”。九华山有肉身舍利的,并非只有这座月身殿,但是这其中所供养的金乔觉着实是了不起。金乔觉于719年来到中土的时候,佛法已然盛行,尊佛之道在民间广为流传。于是年轻的金乔觉没有在此停留,他来到了地处江南的九华山。
我们拜舍利也好,拜佛像也好,都是功德,都是力量,都是向佛恭敬礼拜,我们同样可以消除业障,同样可以增长善根、福德、智慧,可能舍利要尊贵些,但效果都是一样,只要心诚则灵,确实没有什么大差别的。
这个完全是一个误会,舍利是佛菩萨还有罗汉、历代高僧大德通过修戒、修定、修慧,他们由于精进地用功办道,在身体内,通过精神气凝结起来的舍利。这种宝物的东西不是叫你舍弃一切,不是这个含义,这样就误解了舍利的含义,我们不能以讹传讹的来听它。要按照佛法里面的真实解释舍利,千万不要误解这里面舍利的含义。
舍利在经上说得非常清楚,它乃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舍利它是怎么来的?就是透过佛弟子们或者佛陀本人,以持戒修定修慧的这种行为,然后转化了整个人身心的果报,最后呈现了一个殊胜的相,事实上就是由精神而影响了物质的形成。
有人认为,舍利是高僧圆寂后,经火化而烧出来的结石,这其实是一种误解。《印光大师文钞》中开示:舍利是梵语,译为“身骨”,是修行人修戒、定、慧所成,非炼精、气、神所成,是心于道合,心于佛合者的表相。舍利可分为:碎身舍利。即高僧大德火化后的遗骨结晶而成,骨骼形成的舍利是白色的;头发形成的舍利以黑色为主;肌肉形成舍利以红色为主。
电视的荧光幕什么都没有,电视一开,什么都有;电影的银幕上白白的,电视荧光幕也是,所现的影像有,都是如梦幻泡影。实际也是如此,人生就是一场戏,好比电影电视的演员,导演告诉今天要穿什么衣服,穿得不对、再改一改、改了就演。
经书上讲:“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她发心的这个因地,不是正因,不是真正为了信仰,为了想修行,想了生死,不是因这个来的话,这都是因地不真的现象,因地不真的人,就是你帮她剃度以后,一旦业障现前,她的烦恼比一般人还要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路上,要多亲近佛法僧三宝,多亲近真正的师长益友,同时,也需要“远离”以下这六种人或事:远离“非正命”。佛教的“八正道”里郑重地提到了“正命”,就是如法的谋生手段,谨慎选择从事的职业。
年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邪淫之人,如堕深渊,无尽痛苦,毁伤身心。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一旦生了邪念,动了邪淫,便是种下了堕入魔道的恶因。淫欲之事,乐少苦多,犹如逆风而执炽炬,愚者不放,必见烧害,贪恋邪淫,一时冲动,后患无穷,苦果立即现前。
天人福报各个不同,所以同样的食物,每个人所感受的味道也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如果老是感到外面境界不对劲,便应当观察,是否自己的心出了问题?如果一味的怨天尤人,这样只会更损自己的福报,因而从苦入苦。人的生命当中不可能永远高潮迭起,总是起起伏伏的。
人都会做梦。有人在梦中发了财,有人在梦中升了官、出了名,有人在梦中娶了娇妻、生了爱子等等,这些是好梦;也有人在梦中破财、遭贬、遭灾、离婚甚至被杀,这些是坏梦。不管好梦、坏梦,人一旦醒来,就明白了那些全是假的,自己了无所得。
有人问:“我活的好像到了前进不了,也后退不得的地步,您说该怎样调整心态?”我答:“这种情况,不论出现在事业中,还是学习上,既然还得硬着头皮干,不妨专门找个时间让自己静一静,来个‘彻底放下、勇敢拿起’的壮举。”有个小故事:
这篇文章对那些曾经犯了邪淫的人但是又想彻底戒除,并且想弥补曾经因邪淫而损失的福报的人来说是很难得的,想真心戒除邪淫的有缘人请耐心看完,肯定获益匪浅,并且能增加戒除邪淫的信心!戒淫得善果!所谓“天道祸淫,不加悔罪之人”是确实可信的。
当我们需要校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时,请避免陷入负面情绪,您可以跟随以下四大招,来一步步解决困难,把烦恼转化为成长的契机。1、直面困难。当困难来了,不必慌张或恐惧,负面情绪无法解决问题,只会让人乱了阵脚。
小白:“小龙,我昨天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啊。你懂的,我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小龙:“……你这么说,好像不原谅你,就显得我很小气。”小白:“嘿嘿,你最大度,咱们握手言和吧。”小龙:“不太有诚意,我考虑考虑。”“刀子嘴”背后是“豆腐心”吗?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